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把宋徽宗换成蒋介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回答
把宋徽宗换成蒋介石,这绝对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假设,它牵扯到的可不单单是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进程、政治理念、文化风貌以及个人命运的巨大碰撞。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要是真换了,得是啥样的光景。

首先,咱们得明白,宋徽宗是谁?他是一位在艺术领域达到巅峰的天才,却在政治和军事上堪称灾难的皇帝。他的“书画皇帝”名号响彻古今,将宋朝的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但他的昏庸无能,特别是对待西夏和金国的策略失误,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北宋王朝就此覆灭。他爱玩弄权术,宠信奸臣,沉迷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对朝政的漠视,让整个国家在金兵铁骑面前不堪一击。

再看看蒋介石,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中国现代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国民党的领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并在一系列内战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他身上有军人的铁血,也有政治家的手腕,虽然他的一些决策也备受争议,但他的影响力和在历史舞台上的地位是宋徽宗无法比拟的。

好了,现在咱们把这个“换人”的大戏搬到宋朝的舞台上。

政治格局与权力运作:

如果宋徽宗的位置被蒋介石占据,首先会发生什么?蒋介石可不是个能安心搞艺术的货。他是一个务实、有政治野心,且深谙军事和权谋的人。

对宋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蒋介石的政治理念与宋徽宗截然不同。宋徽宗时期,虽然官僚体系庞大,但他的个人意志往往凌驾于制度之上,加上宠信蔡京、童贯等奸臣,导致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且腐败滋生。蒋介石则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集中的党国体制,他会试图改造宋朝的官僚体系,或许会引入一种更为严密的组织纪律和层级管理。他可能会建立类似国民党黄埔军校的军事政治学校,来培养效忠于他的官员和军队。
对外政策的剧变: 这是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宋徽宗对待辽、西夏、金的策略,基本上是屈辱求和、损兵折将。而蒋介石,即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倾向于抵抗。如果将宋朝的外部威胁替换为金国,面对金国的咄咄逼人,蒋介石大概率不会像宋徽宗那样选择“借金灭辽”,然后被金国反噬。他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军事准备,加强边防,甚至尝试主动出击,寻求与其他北方民族的联盟(虽然当时的宋朝外交关系复杂,但蒋介石的思路是建立统一战线)。即便最终实力不济,他也更可能坚持抵抗到底,而不是像宋徽宗那样仓皇逃窜,最终被俘。
军事改革的方向: 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也有其军事理论和技术积累。蒋介石可是一位军事家,他会如何对待宋朝的军队?他可能会借鉴他在民国时期的军事思想,比如注重军队的现代化训练,强调基层指挥官的素质,甚至可能尝试引进一些他熟悉的军事技术和装备(当然,这需要非常大的脑洞来想象如何在宋朝引入),或者至少会极力推动军事改革,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他可能会对宋朝的军队编制、训练方法、武器装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再是宋徽宗那种只重仪仗、不重实战的军队。
党派政治的痕迹: 蒋介石在民国时期就是党派政治的代表人物。他会不会在宋朝也建立类似的“党”,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很有可能。他可能会组建一个核心的政治团体,以“忠诚于陛下”(或者换成他自己的政治理念)为口号,来排斥异己,巩固权力。这可能会使得宋朝的政治斗争更加赤裸,更加直接。

文化与艺术的影响:

宋徽宗是艺术的化身,他的个人品味和对艺术的狂热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如果换成蒋介石,会怎样?

艺术审美的转向: 蒋介石的审美,更偏向于实用主义和一种宏大的、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风格。他可能不会像宋徽宗那样沉迷于精致的院体画、细致的宋体字、典雅的词曲创作。他可能更欣赏那种能够体现国家力量、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也许会鼓励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绘画作品,或者与军事、国家建设相关的雕塑、建筑。他可能会支持一些歌颂革命、赞美英勇的音乐,而不是宋徽宗那种抒情、细腻的曲子。
文化政策的侧重点: 宋徽宗时期,文化发展非常繁荣,但也带有浓厚的宫廷享乐色彩。蒋介石可能会更注重文化的“政治化”和“服务化”。他可能会推广一种更为实用、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内容,强调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他对于那些被他认为是“靡靡之音”或者“不合时宜”的文化形式,可能会进行限制。
学术研究的变化: 宋徽宗虽然不理朝政,但对文化的研究仍然投入了相当精力。蒋介石对学术的态度会更注重其为政治服务的可能性。他可能会鼓励一些能够提升国家实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学术研究,例如农学、工学、经济学等。对于纯粹的哲学、文学研究,如果不能与他的政治目标挂钩,可能会受到冷遇。

社会与经济的改变:

经济政策的取向: 蒋介石在经济上,虽然也面临复杂局面,但总体上是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如果他来到宋朝,可能会尝试进行经济改革,发展工商业,吸引投资,兴建基础设施。他对宋朝那种以土地为主要财富、商业管制相对严格的经济模式,可能会进行调整,引入更市场化的机制。
社会治理的风格: 蒋介石的治理风格带有强烈的铁腕和组织化特征。他可能会试图加强社会管理,建立更严密的基层组织,对民众的思想进行引导和控制。他对于宋朝那种相对宽松的市民社会,可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规范和改造,使其更符合他的政治控制需求。
对“奸臣”的处理: 宋徽宗宠信蔡京、童贯等,导致朝政败坏。蒋介石可不是个善茬,他对于他认为的“奸臣”或者“腐败分子”,处理起来会非常严酷。他可能会进行大规模的政治清洗,以巩固自己的权力。这或许会给宋朝的官场带来短暂的“清明”,但同时也会伴随巨大的政治动荡和人身安全的风险。

个人命运的推测:

宋徽宗的结局: 如果蒋介石占据了宋徽宗的位置,那么宋徽宗本人呢?他很可能无法在这样的体制中生存。他可能会被边缘化,成为一个政治上的“摆设”,或者,以蒋介石的性格,一旦发现宋徽宗继续沉迷艺术而不顾国事,甚至阻碍他的改革,他很可能会直接将其“处理掉”,或者软禁起来,剥夺其一切权力。
蒋介石自身的挑战: 蒋介石在民国时期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共产党的威胁,有日本的侵略,有地方军阀的割据。他来到宋朝,虽然没有这些具体的对手,但他面临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土壤。他如何适应宋朝的社会结构、官僚体系、民族构成,以及那些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将是巨大的挑战。他是否能获得朝臣的认可和支持,如何平衡军权和政权,都将是他必须解决的问题。

总结一下,如果宋徽宗换成蒋介石,宋朝的命运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治上: 可能会走向一个更加中央集权、军事化、带有党国色彩的道路。对外政策会更加强硬,积极备战,抵抗侵略。
文化上: 艺术审美和文化内容会更加强调实用性和民族精神,宫廷艺术的精致和抒情可能会被更有力量感、更具政治宣传意味的作品所取代。
社会经济上: 可能会进行更早期的资本主义化和工业化尝试,社会治理也会更加强化和组织化。

但同时,这种改变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和民意基础,也可能导致新的专制和压迫。宋朝那种独特的文人政治和市民文化,也可能会在蒋介石的铁腕下被压制,变得面目全非。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巨大的历史错位。宋徽宗代表了那个时代宋朝在艺术上的巅峰,也暴露了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致命弱点;而蒋介石则代表了中国近代转型时期的一种强权、改革的意志和意志力。这两者的结合,将创造出一个我们完全无法想象,但绝对会与真实历史大相径庭的“宋朝”。那将是一个更具军事色彩、更少文人雅趣,但也许能更有效应对外部威胁的朝代,只是这个朝代的文化灵魂和历史底色,恐怕已经荡然无存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常公穿越成宋徽宗,分析了一下眼前形势,表示:

“首先,我们要发展经济,有足够的资金才好打仗。”

旁边的小太监过来回话:“回禀皇上,咱大宋经济世界第一,超第二八条街的那种”

“那我们要发展技术,器不如人如何抗战?”

“皇上,咱们大宋科技也是世界第一,军事装备是最先进的。”

“我们要扩充军队,乱世之中军事力量才是最要紧的!”

“皇上,咱们大宋军队纸面力量天下第一,虽然骑兵差了点但是以步制骑的战术很成熟。”

“我们要清除内患,攘外必先安内!”

“皇上,方腊早就被平定了,咱大宋也没有什么东北军西北军桂军粤军晋绥军,现在大伙都听您的。”

“我们要争取国际援助,保持良好国际形象,争取列强同情!”

“皇上,咱这时代咱们自己就是列强,谁的脸色都不用看。”

“我们要开办军校,没有军事人才如何抗战?”

“皇上,咱们这有宗泽老将军,岳飞韩世忠您要找来也不难,要开军校也没人能拦着您。”

“那个湖南湘潭出身的图书管理员在哪?”

“皇上,他没一起穿越,离出现那套吊打您的理论还有八百年呢。”

“娘希匹,给我接前线,我要亲自指挥!”

“皇上,咱们现在没电话没电报也没有飞机,您要微操全局技术上不现实。”

老蒋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奇了怪了,这局面怎么输的呢?”

user avatar

蒋公对着宋徽宗说:

“你做皇帝做的太失败了,换我来吧!”

“我会首先培养自己的嫡系班底,有没有能力不重要,关键是对领袖绝对忠诚!”

“金人如果继续南侵河南,我在河南指派的将领会挖开黄河大堤,制造黄泛区阻敌!”

“金人如果进攻建康府,我会假装抵抗一下,建康大屠杀将会为我争取国际同情!”

“即使沦亡大半国土我也不会向金人投降,我会通过割让华北国土以空间换时间!”

“如果敌军继续进攻,我在陆上守不住也不要紧,大不了做个泛舟海上的小朝廷!”

“如果我有两个将军主张抗战破坏大局,我会杀掉一个,另一个则革职并赋闲终生!”

“我有丰富的军事经验遥控指挥,决战时于千里外越过主帅直接向下面将领发令!”

“哪怕在抗战胜利后,我也仍会继续割让国土,以换取国际大国对我个人的支持!”

“如果湖南有人造反,我会第一时间剿灭,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

“除了空头番号,我不会给河北河东的抗金义军任何实质支持,他们全部覆灭才好!”

“我有与伪政府打交道的丰富经验,给伪军发饷换取他们的忠诚,依靠他们收复首都!”

“假使我的妻子与夷人有染,我仍会以大局为重不为所动,就当送我的妻子去外国了!”

“个人方面我可能不能人道……但我会收养两个养子!其中一个最后会继承我的事业!”


宋徽宗:“……”

宋徽宗:“知子莫若父……老九你想做皇帝就直说!不要给我编什么八百年后穿越过来的人这样的鬼话!”




更新一个八百年前老八路的故事。

user avatar

老蒋在不带原有历史知识的情况下穿越,下限维持局势当守成之君,上限是金被砸烂狗头,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果老蒋带了原有的历史知识,那怕是直接对金开无双了,燕云十六州收回是妥妥的

靖康耻这件事简直是神操作白给的,人女真这次还真没啥要灭亡北宋的野心,就是来抢抢东西撒撒气的,你说一次日常的蛮族入寇抢劫,怎么给玩成被顺手灭国的。北宋在那个节点灭亡不是积重难返或者说客观历史条件所致的必然结果,是活活作死的意外事件,北宋这局势把崇祯扔上去怕是真能中兴。而老蒋的水平也好歹是从底层摸爬滚打到领导人的,起码是次一级的开国之君水平,历史上他的失败其实是组织形式的失败,放古代也是标准牛人

user avatar

我觉得溥仪都比赵家这三头猪聪明点,赵家父子这三头猪已经靠实力霸占了中国皇帝倒数前三了。我都不敢骂他们智障,因为怕侮辱了智障,历史上智障皇帝晋惠帝好歹在嵇绍被杀溅血的时候知道这是忠臣之血。

虽然天天黑蒋光头,但是他也没蠢到在日本人围城时候大开城门,派神棍守城啊!更不要说光头转进如风的能力了,不会蠢到带全家送到金军大营里面。

这三头猪让我第一次感觉皇帝我上我也行

user avatar
遵义会议时,周恩来说,我们的对手是国民党,具体的是蒋介石,我在黄埔军校和他处了两年的时间,我知道这个人文武双全,聪明能干,读书很多,又有政治手腕。我们要打败他,就要找个比他强的人,我考虑了很久,这个人是毛泽东。

我们说蒋介石弱,那是相对毛润之的,蒋介石搁古代也是个枭雄,只是碰上毛润之,把宋徽宗换成蒋介石,虽然不说灭金,自保是没什么问题的。况且老蒋的一大绝活就是跑路,再差也不会被抓住。

user avatar

?黑得过分了吧?

老蒋再不济也是摸打滚爬尸山血海上去的,再不济当年也是冒着生命危险替大哥杀人收尸跑去保护国父的狠角色,再不济几句狠话还是会说的,再不济人家还生了个挺不错的儿子,这是阳痿的九妹能比的?

老蒋失败并不是他手段多么垃圾能力多么平庸,而是他的那套适用于封建时代,遇上了虽然硬件都破破烂烂但组织严密的现代化政党,输不输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前提就是封建那套太爱玩了所以才虎据台湾,饮马浊水溪。

你让他穿越回宋朝?他怕是会笑到长头发,是否一代明君不清楚,但混个中兴不难吧?

你看老蒋排除异己,纵容贪腐,屠杀异见,那些个破事,放在古代,难道不是帝王的正常操作?

实话说,讲道理老蒋是对列强自卑,但穿越回去,谁他妈才是列强?

民国再屈辱,能有铁血强宋屈辱的十分之一?



不好意思,没看清题目,我以为是和九妹比.....

尼玛和九妹她爹比?我觉得她爹除了比九妹能生外,还不如九妹呢!

user avatar

这个。。。虽然我看不起蒋光头,

但你这也太。。。那啥了吧!

运输大队长虽然是青皮流氓,但是人家也是正经的孙国父贴身侍卫;

当年也是拿刀混饭吃的啊,

宋朝周围看似一群虎哔邻居,但是实际上宋朝才是列强啊

虽然这个“列强”卖妻卖女,为奴为婢。。。

——

妈的,说不下去了,宋朝这智障历史,说着糟心

user avatar

别说周星驰了,就黄百鸣、许冠文、麦嘉都没出生呢,

这时候沈腾还不得上天?

换成凯申公同理,

怕是要先北伐后西征,火烧圣约翰都有可能。

user avatar

委员长过去,发现自己牌多得打不完,血条厚的离谱,身边还没人通共。

要钱,开什么玩笑,宋钱是硬通货。

要发债,交子保证支付。

要文官,一堆人精。

要武将,多得离谱还地位低下,稍微给几句好话,人家就能肝脑涂地。

要兵,80万禁军随时可以动,地方上的厢军也有战斗力。

要武备,基本上铁甲硬弓全部世界领先水平还管够。


最关键的,电话电报飞机都没有,微操不能!

实在不明白怎么才能输。

user avatar

蒋公差主要是他碰上了更强的。

宋徽宗的状况是稍微扔个正常人也都不至于靖康之耻,把蒋公扔到宋徽宗位置,女真人基本是没活路了。

user avatar

和我党比,那光头哥确实是拉胯啊。但是你和端王比,那就过于乳常了。

光头哥这个人在军事上:

搞军校,组建亲军,加强军权指挥(黄埔军校+中央军)。黄埔中央军虽然水平真说不上咋地,但是和封建时代相比也算是好兵了。奥托·布劳恩就曾经记录说,第五次围剿中,中央军“几乎没有起义者,只有很少的被俘者”。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的战报也能证明这一点,国军虽然真的挺蠢的,但是第五次围剿时期的国军也是真不怎么怕死;

如果你以解放军的水平看国军,那确实菜的抠脚。但如果你换个视角,用封建军队的角度看,那剧情就完全不同了。陈官庄的国军能在雪天里冻一个多月尚且保持一定作战能力,黄百韬的军队能在碾庄和解放军死磕,甚至能和战神粟裕拼到接近伤亡一比一,伤亡率过半仍然坚持战斗。

如果单纯地以封建军队的眼光来看国军的话,这种水平恐怕在封建军队里也是极高的水准了,不敢说别的,起码放到欧洲是人均瓦兰吉卫队了;

经济上:

在农村组建生产合作社,组建乡村贷款,给乡村建设提供贷款资金(这个确实有,在江浙赣皖等国民政府核心区域搞得还可以,在其他非宁系军阀核心地区就拉胯了);

动员百姓修基建,计工分以工代赈(虽然出了一堆征工的操蛋事,一度强征百姓。但是依靠基本和古代没啥区别的生产力,宁系军阀在“黄金十年”里,修路修了一大堆,新建公路、电话线、电报线一大堆。还修复了一些江浙的水利工程,也算确实是有些贡献);

号召官员义务加班周末清理护城河淤泥(实际上效果不大,毕竟公务员才有多少人呢,主要目的还是收买民心,不过看样子确实收买到了一些民心)

在城市建设上投资廉价住宅(也算收买民心,基本就是建设各种20-30平方的超小型住宅,给城市贫民居住,规模有限,黄金十年期间修筑住宅+棚户区,光头哥在中原大战以后全国搞了差不多一万多户吧,之后还有个全国长期计划,其中南京计划修筑棚户区房屋35000户,地基已经开始盖了,但是被南京大屠杀打断了);

对外尽量夺回关税,想办法多从外部捞钱;

对内裁撤厘捐,总计减免厘捐4000多万。虽然各地军阀想办法加税,还是祸害了老百姓。但江浙等地区还是享受到了一些实惠,毕竟南京政府有额外的关税收入。通过这一手,光头本人给自己塑造了良好的内部形象;

在法律上:

在律法上大操大办,大肆鼓吹自己爱护平民,并且公开宣布在民资矛盾中支持工人。不过既不进行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也并非彻底维护劳工利益,其主要目的还是利用这种公开的表演式行为来缓和阶级矛盾(1936年全国可查大规模劳资纠纷261次,除51次自行解决外,其余210次由国民政府居中调停。其中劳工全胜38次,部分胜利54次,资本家全胜1次,部分胜利9次。余下108次中,84次调解失败,24次双方各退一步。而84次调解失败中,进行再次调节的结果为,劳工全面胜利15次,部分胜利16次,资本方全面胜利0次,部分胜利3次,其余50次双方各退一步。);

颁布一系列保护工人的法律(确实开创了一系列相关法律之先河,但受阶级和能力限制,实施水平有限)

在社会斗争上:

针对我党的革命统一战线,光头针锋相对的搞出了反革命统一战线。虽然不能和革命统一战线真正对抗,但一旦我党犯了错误,他就能迅速抓住机会进行反扑。比如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有一部分群众脱离政府”,甚至于“见到红军逃跑上山,反借济白军靖匪的食粮”。有些地区“群众大受敌人欺骗,反水成立守望队替敌人担任秘密通讯员”等。

甚至于可以在我军进行工农武装割据路线时期,由于广泛吸纳农民进入赤卫队,素质参差不齐,一旦有农民游击队错误的对城市进行破坏,便立刻可以在城市中组织宣传活动,并以贷款等方式进行经济利诱,以城市无产者对抗农村无产者。


可以说,以常凯申为首的宁系军阀,至今为止仍然是我党遇到的敌人中较为全面而相对完善的。虽然其具备相当大的反动性,但其狡诈与奸猾,绝不是动辄“优势在我”这种愚蠢的形象可以概括的。

一个动辄“优势在我”的人,很难想象是可以动员起百万民夫,在十年间在长江中下游范围内修筑上万公里的土路,修缮了江淮地区大量河道网络的人。

能够既坚决的消灭中共,又能伪装成工人的保护者的形象大谈“劳资合作”,要求八小时工作制、修筑廉价住宅、工人医院等。

一个只谈“微操”的人,却能够整顿起上百万在封建时代绝对算得上顶好的士兵的中央军(我觉得那些能在第五次反围剿里悍不畏死向前冲锋,动辄承受数成伤亡的中央军,放到古代去也是一等一的精锐了。而且素质上也有所整顿,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时,已经有相当的军队可以做到尽量不扰民,征工要给钱了。当然,和1937年之前相比,解放战争时期的遭殃军形象显然更加深入人心)……

这位爷可是能搞出一个反动路线和我党争天下的人,虽然这个反动路线现在看起来不值一提,但起码也算是当年众多反动人士的智慧结晶了。光头佬的反动路线,堪称是“不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力和变革生产组织形式来对抗中共的办法集合”。我寻思光头佬这种家伙,真回到了特别适合他的封建年代,他总不会最后比不过宋徽宗吧。


备注一下光头佬的反动路线:

(详情请见大家能讲一讲自己对于蒋介石功过的认识吗? - 清蒸韭菜馅汤圆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078

用区公所+新乡绅的新旧搭配组合对抗我党的基层路线;

用银行贷款补贴合作社,利用外来资金投入方式对抗我党的分土地+合作社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变更;

用所谓“民生企业”(其实就是乡镇初级加工小企业)对抗我党改善民生的各种村社手工业合作社;

利用推广美国棉花麦子的技术进步优势对抗我党土地革命带来的制度优势;

利用征工+工分制度对抗我党的相关原则;

利用果脯公务员进行一些类似清扫淤泥等不涉及政治体制变革的样板工作,对抗我党的为人民服务等工作原则;

利用自身的体量优势,直接暴力的清除其统治核心地区的土匪。虽有冤假错案,但能够换取民众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民众称之为“雨过天青,盗匪不兴”)。

在城市中号召并进行一定程度上(不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变更)的改革,譬如推广工厂卫生设施、推广工人教育、号召八小时工作制、修缮部分工人住宅等,试图缓解劳资矛盾,并跨越阶级,将本属于大资本家的国民党伪装成工人阶级的保护者的形象;

过度突出国外的资本侵略来掩盖本国资本家的剥削,试图掩盖我党指出的本国大资本家存在的问题……

现在看来,虽然这些政策现在看起来确实无法和我党的道路对比,有些政策甚至看起来傻逼兮兮的,和我党相比,不过是纸老虎罢了。但是纸老虎回到封建时代未必就不能够大杀特杀啊,我觉得从这一套政策来看,怎么着他也得排个中上等吧……

user avatar

不说那些宋徽宗命令弓箭手前移十米,在太上老君面前给李师师发誓, 不给崇文院管理员发工资什么的。


其实首先大家要知道,蒋公虽然被主席吊着打,但是那是因为个胶卷相机再厉害,也斗不过数码相机的。


回到古代,那就是一群胶卷相机,蒋公还是能拿得出手的,别忘了,内战之初,各地军阀林立,不乏势力比蒋公强的,蒋公能赢,证明在胶卷相机里,他还是不错的。


其实北宋的灭亡简直就是笑话

金兵只占领了城墙,还被居民自发武装打的进不去城池

但是皇帝主动去的金兵大营,

儒家大师们主动搜刮女性、金银一车车往金兵大营送

换句话说,靖康耻,重点就是这个耻···

窝囊透了!

“遥见金兵,奔还,自相蹈藉,溺隍死者以千数。”


甭说蒋公了,被蒋公斗败的白崇禧、李宗仁、阎锡山这些,随便挑一个过去都能赢

user avatar

这问题绝了,一黑黑四个= =……

个人感觉宋徽宗和常凯申两个人没太大可比性,因为两个人的技能点和“作”的地方都不太一样。

宋徽宗属于那种“海量专,精确算”后唯独不适合当皇帝的人才,说他一句“老汴梁的爷就是爷,一天到晚就是玩儿,没别哒~”应该不算黑。

而常凯申属于那种“被版本淘汰”的旧时代残余,内政外交的能力是有的,而且外交站队技能满点,最终输在了内政站队不行,所以不太适合新版本了,可这点也和宋徽宗半斤八两。

在“战绩”上,宋徽宗总体上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其在位时的操作也是字面意义上的封建迷信害死人,三次“河清”都救不了的那种。

而常凯申尽管在内战上有其内行的一面,但外战上也是真的不内行,且在传统文化上也不能说就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果把宋徽宗的最终“答卷”替换到抗战环境下,相当于抗战前期蒋记就直接被日军一波流带走,之后大量宗室亲贵被俘虏,并被拉去伪满受凌辱,看起来自然是挺拉跨的。

但如果完全替换,那么在此之前,宋徽宗的“答卷”,还有“联金(日)灭辽(苏)”试图收回“燕(外)云十(东)六(北)州”的操作,以及几次“围剿”后“招安”宋江,与平定方腊江南“根据地”的战绩,且其本人在文艺上还有一番造诣,其在位时对宋朝的文化领域也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其在位时成形的安济坊制度(封建时代的低保+医保)也不能说对宋朝百姓就没有好处。

而且,宋徽宗时,大宋已经是积贫积弱、弊病颇多了,不然也就没有之前的王安石变法和之后宋江方腊他们的故事了,宋徽宗接手时的大宋,不是一个完全欣欣向荣的大宋,其自身虽然相对发达,但硬实力却没有那么强,宋徽宗只是那个在下坡路上猛踩了油门的奇葩。

如果单用靖康年的事情说事儿,那宋徽宗确实没有常凯申做得好,毕竟常凯申本人虽然在失地上也是一样的拉跨,可至少从未在对外战争时沦为俘虏。

但如果把宋徽宗魂穿到豫湘桂的那年的常凯申,貌似也不会比常凯申做得更糟,毕竟在联金灭辽时,北宋尽管战场上拉跨,但也曾一度收复了失地,而在戴高乐法国都开始反攻了的1944年,常凯申却还能搞豫湘桂这一出。

真正适合拿来和常凯申替换并进行嘲讽的……应该还是完颜构吧?

完颜构:苦一苦大宋,骂名我来担。

user avatar

乳常了。

而且说句难听的,纵观古今你也很难找到几个比赵佶更烂的皇帝了。

user avatar

人蒋哥再被嘲讽,人再不济,人也是第二名好么。

历朝历代的第二名也都挺强!不白给!

汉朝第二名叫项羽,

唐朝第二名叫窦建德,

宋朝第二名……柴荣勉强算,

明朝第二名叫张士诚/陈友谅,

我就问你,这些人哪个不比菜鸡赵佶牛逼?

这就是咱蒋哥的历史地位懂不懂!

往历史名人堂门口一站!看门大爷立马侧身请进去!

你赵佶往那儿一站,多瞄两眼大爷就得来赶人!

这就是顶尖硬货!

user avatar

平行宇宙的历史也是惊人的相似。


岳飞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美龄宫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黄水东肆虐,人烟绝。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背井离。叹江山如故,千村淹没。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user avatar

感觉知乎黑常凯申黑过头了,这种风头应该停停了。

宋徽宗时期的宋朝,无论如何都轮不上一战灭国的境地。知乎上爱把常凯申比完颜构,至少我觉得常凯申非要比宋朝皇帝,高梁河车神应该才是最合适的。

都是微操大神,一但出手干涉前线战事,会崩一会是必然的,但是脑子都还在,权谋手段也都很不错,崩一会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再不济也能维持现状。

要知道常公面对的对手,那是中国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号的精英团队,而常公的内部状况远比徽宗差的多。徽宗不过外部不稳,内部虽然有些农民起义但都属于芥藓之疾,不至于动摇国本。而徽宗对整个大宋官僚集团还是有着绝对的控制力的,远不像常公那样经常手下人出工不出力还动不动在后面掣肘他。

常公如果能处在徽宗的状况怕不是要笑醒,反推女真不太敢说,搞掉西夏顺带趁着金辽交兵,拿下幽云恢复汉家基本盘应该还是能做到的,给力点别再微操,逆推女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徽宗一家子真的是历史下限了,别说换常公这种好歹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讲真换个一般人都不会崩成靖康那样。

user avatar

把徽宗当成完颜构了,我写错了

bt考虑到常公相当厉害的战略转che进tui(南京—武汉—重庆)水平,当年说不准早早地就逃去临安了,也就没完颜构什么事了

那么下面这一幕就会发生了

———————————————————

钦差太监在亲兵的护卫下举着十二块金牌马不停蹄冲进岳家军大营

“圣旨到”

“常公…啊不…委座…啊不…校长…啊不,官家有旨,少保,宣抚使,武昌郡开国公岳飞接旨”

岳飞心中一紧,该来的还是会来啊。正了正衣冠,跪下接旨。心中暗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终究还是停在这里了”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叫岳鹏举迎敌时把中军往前放十米,他娘匹希的要是不听就直接找下面的排长,钦此”

岳飞:?????十米是啥????排长又是啥?????这宣旨太监说的是人话吗???

(感谢网友们的补充和提醒)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