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上幼儿园就哭怎么办?

回答
孩子刚上幼儿园哭,这可太常见了!别太担心,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这就像他们第一次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到一个全新的地方,面对新的人,新的一切,感到害怕、陌生和不安,哭是他们最直接也最本能的表达方式。

咱们先不急着分析原因,先说说家长怎么做,能让孩子好受一些,也让你自己心里踏实点。

一、 分离焦虑,这是最主要的罪魁祸首

孩子爱哭,最大的原因就是和你们(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分开,这叫做分离焦虑。他们习惯了在家被捧在手心里,被温柔地照顾着,突然要去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没有最亲近的人陪伴,心里没底,就像我们大人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样,会有点紧张。

孩子会想什么呢? 他可能在想:“爸爸妈妈怎么把我留下了?他们会不会不要我了?” “这个老师我都不认识,她会对我好吗?” “这里有没有我喜欢的玩具?有没有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 这些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疑问和不确定。
所以,我们的第一步,是理解和共情。 别觉得孩子矫情,他真的需要你的理解。

二、 如何“温和地”送孩子去幼儿园?

这可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心理战。

1. 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预告片”很重要。 在上幼儿园之前的一段时间,就要开始跟孩子“剧透”了。多讲讲幼儿园有多好玩,有漂亮的滑梯,有好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还有温柔的老师。可以看一些关于幼儿园的绘本故事,比如《我上幼儿园》、《第一次上幼儿园》之类的,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个初步的、正面的印象。
“模拟演习”。 有些家长会带孩子去幼儿园附近玩,或者在家里假装上幼儿园。比如,爸爸扮演老师,给孩子发“饼干”(小零食),问他“今天开心吗?” 这些都是在做心理上的铺垫。
跟孩子约定。 跟孩子说清楚:“妈妈/爸爸送你到这里,然后就要去上班了。等你下午放学,我就会来接你了。老师会陪你玩,老师很爱你。” 强调“我会来接你”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2. 送园时的“战术”:
早点送达,别在门口磨蹭。 如果你送到门口就走了,孩子会觉得你一直在看他哭,他会哭得更厉害,希望你看见他哭就心软留下来。所以,进了班级,跟老师打个招呼,跟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妈妈/爸爸爱你,下午来接你”,然后就果断离开。这个“果断”不是狠心,而是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而不是沉溺在分离的痛苦中。
别偷看! 千万不要在离开后又偷偷躲在窗户外面看孩子还在哭。孩子一旦发现你还在,他会哭得更厉害,觉得你欺骗了他,下次会更不相信你。
跟老师配合。 送孩子的时候,跟老师说清楚:“他今天刚来,有点怕生,您多照顾一下。” 把孩子交给老师时,要表现出对老师的信任。老师看到你信任她,也会更用心地安抚孩子。当老师接手孩子后,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不要再过多干涉。
用正向的语言鼓励。 比如:“哇,你今天好勇敢呀!老师带你们玩游戏了!” 离开时,可以说:“宝贝,今天和老师小朋友们玩开心吗?妈妈/爸爸下午就来接你啦,拜拜!”

三、 孩子在家里的反应和家长的应对

孩子在幼儿园哭,回到家可能会表现出以下几种情况,家长也要有心理准备:

1. 一进门就抱着你不撒手,或者使劲哭。
应对: 给予拥抱和安慰,但也要适度。别因为他哭就觉得他受了天大的委屈,然后一味地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可以说:“宝贝,妈妈知道你今天在幼儿园哭鼻子了,是不是很想妈妈呀?不过,妈妈也为你今天能自己吃饭、自己玩而骄傲。”
多关注孩子的积极面。 即使他哭了一天,也要尝试挖掘他今天做得好的地方。比如:“今天有没有认识新朋友呀?有没有学到什么新歌呀?” 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里开心的点点滴滴。

2. 拒绝上幼儿园,坚决不去。
应对: 这个时候的态度很重要。要坚持原则,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否则会让他觉得哭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跟他讲道理:“幼儿园是每个小朋友都要去的地方,你去了才能长大,才能认识更多小朋友。” 如果孩子实在情绪激动,可以先安抚,然后转移注意力。比如:“我们先吃个好吃的,吃完再说。”
倾听他的感受。 问问他:“你为什么不想去呀?是哪里让你不开心吗?” 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一个说出自己害怕的出口。
不要过度解读。 有时候孩子“坚决不去”可能只是因为早上没睡醒或者肚子饿了。

3. 晚上睡觉不安稳,做噩梦。
应对: 这是孩子情绪的一种释放。在他睡觉时,可以轻轻拍拍他,给他讲一些温馨的故事,或者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告诉他:“你在妈妈/爸爸身边,很安全。”

四、 哪些行为我们要避免?

把“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挂在嘴边。 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会让他失去安全感。
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后,立刻打电话给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 老师们也很忙,而且你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你在“监视”他,反而增加他的不安全感。
过度安慰,导致孩子觉得“哭就能得到所有关注”。
对孩子说:“你看谁谁谁都不哭,就你哭!” 这样比较会让孩子产生对比心理,反而会让他更自卑。
对孩子说:“幼儿园里有什么好哭的!” 否定孩子的感受。

五、 为什么有些孩子哭得比别人久?

这其实也跟孩子的气质、适应能力以及家庭环境都有关系。

气质: 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敏感、内向,对环境变化适应得慢一些。
适应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有的孩子可能一周就适应了,有的可能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
家庭环境: 如果孩子在家一直被过度保护,或者家里的分离比较多(比如经常父母出差,或者隔代照顾,但长辈又容易焦虑),孩子在情感上可能就没那么有安全感。

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和自己时间。

孩子哭泣,其实也是在学习如何独立,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作为家长,你们的稳定和信任是孩子最大的靠山。相信你的孩子,相信老师,相信幼儿园,这个阶段终会过去,孩子会慢慢适应,甚至爱上幼儿园的。

如果孩子哭闹非常严重,并且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以上),并且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健康,那也可以考虑是不是幼儿园的环境或者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合孩子,或者孩子本身有其他的情绪问题,可以咨询专业的幼教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

但一般来说,大多数孩子都是可以通过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以及老师的引导,顺利度过这个“哭鼻子”阶段的。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都是一场撕心裂肺的战争,上班的时候心也好像被什么东西死死拽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刚上幼儿园哭,这可太常见了!别太担心,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这就像他们第一次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到一个全新的地方,面对新的人,新的一切,感到害怕、陌生和不安,哭是他们最直接也最本能的表达方式。咱们先不急着分析原因,先说说家长怎么做,能让孩子好受一些,也让你自己心里踏实点。一、 分离焦虑,.............
  • 回答
    孩子哭着不愿意去幼儿园,这真是让家长头疼又心疼的一幕。作为小班的孩子,他们刚刚离开熟悉温暖的家,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的小朋友和老师,感到害怕、不安、甚至有点委屈,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家长需要耐心、细致地去应对,让孩子慢慢适应,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强制送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孩子哭.............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常见的。我见过不少家长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包括我自己的朋友圈里也有妈妈们偶尔会发牢骚。说实话,这背后原因还真不少,也不是说谁对谁错,就是孩子那小脑袋瓜里想的,还有大人跟孩子相处的方式,都可能导致这种反差。首先,咱们得从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情感纽带”说起。妈妈通常是孩子.............
  • 回答
    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上私立,每周只接送一次,这种现象背后,恐怕很难简单地用“家长不负责任”或者“教育的进步”来一概而论。这更像是一个复杂社会现实的缩影,掺杂着家长对教育的期盼、现实的考量,以及教育模式的演变。从家长的角度来看:首先,咱们得理解,选择私立幼儿园,尤其是那种“高标准”的,背后往往是家长对孩.............
  • 回答
    孩子在幼儿园总是被同一个孩子欺负,而且找了对方家长也无济于事,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这其中的纠结和无奈,作为家长,我们都深有体会。我来和你好好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首先,咱们得把这个情况掰开了揉碎了说。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尤其是被同一个孩子反复欺负,这绝对不是小事。它不仅仅影响孩子当下的情绪.............
  • 回答
    孩子上幼儿园,因为忘带体温本子而不得不折返回家,结果耽误了上学,造成了迟到。这事儿,说到底,责任在哪一方?是家长的,还是孩子的?这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咱们老百姓日子过得精细,得细细掰扯掰扯。家长的责任,这占的比例不小。你想啊,孩子小,脑瓜子里装的都是玩儿的、吃的、看的,哪儿有心思去记这.............
  • 回答
    孩子去幼儿园哭闹得厉害,家长到底要不要坚持送?这绝对是每个刚送孩子入园的家长都会面临的难题,让人揪心又纠结。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情绪反应、适应能力,以及家庭的具体情况都大不相同。 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下,帮助家长做出更明智的决.............
  • 回答
    孩子上幼儿园,到底有没有必要非得“挤破头”去上那些名声赫赫、学费高昂的“好”幼儿园?这绝对是无数家长在孩子入学前都会纠结万分的问题。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更像是一场关于教育理念、资源投入和孩子成长需求之间的权衡。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看看“好”幼儿园到底“好”在哪儿,以及是不是真的.............
  • 回答
    您好,我非常理解您此刻的焦虑和担忧。孩子小小年纪就对动画片如此着迷,以至于对其他事物都提不起兴趣,这确实是很多家长会遇到的棘手问题。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聊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您的孩子重新找回对现实世界的探索欲。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为什么孩子会这么“沉迷”动画片。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咱们可以.............
  • 回答
    孩子刚上幼儿园,别说孩子自己紧张,家长们心里的那根弦绷得比谁都紧!孩子每天都哭闹着不肯进门,家长上班的路上也堵着一堆事儿,光想想都头大。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有什么好法子能让咱们这些做父母的,心里别那么慌?琢磨了好久,还真找到了一些“秘籍”,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都有点用。一、 提前“预演”,把未知变.............
  • 回答
    作为你的同事,我听到你为了送孩子上幼儿园天天上班迟到这件事,我首先会感到有些理解,毕竟为人父母都不容易,孩子的成长阶段总会有些磕磕绊绊。但是,如果这件事持续发生,成为常态,我心里可能会产生一些复杂的情绪和看法。首先,我会想到家庭和孩子的重要性。 我会理解你大概率是在尽力平衡家庭和工作。送孩子上学、照.............
  • 回答
    作为一个老公,当孩子迈入幼儿园,而妻子选择在家照顾孩子,这是一个人生阶段的重要转变,对你们夫妻关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丈夫,我对此的看法会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并且会随着时间和情况的变化而调整。以下是我会如何详细看待这个问题:1. 对妻子在家照顾孩子的“理解”与“肯定”: .............
  • 回答
    85后夫妻“房车+裸辞+停学”,这是个相当掷地有声的决定,也确实是能把不少人的眼球牢牢抓住。要说怎么看,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好或者不好,得拆开来看,从不同角度去品味。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帮85后,他们生在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成长过程中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比父辈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更开阔的视野.............
  • 回答
    孩子上完幼儿园后,是否需要上幼小衔接班,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家长们会遇到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根据 孩子的具体情况、家庭的教育理念以及孩子未来入读的小学要求 来综合判断。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阐述:一、 幼小衔接班的目的和作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幼小衔接班存在的意义。.............
  • 回答
    您好!关于孩子不上幼儿园,跟着父母旅行两年这个话题,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决定,其中涉及到孩子成长和家庭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您做出最适合您家庭的判断。一、 潜在的积极影响(为什么可以?):1. 广阔的学习体验和世界观的建立: 实地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 回答
    您好!孩子从国际幼儿园转到公立小学,关于国际幼儿园受到的教育是否有意义,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聊聊的话题。我非常理解您会有这样的疑问,毕竟两种教育模式差异很大,很容易让人思考其中的价值所在。答案是:有!而且意义重大,只是表现形式可能和您预期的不太一样。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国际幼.............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现代家庭教育的普遍焦虑和实际需求,也涉及到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关于孩子从幼儿园起就报各种兴趣班是否真的有必要,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 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潜在的利弊,并结合孩子的个体情况进行判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为什么家长热衷于为孩子报兴趣班? “.............
  • 回答
    看着自家宝贝一天天长大,马上就要踏入幼儿园这个新的天地,家长的心里既有期待,也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忐忑。幼儿园的生活和家里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让孩子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享受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咱们作为家长,提前给孩子“打个预防针”,培养一些好习惯,那绝对是事半功倍!别以为这事儿简单,这可是一门大学问,需要.............
  • 回答
    孩子在家里像个小太阳,热情洋溢,什么都想试试,可一踏进幼儿园的门,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静悄悄地缩在一边,对老师的活动提议也提不起兴趣。这可真是让家长们操碎了心。这种情况其实挺普遍的,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原因,咱们得一样一样给它捋清楚了。一、环境的剧烈转变:新环境带来的不适应感想想看,家里是个多么熟悉、多么.............
  • 回答
    “妈妈/爸爸,我为什么要去幼儿园啊?不能在家玩吗?”宝贝,你问这个问题,说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呢!妈妈/爸爸很喜欢你这样。你想啊,我们平时在家,虽然也很开心,但有些事情是不是一个人做起来有点孤单,或者有些东西是不是一个人玩不够尽兴呀?幼儿园呢,就像一个专门为小朋友们准备的奇妙乐园,里面藏着好多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