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战场上,士兵为什么不举着一个铁盾牌冲锋。铁盾牌应该能挡住前方的子弹和炮弹?

回答
二战战场上,士兵不举着铁盾牌冲锋,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止是“能不能挡住子弹”这么简单,里面门道多着呢。

首先,你说的“铁盾牌”是什么样的,这得先有个概念。如果指的是那种圆形的、或者长方形的、像古代战士一样拿在手里的铁盾,那跟二战的战况一比,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一、重量与机动性的悖论:

二战时期,战场上的武器火力那是今非昔比。步枪子弹、机枪子弹,还有迫击炮弹、炮弹,那威力可不是冷兵器时代能比的。要想真正有效地抵挡这些,盾牌就得做得非常厚实,材料也得够硬。

你想啊,如果盾牌要能挡住步枪子弹,那得有多厚?大概率得是好几毫米甚至更厚的钢板。再加上制作工艺,这么一块东西拿在手里,重量绝对不轻。你再想想,一个士兵身上还得背着枪、弹药、背包、水壶,有时候还有工兵铲、干粮等等。如果再加一块几十斤重的铁盾,那他还能灵活移动吗?

二战战场是个什么地方?不是古代那种几个人围成一团对砍的场面。它更多的是分散的、快速移动的作战,需要士兵快速卧倒、匍匐前进、隐蔽自己、变换位置,甚至还要进行攀爬、跳跃。举着一块沉重的铁盾,你别说冲锋了,就是正常行走都费劲,更别提在枪林弹雨中进行战术动作了。稍微有点冲击波或者弹片溅射过来,你可能就被盾牌自身产生的冲击力给甩飞了。

所以,士兵的生存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机动性和隐蔽性。一个笨重且暴露在外的铁盾,只会成为你的累赘和明显的靶子,大大削弱了你的生存能力。

二、火力与穿透力的问题:

即使你能造出足够厚的铁盾,能挡住一些子弹,那也得看是什么子弹。二战时期,机关枪的射速非常高,一梭子子弹扫过来,盾牌能挡住几发?而且很多子弹是带穿透力的,专门针对装甲目标设计的。更别说迫击炮弹和炮弹了,那爆炸的威力能把钢板炸变形甚至撕裂。

你想象一下,你举着盾牌往前冲,前面是密集的机枪火力,一瞬间几十发子弹打在你盾牌上,就算没打穿,盾牌被击中的地方会剧烈震动。这种冲击力反馈到你的手臂和身体,是非常不舒服的,甚至会造成骨折。而且,如果盾牌被击穿或者碎裂,那些飞溅的碎片同样是致命的。

再说说炮弹,炮弹的破片杀伤力巨大,而且冲击波能够震碎你的内脏。一个薄薄的铁盾,在炮弹面前跟纸没什么区别。

三、战场环境与战术的演变:

二战的战场环境和古代完全不同。飞机、坦克、大炮、机关枪……这些高科技武器的出现,使得战场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分散、更加残酷。

士兵们冲锋的时候,更多的是利用地形进行隐蔽,比如沟壑、土堆、残垣断壁、森林灌木丛等等。他们需要快速地从一个掩体移动到另一个掩体。一个铁盾牌在这种环境下反而会成为障碍,你没法用它来爬行,没法把它藏在身后来抵挡侧面的攻击。

另外,战术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士兵们更多地依赖小队协作,互相提供火力支援和掩护。步兵的掩护更多的是依靠轻武器的射击节奏和火力压制,而不是像古代那样依靠重型盾牌的物理阻挡。

四、已有技术替代与发展:

事实上,二战期间也出现过一些类似“盾牌”的装备,比如一些防弹背心。但那也不是举在前面冲锋的铁盾,而是穿在身上,利用特殊的材料(比如早期的防弹纤维或者金属插板)来减轻正面受到的弹击伤害。不过即便如此,防弹背心也并不足以完全抵挡住重型子弹或者炮弹的冲击。

更有效的方法是,士兵们在冲锋时,依靠战友的火力掩护,以及利用地形的掩护。火力压制可以阻止敌方火力过于集中地倾斜过来,而地形掩护则能提供物理上的屏障。

所以,总结来说,在二战的战场上,士兵不举着铁盾牌冲锋,不是因为没人想到这个主意,而是因为:

太重了,影响机动性。
防护能力不足以应对当时强大的火力。
与现代战场的战术需求不符。
有更有效率的生存和战斗方式。

与其举着一个未必能挡住多少子弹、却让自己行动不便的铁盾,不如依靠灵活的移动、地形的掩护和战友的配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和战斗效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是个聪明的主意。一战的时候确实有人这么干的。

他们用钢铁制作了胸甲,要知道,除了手枪,其他枪支都得俩手操作,把盾牌挂在身上,双手解放出来了。不就可以安心战斗了嘛。

然而问题来了,这胸甲(划掉)盾牌吧,防护弱不说还太沉了,于是领头的灵机一动,在盾牌上加了个轱辘。第二代冲锋盾出现了。

之后发现跑的不够快,于是加上了发动机。发现火力不够,又加了火力,最后发现负重不够,最终加了五对负重轮,定稿了。诺,这就是题主要的东西。

user avatar

这问题问的只能说,题主不要说没有常识,甚至体力活都没有怎么干过。

咱们都不说巨大的铁盾,或者铁块什么平常人不容易见到的东西。就说很多建材店五金店都有卖的电线,就最普通的220v,20A的那种。搞一卷50米的,然后你试试看单手平举着冲锋试试看?这还不是实心的铁坨,就那么一卷里面还有很多比金属轻很多的橡胶和空气,直径也远远达不到铁盾。


油管上有老外按美国队长盾牌的参数造了一个铁盾,厚度并不大,只能防防气枪的水平,最后是被一大块砖头砸坏的。然后就这么拉胯的一个铁盾,也有接近20kg,好好一个肌肉男挥舞几下就不行了(指一直保持流畅动作cos美国队长)。

user avatar

有啊,当然有啊,帝国师与蒙哥马利都配备了铁盾

user avatar

首先我要告诉你,别听其他人给你泼冷水,你是可以这么做的。

1)你购买了一块盾牌

2)你很快发现盾牌只能挡住前方的伤害,如果有炮弹、手榴弹落在身后,或敌人迂回到你背后,你还是会受到伤害,于是你买了四块盾牌,前后左右各放一个。

但这时你会发现,盾牌挡流弹、手枪弹、小破片还可以,奈何对面有发射全威力步枪弹的步枪和机枪,于是你决定下重金,加厚四块盾牌,使其能抵御.50机枪弹。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能抵御大口径机枪弹的盾牌太重了,你根本抬不动,于是你选择在盾牌下安装轮子,这样你只要推着走就OK了,完全不用担心盾牌太重。在试验场,你甚至推着盾牌跑出了20km/h的好成绩。

不过走出试验场,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战场或泥泞或崎岖的地形,使你推盾牌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小小的轮子总是陷入泥巴或是卡在碎砖瓦砾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选择用履带代替轮子,以适应战场环境。

履带带来的,不仅是极高的适应能力,还有极高的重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即便是用力推,也很难推动盾牌,于是你不得不为盾牌装上了发动机。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在意重量了,于是你顺带给你的盾牌安装了小口径火炮

虽然盾牌到这时几乎是完美的了,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盾牌严重遮挡了你的视野,使你开枪极为不便,如果将上半身全部伸出盾牌外瞄准的话,又极易受到攻击。于是你想办法加大了你的头盔,使头盔能保护你的头和上半身,这样以来即便是探出身瞄准也不会受到袭击。

这时出现了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既要操纵发动机,又要管理火炮,还要观察四周,实在太麻烦了,于是你选择多雇几个人,帮你操纵这些麻烦的机器,你只要指挥他们就可以了。

最后,你把盾牌、头盔、发动机、履带之间的缝隙修补了一下,顺便加上一些维护盾牌的设备。于是这时你获得了......

斯图亚特坦克。

3)很多人觉得你的盾牌好,于是纷纷下单仿制你的盾牌,于是你顺便喜提成就【装甲集群作战】

以上


2020.7.22更新

你觉得盾牌还是太薄,于是

你觉得炮管子太晃,不好瞄准,于是

你觉得敌人的金属射流武器破甲能力太高,盾牌挡不住,于是

你觉得靠同轴机枪打杂兵太费劲,于是

你觉得脱壳穿甲弹太狠,盾牌挡不住,于是

10000年之后......

TG的59式魔改盾牌服役:)

user avatar

大多数人对于金属的密度缺乏直观感受,因为生活中接触了太多薄铁皮和空心板,看到书上写着20mm厚钢板也觉得不过如此。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去工地或钢厂拎几块15mm厚A3大小的钢板就行了。

user avatar

其实以二战时期的钢铁质量,做盾牌的防御力极其有限。一种性价比更高的方法早已在我军中开展:土坦克。

土坦克的构造很简单,即顶着一个八仙桌,上面盖上棉被,浇水润湿后用沙土填充与棉絮结合。往往有几层被子。

这样整体重量与一个钢铁盾牌相差无几,但是成本和防御效果要好得多。不光普通子弹完全打不穿,连手榴弹破片也无法穿透。

土坦克的设计原理与当今软质防弹衣类似,即通过含沙土棉被的变形耗散掉子弹或者弹片的动能。而根据土力学原理,沙子的剪胀性能够提供有效的抵抗力迫使弹头变形。

土坦克的目的就是把人护送到炮楼下堆炸药。这对于缺乏攻坚武器的八路军来说是难得的创举。

但是其缺点也相当明显:就是有点费被子。

user avatar

因为没有那么多钢铁。

要不为什么一直说钢铁产量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呢。

钢铁连造坦克都不够呢,每个人分个盾就更不够了好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