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宋徽宗当年禅位给宋高宗,北宋会灭亡吗?

回答
关于“如果宋徽宗当年禅位给宋高宗,北宋会灭亡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极具假设性的历史命题,就像我们在玩一场大型历史策略游戏,只不过我们不能重来一次。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关键人物和局势,然后才能基于这些信息进行推演。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当年”这个时间点。宋徽宗在位时间很长,从1100年到1126年。他禅位发生在1126年,当时北宋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已经兵临城下,并且在不久后发生了“靖康之耻”。而他的儿子宋钦宗,在位时间非常短,最终也未能挽救北宋的灭亡。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在靖康之耻后登基,开启了南宋的历史。

如果我们把“当年禅位”的时间点设定在金兵尚未大规模入侵,北宋统治尚相对稳固的时期,比如在蔡京、童贯等奸臣当权,但尚未触及亡国边缘的时候,那么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但如果时间点是金兵已经兵临城下,北宋政权风雨飘摇的1126年,那么即便禅位,结果也很难避免亡国。

让我们来分几种情况设想一下:

情况一:假设宋徽宗在北宋统治稳固,金国威胁尚不明显的时候禅位给宋高宗。

在这种情况下,北宋灭亡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说,北宋王朝或许能延续更久。原因如下:

高宗的政治成熟度: 即使高宗是皇子,他当时的年龄和经历也未必就比徽宗更成熟。然而,如果徽宗能在他相对年轻但政治嗅觉还未完全被奸臣蒙蔽时禅位,并给予高宗足够的支持和指导,高宗有机会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学习治国。徽宗虽然个人艺术造诣高,但政治上昏庸无能,被奸臣左右,导致民怨沸腾,国力空虚。如果他能及早退位,将权力交给一个可能更有作为的儿子,并且能辅佐他,那么北宋的政治局面或许能得到改善。
政治改革的可能性: 高宗后期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他也展现出一定的政治手腕和生存能力。如果他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大环境下登基,他可能能够吸取徽宗时期的教训,对宋朝积弊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例如限制奸臣势力,重用真正有能力的官员,改善民生,重新整顿军备。这种改革如果能够成功,北宋的国力有可能会有所恢复。
与金国的关系: 即使金国最终还是会南下,但如果北宋内部能够改革,国力有所提升,面对金国的进攻,也可能拥有更强的抵抗力。徽宗时期因“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导致的民怨,是金国能够长驱直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高宗能够及时止损,改变政策,也许能缓和国内矛盾,从而凝聚更多力量对抗外敌。

情况二:假设宋徽宗在金国已经大举入侵,北宋政权风雨飘摇的1126年禅位给宋高宗。

这种情况下的结果,个人认为北宋灭亡的命运,即便高宗继位,也难以扭转。

靖康之耻的背景: 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两路大军围攻汴京。此时的北宋,政治腐败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国家机器几乎瘫痪。徽宗本人此时已经因为前线的溃败而惊慌失措,仓皇南逃,将烂摊子丢给了儿子钦宗。即便他能在这个时候禅位给高宗,也只是将一个已经摇摇欲坠的王朝交给了另一个接盘侠。
高宗的局限性: 虽然高宗最终 удалось建立南宋并有一番作为,但他在面对金国的压力时,表现出一定的怯懦和妥协。比如他选择了逃避而不是迎战,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试图向金国称臣,付出了岁币等代价。这与他日后在“岳飞案”中表现出的“宁可错杀,不可错放”的决断力有所不同,也反映出他在压力下的不确定性。
战争的残酷性: 金国当时的力量是压倒性的。北宋的军队在李纲等人的抵抗下能短暂奋起,但整体而言,军队的战斗力、士气以及国家的战略指挥都存在巨大问题。即便高宗继位,面对已经被金国占领汴京、掳走徽钦二帝的局面,他能够立即整合的力量非常有限。
徽宗禅位的影响: 徽宗禅位给钦宗,本身就显示出他缺乏担当。如果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再次禅位给高宗,反而可能进一步动摇朝野的信心,加剧政局的混乱。谁来指挥,谁来承担责任,都会变得模糊。高宗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未必足以让所有人立即信服,尤其是在徽宗仍然在世的情况下。

关键的几个点,值得深入分析:

1. 徽宗本身的政治能力和责任: 徽宗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他的昏庸无道、好大喜功、宠信奸臣、滥用民力,是导致北宋社会矛盾激化、国力衰弱的根源。他如果能在更早的时候意识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或者将权力交给更有能力的儿子,北宋也许不会走到那一步。但问题在于,他本人并没有表现出这样的远见和担当。
2. 高宗的能力与局限: 宋高宗赵构并非一无是处,他在南宋初年的混乱局面中成功登基,并能重用岳飞、韩世忠等良将,一度稳定了江南局势,甚至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他也表现出在压力下的犹豫和妥协,例如在面对金国的强大攻势时,他更倾向于逃跑和议和,而不是决一死战。这种性格上的特点,在北宋末年那种生死存亡的关头,可能难以支撑起最后的防线。
3. 北宋王朝的制度性问题: 北宋并非只有徽宗一人昏庸,其政治体制在冗官、积弱、党争等方面也存在深刻的弊病。徽宗时期这些弊病被放大,但制度本身是摇摇欲坠的。禅位并不能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
4. 金国的军事实力和战略: 金国在12世纪初的军事力量是极其强大的,他们拥有先进的骑兵战术和强大的攻城能力。北宋的军队已经久疏战阵,缺乏有效的战术和指挥。即使换了皇帝,如果没有根本性的军事改革和战略调整,也很难抵挡金国的猛攻。

结论:

如果宋徽宗能在北宋相对稳固的时期禅位给宋高宗,并给予支持,那么北宋灭亡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高宗有机会在相对平和的环境下学习执政,并可能推动政治改革,从而延缓甚至避免灭亡的命运。
然而,如果是在金兵已经围攻汴京,国家内外交困的1126年禅位,那么即使禅位给宋高宗,北宋灭亡的命运也很难避免。当时的北宋已经积重难返,高宗虽然也有能力,但面对强大的金国和内乱的朝局,他未必能奇迹般地挽救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国家。他所拥有的资源和影响力,在北宋灭亡的最后关头,很可能不足以支撑起最后的抵抗。

总而言之,历史的走向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决定。宋徽宗的禅位,即使发生在1126年,更像是在一艘即将沉没的巨轮上换了船长,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救生艇和正确的航向,船还是会沉没。因此,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即便高宗继位,北宋的灭亡也极有可能是一个无法逆转的结局。高宗能够建立南宋,更多的是因为他成功地逃离了中原的战火,并在相对安稳的江南重新组织了政权,而不是因为他在北宋灭亡的最后时刻力挽狂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嗯,已有回复表示过了,这个可能性不存在。

高宗构本身能上位具有巨大的历史讽刺性。在当时只要以下几个条件有一条不出现赵构都不可能上位。

1、徽钦两帝具有战略认识和基本的外交礼仪,能够在国家层面不作死;

2、徽钦两帝具有具有一定战术认识,对女真人当时的作战优劣有正确的了解;

3、徽钦两帝完全吓破胆任由强硬派作为,给李纲、老种行事的便利;

4、徽钦两帝能团结友爱,共克时艰;

5、完颜构知道自己贪生怕死的主。

但是结局是残酷的,以上五条全都没有出现。于是我们看到两帝在国家实力弱小、军队八成战五渣的情况下依然疯狂作死。在招惹到了强大的敌人以后又没有任何战术认识,玩命限制能干活的人,放纵对国家不利的家伙。刻薄又寡恩,只希望人家给自己送死又不能自己作好成仁的准备。但是你说他们两完全被吓傻了嘛,又不完全是。明明啥也不懂就爱给下面干活的人掣肘。飞鸟还没尽的时候就想把弓拆了。这种智高世界少有。几呼可以说是又蠢又坏。

对外人坏也就算了,对自己的兄弟和儿女一样。派完颜构这个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个懦夫的家伙去作人质。结果是平白把个中二青年吓成了个历史上最有名的懦夫。

所以说微钦两帝从心理上来说是完全不可能把自己的位子在失去东京之前传给完颜构的。

而在失去东京之后,他们在女真人的中京也确实写了手书给完颜构,确认了他的帝位的合法性。结果那时北宋已凉了多时。

回到题主的问题,假如说两帝真的把位子传给我完颜构。那要看时间。如果在女真人第一次入侵的时候就传,还是大有可为的。因为那时候女真人的战力并没有完全展现,西军也没完全失去战斗力,河北河南多数地方还在抵抗。第一次东京保卫战也确实是成功了。北宋上下还是有点信心的。但是第二次就没啥戏了。西军被女真人按在地上摩擦,整个北宋几呼找不到一支可战的野战军队。完颜构被女真的吓得成了太监。不过如果真要敢于抵抗也不是没有机会。毕近就是拿人肉去跟女真人磨也能磨死他。

但是,赵家人哪敢给武将放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如果宋徽宗当年禅位给宋高宗,北宋会灭亡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极具假设性的历史命题,就像我们在玩一场大型历史策略游戏,只不过我们不能重来一次。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关键人物和局势,然后才能基于这些信息进行推演。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当年.............
  • 回答
    宋徽宗匆忙禅位,这一举动本身就充满了太多无奈和复杂性,而靖康之难的爆发,更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要论证“如果当初宋徽宗不匆忙禅位,靖康之难是否可以避免”,我们需要将目光拉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北宋末年,细致地梳理那段历史。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宋徽宗禅位给儿子宋钦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保,并非出于深谋远虑.............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让人挠心挠肺,也让人心痒痒想。想当年,那一百单八条好汉,哪个不是身怀绝技,一身反骨?宋江这个及时雨,能把这帮龙盘虎踞的江湖汉子聚拢到一起,本事不小。要是真不招安,直接拉杆子自己干,那场面,那格局,啧啧…… 我给你说道说道,这宋江要是称王,会是个啥样的王朝。一、 龙穴之地与根基稳固首先.............
  • 回答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若顺着成吉思汗拿下南宋,成为宋王,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假设。这个选择的“好坏”与否,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价值观去衡量当时的具体情况。我将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阐述,试着把这个问题掰开了讲。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郭靖的人物性格。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国.............
  • 回答
    崇祯皇帝是否杀了袁崇焕,或是他是否选择南迁,这两个假设性的转折,对于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来说,无疑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即便抛开历史的必然性,仅仅从当时的局势和人物性格来推演,其结果也注定是波澜壮阔,充满变数。若崇祯未杀袁崇焕想象一下,在北京,在那个肃杀的冬日,崇祯皇帝内心的挣扎最终压倒了谗言和疑.............
  • 回答
    如果没有蒙古人的骤然兴起,金、宋对立的局面无疑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但中国是否会南北统一,这个问题则要复杂得多,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金、宋对立局面可能的变化: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时金、宋对立的本质。金朝由女真人建立,在灭辽之后,于1125年(靖康之难前一年)南下灭亡北宋,将政权建立在中原地区,定都燕京.............
  • 回答
    想在宋朝混个出人头地,尤其是在战场上搏个功名,绝非易事。这年头,文官坐得稳当,武将却常常受制于许多规矩和现实。但真要说如何当个好武将,那也不是没法子,得讲究策略,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一、 立身之本:扎实的军事根基与严谨的治军之道这说到底,是个靠本事吃饭的行当。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战场上的胜负,终究还.............
  • 回答
    宋江能坐上梁山泊的总头领,这绝非偶然,更不是他有什么超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他凭借一系列非凡的“软实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领导艺术,一步步将自己推上那个位置,并最终赢得了众多好汉的拥戴。首先,我们得承认,梁山泊这块地方,聚集的都是一群被逼上绝路的、有血有肉的江湖豪杰。他们各有各的脾气,各有各的背景,.............
  • 回答
    关于宋朝GDP占当时世界80%的说法,确实流传甚广,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数字并非现代意义上通过精确统计得出的GDP数据,而是后人对宋朝经济繁荣程度的一种形象化描述,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和解读。“80%”的来源与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在那个时代,并没有“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概念,更没有一.............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经济学家宋清辉12岁儿子坠亡事件,目前公开信息有限,但结合类似事件的常见原因和背景,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诱因及预防措施。以下为基于现有信息的推测性分析: 一、可能的原因分析1. 校园安全漏洞 设施隐患:学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围墙破损、监控盲区、楼梯护栏缺失等),导致学.............
  • 回答
    把宋徽宗换成蒋介石,这绝对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假设,它牵扯到的可不单单是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进程、政治理念、文化风貌以及个人命运的巨大碰撞。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要是真换了,得是啥样的光景。首先,咱们得明白,宋徽宗是谁?他是一位在艺术领域达到巅峰的天才,却在政治和军事上堪称灾难的皇帝.............
  • 回答
    如果命运让我变成宋徽宗,那将是一个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责任,因为我将肩负起拯救这个繁华却已然病入膏肓的王朝的重任。这绝非易事,因为历史的车辙早已压下沉重的烙印,我需要做的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刮骨疗毒,甚至是浴火重生。首先,我必须立刻斩断那沉溺于风花雪月的手脚,将重心完全转移到治国理政上。 众所周知,徽宗皇.............
  • 回答
    穿越到北宋末年,附身宋徽宗,这盘棋算是我拿到了手里。辽国刚刚灭亡,这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危机,不如说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虽然听起来有些疯狂,但既然我来了,就得把这个烂摊子收拾干净,而且要收拾得漂漂亮亮,让后人知道,宋徽宗不是只能做个艺术大家,他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第一步:震慑群臣,稳定朝局——从“宋徽.............
  • 回答
    宋高宗是否支持岳飞北伐,以及岳飞能否收回北宋的领土,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问题。要详细解答,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当时的政治环境、军事实力对比、岳飞个人的能力与局限、以及北方的金朝国情等。一、 岳飞北伐的时代背景与宋高宗的态度1. 南宋初年的危局: 北宋末年,金朝崛起并灭亡北宋,俘虏了.............
  • 回答
    如果说宋钦宗被金国放回南宋,那画面可就真有点意思了。咱们抛开那些历史书上板上钉钉的定论,就凭咱对那段历史人物性格和当时复杂局势的揣摩,好好聊聊宋高宗赵构会怎么应对这个“惊喜”。一、 最初的震惊与试探:假意欣喜,暗流涌动首先,宋高宗赵构收到这个消息,绝对不会像老百姓那样拍手叫好,然后奔走相告。他内心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也触及了靖康之变中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关键节点。如果我们大胆推测,宋钦宗在刚即位,也就是靖康元年(1126年)年初,在金军第一次围困汴京尚未退兵之际,就选择开城投降,徽宗和钦宗这对父子皇帝以及整个北宋皇室的后半生,或许会比真实历史中“好过一些”,但这“好过”的程度,也并非我们.............
  • 回答
    童贯这个人,要说他有没有抗金的勇气、决心和才能,这事儿可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别看他最后落了个悲惨的下场,但咱们得承认,在一些关键时刻,他确实展现出了作为一名将领应有的素质。先说勇气和决心。 童贯这个人,在宋朝后期,那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你不能光看他那身太监的身份就小瞧他。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太监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颠覆性的假设!如果将宋高宗赵构换成刘备,那么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历史走向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涉及的人物、时间和事件都非常复杂,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人物特质对比:刘备 vs. 宋高宗在分析结果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两位帝王最核心的特质差异: 刘备: .............
  • 回答
    把宋高宗换成崇祯,这绝对是个劲爆的脑洞!一旦将这位以“勤政但亡国”著称的明朝末代皇帝,置换到南宋早期那位以“苟且”著称的赵构的位子上,历史的走向那可真是要被搅得天翻地覆了。咱们不妨仔细掰扯掰扯,这中间会发生些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各自的处境和性格特点。宋高宗赵构: 时代背景: 北宋靖康之变后.............
  • 回答
    将宋高宗换成吕布,历史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设想充满了想象空间,同时也揭示了历史人物的性格、能力以及所处时代环境的重要性。简单来说,结局会截然不同,而且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无论是对北宋末年还是南宋初年的局势,甚至对整个中国历史进程。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如果吕布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宋高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