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过了后,结交就晚了。
大家查历史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朝代,像题主所说的这句话,放在唐宋时期是一点不错的,这一时期的举人,会试如果没有中进士,确实是没有一点特权的,就连举人身份也不能保留,下次还有重考:
中举后还要经过会试淘汰,殿试,有的还要再考试推荐什么的
但范进是明清时期的,只要考中举人就是有特权的,举人可以享受国家津贴,可以免十几户的徭役,一二百亩的地税,这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以举人选官,只要不是排名过于靠后的,至少可以当个县丞,范进是广东省乡试第七名,直接当县令也是可能的。古人有云“破家县令,灭门知府”,县丞和县令对于古代百姓来说就是神一样的人物,不巴结行吗?具体的内容可以看我之前的回答:
小说中的范进,几年后又中了进士,钦点为山东学政。学政在明朝的一省的官职系统中,仅低于三司使和粮道,是一省的第五号人物。而且学政由皇帝亲派,能办成好的连三司都办不了的事情,这时候再想送钱拉关系,恐怕连门都进不去了。
想不到大家会看这些东西,补充一下个人对范进的一些看法。范进五十多中秀才,然后中举,接连中进士是很独特的。作为一个三十多岁都嫁不出最后和他结婚的屠户女儿,要么是土肥圆,要么就是胡家名声很臭没人愿意结亲。可想而知范进在婚恋市场多么的不堪。话说回来,以前科举虽然说是封卷考试不知道名字,但是这些初级考试肯定没有那么严谨。以前的学官也是很泛活的,你要是没家世没学问其中一样是不会给你好成绩的。学官都希望自己点中的考生有个好前途以后让自己沾光。作为一个没实力的老童生,基本是科场上的弃子,一般考官看到年龄这一栏就不会点中范进了。但是即使这样,范进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却开挂般连中秀才举人进士,最后还成为一个清贵的学官,只能说他的考试技术突然爆满了,是在当时水平最高那一档。学官觉得不可以错过这个人才,要不就会被同行质疑自己水平,才捏着鼻子把一个搞不好过两年就死掉的读书人点中。而他以后一路通关说明他在科举考试里面真真的大器晚成,要不学官为何浪费一个又一个珍贵的名额给一个大龄老穷酸呢?
以前称号秀才为相公,但是年纪大的秀才,一般人都不大叫了,怕人家以为你讽刺他考了多年都还是个秀才。举人就不一样了,直接叫你老爷,二十岁中举也是这么叫,因为你真的家大业大啊。
这么说吧,秀才就是NCAA,你读大学搞体育是比一般学生有优待的,免学费,免食宿等等,我们古代的秀才也是有米粮补贴生活的,好让你安心读书。
NBA球员就是对应中举的秀才,一签约就身家百万以上。
举人的免税额度是惊人的,除了经营出产免税之外还有徭役的免税,一般人家要是没有这一个即使是个大富翁也分分钟让你破家,修河堤,老太爷五十五了 老爷四十 孙子十八岁,轮流征召你去担泥,扛不动就拳打脚踢,这就是徭役了。所以有钱没官身是非长久之计,迟早被官府毒打。那这些大富翁只要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免税或者依附于统治阶级免税,才可以活下去。
范进中举了,胡屠户马上就免税了,胡家的亲戚都投靠到范家门下签个卖身契做实在的或名义的下人,就不用服徭役了。然后为了让范家收容自己,有土地的过户给范进,马上免税了。范进又不可能耕得完那么多,那么生产者保持不变,原来交给国家的,打个折交给范进,大家有好处。当然了,后来制度发展了还搞出来永租权这样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制度保障生产者。
举人可以去选官,七品以下运作好了就可以去当个杂官,要是遇上那些穷乡僻壤或者草原边的小镇,分分钟做个七品正堂也没人说你,甚至佩服你为了当官连命都不顾。
秀才,功名可以被地方革去,只要找到正当理由,功名就不保。举人,要不是犯了通天大案,例如唐伯虎那样被认为科举舞弊的话,官身一般都不会随意丢掉的,一世富贵是稳稳的。
所以,骂人有骂穷酸秀才,饿死老婆等等。骂举人的……没人敢骂举人好吗……县官见了举人都是客气的,谁敢骂举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