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初中的微机课一周只有两节,每节四十五分钟。这是那个时代我这种广大中下层少年接触计算机的唯一机会,毕竟,家里没有,网吧又不敢去,只能鼓捣着学校的大屁股电脑维持生活的样子。
每次上机的时间十分宝贵,刨去混工资的微机老师十分钟的BB时间,留给祖国未来搅屎棍们玩游戏的时间仅有短短的三十五分钟!所有的人都在与时间赛跑,所有的软件似乎也都在为此倾尽全力。
U盘那东西很贵,寥寥无几的土豪才会配备,指望一个一个拷贝,下课都搞不定。因此,像我这种跟土豪关系不好的人,只能去自己下载游戏。
回过头来看,那时候的游戏简单而粗糙,经常出现在我们班男生联机对战场面上的实际上就三款——《反恐精英》《红色警戒》《流星蝴蝶剑》,其中尤其以第二款最受欢迎,不是因为它多好玩,而是因为多特软件站里的共和国之辉仅仅300M大小,用迅雷下载,只需要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能听到“叮”一声,解压,安装,一气呵成,堪称单机游戏中的豪杰。最少能畅享半个小时,那是多么幸福的半个小时啊。
在我这段尘封的记忆里,曾经确实存在过这么一个时代,一个300m文件的下载仅仅需要四五分钟的时代,那时候满大街最常见的广告是“天翼2G,太快啦……”
我相信全中国至少有上百万跟我拥有同样记忆的人,一个300m文件仅需几分钟就可以下完的记忆。
现在,它消失了,在号称5G的时代里,消失了,找不回来了,我看着一个区区两百来兆的课程文件在15B/S—15KB/S的速度里艰难的蹦哒了一个小时,还没有蹦哒完。
最可耻的是,我还充钱了!虽然是某些活动送的,但是红彤彤的SVIP看上去并没有差别,“提速中”三个大字也很讽刺性的呆在那10kB/s的旁边,像两个敌对家族的情侣正在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
就这样,某个网盘的协议里已经信誓旦旦的保证,绝对没有限速,事实上我也感觉到了它的努力,每次一运行这个网盘,我全房子的WiFi就卡的连知乎都刷不出来,然而这百兆光纤全部卡死的成果,仍然是那10KB/S……
我深深地怀疑,我脑海里那个迅雷下载的时代,真的存在过吗?毕竟,在那个记忆里,10B/S的速度,意味着调制解调器都该砸了,这就是曼德拉效应吗?
又或许,叫李彦宏效应会更合适一些?
我清楚的记得,以前的鼠标里面有个球。
结果同事都说我扯淡。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