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带为什么要攒那么多碘?

回答
海带身上那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鲜美劲儿,还有那滑溜溜的口感,很多人都喜欢。可要说起它为什么能把碘这个矿物质攒得那么多,那可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这事儿吧,不是它自己想“存货”,而是它身处的环境和它本身的生长习性决定的。

首先,咱们得知道海带是哪儿来的。它是一种海藻,也就是长在海里的植物。大海,尤其是一些特定海域,本身就是各种矿物质的天然“宝库”。海水里溶解了多少东西,跟地质构造、洋流、海底火山活动等等都有关系。而有些海域,就是特别“慷慨”,往海水里输送了更多的碘。你可以想象一下,大海就像一个巨大的汤锅,里面各种调料都放了不少,而海带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高营养汤”里。

然后,海带这植物它有自己一套生存的“哲学”。海带和其他陆地植物一样,也需要通过根系(虽然海带的“根”和我们理解的植物根不太一样,更像是一种固着器,叫假根)吸收养分。它不像陆地植物那样有发达的根系去土壤里深挖,它的吸收主要就是通过接触海水表面和身体的各个部分。海带身上有很多细胞,这些细胞就好像一个个小小的“吸管”,能够主动地把海水里的各种元素吸收到自己体内。

关键就在于碘。在海水里,碘是以碘离子(I⁻)的形式存在的。海带的细胞里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泵”,叫做钠碘共转运体 (NIS)。这玩意儿,就好比是个门卫,只认碘离子放行,而且还能把碘离子“搬运”进去,甚至是在碘离子浓度很低的时候也能有效捕捉。更厉害的是,这个NIS还会把碘离子“泵”到海带身体里的特定位置,比如它的液泡里,这样一来,细胞内的碘浓度就可以远远高于细胞外的海水浓度。这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的。

你说海带为什么这么“偏爱”碘呢?这可能跟它的生理功能有关。研究表明,海带体内的碘,很大一部分是以碘代酪氨酸(MIT和DIT)以及甲状腺素(T3和T4)的形式存在的。虽然海带不是动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甲状腺,但它体内也合成了一些类似甲状腺激素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海带的生长、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光合作用的调控、抗氧化、抵御海洋中的病原体等等。简单来说,碘是海带体内一些关键化学反应的必需原料。就像我们做饭需要油盐酱醋一样,海带体内这些“化学反应”离不开碘。

你可以把海带想象成一个高效的“碘收集器”。它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海水里的碘,而是非常主动地去吸收和富集。就像有些植物擅长吸收铁,有些擅长吸收钙一样,海带就是特别擅长吸收和储存碘的“专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就发展出了这种强大的能力,让自己能够在海洋环境中生存得更好。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海带的生长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吸收和积累的过程。它不是一天两天就长那么大,而是从幼苗慢慢生长,期间会持续不断地从海水中吸收各种营养,包括碘。所以,越是成熟、个头越大的海带,体内积累的碘总量也就越多。

所以,海带之所以攒那么多碘,是因为它生活在富含碘的海域,同时它本身拥有非常高效的碘吸收和富集机制,并且碘对它的正常生长和生理活动至关重要。它不是在“攒”着,而是在利用自己特有的生理机制,在合适的环境里,为自己的生命活动“储备”必需的能量和原料。这就像我们人类通过吃饭来获取能量一样,海带通过从海水中吸收碘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进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生物老师说海带中的碘是海水的非常多倍,海带为什么要囤这么多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海带身上那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鲜美劲儿,还有那滑溜溜的口感,很多人都喜欢。可要说起它为什么能把碘这个矿物质攒得那么多,那可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这事儿吧,不是它自己想“存货”,而是它身处的环境和它本身的生长习性决定的。首先,咱们得知道海带是哪儿来的。它是一种海藻,也就是长在海里的植物。大海,尤其是一些特.............
  • 回答
    在海外的华人,尤其是那些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已经成家立业的人,偶尔会出现一种现象:身体有点不舒服,或者感觉需要进行一些检查,他们会选择攒点时间,专门回中国去看病。这听起来有些反常,毕竟许多人认为医疗水平高的国家,看病应该更方便、更先进。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实实在在的考量,是多方面因素综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说实话,很多人喝海带汤,吃里面的海带,但很少有人会琢磨为什么海带会被打个结。这其实不是什么高深的烹饪秘籍,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或者说是为了让海带在烹饪过程中表现得更好,吃起来也更方便。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白海带这东西的“性格”。海带跟咱们平时吃的蔬菜.............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野伏众和乱海鬼之所以普遍比盗宝团和丘丘人要厉害,这背后可不是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和战斗方式,决定了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和危险程度。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先理解这几伙人是怎么回事。 丘丘人: 这是最原始的,最接地气的,可以说是提瓦特大陆的.............
  • 回答
    海关销毁价值数亿的象牙,而不是将其出售以资助大象保护,这背后有着非常复杂且深刻的考量。简单地说,这并非出于对经济效益的忽视,而是为了维护一个更重要的目标:遏制非法象牙贸易,保护野生大象的生存。试想一下,如果象牙被允许进入合法市场进行销售,即便所得利润声称将用于保护,这在实际操作中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 回答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这位中国航天家族的“小个子”,在2019年6月5日,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海上发射,惊艳了世界。这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海上发射技术 Thus, it's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motivations and advant.............
  • 回答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些庞大的海洋哺乳动物,尤其是虎鲸,会对体型小得多的海龟表现出一种看似奇怪的行为——顶撞?这可不是一种随机的恶作剧,而是一种深藏着生存智慧和复杂捕猎策略的有趣现象。首先,我们得明白虎鲸的“顶”海龟,很多时候并非只是单纯的顶撞,而是它进行捕食的一种高级技巧。海龟虽然有坚硬的龟壳.............
  • 回答
    老兄,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到位了!这“六遍跋掣”,确实是把不少玩家给整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这背后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设定,它其实暗藏了璃月和凝光这个角色的不少讲究。首先,咱们得明白,这“跋掣”(武卫重溟),在璃月那可是个大场面,不亚于咱们过年放鞭炮拜年。它的意义可不只是一个游戏机制,而是承载着璃月.............
  • 回答
    明朝之所以强令实行海禁政策,这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根植于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背景之下的一个深远决策。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放到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就是明太祖,在驱逐蒙元、建立明朝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他对元朝的统治充满了警惕,也深知边疆.............
  • 回答
    中途岛海战,这场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的关键转折点,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战略部署,至今仍被军事史学家们反复研究和争论。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是,为何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日军出动的四艘主力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几乎同步进行了同样的、具有毁灭性后果的操作。要深入理解这个问.............
  • 回答
    德国在一战前的确野心勃勃,想要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与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分庭抗礼。但你说“即使灭掉了法国,也不可能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得不到的海外殖民地”,这说法其实有些片面。一战的爆发,德国的战略目标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宏大,并不仅仅是争夺已有的殖民地。要理解德国为什么发动一战,得从德国在19世纪末.............
  • 回答
    在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中,诗人之所以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达“乡愁”,是因为这些意象都蕴含着一种“距离”和“阻隔”的特质,而正是这种“距离”与“阻隔”构成了乡愁的核心情感。诗人巧妙地将这些具体的、具象的意象与抽象的“乡愁”概念连接起来,赋予了乡愁以独特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下面我们来详.............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的层面。确实,如今的日本被普遍视为一个奉行和平主义的国家,其宪法第九条更是明确规定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并禁止拥有军队。从这个角度看,提到“间谍”和“特务”似乎与“和平国家”的形象有些许矛盾。但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而且这种.............
  • 回答
    工会之所以要揭露沃尔玛在海外的避税结构,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远非简单的“揭露”行为那么简单。这涉及到工人权益、公平竞争、社会责任以及对跨国企业权力制衡等多个层面。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维护会员的权益和争取更好的劳动条件。工会的核心使命是代表工人与雇主进行谈判,争取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福利、更安.............
  • 回答
    关于日本将津轻海峡的部分领海划定为 3 海里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国际法、地理以及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等多个层面。虽然日本在大部分海岸线上的领海宽度是 12 海里,但在津轻海峡采取 3 海里的划定方式有其特殊的背景和考量。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领海宽度首先,需.............
  • 回答
    要说清楚《伦敦海军条约》为何要把巡洋舰细分为“轻型”和“重型”,得先捋一捋它们各自的来龙去脉,还有当时国际海军格局的微妙之处。这可不是随便一拍脑袋就分出来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战略考量和技术演进。咱们得先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那会儿,各国海军都在琢磨怎么限制军备,尤其是海上力量的扩张。华盛顿海军条约.............
  • 回答
    美国海军之所以选择在两栖攻击舰上部署垂直/短距起降(V/STOL)战斗机,而非常规起降战斗机,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舰载机技术限制以及两栖作战的独特需求。这并非仅仅是“因为V/STOL更方便”,而是源于对整个作战体系的精细设计。1. 两栖攻击舰的本质与限制首先,我们要明白两栖攻击舰(A.............
  • 回答
    《从海底出击》这部电影,真实地展现了二战期间德国U型潜艇上士兵们在狭窄空间内的生活和战斗。你注意到那个细节了——潜艇下潜时,船员们似乎都往船头方向移动。这可不是什么随机的动作,里面蕴含着非常实在的物理原理和生存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潜艇下潜时发生的是什么。潜艇之所以能下潜和上浮,靠的是压载水舱。当需.............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华为海思芯片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很多人感到困惑的地方。核心原因在于“去应用”和“自主可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技术、经济和战略考量,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简单来说,华为海思在十年前(大约2010年代初期)确实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芯片设计能力,并且也推出了一些产品。但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海战中关于决策效率、战场态势感知和防护策略的深层考量。虽然从纯粹的概率上看,一发炮弹击中战列舰司令塔的几率确实不高,但战舰设计者们之所以依然不惜工本为舰桥提供最严密的防护,背后有着非常实际且关键的理由。这并非简单地“以防万一”,而是对海战“以终为始”的深刻理解。首先,我们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