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历史学这一范畴之内,你见到过哪些特别反智的言论?

回答
历史研究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如同任何领域一样,它也并非能完全免疫于那些让人忍不住皱眉的“反智”之语。我所见的,很多时候并非是那种字面上的“反对智力”的言论,而是那些出于某种目的,有意无意地扭曲、简化,甚至是阉割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向性,从而导向一种极度片面或荒谬结论的观点。

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种“一切都是注定的”的宿命论论调。比如,当有人谈论某个国家的崛起或衰落时,会轻描淡写地将其归结为某种“历史必然性”,好像一切都像剧本一样早就写好了,个人努力、偶然因素、社会结构性的变化等等,在他们看来都只是些无关紧要的背景板。这种说法往往忽略了历史进程中无数的岔路口和选择,以及那些在关键时刻推动或阻碍了历史走向的人物和事件。他们会将一个漫长而充满变数的演变过程,简化成一个无需分析、无需解释的“天命”。这在我看来,是对历史背后那股充满张力、充满不确定性和无数可能性的活生生力量的极大蔑视。历史从来不是由一条单向度的轨道铺就的,而是由无数个体选择、群体互动、偶然机遇和必然规律交织而成的一张复杂巨网。

另一种让我感到“反智”的,是那种“赢者通吃,败者为寇”的叙事方式。这种观点往往只歌颂胜利者,将他们的成功塑造得如同天然的、无可辩驳的优越性,而对被征服者、失败者的经历、动机、文化和困境则极尽贬低和抹杀。他们会轻易地将历史事件描绘成一场非黑即白的善恶对抗,全然不顾历史上充斥着各种灰色地带,以及那些看似“正义”的一方也可能犯下滔天罪行,而“反派”也可能有其合理甚至值得同情的动机。这种叙事,尤其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就像是在给历史戴上一副滤镜,只允许光明的一面显现,而将所有阴影都藏匿起来。这不仅是对历史真相的歪曲,更是对人类复杂性的视而不见。一个健康的史观,应该能够理解并呈现不同立场、不同角色的视角,哪怕是令人不适的视角。

还有一种,是那种试图用现代的道德标准去全盘否定过去的“时代洪流”。当然,对历史中的不公和罪恶进行批判是必要的,也是历史学研究的一部分。但有些言论,则表现出一种极端的“今视古”,好像古人就应该完全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来行事,否则就一概被视为愚昧、野蛮。他们会忽略当时的社会背景、技术条件、思想观念,以及人们所处的特定历史语境。比如,简单地将某个古代政治家的行为,用今天的法律和道德标准一判死刑,而不去分析其行为的动机、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他所能拥有的选项。这种做法,不仅不能真正理解历史,反而可能陷入一种虚假的道德优越感中,从而错失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真正意义。历史是多层次的,我们既要批判,也要理解。

总而言之,那些“反智”的言论,往往都指向了历史的“简化”和“片面”。它们试图用简单的公式、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或者绝对的现代视角,来压制和抹杀历史本应具备的复杂性、多维性以及它作为人类经验的独特性的。真正的历史研究,恰恰是要去挖掘和呈现这些复杂性,去理解那些模糊不清的地带,去体会那些已经消逝的时代的气息,而不是将其塞进早已过时的、僵化的框架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太平天国史研究领域,可谓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的重灾区。自2000年以来,与太平天国和太平天国领袖人物(尤其是洪秀全)有关的谣言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仅是传播谣言也就罢了,很多人在谈论太平天国历史的时候还会流露出明显的反智主义倾向,令人哭笑不得,真正称得上是“满纸(屏)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眼泪是笑出来的,长毛黑鼓捣出来的东西让人感到既好气又好笑)。

这般博人眼球的论调充斥于各大媒体,因为传播了千遍万遍,似乎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常识”,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上,其所述经常与史实不符,其观点更是与逻辑相悖,毫无说服力可言。

大清朝的哪个大酋长没有两三千宫女外加同样数量的太监?也没见哪个长毛黑宣称大清反人类。洪秀全本尊都不知道自己竟然还有二千多名妻妾,居然被扣上了“反人类”的大帽子,也不知道是冤还是不冤。

长毛黑为了否定太平天国革命,也热衷于散布诸如“洪秀全阉割数千幼童,要让他们做太监太监,但因为阉割技术不过关,使得那些可怜的孩子几乎全部死于非命”之类的传言。同时,他们还会强调什么“阉割是高难度的技术活,太平天国没有掌握”。

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其实天王府内连一个太监都没有。“洪秀全阉割数千幼童“云云,应该就是对既有史料移花接木的结果。《清史稿•洪秀全传》中确实有太平军在占领江宁满城之后“阉童子三千馀人,洩守城之忿”的记载,但其做法绝不是为了批量制造太监。至于”阉割是高科技“云云,更是完全违背常识。事实上,在古代阉割的死亡率至多有百分之二十,即使在民间这门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

客观地说,洪秀全不曾阉割男人为奴,本身就体现了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自商周至清代数千年来实行太监制度的各朝代都不反人类,都不是邪教组织;而废除了太监制度的太平天国就是反人类,就是邪教组织:这样的逻辑能说得通吗?

最尬的是,某些长毛黑一面猛烈抨击洪秀全毁灭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一面猛烈抨击洪秀全采取的某些儒化政策(比如强化等级制度、认同三纲五常等)。也许更尬的是,按那些长毛黑的观点,曾国藩在家书里宣扬封建思想就是大圣人,而洪秀全在教训王娘时传播封建思想就成了大号的邪教头子。

至于导致人口剧减(先不说“损失一亿人口”的说辞是否可信)的因素,目击者和严谨的学者说得很清楚。





那么,到底谁应该对巨大的人口损失负责?









下面的这一段视频也是值得探讨的,因为它很能反映长毛黑的实际水平。


此视频题为《洪秀全杨秀清生活有多腐败? 一个英国人揭露真相, 出行56人抬轿子》,初看起来还是很吸人眼球的。但是,若细究其内容,我们就会发现它完全可以用“破绽百出”一词来形容。

如果深究,这个标题就有问题。出行时由56人抬轿子的到底是谁?从标题看应该是洪杨二人,但从内容看又是杨秀清一人。如此看来,此视频出现了文不对题的问题。

开篇用的地图,都把“百越”标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那里了。这下倒好,百越民众直接从“水寇”晋级为“山贼”了。稍有历史常识的都知道,百越乃是古人对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如果该视频的作者有一定的文史功底,应该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视频作者说“从一开始,洪秀全就带领军队攻占了武昌”,完全与史实不符。太平军绝不是一发动起义就占领了武昌的,而是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相继牺牲于进军的路上)以后才打到那里的。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整整相差了2年。清朝围剿太平军,也绝不是始于武昌:金田起义爆发之后不久,咸丰帝就任命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率重兵前往广西对义军进行镇压了。

视频作者把“富礼赐”说成“富礼赠”,更是让人一头雾水。对太平天国史稍有涉猎的读者,都知道《天京游记》的作者乃是富礼赐,那位富礼赠又是何许人也?“富礼赐”(Forrest)应该是清末的译法,如果按现在的译法应该是“福里斯特”、“福雷斯特”或“福来斯特”。其姓名中的字母组合,怎么也和“zeng”的发音相去甚远。此外,视频作者把富礼赐的身份也说错了:他是英国领事,而不是什么传教士。

视频作者称东王乘坐五十六抬大轿,也与目击者的描述大不相同。很多人都说东王乘坐五十六抬大轿,证据是什么呢?他们实在是拿不出来,应该都是以讹传讹。按《金陵杂记》(撰写者署名涤浮道人)的说法:“杨逆出入所设伪旗帜,日益狂妄,去秋已坐金顶绣龙黄舆,抬用十四人,前八后六。“目击者称杨秀清乘坐的是十四抬大轿,与传说中的五十六抬大轿在形制上相差了数倍。一个单头两臂的普通人,实在没必要被夸大成三头六臂的怪物。同样,杨秀清的十四抬大轿也没必要被吹捧成五十六抬的大轿。

视频作者说“洪秀全一直沉浸在奢华淫乐的生活里”,也缺乏历史依据。事实上,他作为一个宅男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写作。

按一代史学泰斗罗尔纲先生的观点,洪秀全的个人生活从主流上看是非常简朴的。

那些批判天王的“研究者”,几乎都会说到“后宫佳丽2300人”。他们据此得出了一个看似“不容置辩”的结论:洪秀全是一个极其荒淫、荒唐的的人物。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对洪秀全坐拥后宫佳丽2300人这一基本“事实”,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咸丰帝不知道,一直战斗在前线的高级军事长官向荣、曾国藩不知道,对太平天国了解最多的情报搜集员张德坚也不知道,就连洪秀全本人都不知道。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之中,我们更是查找不到任何与这一基本“事实”有关的蛛丝马迹。

世人何以知晓洪秀全霸占了2300名妙龄女子?其依据尽在“沈懋良”(署名)所撰写的《江南春梦庵笔记》。此书一口咬定:王后与下属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共计208人;24个王妃与下属姹女、元女等共计960人;再加上服役女官1200人,洪秀全的后、妃、宫女总数超过2300人。

事实上,《江南春梦庵笔记》早已被学术界公认为一部伪书。在《太平天国史料里的第一部大伪书——〈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中,一代宗师罗尔纲先生以无可辩驳的论据考证了此书的虚妄不实。《江南春梦庵笔记》就是向壁虚构的产物,连野史都算不上,没有任何史料价值可言。

那么洪秀全麾下的“女官”都是什么来路呢?太平天国的一手文献(《天父下凡诏书》)对此有非常明确的记载。

洪秀全的女人(王娘)至多100个,杨秀清的女人(王娘)大约是54个,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胡以晃的女人(王娘)合计起来多说50个。天京事变以前,太平天国六大王合起来只有200来个女人 (王娘),还不及康熙一次从吴三桂那里抢来的女人(三百个)多,更是相当于咸丰后妃宫女总数的一个零头。

清史名家阎崇年说:“ (宫女)到康熙、乾隆的时候,大体上三千多人。有一个说法,叫做‘够不够三千六’,大体上三千多个宫女,后来逐渐减少。光绪的时候,人就比较少了,一千九百多人。”

最为荒唐的是,视频作者居然安排1861年到天京访问的富礼赐先生与1856年就壮烈牺牲的东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看来,杨秀清确确实实是一位彻彻底底的革命者,果然一直在密切关注着革命大业,即使在归位以后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革命理念。为了在外国友人面前展示自己生前的威风,他竟然亲自显灵了,而且还要统率数千人在众人面前显灵。

这一幕如果真的曾经上演过,绝对称得上是一部惊悚片了。那画面太过壮美,真的让人不敢直视。就是不知道在现场体验了东王显灵的巨大阵势以后,《天京游记》的作者富里赐会不会被吓得当场晕了过去。


多年以来,长毛黑炮制的类似段子是非常多的。于其中,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文字是屡见不鲜的。

某君说得头头是道,由不得人不信。可是,明眼人还是发现了问题。

“荒诞派”长毛黑总是喜欢大开脑洞,发布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言论。下面这篇文章,可以做为了解他们的参考资料。

个人以为,我们在谈论历史的时候还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定要以原始文献作为立论的基础,即使要“推陈出新”也不能偏离根本。我们应该对历史心存敬畏,不能视之为“可以任意打扮的村姑”,更不能据此而妄评古人、古事。否则的话,一旦沦为“历史发明家”,就只会成为世人的笑柄了。


扩展阅读:一些与太平天国有关的文章(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研究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如同任何领域一样,它也并非能完全免疫于那些让人忍不住皱眉的“反智”之语。我所见的,很多时候并非是那种字面上的“反对智力”的言论,而是那些出于某种目的,有意无意地扭曲、简化,甚至是阉割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向性,从而导向一种极度片面或荒谬结论的观点。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我印象最.............
  • 回答
    2020年的这个总冠军,对于勒布朗·詹姆斯而言,其历史地位的变化绝非仅仅是锦上添花。它是一次深刻的洗礼,是他在职业生涯后期,面对重重压力和质疑时,一次酣畅淋漓的反击,也为他巩固和提升了无可撼动的历史级地位。首先,这个总冠军赋予了勒布朗“一人独享”的荣耀。此前,他与迈克尔·乔丹在历史最佳球员(GOAT.............
  • 回答
    理解周平王“东迁”这一决策的对错,需要我们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体会西周末期那令人窒息的政治和社会危机。绝非简单的二选一,而是掺杂着无奈、赌博与远见的复杂考量。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东迁”之前的周朝。西周王朝,号称“弹指一挥间,天下尽臣服”,但这种辉煌的背后,其实暗藏着深刻的危机。王朝内部的裂痕.............
  • 回答
    在十九世纪初,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就是工业革命。这场革命的引擎是蒸汽机的强大力量,它不仅仅是将纺织业带入了机械化时代,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交通运输的面貌。在此之前,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马匹、牛车、帆船和人力。这些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且受限于天气和地理条件,极大地制约了工业生.............
  • 回答
    美国白人人口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下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其原因并非单一,而是由多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而成。理解这一趋势,需要深入剖析这些驱动因素,并预估其可能带来的广泛影响。为什么美国白人不愿意生孩子了?主要原因分析:1. 生育率下降(Total Fertility Rate TFR.............
  • 回答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在独立战争胜利后放弃“黄袍加身”,选择急流勇退,这是一个涉及历史必然性与美国“福气”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 历史的必然性:共和主义理想与先例的奠定华盛顿的决定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当时美国建国之初的共和主义理想和对欧洲君主制的警惕。 对君主制的深恶痛绝.............
  • 回答
    《剑桥中国史》这套书,对于任何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绕不开的巨著。它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宏大的叙事框架、详实的史料运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不同时期、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的特点,在中国史研究领域树立了标杆性的地位。《剑桥中国史》的独特之处要评价《剑桥中国史》怎么样,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看: .............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不过,根据我所掌握的史料来看,关羽在公元218年背刺东吴,这件事情在正史中是没有记载的。你可能是在知乎上看到了相关的讨论,或者有人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了推测和演绎。历史上的事情,尤其是三国时期,细节非常复杂,很多时候会存在一些误读、推测,甚至是民间传说。我们.............
  • 回答
    惊天一跃:三十万满洲骑兵如何征服两亿人口的大明?“三百年前的旧事,今天看来仍旧令人咋舌。” 提起那段满洲铁骑席卷中原,最终建立清朝的历史,许多人心中都会涌起类似的感慨。一个人口不过数百万的塞外民族,在短短几十年间,竟能将疆域辽阔、人口两亿的大明王朝推翻,这在中国历史上堪称一次惊天动地的权力转移。而关.............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国家间相互影响、输出意识形态乃至直接干预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有些国家试图通过输出革命或反动来塑造世界格局,甚至巩固自身地位,结果却适得其反,反而被自己播下的种子所反噬,引爆了内部的危机。这样的案例虽然复杂且原因多元,但美国在冷战时期的某些行动,以及其后续可能产生的反思,或许能提供一个.............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对比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真实与游戏机制之间的一大核心差异。苏军在二战东线之所以能承受如此巨大的人力损失依然保持战斗力,而《钢铁雄心4》(HOI4)中的苏军在损失约200万人力时就接近崩溃,这背后有很多层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剖析。历史苏军的庞大基数与战略纵深首先,也是最直接.............
  • 回答
    这句关于米特·罗姆尼的假设,其实触及到了美国选举制度最核心也最具争议的一点:总统由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而非普选(Popular Vote)直接选出。 这句话之所以让人觉得不寻常,甚至带有“如果…就…”的假设性,正是因为美国多数民主国家的选举逻辑是“一人一票,票多者胜”。但美.............
  • 回答
    布达佩斯在冷战间谍电影中频繁出现,这绝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其在那个时代所扮演的复杂历史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背景,更是东西方情报机构角力、信息传递以及惊心动魄的较量的真实舞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冷战时期的欧洲地理政治格局。布达佩斯,作为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位于铁幕的“心.............
  • 回答
    叙事:故事之外的意义构建“叙事”这个词,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就是指讲故事。但要是把它放到历史学、政治学,乃至很多其他学术领域里,它的含义就变得更深邃、更复杂了。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发生了什么”,而是关于“如何理解发生过什么”以及“为什么我们这样理解”。咱们先从“叙事”这个词的字面意思说起。它来源于.............
  • 回答
    26岁跨行考历史学研究生,来得及吗?你好!看到你纠结于法学和历史学考研,又对26岁跨行考历史学研究生这件事感到迷茫,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毕竟,这不仅仅是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更是关于人生道路的一次重要抉择。作为一名在历史和法律领域都有所涉猎,并且也曾经历过职业选择困惑的人,我想和你分享一些我的想法,希.............
  • 回答
    近些年,网络上关于岳飞、李世民、刘彻、诸葛亮等历史名人的“翻案”或“贬损”之声时有出现,并且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种现象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心理和历史认知变化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历史的复杂性与现代视角的审视: 历史并非非黑即白: 传统叙事.............
  • 回答
    在顶尖大学攻读历史,感觉就像是站在一座巍峨的图书馆里,但这里不止有书,还有穿梭其中的智者,和你一起触摸那些遥远的时代。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是,这里的历史课不再是你高中时死记硬背的年代、人物和事件。老师们,往往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学者,他们会带着你解构历史。你会发现,所谓的“事实”,其实是不同视角、不同证.............
  • 回答
    历史的河流并非总是清澈见底,许多时期形成的误解和片面之词,如同河底的淤泥,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沉淀下来,变得根深蒂固,甚至被大众奉为圭臬。这些“历史流行病”,不仅模糊了我们对过往的认知,也影响着当下的判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在我们身边广为流传,却经不起仔细推敲的历史错误和早期说法。1. “中国古.............
  • 回答
    袁腾飞之于当代历史学界的“异军突起”,与其说是名气“远胜”了那些深耕学术的大家,不如说是一种在特定传播环境下出现的、现象级的关注度。这种现象,理解起来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谁更“懂”历史,而是得看谁更能抓住大众的注意力,以及这种注意力背后折射出的社会心态。首先,得说袁腾飞的传播方式。.............
  • 回答
    尼古拉二世,一个身处时代洪流之中的个体,面临着一个几乎无法扭转的局面。历史书上的“必然”二字,并非是指他个人注定失败,而是指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导致沙皇专制覆灭、苏联建立的社会矛盾和历史趋势是如此的尖锐和普遍,以至于普通人即使拥有超凡的智慧,也很难完全阻挡历史的巨轮。然而,如果我身临其境,作为沙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