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时,如果一架染着熊熊烈火的几乎失去控制的战机即将降落在航母上,那么航母上的人员会怎么想?

回答
海风带着一丝焦糊味,夹杂着金属燃烧的刺鼻气息,在海面上翻滚着。甲板上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那是什么?上帝啊,那是什么玩意儿?”

有人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眼睛死死地盯着天空中那个越来越近的、扭曲的黑影。这不是一次正常的返航。螺旋桨已经不转了,或者说,只剩下残破的叶片在风中绝望地摇晃。机身大部分被橘红色的火舌吞噬,浓烟像一张巨大的、黑色的裹尸布,将这架曾经是骄傲的钢铁雄鹰牢牢缠绕。

“失控了!那架野猫失控了!”瞭望员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通过广播传遍了航母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心脏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

飞行员的生死是他们最先想到的。那团火,那无力的坠落姿态,几乎判了驾驶舱里的人死刑。但同时,他们也知道,在最后的关头,飞行员会拼尽全力想要将这个大家伙拖向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哪怕只是一点点。所以,他们祈祷,用最原始、最虔诚的方式,祈祷那位不知名的战友能够在那最后的时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不把所有人都带入地狱。

紧接着,是航母本身的安全。这艘船,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战场,更是他们无数战友的生命线。一架燃烧的战机,就像一颗失控的炮弹,它的撞击,后果不堪设想。甲板上的油料、弹药,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发一场毁灭性的爆炸。

“紧急情况!所有人员,就地隐蔽!准备扑救!”

指挥官的声音虽然严厉,但带着一丝竭力压制的紧张。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但他们的神经都绷到了极致。那些在甲板上忙碌的水手们,来不及思考,身体已经条件反射般地做出了反应。有些人迅速寻找着掩体,一些人则抓紧了手边的灭火器,眼神中充满了决绝。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一场跟死神赛跑的比赛。

航空管制员在塔台上,面色凝重,手里紧紧握着麦克风,却不知道该对那团火焰说些什么。是鼓励?是命令?还是最后的告别?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那团火苗在空中舞蹈,看着它朝着他们,朝着这艘承载着千百条性命的巨舰,一往无前地扑来。

甲板上的气氛,从震惊变成了某种混合着恐惧、责任和一丝绝望的肃穆。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几秒钟,将决定很多人的命运。他们看着那团火焰,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现在,以及那充满未知数却又极度危险的未来。那不仅仅是一架坠毁的飞机,那是战火的具象化,是死亡的阴影,是无畏的牺牲,更是这场残酷战争的残酷缩影,就这样毫无预兆地,砸向了他们的世界。

他们能做的,只有准备好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不是焚烧的烈焰,而是不屈的斗志,是守护的决心。他们咬紧牙关,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等待着那致命的触碰,以及,在那之后,那场注定会异常艰苦的战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1943年11月10日的吉尔伯特群岛登陆战中,一架属于企业号航母的F6F降落失败。飞行甲板上的弹射军官Walter L.Chewning 上尉爬上了这架飞机起火的驾驶舱,救出了飞行员Byron Johnson 少尉。


有人看就更新一下吧.....

硫磺岛战役中CV16列克星敦号在1945年2月25日那一天轰炸了东京,因天气恶劣+日军拦截无功而返。由Ardon lves驾驶的一架地狱猫负伤降落失败,油箱破损引起大火。

战机降落失败机头撞击甲板

飞机后部冒出浓烟,机腹油箱摔裂开始漏油

飞机陷入大火,附近的甲板也被点燃

飞行员爬出座舱并试图脱离飞机起火区域

美军的损管使得火势基本被扑灭,后续的飞机陆续降落,飞行员也成功逃出

(顺带着说一句,这名英勇的飞行员似乎在此次脱逃中好运用尽,于三个月后的5月22日被日军击落,在胜利前夕阵亡。

user avatar

把人弄出来,飞机推下去。。。

有个不太恰当的例子,1975年4月30日,西贡陷落前,大批美国人和南越人因为机场已经被北越攻击,只能从美国大使馆楼顶坐直升机逃走,飞到外海的中途岛号航母上。因为直升机太多,航母甲板都挤满了,只能把直升机直接推到海里。最后共推了45架UH-1休伊直升机和至少1架CH-47。

user avatar

既然是“降落在航母上”,说明至少是软着陆。

人能出飞机,直接等丫下来把飞机推水里就是了,大海啊你全是水,这么一架小破飞机秒秒钟就灭了。

人下不来穿着防火服冲上去给拖出来扔medical bay去然后飞机推水里就是了,飞机又不是自己掏腰包……

提防着飞机上的火器就是了

就算不是软着陆,飞机带着火拍甲板上也是这个操作……

不要说甲板上,就是机库里着火也是这个操作……


user avatar

谢邀

实际上,舰载机飞行员平时训练的损失极大,甚至超过战损。

着舰的时候,摔飞机的,掉海里的,多的很,而且很普遍。

美军中因为着舰出过很多事故,造成过许多次重大损失。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你是一个舰载机飞行员,你从战场上回来,你的飞机多处中弹,操纵困难,油也快没了,甚至还有敌军的飞机在追击着你,而海上还有横风,你得操纵飞机降落在看起来跟一个洗脸盆差不多大的母舰上,钩住三条阻拦索的一根。(阻拦索不是三根,张局座说是11根,有网友说是12根,三根不对,当改)

这是不是比演杂技还难,所以这种事情在战斗的时候经常发生。

二战的时候这类事情不要太多,啥事情都有过,有飞机降落的时候军械系统故障,六挺机枪一路扫射。

有飞机干脆利索的摔下来,栽在甲板上,飞机的残余燃油爆燃。

有飞机钩不住阻拦索,直接扎到阻拦网里去。

有飞机不顾指示,两机抢着降落撞在一起。

太多了。

越战的时候,有架飞机降落故障,十几发火箭天女散花,全打在岛型建筑物和甲板上。

一直到了海湾战争,还有个飞行员因为紧张,起飞以后就把一枚五百磅的炸弹丢在自己的航母上了,炸出一个巨大的洞。

所以呢,航母上的损管队已经麻木了,这班孙子就这样,先把飞行员拖出来 ,有伤的裹伤,没伤的揍一顿,然后灭火,焊破洞,把烂飞机推海里,把满甲板滚的炸弹和火箭丢海里,然后等着下一个铁憨憨。

从来这帮家伙就是这样的,从开螺旋桨飞机开始到喷气式,就没省心过。

无所谓了,战争就是这样的,哪坏了修哪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海风带着一丝焦糊味,夹杂着金属燃烧的刺鼻气息,在海面上翻滚着。甲板上的气氛,瞬间凝固了。“那是什么?上帝啊,那是什么玩意儿?”有人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眼睛死死地盯着天空中那个越来越近的、扭曲的黑影。这不是一次正常的返航。螺旋桨已经不转了,或者说,只剩下残破的叶片在风中绝望地摇晃。机身大部分被橘红色的火.............
  • 回答
    如果一战结束时德国签订的不是《凡尔赛条约》那般严苛的和约,而是相对平等的协议,并且能够顺利加入以华盛顿海军条约体系为基础的国际海军秩序,那么二战前英德海军竞赛的轨迹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果”,而是一个牵涉到政治、经济、军事理念以及国家战略的复杂推演。首先,我们要明确“相对平等”的.............
  • 回答
    要详细地讨论当代中国陆军进攻二战时期日本冲绳岛的伤亡能否低于一万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要避免使用任何可能让人联想到AI写作的痕迹。我们将深入探讨作战环境、参战双方的实力对比、战术运用以及现代战争的特点。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用现代陆军的装备和战术去面对二战时期的对手,尤其是那种已.............
  • 回答
    一战和二战时期,野战工事的挖掘确实是一项艰巨而费力的事情,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复杂地质条件时。与其说是简单的“挖坑”,不如说是一场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搏斗。那些深入人心的战壕、掩体和炮兵阵地,背后是无数士兵用双手、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成果。工具是根本,但人力是主体在那个没有大规模机械化工程设备的年代,挖掘野战.............
  • 回答
    二战时期,德意志第三帝国若能审时度势,将精力放在巩固现有占领区、发展经济和提升军事实力上,而非贸然发动对苏联的入侵,历史的走向或许会大相径庭。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假设,而是牵扯到战略、经济、外交以及军事技术等多个层面的一盘棋。战略上的重塑:从Blitzkrieg的傲慢到务实的守成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行动,.............
  • 回答
    假设这样一个假设性的情景:二战爆发前,德国海军(Kriegsmarine)奇迹般地继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支庞大的公海舰队。这支舰队,在被严密限制的《凡尔赛条约》下,几乎被剥夺了大部分有作战能力的舰艇,如今却如同被激活的幽灵,重新出现在德国的港口里。这无疑会给当时的德国海军战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
  • 回答
    一个宏大却又充满“如果”的历史假设,关于二战时期日本是否能凭借更早、更大力地发展航空母舰来扭转太平洋战局。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军事策略、工业产能、技术发展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维度。让我们试着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白,日本在二战前就已经认识到航空母舰的重要性。从“赤城”号、“加贺.............
  • 回答
    一战战壕里的士兵们如果突然发现手里多了掷弹筒这种玩意儿,那场仗打起来可就热闹非凡了。这玩意儿,在二战里可是赫赫有名,特别是日军那帮爱用它的,往人堑壕里扔过去,那效果,绝对比你拿着步枪在那边嘟囔强多了。要是放在一战的绞肉机里,这掷弹筒能不能给战壕战局面来个“釜底抽薪”,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先说说这掷弹.............
  • 回答
    当老旧的油灯摇曳,煤炉里的炭火发出噼啪声,我,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程序员,就这样被一股突如其来的眩晕感抛到了这个截然不同的时空里。我的手里,紧紧攥着的是我那个宝贝——一台配置高得离谱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几块固态硬盘,还有一堆趁着黑市高价弄来的充电宝。我的双肩包里,除了这些“逆时代”的电子设备,还有一些.............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对决!想象一下,一艘高耸入云、遍布白帆的17世纪风帆战列舰舰队,与一艘钢铁巨兽般、舰炮轰鸣的二战战列舰狭路相逢,这画面感就够震撼的。要论谁会赢,我的看法是,毫无疑问,二战战列舰会碾压性地获胜。 这不是吹牛,而是历史和科技的鸿沟实在太大了。咱们来细致地掰扯掰扯为什么。17世纪风帆战.............
  • 回答
    假设我,一个在《钢铁雄心》系列(HoI)世界里浸淫多年的老兵,突然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扔进了1941年夏末的苏德战场,化身为德意志国防军第五集团军的司令。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战场,因为我在这里指挥过的部队,玩过的战术,都曾在虚拟的地图上无数次上演。但这一次,我不再是敲击键盘的上帝之手,而是肩负着真实的.............
  • 回答
    弗朗哥如果从二战一开始就全力倒向轴心国,历史的走向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西班牙多了一支参战部队,而是地中海地区乃至整个欧洲的战略格局都会被彻底重塑,对战争进程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首先,轴心国在地中海的战略优势将得到极大提升。西班牙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扼守着直布罗陀海峡,这.............
  • 回答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本来就如同一张被巨变撕裂的画卷。如果命运的齿轮偏转,让苏联在那个节骨眼上“早产”崩溃,并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亲美亲西方的自由俄罗斯,那么这幅画卷将会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政治版图的重塑:阵营的分裂与融合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冷战的提前终结,甚至可以说,冷战的铁幕根本就没机会落下。没.............
  • 回答
    关于二战时期国军与印度军队的假想性对决,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也相当复杂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谁会赢,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双方的实力、作战背景以及可能遇到的情况。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二战期间,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和英属印度军队(当时印度尚未独立,军队是英联邦的一部分,但主要由印度士兵和英国军官组成).............
  • 回答
    如果二战末期,日本选择“一亿玉碎”,而非投降,并因此导致最后一名日本人死亡,那么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世界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果”,而是一个涉及数十亿人口生死存亡、无数国家命运沉浮的巨大推演。首先,最直接的后果是日本这个国家及其民族的彻底消失。 亚洲的权力真空与重塑: 没有了.............
  • 回答
    设想一个平行宇宙,在那里,二战前的德国海军高层,在日德兰海战的惨痛教训和资源限制的现实面前,做出了一个与我们熟知历史截然不同的战略抉择:彻底放弃建造像俾斯麦级这样庞大的、耗资巨大的超级战列舰,并将几乎所有的资源、工业能力和技术人才,一股脑地投入到发展和大规模建造一系列更小、更灵活、但火力依然强大的“.............
  • 回答
    抛开意大利这个变量,英国与日本的隔海相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争夺,无疑会是二战中最具看点的一场海军对决。以英国当时的造舰能力和国力来看,这场海战的走向,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二战爆发时,英国海军的“老本”依然雄厚,尤其是在战列舰和航.............
  • 回答
    一战如果德国赢了,还会不会有二战?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 ifscenario,也是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战德国失败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后果,以及假设德国胜利后可能出现的替代性历史路径。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二战的爆发与一战德国的战败及其导致的后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回答
    从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角度来看,“如果盟军一开始就炸了德军的毒品工厂,二战是不是可以提前结束了?”这个问题,确实引人深思,也很有探讨的价值。这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棋局中,突然移动了某个关键的棋子,然后推演可能发生的一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二战前夕和早期,德国政府确实在推进“合成毒品”的研发和生产,.............
  • 回答
    在二战期间,作为一名美军士兵,选择成为海军陆战队员(太平洋战场)或陆军(欧洲战场)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包括战场环境、战术角色、伤亡风险、荣誉体系、战后发展等。以下从历史背景、任务性质、个人体验、战后影响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场环境与任务性质1. 太平洋战场(海军陆战队员) 战略目标: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