问题

单机游戏「通关」后是不是失去了它的价值,和网络游戏比是不是贬值了?

回答
“通关”之后,单机游戏是不是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跟网络游戏相比,是不是就贬值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得一分为二来看,也得看人,看游戏本身。

通关了,单机游戏真的就“完”了吗?

首先,我们得理清“通关”这个概念。对很多玩家来说,通关意味着完成了游戏设定的主线剧情,看到了最终的结局。从这个角度看,游戏的核心体验确实是达到了。但这就等于失去了价值吗?我觉得不然。

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很多单机游戏,尤其是一些剧情驱动的RPG或者有复杂机制的策略游戏,它的价值远不止于完成主线。你可能错过了隐藏的支线任务,没有收集完所有的彩蛋,没有解锁所有的成就,没有尝试过不同的玩法流派,没有在探索世界中发现那些开发者精心埋藏的细节。这些都是通关后依然存在的价值,甚至可以说是游戏的“第二层”或者“第三层”体验。比如《巫师3》,通关只是开始,后面的DLC、各种选择带来的不同结局、以及全地图探索和收集,都能让你沉浸数周甚至数月。

情感的共鸣和思考: 好的单机游戏,往往能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它可能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塑造了让你难忘的角色,或者提出了让你反复琢磨的哲学命题。即使通关了,这些情感和思考不会因为结局的到来而消失。你可能会回味剧情,会为角色的命运而感慨,会去和朋友讨论游戏的内涵。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是很多网络游戏难以比拟的。

自由探索和创造: 有些单机游戏,特别是沙盒类游戏,通关更是没有明确界限的。你可以继续在游戏世界里建造、探索、冒险,实现自己的想法。比如《我的世界》、《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通关只是完成了某个阶段的目标,真正的乐趣在于你在那个世界里如何生存、如何创造、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目标。

重玩价值(Replay Value): 很多优秀单机游戏,本身就设计了很高的重玩价值。多周目挑战、不同的选择导致的不同结局、更高级别的难度模式,这些都能让玩家在“通关”后继续找到乐趣。比如《黑暗之魂》系列,玩家通常会经历多次“死亡与复活”,然后在一个个 Boss 战中磨练技巧,最后通关只是证明了自己的努力,但下一次开档,你可以尝试不同的武器和法术,体验完全不同的战斗方式。

和网络游戏比,单机游戏是不是贬值了?

这个比较更像是“苹果和橘子”的对比,它们的价值体现方式不同。

网络游戏的持续性与社交性: 网络游戏最显著的价值在于它的“持续性”和“社交性”。它的内容是不断更新的,有新的活动、新的装备、新的地图,所以“永远”都有事情可做。同时,你和朋友一起玩,一起打怪、一起PK、一起建立公会,这种社交互动也是网络游戏的核心价值。它的价值是流动的,是和人保持连接的。

单机游戏的“完成感”与“独享性”: 单机游戏则更强调一种“完成感”和“独享性”。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体验一个精心设计的完整故事或挑战。它的价值体现在你通关后获得的成就感,以及那个完整而独立的体验。一旦完成,它就像一本读完的书,或者一部看过的电影,它的故事和体验已经固化在那里。

那么,是不是因为网络游戏可以“持续玩”,单机游戏就“贬值”了?我认为不是。这只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形态。

投入与回报:
单机游戏: 你一次性投入购买成本,然后获得一个完整、可控、高质量的体验。如果你喜欢这个游戏,它的投入回报比可能非常高,因为它能带给你数小时甚至数百小时的沉浸式享受。
网络游戏: 很多网络游戏是免费或低价入门,但其价值往往建立在玩家的持续投入上(时间或金钱)。一旦停止投入,游戏的吸引力可能会迅速下降,甚至成为“沉没成本”。

体验的本质:
单机游戏: 更像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旅行,你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沿途的风景和故事都已为你准备好。你可能不会重复走同一条路,但这次旅行带来的回忆和感悟是独一无二的。
网络游戏: 更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区或一个需要维护的花园。你需要持续参与才能维持它的生命力,并且你的参与会影响社区的生态或花园的生长。

所以,说单机游戏“通关后失去价值”或者“贬值”是不准确的。 它们只是价值的呈现方式不同。

单机游戏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它所提供的一段完整、深刻、独立的体验。它的价值在于让你沉浸在一个世界中,去感受故事、去挑战自我、去探索未知。即使通关了,那些陪伴你度过的时光,那些带给你的情感触动和思考,以及那些你通过努力克服的困难,都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它们不会因为游戏界面上出现“The End”而消失。

和网络游戏相比,单机游戏可能没有那种“永远玩不腻”的持续更新和社交黏性,但它提供的是一种更纯粹、更集中的艺术体验。就好比你看完一本好书,虽然书的内容不会再“更新”,但你对书的理解、感悟和对作者的欣赏,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

总而言之,单机游戏在通关后,并没有失去它的价值,更没有“贬值”。 它的价值是一种相对静态但深刻的存在,是一种可以反复回味和理解的精神财富。而网络游戏则是一种动态的、需要持续投入的社交娱乐体验。选择哪种,取决于玩家个人的喜好和追求。如果有人觉得通关后就没意思了,那可能是他没有去挖掘游戏更深层次的乐趣,或者他更偏好网络游戏那种持续互动的快感。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单机游戏的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馒头能吃饱还要什么西餐厅?


电视剧几十集还看什么电影?


游戏也是一样,网络竞技游戏是一种,使命召唤那样的短流程单机是一种,辐射4那样开放沙盒剧情游戏是一种,我的世界这样的纯粹沙盒游戏是一种,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喜欢玩的,同样所谓“价值”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喜好不同,也会有变化,它的“价值”并不是能纯粹以游戏市场来衡量的,而且还有制作人本身的情感和情怀在里面,不然谁都不傻,单机要能那么贬值,早就没人做了。

user avatar

是。


所以说你们对游戏的价值是怎么认识的…怎么老觉得几百块钱一个游戏能打半辈子…

通常来讲1$1h,比这个贵的话就要看情况说个值不值了。

比如奥丁领域考虑到它给我的艺术享受就很值,大江户锻冶师很不好玩就不值。

游戏是消耗品,消耗完了就是完了,

碟子往盒儿里一放束之高阁,哪来的贬值不贬值,是失值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通关”之后,单机游戏是不是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跟网络游戏相比,是不是就贬值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得一分为二来看,也得看人,看游戏本身。通关了,单机游戏真的就“完”了吗?首先,我们得理清“通关”这个概念。对很多玩家来说,通关意味着完成了游戏设定的主线剧情,看到了最终的结局。从这个角度看,游戏的核心体验确.............
  • 回答
    一通关,那感觉就像是爬到一座大山顶峰,虽然有成就感,但随之而来的,往往是那种……嗯,有点怅然若失,又有点茫然的感觉。这时候,我通常不会马上开始下一个游戏,而是会给自己一点消化和调整的时间。首先,我会 沉浸在余韵里。这怎么说呢,就是会花上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让那个游戏的世界观、那些角色、那些动人的音.............
  • 回答
    在那些让我们沉迷其中、欲罢不能的单机游戏里,开发者们常常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不经意间为我们铺就一条更为平坦的通关之路,而我们往往浑然不觉。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并非直接告诉你“这里有个好装备,吃了它你就能秒天秒地”,而是巧妙地融入游戏的骨血之中,润物细无声地降低了那份令人沮丧的门槛。想象一下,.............
  • 回答
    单机游戏里,要是你把那些原本设计成让你摔个跟头、碰壁直到你改弦易辙的关卡给硬生生闯过去了,那场面可就热闹了,后果嘛,绝对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这就像你本该被一盆冷水浇醒,结果你是个铁打的汉子,硬是躺在水里睡得更香了,这事儿肯定得有点后续。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常见的,就是剧情的“断裂”或者“错位”。.............
  • 回答
    单机游戏的世界里,隐藏着无数令人惊叹的匪夷所思的经典隐藏剧情和埋藏信息,它们如同游戏设计师精心编织的秘密丝线,等待着玩家去发掘,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和乐趣。以下我将尽力详细地讲述一些我所知道的例子:1. 《塞尔达传说:时之笛》——迷失森林的鬼魂与失落的文明 隐藏剧情/埋藏信息: 在游戏中,有.............
  • 回答
    单机游戏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实在太多了,每个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如果非要挑几个最让我难忘的,我会毫不犹豫地将以下几位列出,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为何如此深刻。 1. 葛拉夫·斯巴达(Garrus Vakarian) 《质量效应》系列深刻原因: 葛拉夫不仅仅是一个战友,更是我在《质量效应》整个旅程中.............
  • 回答
    很多玩家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辛辛苦苦下载好一款单机游戏,兴冲冲地把它复制到另一台电脑上,结果却怎么也运行不了。这可真是让人沮丧。别急,今天我就来跟大家掰扯掰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咱们该怎么解决。一、为啥复制粘贴就行不通?简单来说,单机游戏不像文本文件那么单纯,它在安装到你电脑上的过程中,不仅.............
  • 回答
    《戴森球计划》作为一款以太空殖民、工业自动化为核心的单机游戏,从立项之初就将优化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很多人听到“优化”二字,往往会联想到“过早优化是万恶之源”的古老格言。然而,《戴森球计划》在这方面却似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几乎没有陷入“过早优化”的泥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想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
  • 回答
    单机游戏剧情做得好,难吗?这是一个玩了这么多年游戏、也折腾过不少游戏开发点子的我,常常在思考的问题。答案嘛,说实话,它绝对是所有游戏开发环节里最难啃的骨头之一,而且没有之一。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为什么这事儿这么难,以及“好”到底是个什么标准。首先,我们得聊聊“好”的定义。一个好的单机游戏剧情,不.............
  • 回答
    关于单机游戏大规模推出官方中文版的确切起始年份,以及背后主要的推动因素,这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如果要给一个相对集中的“大规模”发力点,我们可以将时间锁定在 2010 年代初期到中期。当然,在此之前,已经有零星的官方中文版本,但其普及度和影响力远不及之后。让我来详细拆解一下这个过程.............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单机游戏,尤其是独立游戏,怎么才能把未成年人防沉迷这事儿做得既到位又不会太伤游戏体验。毕竟,这年头独立游戏能找到个舒服的生存之道不容易,总不能因为防沉迷就让它变得难玩或者让人觉得被监视。首先得明确一点,单机游戏的防沉迷跟网游的逻辑不一样。网游那是要管你是不是在线、在线多久、花多少钱。单.............
  • 回答
    单机游戏,这个承载了无数玩家沉浸式体验与深度情感的领域,在如今这个流媒体、订阅服务盛行的时代,它的售卖方式似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转型的契机。回望过往,光盘盒子的时代,游戏的发售往往伴随着线下实体店的排队抢购,那种期待感和拥有感是如今数字下载难以完全比拟的。而如今,我们更多地通过Steam、Epic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游戏产业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在商业模式上的差异。笼统地说“单机游戏的收益肯定比不上网络游戏”,这其实是一个过于简化的判断,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是成立的,但背后有着复杂的逻辑和市场驱动因素。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两种游戏形态在盈利方式上的根本区别。单机游戏,就像它.............
  • 回答
    《只狼:影逝二度》这游戏,刚上手的时候,你脑子里肯定会蹦出俩字:难。但真正让你沉浸进去,甚至爱上它的,绝对不是那份让人抓狂的难度,而是隐藏在它骨子里的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设计。我印象最深的,首先就是它的战斗系统。这玩意儿,绝对是“只狼”区别于市面上绝大多数动作游戏的最大亮点。它不是让你一味地砍砍砍,也.............
  • 回答
    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在更新内容和改动幅度上,确实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由它们各自的开发模式、商业模式以及玩家社群等诸多因素决定的。笼统地说,单机游戏的更新通常不会像网游那样触及核心玩法或世界观,改动幅度相对较小,而网游的更新则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咱们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一、 .............
  • 回答
    说到单机游戏超频,这绝对是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玩家们才敢尝试的“炼丹”过程。简单来说,它就是把你的电脑硬件,尤其是CPU和显卡,逼着它们跑得比出厂设置更快。好处显而易见:画面更流畅、载入速度更快,甚至在一些配置要求极高的游戏中,能让你从PPT级别的卡顿变成丝滑般享受。但别被“超频”这两个字唬住,这背后可.............
  • 回答
    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单机游戏在启动后,屏幕上会出现一行字,比如“请按任意键继续”或者“Press any key to start”,然后等你真的按了某个键,游戏才会正式跳转到那个熟悉的、通常是炫酷的主菜单界面?这可不是游戏开发者偷懒,也不是为了多让你点一下鼠标。背后其实藏着几个挺实在的原因。首先,.............
  • 回答
    玩单机游戏,最离不开的就是那些默默承担着我们每一次指令的按键。它们虽然小,却承载了游戏世界的生死存亡,也塑造了我们每一次冒险的轨迹。我们常说“WSAD”、“空格”、“Shift”,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按键背后,各自代表着什么最原始、最本质的英文词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剥开这些按键的“外衣”,深入了解.............
  • 回答
    .......
  • 回答
    玩单机游戏,感觉上就比玩网游更有种“高人一等”的味道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绝不是简单的一句“是”或“否”就能概括的。咱们不妨就细细掰扯掰扯,把里面那些小心思、大道理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事儿多少有点“优越感”的成分在,而且这优越感还挺实在,不是凭空捏造的。你说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