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在敦刻尔克撤退期间希特勒没有按兵不动,而是乘胜追击歼灭海滩上的英法联军,二战战局会有怎样的变化?

回答
如果希特勒当年在敦刻尔克撤退时没有选择“按兵不动”,而是让德军继续猛攻,强行在海滩上围歼那数十万英法联军,那二战的走向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能颠覆我们所熟知的历史进程。

首先,我们得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1940年5月,法国战役如同疾风骤雨般展开,德军装甲部队的闪电战术让英法联军措手不及。当英军和部分法军被逼到敦刻尔克的海滩上时,他们已经几乎弹尽粮绝,士气低落,装备损失惨重。海滩上挤满了等待撤离的士兵,他们的前方是节节胜利、士气高昂的德军。

如果希特勒当时下令隆美尔或者古德林的部队不顾一切地发动总攻,而不是因为“坦克战术的局限性”或者“保留实力”之类的理由而按下暂停键,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至少对于盟军而言。德军的装甲部队和步兵一旦突破防线,面对的是一群没有重武器、没有有效防御阵地、士气即将崩溃的士兵。即使有“疯狂的鲁德尔”号称要用俯冲轰炸机来“完成”对海滩的清理,但海陆协同作战、持续的地面压力,才是最致命的。可以想象,那场面将是血腥而惨烈的。数十万英法士兵将很难全部逃脱。

那么,这对二战的走向会造成什么影响?

一、英国的“不屈意志”可能荡然无存,乃至退出战争。

敦刻尔克撤退之所以成为一段悲壮的传奇,恰恰是因为它保留了“火种”。虽然损失惨重,但大量的士兵得以返回英国,这使得英国在法国沦陷后,仍有一支可作战的力量来保卫本土。如果这几十万人全部被歼灭在敦刻尔克,那对于英国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兵力上的打击: 英国军队本就训练水平和装备不如德军,损失这数十万精锐士兵,几乎让其陆军精锐力量归零。再想组建一支能够抵挡德国入侵的军队,将极其困难。
士气上的崩溃: 连续的军事失败,加上无法挽救远征军的绝望感,很可能导致英国国内的士气彻底崩溃。丘吉尔虽然是一位坚韧的领导者,但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国内的“和平派”和“妥协派”的声音会更加响亮,甚至可能出现要求与德国媾和的呼声。
海军的孤立无援: 英国海军虽然强大,但面对德国陆空优势,如果陆军力量几乎消失,皇家空军也难以独自支撑英国本土的防御。失去陆地屏障,英国将更加脆弱。
最终结果: 最糟糕的情况下,英国可能被迫与德国签订屈辱的和平协议,甚至被迫退出战争。如果英国战败或退出,那么整个欧洲将完全被纳粹德国所掌控。

二、美国参战的进程和可能性会发生巨大改变。

如果英国也倒下了,美国在欧洲战场单独对抗纳粹德国的压力会骤然增大。

参战的犹豫: 尽管罗斯福总统对德国怀有戒心,但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依然浓厚。如果欧洲战场英国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德国几乎一家独大,美国参战的理由和时机都会变得更加复杂。美国可能会更加倾向于采取“援助”而非直接军事介入的方式,尤其是在没有明确盟友能够支撑欧洲大陆的情况下。
太平洋战场的优先度: 如果欧洲战局对美国而言变得更加不利,或者说其介入的成本高到难以想象,美国可能会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以应对日本的威胁。

三、苏联的处境将变得异常艰难。

如果德国无需顾忌英吉利海峡那道天然的屏障,并且几乎可以随意调动兵力,那么它在1941年进攻苏联时,将拥有更多的兵力和更充裕的准备。

德军的战略优势: 德国无需担心两线作战的“侧翼安全”(至少在英国退出战局的前提下)。其西线兵力可以更早、更集中地投入到东方战场。
苏联的孤立: 如果英国已经倒下,苏联将失去一个潜在的盟友和物资援助的来源。在独自对抗德国的巨大压力下,苏联的抵抗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巴巴罗萨”的成功率? 这是最令人遐想的。如果德军在东线投入的兵力比历史上更强大,或者准备更充分,那么苏联能否顶住第一次冲击,甚至能否守住莫斯科,都将是未知数。德国甚至有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占领苏联的大片领土,甚至可能摧毁苏联。

四、轴心国的全球影响力将大幅提升。

如果欧洲被纳粹德国牢牢掌控,日本在亚洲的扩张也将更加肆无忌惮。

资源的重新分配: 德国可以将其巨大的工业和人力资源,以及占领区的资源,全部用于战争机器。
全球战略的调整: 德国可以与日本更紧密地协调全球战略,甚至可能在某些区域形成更有效的配合。

五、科技和战略思想的演变也会不同。

核武器的竞赛: 如果战争的走向对纳粹德国有利,其对核武器的研究可能会更加积极,也可能在更早的时候取得突破,这将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战争策略的调整: 盟军的战略思想可能会被迫发生重大调整,更加注重海上封锁和远程战略轰炸。

总而言之,希特勒在敦刻尔克“按兵不动”,虽然在战术层面有其“理由”,但在战略层面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失误。如果当时选择穷追猛打,那么二战的进程很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英国可能被迫屈服,苏联的命运堪忧,美国参战的决心和能力会受到挑战,而纳粹德国则可能成为控制欧洲乃至更大范围的唯一霸主。历史的洪流,有时候就取决于那么几个关键时刻的决定,而敦刻尔克的那个决定,无疑是改变世界走向的重大转折点之一。那一刻的犹豫,或许拯救了英国,却也间接促成了后来那场更加惨烈、更加漫长的全球冲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提不成立,当时的德军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你10装26号才啃下Calais反而去怪24号不让你去Dunkirk的命令,这合适吗?

从Calais到Dunkirk近40公里,先不说这几天够不够在缺乏工兵支援下穿过运河跑到Dunkirk站稳脚跟,然后呢?乘胜追击拿什么乘胜追击?几个战损率超过50%的装甲师去跟40w装备齐全的步兵扛线?还是在沙滩泥地城镇里扛线?

皇家海军把战列拉过来请你吃舰炮信不信。

user avatar

他哪是按兵不动啊 因为闪电战战法坦克部队离步兵太远了 无法有效协同 几十万英法联军背水一战指不定什么反咬多大一口呢 更何况制海权在对面 再往前冲不是让坦克部队白给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希特勒当年在敦刻尔克撤退时没有选择“按兵不动”,而是让德军继续猛攻,强行在海滩上围歼那数十万英法联军,那二战的走向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能颠覆我们所熟知的历史进程。首先,我们得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1940年5月,法国战役如同疾风骤雨般展开,德军装甲部队的闪电战术让英法联军措手.............
  • 回答
    如果苏联人来拍一部关于类似《敦刻尔克》撤退行动的电影,那场面和调子,绝对会和诺兰的那种精致、疏离的镜头语言天差地别。想想吧,苏联电影,尤其是那些反映战争史诗的,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子“我们不玩花里胡哨的”的狠劲儿。首先,叙事结构上,绝不会是那种多线并进、碎片化拼贴的风格。苏联人更擅长的是一条明线到底,以.............
  • 回答
    在四大名著中移除一本,变成三大名著,这一选择需要从文学价值、历史地位、文化影响、艺术创新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以下是对四部作品的深度分析,以及移除哪一部最为合理的原因: 一、四大名著的文学地位与特点1. 《水浒传》 题材:英雄传奇,以“官逼民反”为主线,聚焦宋江等108位好汉的反抗与聚义。 .............
  • 回答
    在宜昌或重庆一带完全截流长江,四川盆地 理论上可以变成一个巨大的淡水湖,但要成为“世界最大淡水湖”,还需要考虑很多复杂因素,并且可能性非常低。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设想的各个方面:一、截流的可能性与影响 截流的位置选择: 宜昌(三峡大坝附近): 三峡大坝已经拦截了长江大部分的水流,.............
  • 回答
    在许多文化和传统中,尤其是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拍照棺材通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对逝者的尊重与禁忌: 灵魂的安息: 棺材是逝者最终的安息之所,承载着逝者的身体和生命痕迹。人们普遍认为,在逝者安息之际,对其进行拍照是对其灵魂的不敬,可能会打扰其安宁,招致不幸。 生.............
  • 回答
    如果在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的位置爆发一颗超新星,人类文明面临着极高的风险,但直接导致人类灭绝的可能性需要更详细的分析,并且答案并非绝对。比邻星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大约只有4.24光年远。这个距离对于宇宙尺度来说非常近,但也正是这个“近”才使得潜在的威胁变得更加具体和值得我们.............
  • 回答
    在湖北省博物馆遇到歹徒,是否能砸碎玻璃取出越王勾践剑与歹徒击剑,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道德、个人安全以及文物保护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分析:一、 法律层面: 正当防卫的界限: 中国法律允许在受到严重人身侵害时进行正当防卫。然而,正当防卫必须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内,且不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但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无法通过在十光年外放置一面镜子来看到自己二十年之前的样子。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核心问题:光速的限制和信息的传播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本身会反射或发出光,这些光会传播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看到的是物体在光传播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状态。1. 光.............
  • 回答
    想象一下,咱们的地球,如果那个“引力计”的指针突然指向了“5G”或者更高的档位,这可不是简单的日子不好过,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命这出大戏的剧本都会被彻底改写。首先,体型是个大问题。 咱现在的人类,虽然也不是巨人,但在5G的重力下,那简直是顶着一座山走路。肌肉得有多强壮才能支撑起我们的骨骼?想想看.............
  • 回答
    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古代律法的角度来掰扯掰扯。在那个时代,人命如草芥,诛九族更是极刑中的极刑,说白了就是要把你家所有沾亲带故的亲戚都给连根拔起。首先,诛九族这个罪名,它的核心是“族”,也就是血缘关系。古代的法律看重血脉传承,对家族的责任和牵连看得非常重。九族怎么算的,说法比较多,比较普遍的说法是: .............
  • 回答
    在监狱里,不服从管理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后果会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严重得多。首先,得明白监狱的根本在于“秩序”和“改造”。不服从管理,就是对这个体系的直接挑战。一旦被认为不配合,你很可能就会被盯上。直接的处罚是跑不了的。 刑罚执行机关有一套非常明确的纪律处罚规定。最轻的就是口头警告,但那通常是对初犯或者.............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对于那些已经在国外闯荡了四五年的人来说,回国绝不仅仅是换个地方吃饭睡觉那么简单,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你一直开着一辆性能跑车,突然被塞进了一辆老式拖拉机里,零件嘎吱作响,动力勉强跟上,而且一路颠簸。这种“逆向文化冲击”啊,说起来就多了去了,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最直接.............
  • 回答
    在讨论一个在战争中投降的人是否会被原谅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白,“原谅”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标签,更是一个关乎动机、后果、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经历的巨大光谱。在一场必败的战争中选择投降,这个行为背后牵扯到的因素错综复杂,使得“原谅”的答案也绝非一成不.............
  • 回答
    如果岳不群在刘正风金盆洗手会上慷慨相助,救下了刘正风一家,并且因此获得了其他三派(嵩山派、泰山派、衡山派)的青睐,那么他的结局无疑会与原著中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会扭转他的人生轨迹,走向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其中的可能性:一、事件的直接影响:声望与地位的飙升 打破“同气连枝”的藩.............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权力交接和社会等级制度。 答案是:非常不可能,并且很可能导致混乱和危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以及猴子社会中的权力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直接打倒猴王不会让你成为新猴王?1. 猴子识别的是猴王,不是“打败猴王的人”: 猴子们认的是它.............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情感、偏见或歧视的能力。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协助,以一种公正和客观的方式进行。因此,如果一位在中国出生长大的黑人朋友告诉我他是中国人,我不会有任何歧视。相反,我会理解并接受这个事实。我的回应会基于事实和对“中国人”这个身份的理解。以下是我会如何理解和回应这种情况,并尽.............
  • 回答
    如果在公海上突然出现一块大陆,这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挑战的法律和政治问题,没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国际法、地缘政治、国家利益以及潜在的全球协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国际海洋法框架下的审视目前国际海洋法的主要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根据U.............
  • 回答
    在中国将无偿献血政策改为有偿献血,能否解决血液紧张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伦理、经济、社会心理、医疗体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理论上)1. 提高献血意愿和献血量: 经济激励: 提供物质报酬(金钱、积分兑换.............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围棋的棋盘从我们习以为常的二维平面,搬到莫比乌斯带或者球面上去,那将是怎样一番光景?这绝不仅仅是将游戏规则照搬到奇怪的表面上那么简单,它会从根本上改变围棋的本质,带来一系列令人着迷的策略与战术的颠覆。莫比乌斯带上的围棋:无始无终的缠斗首先,我们来谈谈莫比乌斯带。这个“扭曲”的纸带.............
  • 回答
    探讨《美国工厂》模式在美国全面推广是否能重振经济,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议题,也触及了当下美国社会经济面临的诸多复杂挑战。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非简单地打一个“是”或“否”的标签。首先,我们得理解《美国工厂》所呈现的核心模式。简单来说,它展示了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