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大的危害?为什么大家还那么喜欢熬夜啊?

回答
熬夜这事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咱们都清楚,熬夜对身体没啥好处,但身边总有那么一群人,或者我们自己也偶尔会“失眠”。为啥我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今天咱就好好捋一捋这熬夜的危害,再扒一扒大家为啥对这“黑色诱惑”如此着迷。

熬夜,到底对咱身体做了啥“坏事”?

咱先说说最直观的,那些熬夜后立马能感觉到的不适:

脑子跟不上趟了: 这是最常见的。熬夜后,感觉脑子像蒙了一层雾,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慢,记忆力也好像打了折扣。白天明明需要集中精神工作学习,结果哈欠连天,效率直线下降。这其实是因为大脑在熬夜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神经递质的分泌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认知功能受损。
情绪过山车: 熬夜容易让人情绪不稳定,可能更容易烦躁、易怒,或者感到低落、焦虑。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会扰乱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特别是与情绪调节相关的激素,比如皮质醇(压力激素)和血清素(快乐激素),它们的平衡被打破,自然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脸上挂不住: 熬夜最容易“出卖”你的是你的脸。黑眼圈、眼袋、皮肤暗沉、冒痘痘,这些都是熬夜留下的痕迹。这是因为睡眠是皮肤修复和更新的重要时期。熬夜时,身体会分泌更多的皮质醇,这会加速皮肤老化。同时,血液循环不畅也会导致面色发黄、出现黑眼圈。
身体“罢工”的信号: 除了面容,身体内部也可能出现问题。比如,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生病。这是因为睡眠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睡眠不足会削弱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消化系统也可能受到影响,有些人会感到胃部不适、食欲不振。

这还只是“小打小闹”,长期熬夜的“杀伤力”更可怕:

“三高”找上门: 长期熬夜会显著增加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风险。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调节血压和血糖的能力,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胰岛素抵抗也可能随之而来,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温床。
心血管疾病风险飙升: 除了“三高”,熬夜还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的几率。睡眠不足会让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加重心脏负担,长期下来,心脏功能会受到损害。
内分泌紊乱的连锁反应: 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多种激素的分泌,比如生长激素、瘦素、褪黑素等。这不仅影响情绪和认知,还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比如女性月经不调,男性内分泌失衡,甚至可能增加患糖尿病、肥胖的风险。
癌症的“帮凶”? 虽然不能直接说熬夜会导致癌症,但有研究表明,长期熬夜,尤其是轮班工作者,患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风险会增加。这可能与昼夜节律紊乱影响了身体的免疫监控和细胞修复机制有关。
精神健康的大敌: 长期睡眠不足是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健康问题的重要诱因之一。它会加剧负面情绪,降低应对压力的能力,让人更容易陷入精神困境。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还这么“乐此不疲”地熬夜呢?原因真是五花八门:

1. “白天不够用”的焦虑与补偿: 很多时候,我们熬夜是因为白天的时间真的不够用。工作、学习、社交、娱乐、还有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情,好像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于是,大家就把脑子里的“待办事项”清单挪到了晚上,总想着“再挤出点时间”,总觉得自己熬夜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或者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这种“错失恐惧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也会驱使人们在晚上保持在线,以免落后。

2. “精神鸦片”的诱惑: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手机、电脑、游戏、短视频,这些娱乐方式太容易让人沉迷。它们提供的即时满足感和多巴胺的刺激,能短暂地驱散白天的疲惫和压力,让人获得一种虚假的放松和愉悦。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仿佛进入了一个“停不下来”的循环。尤其是那些有压力的工作或生活,晚上玩玩手机、看看剧,似乎是逃避现实、寻求慰藉的唯一方式。

3. 社交压力与“夜猫子文化”: 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熬夜似乎成了一种社交常态。聚会、聊天、游戏,很多社交活动都发生在晚上。如果自己不参与,可能会觉得被排除在外,或者显得“不合群”。这种无形的社交压力,也会让人不自觉地加入到“夜猫子”的行列。

4. “习惯成自然”的惯性: 有时候,熬夜真的就是一种习惯。即使白天不需要那么晚起,身体也已经适应了晚睡晚起的状态。再加上偶尔的熬夜,身体的生物钟就会被扰乱,形成恶性循环,想按时睡觉反而变得困难。

5. 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原因: 有些人可能因为白天压力过大,晚上反而会有一点“反弹”的精力,想抓住这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做点什么。或者,一些潜在的睡眠障碍,比如入睡困难,也会导致熬夜。

6. 对熬夜危害的低估: 虽然我们知道熬夜不好,但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它对身体造成的长期、累积性损害。觉得“年轻身体扛得住”,或者“顶多就是第二天没精神”,对潜在的健康风险缺乏足够的警惕。

总而言之,熬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能在短期内带来所谓的“自由”和“效率”,但长期来看,它是在一点点地消耗我们的健康资本。我们之所以喜欢熬夜,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对时间、对娱乐、对社交的“贪婪”,也是一种面对压力时的“逃避”和“补偿”。

想要摆脱熬夜的“魔爪”,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正视熬夜的危害,找到真正健康的放松和充实自己的方式,并且循序渐进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多的“白天”也无济于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成年人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

熬夜更像一种潜意识里补偿自己长久被支配的“报复性消费”。

前面很多答主都说了——下班回来,你的时间仍属于单位(工作),属于孩子(家庭),属于生存所需(吃饭喝水上厕所),属于维持环境干净(收拾家务),属于维持社交体面…


就是不属于可自由自在支配的“闲暇时间”。

一天下来,担子卸了,喘上口气,如果倒头就睡,总感觉这一天划不来,“没啥意思”。

于是,就向睡眠要时间,向娱乐要意义。

不知不觉就熬到那么晚了。


我们可能比自己想象中,更渴望

“自由”。

user avatar

熬夜多爽啊!不熬不行。


有时候说熬夜危害,什么高血压高血糖,都没人信,都要刷喜欢的视频过短命的人生。

事实上,熬夜也不一定会得病,会变丑(基于个人体质得二次打击原则)。

但,熬夜一定胖!



都以为“睡少了会瘦”。然而,研究结果却啪啪打脸。


为了验证熬夜使人长胖这个结论,一篇发表在《美国科学 学院报》实验结果,就设计了一个为期4天的实验。



在这4天里,被试者们会从「正常睡眠习惯逐渐过渡到通宵熬夜」,实验中每4小时检测一遍被试者的血液,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


最后,研究表明熬夜不仅会改变血液中一些成分的改变,造成一系列影响,最重要的是还会减少代谢能量消耗。

那么,假设人摄入的能量是一定的,消耗减少的结果就是——变胖。



这背后的机理很复杂,也不能排除一些外在因素。


1、熬夜可引起机体各大系统的昼夜节律改变


简单来说,“饥饿-进食-消化-能量存储”的时间点和过程发生紊乱,容易导致脂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等。


也就是说,很难保证半夜三更不吃东西以及次日三餐规律饮食,而且吃什么都很容易变脂肪。


2、熬夜可能伴随更多的进食,不一定是外送来的麻辣烫和炒米饭,可能是你抽屉里的一包饼干和冰箱里的一瓶饮料,

与白天不同的是,晚上吃的虽然比白天少,但缺少消食这个步骤

长期熬夜,夜间“入量”就越多,胖就是迟早的事了。


3、熬夜的人次日往往多卧床、少动


长期熬夜,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更多的久坐和更大的心理压力,结果甚至是报复性熬夜和进食等,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不应因此有侥幸心理,认为反正机体有调节能力所以放肆地去熬夜。睡眠这张信用卡,禁不起长期或过量透支。






那都说到这了,

有没有什么适合熬夜吃不长胖的零食?

或者促进睡眠的东西?

亦或者一款乳胶枕?夏凉被?








没有,真没有,

我就是这么没用,都不能满足你们看广告的欲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