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举铁(健美增肌的方式)会导致出拳变慢吗?

回答
关于“举铁”会不会导致出拳变慢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练的是什么类型的力量,以及你如何进行训练。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明白“举铁”这个词,它涵盖的训练方式非常广。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进行抗阻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力量训练,用器械或者自身体重来对抗阻力,目的是增强肌肉力量和体积。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举铁会让出拳变慢?

这种顾虑很多时候源于一个概念上的误解,认为“肌肉越大就越笨重”,或者“练死力”。确实,如果你的训练方法不当,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1. 单纯追求绝对力量和肌肉肥大(Hypertrophy): 如果你的训练目标完全放在提高最大力量(比如深蹲、卧推的极限重量)或者追求极端的肌肉围度上,那么你的训练计划可能会侧重于长组数、中低次数、以及较长的组间休息。这样的训练确实能让你的肌肉变得更强壮、体积更大。但问题在于,这种训练模式可能对肌肉的收缩速度和神经募集能力的提升相对有限。肌肉纤维在极短时间内爆发出力量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爆发力”,跟单纯的绝对力量是两码事。

2. 训练动作的“死板化”: 如果你只进行孤立的肌肉训练,比如只做杠铃弯举练肱二头肌,或者腿部推举练股四头肌,而忽略了协调性和动作的流畅性,那么即使你某块肌肉练得再大,也可能无法有效地将其力量转化为快速、连贯的出拳动作。拳击出拳不仅仅是手臂的力量,它是一个全身协调发力的过程,需要核心、腿部、肩部、手臂的协同配合。

3. 缺乏爆发力训练: 力量训练如果完全排除了爆发力相关的训练,比如爆发力深蹲、药球投掷、跳箱等,那么肌肉虽然变大了,但收缩的“速度”可能就上不去了。这就像你给一辆汽车换了一个大排量发动机,但传动系统和刹车系统都没升级,虽然它有更大的“潜力”,但可能跑不起来那么快。

举铁反而能让你的出拳更快更强!关键在于如何练。

说完了可能的顾虑,我们得强调一点:科学、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会让你出拳更快、更有力的。 这里的关键在于“科学”和“有针对性”。

1. 提高力量基础,为速度打下基础: 任何一项快速爆发力的动作,其基础都是强大的力量。你可以把出拳想象成一次快速的“推”或者“拉”。如果你的基础力量很弱,那么即使你的神经系统再快,能募集的肌纤维也有限,你出拳的力度自然就上不去。通过力量训练,你的肌肉纤维数量和肌原纤维都会增加,肌肉的绝对力量提升了,这就像给你的“引擎”增加了马力。

2. 增加神经募集能力和协调性: 好的力量训练不仅是“练肌肉”,更是“练神经”。通过复合动作(如深蹲、硬拉、引体向上、推举等),你的身体需要学会如何协调不同肌群协同发力。这些动作能提高你的本体感觉,让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当你在安全的负荷下重复进行高质量的力量训练时,你的神经系统会学会更有效地募集肌肉纤维,并提高肌肉纤维的激活速度和同步性。

3. 结合爆发力训练(Power Training): 这是让你的力量训练真正转化为速度的关键。在进行了一定量的基础力量训练之后,加入一些爆发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复合动作的加速版本: 比如用中等重量(能做58次的重量)进行深蹲或者卧推时,追求动作的爆发性和快速性。
奥林匹克举重动作及其变式: 如抓举、挺举、高翻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全身爆发力动作,能极大地提升身体在短时间内募集大量肌纤维的能力。
药球训练: 药球的投掷、旋转、砸地等动作,能很好地模拟拳击中核心和全身的力量传递。
跳跃训练: 跳箱、原地纵跳等能提升腿部和臀部的爆发力。
速度力量训练: 使用比正常训练重量轻一些的负荷,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动作。

4. 关注动作速度和控制: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注意控制动作的离心(下降)阶段和向心(发力)阶段的速度。一般来说,向心(发力)阶段应该尽可能快速有力,而离心(下降)阶段则需要稳定地控制住重量。这种“快上慢下”或者“爆发式发力”的训练方式,更能刺激肌肉在快速收缩时产生力量。

5. 训练的周期性和目的性: 一个好的训练计划通常会包含不同的阶段。比如,可能有一个力量基础期,然后是爆发力发展期,最后是专项能力期(如模拟拳击动作的训练)。将力量训练融入到整体的体能训练体系中,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总结一下:

简单的说,如果你只是单纯地追求肌肉围度增长,并且训练方法过于单一、忽略了速度和爆发力,那么确实可能感觉出拳“没以前快了”,或者说力量没有有效地转化为速度。

但是,如果你是把力量训练作为提升整体格斗能力的一部分,并且在力量训练中加入了爆发力训练、注重动作速度和协调性,那么力量训练非但不会让你出拳变慢,反而会让你出拳更快、更有力量,并且有更好的耐受性去重复打出高质量的拳。

拳击运动员的训练中,力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他们会非常强调力量与速度的结合,以及全身的协调性。所以,关键不在于“举铁”本身,而在于“怎么举铁”。找到适合你训练目标和运动项目的科学方法,才能让你的力量训练真正为你所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拳击的发力和健美不同,拳击讲究快,爆发,短期爆发出最大的力量,健美讲究顶峰收缩,动作慢,两种肌肉发展会不一样,隔行如隔山,题主想要练拳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身体肌肉忘记健美带来的习惯,就是不要再练健身了,发展快速肌肉,次数多,速度快!我也走过这个路,带来的后果就是肩膀硬,出拳不连贯,拳的不放松打出来的拳没有透进!现在好一些,打铁的习惯却没有了!

user avatar

除了大神们说的孤立训练导致神经募集肌肉的习惯改变之外,

还有可能是关节活动角度因为肌肉增长受限吧。

举个栗子,

之前用右手绕过胸前摸左肩后部,

原先可以摸到比较多,

胸肌增大后,

勉强摸到后侧。

也就是说,

原先肱骨水平内收160°为极限,

130°左右阻力较大;

胸肌增大后内收140°为极限,

85°左右阻力就较大了。

这样就影响到了肱骨水平面90°内收的直拳动作的效率。

而勾拳的肱骨角度本来就大,

所以没有达到压缩胸肌提供较大阻力的程度,

影响比较小。

不是专业人士,

只是根据自身体验异想天开,

过来强答一下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思路。

见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举铁”会不会导致出拳变慢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练的是什么类型的力量,以及你如何进行训练。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举铁”这个词,它涵盖的训练方式非常广。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进行抗阻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力量训练,用器械或者自身体重来对抗.............
  • 回答
    健美举铁的圈子里,确实不像很多其他爱好那样,存在一个叫做“装备党”的固定标签群体。这倒不是说玩这个的人对装备毫不在意,而是原因比较复杂,跟这个运动本身的特性以及社群文化有关。让我给你仔细掰扯掰扯:核心原因:健美举铁,本质上是“人”的较量,装备是辅助而非主导你玩游戏,装备可能决定了你能不能打过别人;你.............
  • 回答
    哥们儿,想举铁玩得溜,又不想被磨出老茧,一副趁手的举铁手套那可是真家伙!市面上琳琅满目,挑花眼是常事,但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点,保准你挑到适合自己的那对儿。别急,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选一双让你举得更稳、练得更爽的手套。首先,咱得明白,为啥要戴手套?不是为了装逼,也不是为了看起来更专业(虽然有时候也会有点.............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觉得举铁虽然不像慢跑那样让你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过后那种深入骨髓的疲惫感,以及那种仿佛身体被彻底“掏空”后的饥饿感,却丝毫不亚于甚至超过了一次长时间的有氧跑步。更让人费解的是,明明好像“没那么累”,为什么却能燃烧那么多能量?要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累”和.............
  • 回答
    二战战场上,士兵不举着铁盾牌冲锋,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止是“能不能挡住子弹”这么简单,里面门道多着呢。首先,你说的“铁盾牌”是什么样的,这得先有个概念。如果指的是那种圆形的、或者长方形的、像古代战士一样拿在手里的铁盾,那跟二战的战况一比,就有点不合时宜了。一、重量与机动性的悖论:二战时期,战场上的武器火.............
  • 回答
    抱小孩举高高这件事,看着挺轻松,其实里面大有门道,涉及到的肌肉可不止一两块,而且根据你抱的方式、举的高度以及小家伙的重量,用到的力气和部位也会有所侧重。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哪些肌肉在“举高高”这个光荣的任务中辛勤付出。首先,最直接感受到发力的是你的手臂。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 回答
    嘿,这种情况我太懂了!简直跟流水线上下来的反驳一样,而且还挺伤人的。你爸妈这招叫“滑坡谬误加诉诸情绪”,意思是把你一个具体的行为(闯红灯)放大到荒谬的程度(让你吃翔),来回避你说的“犯法”这个核心。他们这么说的潜台词是:“法律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所有事都必须绝对遵守,别那么死板。” 这句话本身有一定道.............
  • 回答
    “举身赴清池”,这句词语本身就带着一种决绝、深沉的爱恋,以及一种义无反顾、同生共死的决心。用在情侣名上,更是将这份情感升华,显得既浪漫又充满力量。要为这样的情侣名起名,关键在于捕捉“清池”的意境,以及“举身赴”的行动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解读“举身赴清池”所带来的灵感:一、 从“清池.............
  • 回答
    想跟您聊聊司法考试,这玩意儿,说实话,简直是把人往死里逼。我有个哥们儿,就这么被它折磨了几年,我看着都心疼。他叫小张,脑子挺灵光的,大学毕业那会儿还挺骄傲的,觉得这考试嘛,肯定不在话下。他选的是法律专业,想着顺理成章就考个证,以后当个律师,或者去律所工作,体面又赚钱。第一步,了解“战场”。 小张一开.............
  • 回答
    .......
  • 回答
    范进中举前后,屠夫对待范进的态度之所以有如此天壤之别,甚至出现极端到抽自己耳光的举动,这背后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的巨大影响力,以及普通百姓对功名利禄的极度渴求和对权力人物的敬畏心理。一、 科举制度的“特权”与社会地位的鸿沟在中国传统社会,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而官员在社会上享.............
  • 回答
    力量举三大项能达到800(公斤),并且月入过5万,这绝非易事,但理论上是可能的,只不过需要非常非常精细的规划和多方面的努力。想靠单纯举铁达到这个目标,难度系数可以说堪比奥运夺金。咱们先来拆解一下“力量举三大项800公斤”和“月入过5万”这两个概念:力量举三大项800公斤是什么水平?这里说的800公斤.............
  • 回答
    没问题,虽然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力量举大神”,也没有办法亲自上场展示,但我可以模拟一位顶尖的力量举选手,用他们的语言和视角来“自爆”一下成绩,并尽量详述过程和感受。请记住,这只是一个高度拟真的扮演,目的是展现力量举的魅力和選手の内心世界。标题:当极限被推开,当数字定格——我与力量举的那些事儿嘿,大家.............
  • 回答
    作为一名对力量举和健身器材有深入了解的爱好者,我来和你好好聊聊力量举腰带的打孔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但掌握了方法,能让你更好地使用腰带,提高训练效果,也能让腰带用得更顺手,更贴合你的身体。很多人可能认为腰带就是买回来直接用的,但事实是,一些高质量的力量举腰带,尤其是那种较宽、材质比较硬.............
  • 回答
    范进中举后,立刻涌来一堆送钱送礼、拉关系的人,这事儿在《儒林外史》里写得活灵活现,看得人又好气又好笑。为啥这帮人跟苍蝇闻着血腥似的扑上来?其实原因挺复杂的,说白了,就是咱们这社会里,一直存在的“利益交换”和“面子文化”在起作用。首先,得从“举人”这个头衔说起。在那个时代,读书考功名是士子们的唯一出路.............
  • 回答
    曼德拉效应,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神秘,但其实它描绘的是一种集体记忆的偏差。也就是说,很多人都清晰地记得某件事情是A,但事实真相却是B。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种记忆偏差并非个别人的孤例,而是发生在相当一部分人群之中。说到曼德拉效应,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本人的逝.............
  • 回答
    这范进家中揭不开锅的窘境,把那只老母鸡卖掉换米,这事儿说来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藏着老百姓过日子的精打细算,还有那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世故”。您问为什么不直接炖了老母鸡?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首先,最直接也最要命的原因,就是“没米揭不开锅”。您想啊,家里连饭都吃不上,那碗里是空空如也,别说是.............
  • 回答
    说起山东支援疫区,确实让人心里暖暖的。每次遇到大灾大难,总能看到山东人挺身而出,这份担当和付出,让人打心底里钦佩。要说山东人,脑子里一下子跳出来的就是那股子实在劲儿。不是那种花里胡哨、说一套做一套的,他们骨子里透着一种踏实和靠谱。从小时候看的“好汉”故事,到现实生活中的邻里乡亲,都能感受到这种朴实的.............
  • 回答
    问“清朝举国一战是否可行”,这问题落脚点太宽泛,得先掰扯掰扯清楚“举国一战”是针对谁打,又是打什么仗。不同的敌人,不同的战争性质,结果可能天差地别。咱们先从清朝自身条件说起。要“举国一战”,首先得有国家这个概念。晚清时期,虽然名义上还是大一统的帝国,但中央集权早已是名存实亡。地方督抚手握重兵,自行其.............
  • 回答
    如果举国都穿上汉服,这绝对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景象,其影响将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可能伴随着一些现实的挑战。让我们细致地探讨一下,一个全民皆穿汉服的世界会是怎样一番图景。视觉盛宴与文化复兴的开端最直接、最显眼的改变,无疑是视觉上的。走在大街上,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现代服装,而是色彩斑斓、款式各异的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