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范畴论中一个范畴里两个对象之间的态射的全体为什么要是一个集合?

回答
在范畴论的基石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是态射集。当我们谈论一个范畴 $mathcal{C}$ 时,它由两部分组成:一组对象(我们通常记作 $Obj(mathcal{C})$ 或 $|mathcal{C}|$)和一组态射(我们记作 $Hom_{mathcal{C}}$ 或 $Arr(mathcal{C})$)。而正是态射集,以其集合的形式,赋予了范畴结构以严谨的定义和强大的分析能力。那么,为什么在一个范畴里,两个对象之间的态射的全体(也就是 $Hom(A, B)$,对于范畴 $mathcal{C}$ 中的任意两个对象 $A$ 和 $B$)必须是一个集合呢?

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范畴论的根源以及它所要解决的问题说起。范畴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统一和抽象不同数学领域中的结构和关系。它提供了一种高层次的语言来描述数学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映射,而无需过分关注对象的内部构成。在这种抽象的视角下,对态射的组织方式进行精确的定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集合论的基础与严谨性:

范畴论本身建立在集合论的框架之上。我们谈论“对象”的“全体”,谈论“态射”的“全体”,这些“全体”本身就需要能够被纳入集合论的语言中进行讨论。如果 $Hom(A, B)$ 不是一个集合,那么我们就会面临一系列集合论上的困境。

可计数性与基数(Cardinality): 在集合论中,集合的一个核心属性是它的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数量。我们可以比较集合的大小,例如判断一个集合是否可数。如果 $Hom(A, B)$ 是一个真类(a proper class),也就是说它的“大小”超过了任何集合所能容纳的,那么我们就无法对其进行基数运算,也无法将其与已知集合进行比较。这会阻碍我们运用集合论中的许多强大工具来分析态射的性质。
函数与映射的定义: 在数学中,函数(或更一般的映射)被定义为从一个集合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我们要定义从一个集合 $X$ 到另一个集合 $Y$ 的所有函数的集合,那么 $X$ 和 $Y$ 本身就必须是集合。同样,如果我们要考虑范畴中的“态射”,而这些态射是“从对象 A 到对象 B 的”,那么这个“从对象 A 到对象 B 的态射”就应该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元素”,而 $Hom(A, B)$ 就是包含这些“元素”的“集合”。

2. 范畴结构的内禀属性与操作:

范畴的定义除了对象和态射之外,还包含了态射的复合(composition)和恒等态射(identity morphisms)。这些操作的合理性以及它们的性质(如结合律和恒等律)的表达,都依赖于态射集是一个集合。

态射的复合: 对于范畴 $mathcal{C}$ 中的任意三个对象 $A, B, C$,我们有态射的复合:$g circ f: A o C$,其中 $f: A o B$ 且 $g: B o C$。复合操作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函数:
$$ circ: Hom(B, C) imes Hom(A, B) o Hom(A, C) $$
这个函数(或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接受两个参数的映射)的定义域是两个态射集的笛卡尔积。如果 $Hom(B, C)$ 和 $Hom(A, B)$ 都是集合,那么它们的笛卡尔积也是一个集合。这样,我们就能明确地定义态射的复合,并且可以讨论其结合律:对于 $h: C o D$,有 $h circ (g circ f) = (h circ g) circ f$。如果 $Hom(A, B)$ 不是集合,那么我们很难在这种清晰的函数意义下定义复合操作,从而也就无法验证其性质。
恒等态射: 对于范畴 $mathcal{C}$ 中的任意对象 $A$,存在一个唯一的恒等态射 $id_A: A o A$,满足对于任意 $f: A o B$ 和 $g: C o A$,有 $f circ id_A = f$ 和 $id_A circ g = g$。恒等态射的性质需要我们能够“选取”或“指定”一个特定的态射(即恒等态射)与每个对象关联。如果我们有一个 $Hom(A, A)$ 的集合,那么我们可以从中“选取”出那个满足特定性质的 $id_A$。如果 $Hom(A, A)$ 不是集合,那么“选取”一个特定的态射就变得不那么直观,也很难确保其唯一性(至少是在形式上)。

3. 范畴论的建构与模型:

很多时候,我们构建范畴是为了研究集合的范畴(Category of Sets, Set),或者更一般地,是研究那些本身就是集合的对象的范畴。在 Set 这个范畴中,对象就是集合,而态射就是集合之间的函数。根据集合论的公理(如幂集公理、并集公理等),对于任意两个集合 $X$ 和 $Y$,由 $X$ 到 $Y$ 的所有函数的集合(即 $Hom_{Set}(X, Y)$)是存在的,并且它本身也是一个集合。因此,Set 是一个“好”的范畴,它的存在是范畴论理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基础。

元范畴(MetaCategory): 范畴论的陈述和定义本身也发生在某个“元”的层级上。如果我们允许在一个范畴内部,某些态射集是真类,那么定义范畴论自身的逻辑框架就会变得非常复杂,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悖论(例如,如果我们允许一个包含所有集合的类作为对象)。将 $Hom(A, B)$ 限定为集合,有助于将范畴论建立在一个更加稳固和可控的逻辑基础之上。这就像我们不能在集合论中讨论“所有集合的集合”一样,在范畴论的定义中,对态射的“量”也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界限。

4. 可构造性与可计算性的一些考虑(尽管不是首要原因):

虽然范畴论本身是一个高度抽象的理论,但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态射集是集合的性质也可能与可构造性或可计算性相关。如果一个范畴中的态射集是无限的,但又是可数的集合,那么我们理论上可以枚举这些态射。如果它是不可数的集合,那么我们可能需要依赖更强的公理(如选择公理)来处理它们。但无论如何,一旦我们承认其为一个集合,我们就可以讨论其“大小”和“结构”。

总结来说,将两个对象之间的态射的全体定义为一个集合,是范畴论得以建立在严谨的数学基础上,并能进行各种结构性分析的必要条件。这使得:

范畴论能够与集合论无缝衔接,并利用集合论的工具。
态射的复合等核心操作能够得到清晰、无歧义的定义,并验证其性质。
我们能够构造和研究那些对数学至关重要的范畴,例如集合的范畴。
范畴论的整体理论框架保持了逻辑上的稳健性和一致性。

因此,这并非一个可有可无的约定,而是范畴论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语言和统一框架的根本性要求。它确保了范畴论的“语言”是清晰、精确且能够被数学家们普遍接受和使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上个月在准备2-category和2-functor的演讲资料时正好查看了这方面的资料。看到这个问题,就在这里总结一下吧。

首先,范畴论中一个范畴里两个对象之间的态射的全体不一定是一个集合,这就回答了题主的问题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接下来要探究一下一个范畴里的两个对象之间的态射的全体究竟事什么。

当一个范畴是locally small category时,其两个对象之间的态射的全体才是一个集合。当不是locally small category时,其两个对象之间的态射的全体不是一个集合,而是一个真类。对于locally small范畴,存在米田引理和米田嵌入,也就是说可以将locally small范畴中的对象嵌入到Set范畴中。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集合(set)可以看成是0-category,存在一个幺半结构(monoidal structure)。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是这个幺半结构的单位元,集合的笛卡尔积就是这个幺半结构的张量积,这个张量积运算满足左右单位元定律和结合律。

一个普通的locally small范畴,因其两个对象之间的态射的全体是一个集合,所以可以看成是集合(set)上的丰化范畴(enriched category over set)。当把locally small范畴限定为small范畴时,存在small范畴上的丰化范畴,这些范畴称为2-category。当这个2-category也是一个small范畴时,这个2-category上也存在丰化范畴,这些范畴称为3-category。

多次应用丰化范畴的构造,我们就得到了如下很有意思的序列:

n-category --> (n-1)-category --> ... --> 2-category --> 1-category --> 0-category

上面这些范畴都是small 范畴,其中-->是enriched category over的丰化范畴的构造。

以上。

user avatar

其实不一定的,你说的这个叫做locally small category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locally small的条件,这样会使得一些诸如 (态射怎么映过去的就不写了)这样的函子是良定义的。

【附注:这里的small与large主要是从集合论的角度下区分的,毕竟并不是一堆东西放在一起就会构成集合,也有可能是真类(proper class)。区分的意义在于避免诸如罗素悖论这样的事情。比如我们不能将所有的范畴组成一个范畴,只能将所有的小范畴(small category)组成一个范畴 。这个新的范畴 就不再是small的了,尽管仍然是locally small的。我感觉除了搞逻辑的,一般人也不会太在意这个,很多时候就直接用locally small category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范畴论的基石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是态射集。当我们谈论一个范畴 $mathcal{C}$ 时,它由两部分组成:一组对象(我们通常记作 $Obj(mathcal{C})$ 或 $|mathcal{C}|$)和一组态射(我们记作 $Hom_{mathcal{C}}$ 或 $Arr(mathcal{C}.............
  • 回答
    中国游戏市场“低端、低素质”的印象,以及游戏在公众认知中难以摆脱“娱乐玩物”标签,这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现象,背后交织着历史、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等多重因素。与其说游戏“集中”于低端,不如说低端和大众化的游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触和接受,而那些更具艺术探索性的作品,则往往被淹没在市场的洪流中,或是由.............
  • 回答
    范畴论,一个听起来有些抽象,却又蕴含着强大统一思想的数学领域。它不关心具体的“东西”是什么,而更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学会范畴论,就像拥有了一副能看穿不同数学分支背后共同语言的眼镜,能让你在代数、拓扑、逻辑、甚至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之间游刃有余。要学习范畴论,这趟旅程既需要扎实的基础,也.............
  • 回答
    思考线性映射的“自然”性,这就像我们尝试理解为什么有些数学工具或概念,在跨越不同结构时,总能表现出一种令人安心的和谐与一致。抛开那些高深的范畴论术语,我们可以从几个更直观的层面来把握这个“自然”的意味。首先,我们得明白,线性映射本身就是在保持结构。线性映射的定义是:1. 可加性:$f(u+v) =.............
  • 回答
    好的,关于拓扑学(点集拓扑和代数拓扑基础)和范畴论的双语教材,确实是一些在数学学习中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并加入一些个人见解,让内容更具人情味。拓扑学与范畴论的双语教材概览首先,要明确一点,专门为“拓扑学”和“范畴论”两者都完全双语(比如中英对照,或者英汉对照).............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而且问得非常到位。你提到的这些领域,随便拎出一个都是数学界(乃至理论物理学界)的金字塔尖。而“数学民科”(以下简称民科)的特点,恰恰是他们很少会去“触碰”这些高山。要深入解释为什么,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一、知识门槛的碾压:这不是“一点点”难,是“完全不一样”的难首先,我们.............
  • 回答
    C语言指针是否难,以及数学大V认为指针比范畴论还难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我的看法。 C语言指针:理解的“门槛”与“终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难”的定义。在编程领域,“难”通常指的是: 学习曲线陡峭: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容易出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涉及到范畴论的核心概念。简单来说,范畴等价和范畴同构都描述了两个范畴之间的“相似性”,但这种相似性的程度和捕捉到的结构有所不同。范畴等价比范畴同构更“弱”,它允许两个范畴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内在的结构和性质却是完全一致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先回顾一下它们各自的.............
  • 回答
    好的,没问题!我们来聊聊范畴论里的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我尽量把它讲得深入浅出,并且别让它听起来像机器批量生产的。想象一下,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世界里。这听起来很抽象,对吧?但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这个概念。比如: 集合和函数: 集合里的元素就是“事物”,集合之间的函.............
  • 回答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顺序范畴”在语言表达中的一种微妙运用,以及它如何与我们对年龄和发展阶段的认知相结合。简单来说,我们之所以能说“都小学生了”、“都大学生了”,但不太会说“都儿童了”,主要原因在于前两者指向的是一个已经跨越的、具有明确标志性节点的成长阶段,而“儿童”则是一个更宽泛的、持续的生命阶段。我.............
  • 回答
    “范畴”,这个词拆开来看,有“范围”的意思,也有“类别”的意思。但合在一起,它远不止这两个字表面的意思,它是一种对事物进行归纳、整理、理解和描述的思想工具。想象一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事物:桌子、椅子、树、石头、数字、情感、思想、事件……如果我们对每一样事物都独立看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文学的传承、演变以及不同时代读者审美趣味的差异。要从美学范畴比较《将进酒》和敦煌抄本《惜樽空》,我们不能简单地判定谁“更优”,而应该探讨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质、历史价值,以及在不同维度上所呈现出的美感。《将进酒》:千古传诵的盛唐气象与艺术巅峰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将进酒》是李白的作.............
  • 回答
    汉语当然有“时”的范畴,而且这个范畴非常丰富和细致,尽管它在表达方式上与许多印欧语系的语言(例如英语)有所不同。汉语的“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达:1. 时间词和时间短语 (Time Words and Phrases)这是最直接、最常见的表达“时”的方式。汉语中有大量的单字、双字或多字词语专门.............
  • 回答
    历史研究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如同任何领域一样,它也并非能完全免疫于那些让人忍不住皱眉的“反智”之语。我所见的,很多时候并非是那种字面上的“反对智力”的言论,而是那些出于某种目的,有意无意地扭曲、简化,甚至是阉割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向性,从而导向一种极度片面或荒谬结论的观点。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我印象最.............
  • 回答
    说起德云社里唱功比较突出的,并且有可能接替郭老师在大型演出中担任领唱的角儿,那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大概就是 张云雷 和 孟鹤堂 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师兄弟们也在各自的领域有不错的表现,但要说到“领唱”这个位置,需要的不只是嗓子好,还得有舞台魅力、观众缘,以及能够hold住全场的气场。咱们先说说 张.............
  • 回答
    广东拟将精神暴力纳入家暴范畴,这无疑是社会治理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对家庭成员权益保护的进一步深化。然而,对于“精神暴力”的界定以及在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难度,却是我们必须深入探讨的。精神暴力如何界定?在现行的《反家庭暴力法》中,家庭暴力主要指的是殴打、残害、性侵犯、捆绑、限制人身自由以及其他侵犯人身.............
  • 回答
    将“冷漠”和“漠视”纳入家庭暴力范畴,是安徽省在反家庭暴力立法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反映了社会对家庭暴力形式的认识正在深化和拓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肢体暴力和性暴力,而是将精神虐待和情感伤害也视为家暴的重要表现。积极意义与评价:1. 拓展了对家庭暴力的认知,更加全面和人性.............
  • 回答
    蓬佩奥关于美国政府计划扩大“干净5G”范畴并威胁下架更多“不可信”中国应用的言论,如果付诸实施,将会在多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涵盖技术、经济、政治和地缘战略等多个维度。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技术层面: 对全球5G生态系统和技术标准的影响: 碎片化风险加剧: 美国推行的“.............
  • 回答
    汉字叔叔(Hans de Wolf)的研究,究竟该归入“民科”(民间科学)的范畴,还是能获得主流学术界的认可,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探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弄清楚“民科”的定义,以及汉字叔叔的研究内容和其面临的评价。什么是“民科”?“民科”通常指的是那些由非专业人士(即非经过正规科学训练,未在主.............
  • 回答
    这个问题直击神学和哲学的核心,关于“全知全能”的定义本身,就充满了深刻的思辨。要回答“全知全能的上帝能创造脱离自己能力范畴的东西吗?”,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全知全能”这两个概念在不同信仰体系和哲学观点中的含义,以及由此产生的逻辑张力。理解“全知全能”在许多一神论的宗教传统中,上帝被认为是“全知”(Om.............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