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身边的大龄剩女如此多,剩男却寥寥无几?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普遍的社会现象,放眼望去,身边好像确实是“剩女”比“剩男”要多一些。这背后原因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首先,得说说社会对男女婚恋观和人生规划的影响。

以前吧,大家对结婚的定义可能更简单直接:男人找个贤妻良母,女人找个靠谱饭碗。但现在,时代变了,大家的想法也更复杂了。

对女性而言,经济独立和自我实现的要求变高了。 现在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很多都有自己的事业追求,经济上也相对独立。她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婚姻当成“归宿”或者“靠山”。很多时候,她们更愿意先拼事业,等自己更成熟、经济更稳定、精神更独立的时候,再去考虑婚姻。这就无形中推迟了她们的婚育年龄。而且,她们对伴侣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不仅要有感情基础,还得在经济、能力、性格等方面都比较匹配。这种“门当户对”或者说“势均力敌”的观念,在筛选伴侣的时候就大大缩小了范围。
对男性而言,社会压力可能还是“结婚”本身。 虽然男性也面临事业压力,但社会舆论往往更侧重于“男人应该早点成家立业”。很多家庭的长辈,还是希望儿子能早点结婚生子,延续香火,给家族有个交代。相比较而言,对男性的“个人实现”或“晚婚晚育”的接受度,可能还是比女性低一些。所以,即便男性自己不是特别着急,家里长辈的催促也可能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婚姻市场。

其次,咱们得说说现实中的“匹配度”和“选择权”。

女性的选择权更大,也更谨慎。 正因为女性的经济和精神独立性增强,她们在婚姻选择上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她们不再是那个被动等待被选择的一方,而是可以主动去选择、去考察。而婚姻毕竟是一辈子的事,谁都不想将就。当现实中的男性不够优秀,或者不符合她们的期待时,她们宁愿“剩着”,也不愿意“错嫁”。这种谨慎和对高标准的坚持,自然会让一部分人留在“剩女”的行列。
男性择偶的年龄界限可能更宽容。 相比较而言,社会对于男性找比自己年轻一些的女性,接受度是比较高的。这意味着,即使男性晚一点结婚,也仍然有比自己年轻的女性作为潜在选择。而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可选择的更年轻的男性范围就会缩小。同时,对于生育能力而言,女性的年龄限制比男性更明显,这也迫使女性在考虑结婚生育时,需要更早做决定,或者在选择伴侣时,将生育年龄纳入考虑因素。

再者,还有一个现实的“供需关系”在里面。

优质男性资源相对稀缺。 这里的“优质”并非绝对,而是指在社会普遍认可的条件上,比如经济基础、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等等。由于男性整体上在婚恋市场上的“被动性”较低,加上一些女性追求“势均力敌”的婚恋观,导致一部分“优质”男性会面临更多的选择,而他们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相对年轻、条件更好的女性。这样一来,市场上一些符合女性期望的男性资源,就成了“抢手货”,而剩下的男性,则可能在某些方面不那么符合女性的普遍择偶标准。
“剩男”的定义也不同。 有时候,“剩男”这个词并不像“剩女”那样带有强烈的负面社会标签。很多被认为是“剩男”的人,可能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但他们自己并没有特别强烈的被“剩下”的感觉。他们可能还在继续提升自己,或者对婚姻这件事还没那么着急。而“剩女”则可能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更大的催婚压力,所以她们的“剩”感可能更强烈。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

地域差异和生活方式。 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农村和城市,婚恋市场的状况也大不相同。在一些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大家更注重个人发展,婚姻也可能被推迟。
个人性格和生活圈子。 有些女性可能因为性格比较独立,或者生活圈子相对固定,认识异性的机会较少,自然也更容易“剩”。

总而言之,身边“大龄剩女”比“剩男”多,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由社会观念、经济发展、女性地位提升、个体选择以及现实的供需关系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女性在婚姻上的自主权和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提高,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推手,而男性在婚恋市场上的相对被动性和社会期望,也使得他们更容易在“未婚”状态下被定义为“剩男”,或者他们本身对婚姻这件事的态度也更为宽容。这背后折射的是时代的变化和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与挣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剩女有,剩男也有,但是为什么剩男没人说过,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老张是剩男,身高168,工资8000,相貌中等,想找个肤白貌美大长腿体贴贤惠持家的处女。

经人介绍:

1,这是A小姐,长得挺漂亮就是身高不够,才153。

老张:不会不会,长得这么可爱,ớ ₃ờ可以了。

2,这是B小姐,身高168,就是相貌比较普通。

老张:不会不会,哇瑟⊙∀⊙!大长腿诶,我们孩子将来一定很高。

3,这是C小姐,身高155,长相普通,但是人家是名牌大学生,收入过万,而且很持家。

老张:工资比我还高,会看得上我么?

媒人:人家对你印象很好。

老张:那敢情好,这么持家的媳妇上哪找去。

综上,男生要求很多,但只要满足一条男生就很乐意。

杨姐:剩女,身高168,工资5000,相貌中等,想找个帅气阳光月收入过万体贴自己肯为自己花钱的老公。

1,这是A先生,身高低了点160,但是收入过万,相貌也还行。

杨姐:太低,pass

2,这是B先生,身高175,帅气阳光,但人家工资只有4000。

杨姐:工资太低,pass

3,这是C先生,

杨姐:太丑,pass

4,这是D先生

杨姐: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pass

女生想要的是一个完美型的老公,条件差一个都不行。

很多女生说不能将就,嫁错了就是地狱,但我看的很多,其实爱情也是需要经营的。

为什么有高富帅对伴侣很好,也有矮穷娶到媳妇却不懂得珍惜。

是因为你在富帅面前表现得很爱他,想展示完美的自己,很疼对方,那同样的,对方也疼你。

可是当面对老公是矮穷时,表现出来更多是无言的嫌弃¬_¬`,穷人也是人啊!如果你貌美那当我没说,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是个普通人,而嫁过来后又一直嫌弃我的缺点,我如何做到对你好?

user avatar

写在前面,最初写下这个回答的时候,是为了辟谣,因为很多人认可3000万光棍和漏报女婴。

写下这个回答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意识到适龄男性数量未必多于女性。

不知道为什么评论区变成了引战贴。

我只想说,适龄男性和女性的数量差异不大。

至于男性结婚的问题,抱歉,在我回答范围之外。

毕竟犯罪率,残疾率,同性恋比率,二婚,带小孩,都是影响婚姻的变量。

所以无法统计,请见谅。


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首先是全国性别比例。

在这个数据中,男性确实比女性多了3000万。

然而事实呢?

我摘取全国人口20~29岁性别比(此数据选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长表数据资料1-4,依照10%的抽样比例调查结果汇总)

男:1038.3632万人,女:1049.9032万人,女性多11.54万人。

而这个是10岁以下的男女性别差,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男:1659.385万人,女:1439.4454万人。男多219.9396万人。

我们再看看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对性别产生的差异,首先是城市

男:389.6万人,女:407.5022万人,女性多17.9022万人。

然后这是乡镇的数据。

男:188.9783万人,女:193.1741万人,女多4.1958万人。

再对比乡村

男:462.7849万人,女:467.2269万人,女多4.442万人。

我门还要统计一下人口死亡比例,这样便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性别倒挂的情况。

请记住,这仅仅是一年的数据,也就是说,每一年,男性死亡的比例比女性多100万左右。

这样一来就解释了为什么学龄前男性多于女性,适龄阶段这个差距就会缩小。

特别是男性可以向下兼容。

我再统计一下未成年阶段男女死亡人数。

男性死亡人数:18.4548万人,女性死亡人数:7.2541万人,男比女多死:11.2097万人。

此图向我们揭示了另一个现象,即男性死亡率在成年以前大大高于女性。

请记住,这组数据还不够真实,因为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和学历段之间的联系。

这幅图是专科学历以上男女性别比例,样本依然取自20-29岁。

以下是专科以上学历区间的男女人数比例统计。

专科阶段:男1415.1413万人,女1457.4465万人,女多42.3052万人。

本科阶段:男1139.3781万人,女1094.6881万人,男多44.69万人。

研究生阶段:男98.4828万人,女102.9167万人,女多4.4339万人。

总计男性:2653.0022万人,女性:2655.0513万人,女多2.0491万人。

数据未包含分年龄段男女人均住房面积和户籍所在地,在此基础上统计数据容易受到50岁以上和18岁以下数据干扰,因此不做统计。

希望能够解答各位剩男剩女这方面的问题。

最后感谢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答案版权归属创作者,如果未经允许转发,其实也没有关系啦。

既然都看到最后了,不点个赞再走嘛?拜托了,要知道我可是牺牲了和萨格拉斯决战的时间来写这篇回答的,好了,不说了,要问为什么的话,当然是震天的战鼓再次响起了呗。

PS:上述对于全国乃至各地区的男女性别比例调查是根据长表数据资料得出的结论,长表数据是国家统计局进行十分之一比例抽样调查的结果,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为全部数据资料长表数据资料,两个资料对于男女性别比例有较大出入。

个人认为,两个数据存在差异,恐怕是因为全部数据资料是通过户籍登记等形式进行汇总得出的结论,而长表数据资料则是国家统计局驻扎在各地的调查总队入户抽样的结果。

昨天晚上做了很久的全部数据资料,因为没保存所以消失了。

所以,在此简单公布一下全部数据资料下20-29岁男女性别比例。

男性多出126万人。

因为采用的方法并不相同,所以请谨慎甄别。

不过我觉得无论是那一种计算方法,应该都剔除了3000万光棍的谣言。

个人认为上述数据没有考虑到犯罪率对于男性的影响,因为考虑到犯罪率,多出的126万其实是可以抵消的。

还有各种户籍造假,和移民,偷渡或是失踪等情况却不注销户籍对于等对于人口的影响。

具体是户籍登记的资料更加准确,还是入户抽样的调查数据更加符合各位的观感,这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小黑屋关了几天,集中回复一下一些人的疑问。

首先,许多人认为农村地区重男轻女,所以存在杀婴和漏报现象。

我想说,这种情况都是不存在的,在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由于生活贫困,养育一个女孩的要比养育一个男孩要容易的多,因为在成年以后出嫁的时候,女性可以得到一大笔彩礼,这笔钱往往用来让男孩找对象。

许多人对于农村的理解,大概来自于一些开国元勋的经历,或者一些乡土文学和电视剧,但是要了解真正的农村,必须去阅读一些报告文学,比如《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中国新工人》《工厂男孩》《工厂女孩》《崖边报告》《老乡》。

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我发现农村的女性远不像我们意识中那样,农村的女性对一个家庭来说同样是重要的。

要注意一个现实,那就是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大多数人生活贫困,所以男性娶妻是一个巨大的成本,很多家庭在上世纪平均每人只有八分到一亩地,这种情况下,只有两条路,那就是出外打工,挣上十几万在县城买房或者在自家盖房。

另一条路,就是生育女孩,然后通过女孩出嫁来挣一笔彩礼,让男孩娶妻。

关于这方面,我推荐《西部招妻》,关于农村地区的女性与婚恋,都在这里。

其次,出生率当中,男性多于女性,并不像某些人以为,是漏报的作用,评论区中有不少人反复跟我强调这一点,但是我想说,这种不平衡的出生比,不仅仅是在中国存在,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由基因来决定的,人类有两种染色体,X和Y,但是X染色体无论生男生女都可以遗传下去,Y染色体只能通过父系遗传,生育女儿就意味着男性的Y染色体无法遗传给孩子。

这就导致了Y染色体比X染色体更容易和受精卵结合,导致男性的数量多于女性。

许多人想从杀婴和漏报的角度拼命说服我,男性多于女性,或者女性多于男性是有原因的,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全球的性别出生比都存在失衡现象,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基督教国家和中东的伊斯兰国家,杀婴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现象,况且西方国家的女性地位很高,罗马时代的婚恋不仅是一夫一妻制,而且女性可以继承财产,指挥家中的奴隶,有专门的给她们的节日,西方又是最早给与女性选举权的地区,历史上的女性继承爵位甚至王位的例子屡见不鲜,考虑到当时的王公贵族经常要参与战争,那个时代女性在不参与这些战争的情况下拥有一定的地位就令人难以置信了。

谈到犯罪,我就来谈谈犯罪率对于性别的影响,我引用一段资料在佐证我的观点。

下图的这个图表也许比单调的文字更能说明问题。

但是各位男性,也请你们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人类的历史,原本是适用于战火不断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模式是用来应对男性大规模死亡的现象,也就是说,人类的社会里,一夫多妻制才是主流。

我们可以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野生动物园看到这样的事情,一群黑猩猩的部落向另一群部落发动战争,抢夺地盘,他们会杀死所有的雄性黑猩猩,但是却让雌性黑猩猩活命。

这是基因的本能,导致他们拼命的寻找机会繁衍后代,杀死雄性,占有更多的雌性,最大限度的保证

想想朱元璋吧,他的后代不需要劳动,不需要工作,明朝灭亡的时候,在边关镇守的将士和那些朝廷的大臣工资低的令人发指,但是一个最卑微的皇族收入都要高于那些官员,国家农田有七成都控制在这些皇族的手上,朱元璋有一百多万后裔,某种意义上,朱元璋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

也有人认为,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争夺女性资源的历史,古代的特洛伊战争,表面上看似乎是希腊诸神的战争,但是其中一个事实被忽略了,得胜的希腊联军抢走了特洛伊的妇女,以至于欧里庇得斯专门为这些妇女写了一幕悲剧,奥德赛也提到,阿迦门农将特洛伊的公主卡珊德拉带到了迈锡尼。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在神话传说中,还有早期罗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抢夺萨宾纳妇女的案例,有研究学者发现,古典时代的欧洲,男性奴隶往往要从事农业或者采矿这样辛苦又危险的工作(矿工有可能汞中毒,因为当时的金矿需要用水银提纯),但是女性奴隶往往无所事事,实际上,男性公民和贵族与女奴隶生育子女的现象十分普遍,拿破仑在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时候就曾让一个黑人女性(奴隶)怀孕,罗马专门有一条法律是规定这种混血子女的公民权,这条法律是这么说的,父母当中有一方是罗马公民,子女即可取得罗马公民权,相比于雅典父母双方都必须是雅典公民,这件事说明当时男性公民和贵族与女性奴隶生育子女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样很好理解,因为在古代,男性的财富往往并不是劳动而是掠夺,许多人占有大量的财富,假设这样一种情况,在一夫一妻制社会里,大多数男性的财富是一个单位,少数男性掌握的财富是2到3个单位,因为此时男性创造的财富多半是出于自身的劳动,所以劳动创造的极限最多只有这些。

而在奴隶制社会里,男性拥有的奴隶可能多打几十甚至上百人,这样一来,男性无偿占有的财富数量可能会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因为奴隶是无偿被剥削的。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可以接受男性一夫多妻制的事实,因为女性一定可以肯定孩子是自己的,其次,就算是和其他女人分享一个男性,由于男性占有的财富数量庞大,所以一个男人配对十个女人,这个女人得到的财富单位也可以达到5到6甚至是10以上的财富单位。

所以一夫一妻制度对于女性来说是不利的,但有利于男性。

为什么男性不肯接受一妻多夫制呢?

因为男性永远都无法确认自己的妻子是不是生下了流着自己血脉的孩子,事实上,如果没有如今的DNA比对,原始的方式是无法辨别的,女性完全可以既享受男性的财富又和其他的男性恋爱生子。

这会导致男性基因的灭绝。

换句话说,被迫替别人养孩子的男性,他们的基因已经灭绝了,剩下的男性,如果不是为了争夺女性资源投入一场又一场战争,那就是选择一夫一妻制,维护和平。

古代的日耳曼人曾经流行过共妻的制度,一个女性可以和多个男性配对,类似于一妻多夫制,但是这种制度有一个特点,即孩子的父亲往往被认为是那个在她还是处女的时候接近她的人。

顺便一提,许多女性似乎对孩子冠以男性的姓颇有微词,可以理解,但是要想想,女性如何让男性相信孩子是他的呢?在古代的时候,科技不发达,女性只有通过这种手段来保证男性相信孩子是他的,从而提供生育的费用。

这种方法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不过古代的人已经充分意识到近亲结婚带来的危害,因此姓名其实是用来分辨是否对方是近亲,乱取姓名实际上会带来近亲结婚的危害。

毕竟女性的身体往往一年只能生育一次,动物界的雌性生育时间更加漫长,有些动物甚至要怀胎三年。

人类直立行走导致女性的骨盆变窄,因此孩子不得不提前出生,像猎豹和羚羊的孩子出生两三周就可以奔跑i,但是人类的孩子出生两三年也许才学会走路。

生育是一个宝贵的价值,女性一个月只排放一枚卵子,但是男性每次射J都会释放出一个名叫取卵者的精子(能和受精卵结合的只能是一个特别的精子,其他的精子存在的意义,其实只是为了杀菌,消灭和他们竞争的,来自另一个男性身体里的精子)。

但在今天,其实也可以看到略微的一夫多妻制,比如情妇,或者同居。

所以呢,为了不再婚恋市场上取得下风,还是希望各位能够好好努力,毕竟女多男少说明不了什么。

单亲妈妈你们要吗?


某个高赞回答提到了未婚男性的数量,老实说,真的很厉害,这个人能搜集到这样的数据,想必生活中也是很厉害的人。

但是不得不指出,他回答中的某些错误。

首先,大龄人数未婚统计没有注明人数,因此男女比例看起来很大,但可能人数很少。

其次,犯罪率和残疾率,这个比率男性远远多于女性,导致男性中很大一批人无法结婚。

相反,残疾的女性也可以得到婚姻,犯罪的女性也一样,道理在我更新的回答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这样一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么一大批男性,对比着人数逐渐减少的女性(注意,女性除非自愿,不然很容易得到婚姻,男性则相反),自然显得数量越来越大。

而且这个比例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因为有过犯罪记录和残疾的男性很难找到配偶,但是女性却可以找到。

user avatar

资本,媒体,关注的是有价值的东西。

剩男的生育资源是没有价值的,剩女的生育资源,是能够变现,能够换钱的。

所以,资本和媒体,只会关注剩女问题,不会去关注剩男问题。


女人的生育资源,随着年龄贬值,25岁开始不断跌价,35岁左右,就几乎跌没了。

女人的生育焦虑,是远大于男人的。


男人没有生育保质期,富男年龄再大,想找年轻的女人结婚生子,都是轻而易举。

社会默认富男只有不想结婚,不存在剩下。


穷男因为无力购买生育资源,再是想结婚,社会也默认穷人没资格结婚生子。


所以,男人没有生育压力。

男人只有贫穷的压力,男人关注的是赚钱,彩票,暴富。

对于资本媒体,社会公众,剩女话题才会被关注,剩男问题,根本没人会去在意。


剩女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当下的大龄剩女,已经不存在嫁出去的可能。


中国贫富差距极大,劳动者一无所有,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和资格。

女性劳动者因为一无所有,必须变卖自己的生育资源,才能在城市立足,获得抚养后代的资源。


而男性劳动者因为一无所有,根本没钱去购买女性的生育资源。

既得利益者只是少数,他们只能满足最漂亮,最年轻的那部分女人的需求。


大部分女性劳动者匹配的男性劳动者,早就被贫富差距淘汰出了婚姻的市场。

这必然导致,大部分女性的生育资源卖不出去。


大城市能够购买生育资源的男人,对比想要出售生育资源的女人。

比例只有三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

大多数大龄女性已经不存在,顺利嫁出去的可能。

当然,绝大多数大龄男性,也不存在暴富,逆袭的可能。


日本25%的男人终生未婚,14%的女人终生未婚,会在未来二十年,被复制到中国。

user avatar

我读博的时候,身边所有人都硕士以上学历。想认识个本科生妹子还要跑去参加专门的活动,这是咋回事儿呢?难道大家硕士学位已经是全家桶宅急送了吗?

问主啊,别怪我调侃你。你确实该多读读书或者该去其他地方走一走了。很久很久以前某个著名的人一辈子没挨过饿也没见过身边人挨饿他提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问题“何不食肉糜?”

当然最后,他的下场实在不算太好。

user avatar

我在一个小城市。

身在机关单位,几乎都是优秀的女孩子,很少有优秀的男孩子剩下。

于是我也纳闷,为什么都是剩女

直到我结婚后发现,大把大把企业上,以及在别的地方打工的男孩子剩着。但可惜的是,这些男孩子和那些机关的女孩子基本上不可能被撮合。

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女孩家里条件差点,男孩家里条件好点就能撮合。

user avatar

男女婚配其实是非常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男性,二十出头,啥啥没有,看脸吃饭的那是*子。

女性,二十出头,年轻貌美,一群蜜蜂围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男性,世事蹉跎,摸爬滚打,理性思维居多,渐渐心态下放,知道量体裁衣,以己度人,实事求是。挑啥挑啊,差不多就行,范冰冰漂亮,可人家是导演的,你是导演吗?照了照镜子,赶紧成家稳固后方吧,哥们还急着去挣钱买房买车往上爬呢。

女性,老娘这么牛,有点小小要求,多吗?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不要太多啦!你个没房没车的,社会地位还低的愣头青,我身边的哪一个不比你强万倍?



若干年后……


男性,车房俱在,五子登科(这事多了)。正所谓“莫欺少年穷”嘛。

女性,老的老,油滑的油滑,世故的世故,文艺的一去不复返……但这些,都比不上四个字——年轻貌美!


当年的小鲜肉已成了油腻大叔,这些人成了当年围着鲜花打转转的小蜜蜂——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世事轮回。


男人的幸运在于,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世事艰难而自己却一无所有。

女性的不幸在于,岁月静好,远方如诗,霸道总裁,三千弱水就好老娘这一口……心灵鸡汤真好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分割线——



上面这段文字,是以前的即兴吐槽,承蒙各位知友抬爱,赞了不少,但港真,情绪鸡汤为主,理性剖析不多,实属诊了病却不开药方,深表歉意,现略微补充一点回馈给大家:

说起来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那些事,就大多数个人来说,其重要位置基本上稳占人生所有重要事件的前三名。

食色性也,古人的智慧论断现在人是认可的。

由此,我们都是慎而待之。

女孩挑,男孩也挑,逢此太平盛世,这无所谓对错,天赋其权。

问题是出在这“挑法”——也就是挑的标准和度的把控。

我前面文中很多女孩读了以后感觉很不爽,其实,你若仔细读了,回味一下,有好处没?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啊大妹子!

如果,男孩择偶也按照女孩的标准来,这日子就没法过了。你说我这么说不讲理,那好,你先说下,啥叫“男女平等”?

男孩问女孩:你有车没?有房没?本科以上不?985还是211?月薪几万?正处还是副处?父母是拖累,兄弟分家产,最好是孤儿……

看看吧,气不气先别忙,你就说这是生意还是爱情还是婚姻?

好在,没几个男的这么要求过。这说明,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男人还是要脸的。

男人对待婚姻,从来就没几个想着靠选个有钱的富家女,靠着女人混吃等死过到老的!

男人先看的是外貌,即使是这,也没几个非得要求是范冰冰那样的,凑乎着过的去就行。实际上是女孩稍微捯饬捯饬这关基本上都是过。其次就是聊得来,一起能过的下去,女孩脾气大点,性格差点,男孩基本都不是太计较——极品奇葩男也有,奇葩了,你筛掉就行。

部分男孩最大的毛病在于,花心。没办法,千万年进化养的臭毛病,这个属于技术问题,如何治理不在哥该文讨论之列。妹子们要心里有数,及早布局,妥善统筹管理,基本上都是能够处理好的。

然后,就五子登科说一下,男人嘛,妻子算一个,然后呢是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哥今年奔四了,当时一块和哥踏出校门的小鲜肉,现在都成了油腻腻的大叔了。当时初踏社会,一脸懵逼,方向在哪?能干啥?啥时候是出头之日啊?现在,基本上都实现了五子登科,程度不同而已。(当然,有的还背着房贷,也有的房子好几套)还有的都移民了……这个时代,只要不是运气太差,顺着社会发展大势,水涨船高,都能混的不错。说到这插句房子,不能保证一线城市,但二线城市以下未来五年将会逐渐供大于需。就现在房价这么涨,我都没发现身边的人缺房子。老龄化社会,再加上新出生人口数塌方……

哪怕是跌倒过的,沉几年缓过气了开宝马买大房的也还有好几个。

讲这些是想说啥呢?给男人吹牛?哥不是这种格调的人。哥是吹牛的人吗?哥偶尔不低调而已嘛。

有句话说,东山再起你不陪,君临天下你是谁。啥意思?讲的是共同奋斗,共患难,感情才会铁。不抓潜力股,非得去追高,都想吃现成的,哪那么多现成给你吃?再说了,现成的也有,四十岁以上的大叔,你不嫌油腻的话,一大堆等着你——可你要做的是正房不是小三!

所以,女孩们,不要这么急功近利,这时代已经够浮躁够操蛋的了,给男孩一点时间,物质都是时间积累的,耐心点,面包会有的。

有没有一世潦倒的男人?那是一定有的,风险概率都有,作为普通人家的普通女孩,某种意义上讲,你赌的就是这么点不确定性——高确定性被别人选走了,没办法,她条件比你好,霸道总裁毕竟少。

其实这都是废话,没了爱情,上述一切都不会有意义有颜色。

user avatar

因为你不在农村,农村到处老光棍。

你也不关心城市底层,保安哥,厂工哥,底层群体两极分化,要么结婚特别早,要么一直单着。

你也不觉得未婚的中年成功人士属于“剩男”,成功人士嘛,又不缺炮,不领证一定有他的道理,岂能与屌丝剩男同列。

看看,这个"身边的"加了多少特技,用了几层筛选?

筛剩下的,只是一小撮所谓的白领罢了。

那么女白领么,确实剩女很多,原因有点讽刺,因为选择太多了。

女人有个特点,其实男人也有这个特点,只是没那么严重,叫做“不能比前任差”:哎呦,比我甩掉的渣渣还渣,你也配草我?滚!

别的都扯的太远,亲身观察,基本都是这个心理耽误的。

女白领,年轻时是很红的,大体划个线,只是个大概,因人而异啊,具体看脸,28岁以前很红的,只要有心随便放个电暧昧下就有男的上钩。

说是剩女,有初恋还没解锁的嘛?没有吧,身经百战倒不少。年轻时红啊,甩个6分的,又来个6分的,然后默认自己配得上7分的。当年呢,没毛病。

但是人会贬值的,我跟你说,人最喜欢逃避的就是自我贬值。中年人的焦虑,一大半来自自我贬值的恐惧。扯远了,女性婚配吸引力随着年龄贬值特别快,比男的快多了。28岁以后,会明显下滑,30岁以后,断崖式下滑。但是她标准不变啊,年纪越来越大,还在等她的7分男。25岁等不到,30岁就等到了?逻辑不通啊,虽然不排除个别中彩的,整体来讲一定是行不通。中彩的倒是振奋了姐妹们的士气,鼓舞人心,她行我也行,可是你没那么好运气啊,就这么剩下了。是不是完全没有B数呢,剩女过生日过年那天还是有数的,过完就忘了。年龄是一天天增长,很缓慢,很容易逃避。一般到了特别的节点,比如过了30,会妥协一点,算了,6分就6分吧,可是那会6分也比较难。就是她妥协的速度比年龄贬值的速度来得慢,平时还是逃避,说起来咪蒙就是做这个生意的,提供精神逃避的港湾收泊位费。

这点其实无关男女,人性就是不能接受自我贬值,男的也一样,只是更多体现在事业上。中年失业男白领找工作为什么难,不肯接受降薪降职嘛,从事业的角度也是“剩下了”。人就是这样的,表现的场景不同罢了。

user avatar

2019-06-02原帖:

因为男生有自知之明,而女生没有。

最近网上刮起了相亲热,年初的时候豆瓣多了一个话题,叫做“豆瓣征友大会”,几个月热度不减,浏览量已经7000多万了,帖子有16000多篇。

前段时间这股风刮到了知乎,类似“有什么高端相亲平台”这种话题上面全是各路人马的征友信息。

你仔细看看这些征友贴就会发现几个有意思的共性:

1、女生的帖子总是有非常多的人回复且绝大多数都是夸赞,而男生的几乎没有(除非各方面特别优秀,优秀到我们生活中根本见不到的那种人)

2、女生总是有各种理由要求男方很优秀,而男生基本是要求女生都是“开朗”“温柔”“大方”等随便一个人就能拿来往自己身上套的词,约等于没要求。

3、第2条可以展开来说,什么叫各种理由呢?

①一个165以下甚至160以下的女生要找个180+底线178的,理由是“我都这么矮了必须得找个高的改善基因”,合着高的就得活该被你拉低后代基因呗?

②一个170以上的女生要找个180+底线178的,理由是“我都170了,随便穿个带跟的就177+了,我可不想出门带个弟弟”,所以综上所述178以下的就该灭绝了呗?可是你看看中国平均身高多少,有几个180+的够你们挑?

③一个双非毕业的女生要找个211起步985更好,最好是博士而且还是理工科男生,理由是“我是学渣,所以我想找个学霸”,你自己读读这两句话前后的逻辑在哪?那长得普通的男生想找个美女怎么就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呢?

④一个名校毕业的女生想找个不比她差的,起码是名校硕士,理由是“非名校我怕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双非不光在职场受歧视,在情场也受歧视,那这些学校还办什么劲?关门吧?可是你看看中国平均学历是什么?有几个985?

⑤一个家境一般的女生想找个有房的,理由是“居无定所的爱情让我没有安全感”,有房的男生就活该定向扶贫呗?关键是有房还不一定入了您的法眼,毕竟您“不是个物质的女人”,在有房的基础上还得满足上面外型和学历的要求。

⑥一个家境殷实的女生想找个门当户对的,理由是“我家一线城市X套房,男生起码也得X套房起,门当户对才行”,您都这么多套房了,还要求男的一样这么多套,房子又不能吃,就算你把结婚当成两家上市公司合并也得看看上哪找另一家“上市公司”去吧?有这条件的男生可以找的女生多了去了,犯得着为了房子找您吗?这房子最后也不写他的名,更何况您除了房子也不是没其他要求,通常还要求长得帅长得高学历好,您还是跟自己的房子谈恋爱吧。

⑦一个月入几千的女生想找个1万+的,理由是“工资反映一个男人的能力”,所以工资反映男人能力不反映女人能力吗?如果也反映女人能力的话,你是在自己骂自己吗?

⑧一个年入50万的女生想找个收入不低于自己的,理由是“不用多优秀,起码不能比我挣得少吧?”您这话说的真是没毛病,像您这么年少有为的人中龙凤应该混混创投圈,估计那些年轻的创业公司老板可以满足您的要求,你在大海里捯腾钻石是不是概率小了点?

⑨一个长得难看的女生想找个帅哥,理由是“我长得美不接受反驳,我就颜控没辙啊”,您先想想一个长得丑的男生如果公开表示想找个美女,旁人怎么回他,您再看看您这个要求在别人看来是什么评价?

⑩一个长得好看的女生想找个帅哥,理由是.........好吧,这种不需要理由,女生的颜值就是一切,一个长得好看的女生发完帖子基本上回复量是普通女生、无照片女生的10倍乃至几十倍,一般这种帖子都会被系统顶在前面越来越火,回复也是清一色的“好漂亮!”“小姐姐好优秀!”“报名!”“XX年生XX人,XXX毕业,XX工作,小姐姐看我合适吗?”舔不胜舔。

总结下来就是:

条件差的女生要找个条件好的,条件好的女生要找个不比自己差的(还是条件好的),再加上无数舔狗让女生们普遍自我评价超出自身实际水平1-2级,然后再以想象的等级要求对应级别的男生,这让满足条件的男生变得寥寥无几,你们动动脑子想想,这样的男生身边缺女生吗?这得是多重的门给他们脑子夹了才会“走投无路”到网上来找对象,然后再看上你们?

醒醒吧“小仙女们”我的天哪,现在中国还没到人均985、年入30万、有房有车、178+、有腹肌、跳伞潜水摄影登山帆船冲浪样样精通、双商均高、浓眉大眼高鼻梁、中英双语、业余厨师的水平,更多的是普通大学、年入10万、170上下、租房地铁、一块腹肌、爱打游戏偶尔跑跑步、颜值有缺点、四六级英文、炒个鸡蛋西红柿的水平。

请认清现实,同时认准自己,不要让本就不平衡的婚恋市场继续失衡下去。


2019.06.22补充:

没想到随手一答竟然这么火,评论区引起很大争议,最让大家不认同的是2、4、6、8、10,认为女生有的为什么不能要求男生有?答主你这不是双标吗?

解释一下:

1、该问题问的是为什么大龄剩女很多,而大龄剩男几乎没有,我给出了解释(即女生自我评价高+要求高,自然符合条件的男生就少),从这一点看是没毛病的。

2、对于女生有的为什么不能要求男生有?这个乍一看是没毛病的,每一个偶数项单独拿出来都是合理的,但正如我原帖里写的,女生要求a的同时并不是只要a就行了,而是bcdef也要同时满足,往好听了说是宁缺毋滥,如果你想脱单还这样,那就是不知变通,自己拿门槛卡死自己。相比之下,男生的要求灵活很多,比如多数男生对于另一半的身高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性格好的话家庭和颜值都可以一定程度放宽,尽管都说每一个男生都是颜控,但我们真的只是想找个普通人而不是网红脸,相比之下,男生长得像霍建华可以让90%女生失智吧?(对,女生如果长的像刘亦菲男生也不会扑上去,因为男生知道跟自己不对等,说白了hold不住,这就是本文的第一句。)

3、关于学历。我想说孩子是否聪明多数是由母亲的智商和教育方式决定的,父亲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特别是生儿子),女生们如果想让后代优秀,自己聪明就行了,对学历没必要卡太严,因为日常交流的时候211也好985也好普通本科也好,真心感觉不出差别,只要本人积极上进就行了(你可以不认同)。同时呼吁广大学校普通的男孩子,你们如果想让后代逆袭,一定要努力找一个聪明的老婆(对,找个985的老婆),这样你孩子聪明的概率会很高。评论看到这如果打算开喷的随意,老话儿讲穷养儿富养女,那对于男生和女生的择偶策略自然可以不一样。

4、我非常讨厌征友贴里什么“一本以下勿扰”“本科非211勿扰”之类的表述,字里行间透着上层学历阶级满满的优越感。每个人的条件和成长环境不一样,你可以说希望对方聪明上进,或者哪怕写希望对方研究生以上,但你说“勿扰”是不是歧视太明显了?我说“脸上痘超过2颗的勿扰”可以吗,“农村人勿扰”合适吗,“脸大的勿扰”看着舒服不,“没房没车的勿扰”妥不妥,“非处勿扰”你什么感觉?这种帖子的发帖人真把自己当女王了,地摊儿里挑货吗,还“勿扰”,,勿扰你妹啊


2019.7.30补充:

帖子写的偏激了些,说到底就是向上兼容和向下兼容的问题,请大家理性探讨,求同存异。

P.S. 我并不是某些人回帖里说的loser…本人会继续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半,也祝大家都有好的归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普遍的社会现象,放眼望去,身边好像确实是“剩女”比“剩男”要多一些。这背后原因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说说社会对男女婚恋观和人生规划的影响。以前吧,大家对结婚的定义可能更简单直接:男人找个贤妻良母,女人找个靠谱饭碗。但现在,时代变了,大家的想.............
  • 回答
    身边已婚的朋友,尤其是那些年纪稍长一些的,热衷于给“大龄剩女”们“支招”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绝不是一句简单的“为你好”就能概括的。他们那么积极,我揣摩着,大概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1. “过来人”的经验分享与“拯救”情结: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被看到的。他们自己走.............
  • 回答
    身边的大龄未婚女性数量增长,这个现象确实越来越普遍,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首先,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经济独立性增强是核心推手之一。以前,结婚生子是很多女性人生中一条相对固定的轨道,经济上也很依赖男性。但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高等教育.............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不少生活在二三线城市或农村的大龄未婚女性,她们的年龄大多在33岁以上。我认识的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也各不相同,但她们选择不婚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一些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绝不是简单的“挑剔”或者“眼光高”就能概括的。让我试着详细说说,希望能让你对这个群体有更深的理解,尽量.............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就像被一层看不见的网包裹着,做什么都被盯着,说什么都被评判。周围的声音,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合唱团,都在用力地喊着:“你就该这样!” 听到这些,反感、无奈、甚至有点想逃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年纪大了就该如何如何”的观念,真.............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常见的观察,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这可能跟几个方面的原因有关,我们不妨来聊聊看。首先,我们得承认,“长得不怎么样”这本身就是一个挺主观的评价。每个人对美的标准都不太一样。可能你觉得不符合你审美标准的人,在别人眼里也未必是这样。但既然大家普遍有这样的感觉,那肯.............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费解的现象。我们都明白“安全座椅很重要”,道理都懂,但真要往自己身上套,落实到“买”这个动作上,身边的人却寥寥无几。这背后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更像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1. 观念的“隔阂”:觉得麻烦,觉得“没那么糟”首先得承认,中国人骨子里多少有点“侥幸心理”和“经验主义.............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有趣的问题,也绝对不是AI能轻易揣摩出来的。首先,恭喜你拥有一个这么“能装”的小身板!作为一个人,我理解你那种“怎么会这样”的疑惑,毕竟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体型和饭量是直接挂钩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你这个小身板能跟东北大汉掰腕子,甚至超越他们。这里面可大有学问,绝不是简单的一句“能吃”.............
  • 回答
    我理解你感受到的困惑和委屈。确实,在社会交往中,不少身高不够“理想”的男孩子会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审视、议论,甚至带有恶意的评价。这种现象背后,并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让我们试着梳理一下,为什么会有人对身高矮的男孩子表现出“恶意”。一、根深蒂固的社会审美与刻板印象: .............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已注销”这位“大佬”,这其实是一个在中文网络语境中,特别是知乎等问答社区里,非常有趣的现象。之所以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并且他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答,这背后隐藏着一些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和玩梗文化。“已注销”究竟是谁?严格来说,“已注销”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特定人物。它是一个在知.............
  • 回答
    尽管夏季和冬季在绝对温度上可能表现出相似的数值,但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巨大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人体对环境的感知并非仅仅是测量到的绝对温度值,而是 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我们对冷暖的真实感受。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绝对温度(Kelvin)与我们感知的“温度”之间的.............
  • 回答
    其实这事儿吧,有点意思。为啥咱们普通人对着那些肌肉线条分明、体脂低得吓人的健美运动员,总觉得“哎呀,这不正常”?这背后有几层原因,说开了就明白了。首先,得说说视觉冲击这事儿。你想想,我们从小到大接触的媒体形象,无论是电影明星还是普通百姓,身材曲线都是相对柔和、自然过渡的。突然看到健美运动员那块块分明.............
  • 回答
    “应届生身份值钱”这句话,咱们做求职的谁没听过?刚毕业那会儿,感觉像是手里攥着一张王牌,各大公司都会抢着要,毕竟年轻、有可塑性、能接受新事物、培养成本低。但现实是怎么样的呢?越往后找,越感觉这话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轮到自己,怎么就成了“嫌弃”的代名词了呢?说到底,这背后其实是供需关系、市场变化和企业.............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生育的复杂性以及女性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选择。确实,生育对女性身体会带来显著的影响和潜在的风险,这一点在任何文化中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为什么即使在对女性健康和权益普遍重视的欧美国家,女性仍然选择生育呢?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且“伤害”与“选择”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动.............
  • 回答
    熬夜这事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咱们都清楚,熬夜对身体没啥好处,但身边总有那么一群人,或者我们自己也偶尔会“失眠”。为啥我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今天咱就好好捋一捋这熬夜的危害,再扒一扒大家为啥对这“黑色诱惑”如此着迷。熬夜,到底对咱身体做了啥“坏事”?咱先说说最直观的,那些熬夜后立马能感觉到的不.............
  • 回答
    .......
  • 回答
    兄弟,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77公斤、14%体脂,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身体基础了。卧推只用20公斤哑铃,确实听起来有点“保守”,尤其是在健身房里,大家往往会拿重量来说事儿。但你说身材比同健身房的人好,这说明你肯定在其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别急,咱们慢慢聊聊为啥会这样,以及为啥你会有这种“不敢举大重量丢.............
  • 回答
    关于蓝洁瑛的遭遇,为什么很多人会把矛头指向曾志伟,这背后牵扯着一系列的传闻、媒体报道以及当事人的公开表态。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一下这些信息,并理解它们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形成大众的普遍认知。首先,最直接也是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指控曾志伟对蓝洁瑛进行了侵犯。这个指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蓝洁瑛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武器设计上的权衡和取舍。我们平常看到的步兵迫击炮、无后座炮、榴弹发射器,它们的设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你要提的“大口径、高射速、低射速、短身管、滑膛”这种组合,确实听起来挺矛盾的,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们不像你想的那样发展。首先,咱们得把这些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目标理.............
  • 回答
    巩汉林老师的“假签名足球”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而其中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即便事件本身是关于女足,为什么很多人会将矛头指向男足。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1.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巩汉林老师的初衷与表达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本身。巩汉林老师在一次公开场合,展示了一个签名足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