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因为敏捷度耐力灵活性都下降严重。
撸铁长出来的肌肉,和真正为格斗长的肌肉不一样,协调性也不一样,发力方式也不一样。
撸铁讲究单肌肉发力,以维度修型为目标。
格斗讲究全身协同发力,以速度敏捷爆发为目标。
撸铁长的太粗壮的大胳膊,实际上会导致挥拳速度变慢。健身房里都有格斗拳台,看撸铁壮汉上去对练,一个字,就是慢。
撸铁修型为好看,必然追求细腰,而细腰影响核心力量。看看泰森那个水桶腰,上健美比赛台就输定了,但是上拳台,那就是无敌弹簧爆发核心。
撸铁健美往往对腿部不重视。而格斗没有强大腿部力量和持久耐力,没办法打。即便是只用手的拳击,也讲究全身发力,机动步伐。
撸铁健美都过份追求宽肩,很多肌肉对格斗发力没用,而且降低关节柔韧性,非常影响格斗动作。
撸铁为保持肌肉维度,有氧运动少,耐力很差。而格斗拳击没耐力就完了,几分钟能被人拖死。
撸铁健身为肌肉线条好看,必然追求低体脂。但是看重量级格斗拳击,体脂比健美运动员高很多,甚至有肉眼可见肥肉。体脂是供能核心,肌肉光有线条没有能量打个毛。
综上所述 ,撸铁健身增肌,对格斗力影响不大,甚至是负面影响。
但是,大肌霸虽然是样子货,职业健美运动员打不过职业格斗运动员,碾压普通人还是可以的。
社会上大多数人也不懂这些,看到大肌霸还是很尊重的,不会主动挑衅大肌霸。
要追求打架厉害,就要按打架厉害的方法训练。要追求体型肌肉线条维度,就按健身增肌方式练。
不同练法会有不同结果,差别很大。
肌肉结构比例,大肌肉与小肌肉群,肌肉记忆,肌肉纤维类型,神经募集发力方式,等等,不一样的地方多了去了。
不同练习方式,肌肉长出来就是不一样。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概念。最简单看看奥运会,不同项目运动员体型一样吗?为什么运动员不都长成施瓦辛格那种体型?可以说每一种项目体型都有特色。
散打格斗跟撸铁健身,练出来体型素质怎么会一样?
同样的身体底子,同样的训练量,练散打格斗的,可以十拿九稳KO练健身撸铁的。健身增肌再壮,比方说练到90公斤,无规则情况下,也打不过75公斤的散打选手。
李小龙打架厉害吧,但其实肌肉维度并不大,穿上衣服就是普通偏廋的身材。脱了衣服肌肉线条分离度不错,但是他这肌肉维度在健身房就是瘦猴。
再看看武警和特警战士,那是国家训练来真刀真枪格斗真玩命的,而且还没有重量级限制,武警特警有多少大维度的大肌霸?没有。都是穿衣显廋,脱衣有点肌肉。绝不是大肌霸那种鼓鼓囊囊胸肌二头,把衣服撑爆那种。
很多人我看是欧美大片看多了,以为有肌肉就有一切。没上过拳台也没打过架。
本ID以前练过拳击,现在撸铁健身增肌。算不上职业高手,但是各家底细还是知道的。
没有跨界练过,没有真动手打过的,就不要再跟帖秀智商了,懒得一个个回复你们。
附带一个问题,练肌肉降低智商?
根据本人的切身体会,确实如此。
主要问题有两个,
1、减脂,要求低糖低碳饮食。而大脑最喜欢燃烧的就是葡萄糖。低碳减脂往往引起大脑供能不足。
2、增肌,会增加身体静态氧消耗。每一个肌肉细胞都是一个小锅炉,要有氧气供应的。而一个人的心肺功能是定量,肌肉氧耗大,大脑得到的供氧就不足。有人会说,那就锻炼心肺功能呗,那样又要剧烈有氧运动,又容易导致掉肌肉维度。
肯定会有人说,又瞎说,呵呵。
最后一定要强调一下,打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有判头。
我主练力量与体能,肌肉肯定也增了。
年纪渐长,尤其是到三十岁以后懒得惹事,但人在社会,各种令人恼火的人也遇到不少-插队的、车厢抽烟的、马路上打老婆的。
管过不少,但最后都没动手,可能我十几年前体重就一直在80-90公斤(175高,体脂率12-20%),看起来不好惹。
男性如果做力量训练,能硬拉深蹲两倍以上体重,体型上不可能看不出来。
虽说市井斗殴没啥技术,但一力降三会、力大胜三分。卧推140公斤的人就是抡起王八拳,对手结实的挨上一下也基本gg了。
还有,除了体型,发型也重要,尤其是体型练出来以后发型加成更翻倍。
2013年左右,留了一年短款莫西干,觉得大家对我都挺“尊敬”我的,地铁进车厢没人抢座位(我真没主动抢),买水果没遇到少秤。
最搞笑的是,一次坐公交听到老阿姨谈论我的发型,我一回头想参加讨论,三位阿姨都面无表情望向窗外。
后来孩子出生了 ,得有个爹样,也创业了,不得已把发型改了,大家对我态度就没那么“好”了。
增加很有限,极其有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你得不了瓜。
有三种选择:
1、只健身增肌。
2、练格斗专项体能。
3、边练格斗技术,边练格斗体能。
3KO2,2KO1。3秒杀1。
打个比方:
1、只健身增肌。你的弹药库库里只有炮弹,但没有炮。
2、练格斗专项体能。你既有炮弹,也有炮。可以正确的开火攻击了,但是缺乏炮在各种环境中的实战操作,没有让炮形成战术经验。
3、边练格斗技术,边练专项格斗体能。
你有炮弹,有炮,有战术经验。
只健身增肌,对没练过的,如果你体型巨大,能唬住没练过的。
但如果单纯增肌,内行从你走路横着晃胸椎不灵活,走路卡着腿大腿内收肌过度,就能知道你打不出快速的拳,更踢不出有效的腿。所以,即使练过格斗专项体能的人,都更能战胜单纯增肌者。
另外,单纯增肌,没有练习腕关节的抗冲击专项,外加出拳姿势不对,很容易一拳出去把自己手腕戳伤。那些没有练过拳击的大力量人士,你让他重沙袋一击全力直拳,拳速不一定快,戳伤几率很大。同理,他们踢击也更容易踢伤自己脚踝。另外,裸拳格斗,没练过专项体能的,第五掌骨容易被自己的拳头反作用力撞成骨折。
只练增肌的,关节灵活度有限以及受身能力几乎没有。尤其对其使用关节技,他的关节更容易对着扛而不是逃脱关节技,所以对于单纯增肌者使用关节技,将可能带来更多的损伤。
再说2和3的区别,其实格斗专项体能,已经把出拳出腿都赋能了,甚至专项体能中的背负投沙人把摔投技都赋能了。但是关节技不容易赋能,摆脱技不容易赋能,应激闪避,应激格挡,应激接抱,抗击打应激没有赋能,以上各种格斗应激体能素质以及技术对抗没有形成互动神经肌肉记忆。所以,只练格斗专项体能,没有二人对练,还是要差一截的。
只练增肌和纯力量,是打不过练格斗技术+格斗专项体能的,即使是世界级的力量冠军,体重比对方大,他连五流或者不入流格斗选手也打不过。
比如:
我们看看视频中俄罗斯举重冠军(远处右侧)和这位MMA练习者(远处左侧)的身高块头差:
当然,如果都是格斗技术高手,不分伯仲,又反回去看谁的格斗专项体能强了。比如谁的拳腿重,谁更抗击打,谁的应激闪避好,谁的关节技绞技控制力量高等。
格斗专项体能举例:继续者格斗蹲
为什么格斗测试100公斤耐力的桥式卧推,而不是1RM卧推?
初学者可以测60公斤耐力卧推。
本人大量文章已被删除,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两个完全没有训练过任何格斗技的人,且都不怎么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一个是全身肌肉水平类比卧推大约30kg的人,另一个是全身肌肉水平类比卧推大约80kg的人,那么大概率,前者确实打不过后者。
如果其他情况不变,但前者常年踢野球,后者却除了撸铁外,什么运动都不做,那么在开放场地真打起来,反而是后者吃亏的概率更大。
而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人,系统练习过拳击、泰拳、散打这三个格斗技,甚至还辅以了摔跤或柔术,且达到了业余对战的较高水平以上的程度(典型如,在周边几个拳馆组织的非专业/半专业爱好者的不分重量级的友谊赛中,可以获得较为靠前的名次,以此为下限,上不封顶),那么甭管对手是踢野球的,还是健美肌肉棒子,打架基本上都是秒杀。
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肌肉,且是肌浆肥大的肌肉,反而是累赘。
健身增肌是增肌,格斗技是格斗技,术业有专攻,目标也完全不同。如果真的想提升打架的能力,建议直接去练格斗技。且格斗技训练中,会有很多更有针对性的肌肉训练的。
当然,任何时候都不建议打架。现行法律、执法和司法,基本上对打架斗殴没什么容忍了,也不怎么区分什么先动手或有理没理了。如果参与了打架斗殴,你必须要做得很充分,才有可能彻底免责。
另一方面讲,如果真的无法避免,一定且必要需要参与打架斗殴,那么重要的也并不必然是格斗技,而是……永远记住,持械永远强于赤手空拳。(铝合金棒球棒最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