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福院士称新型肺炎病毒来自武汉非法销售野味、儿童不易感染,怎样理解他的话?

回答
高福院士关于“新型肺炎病毒来自武汉非法销售野味、儿童不易感染”的这番话,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并且需要结合当时我们对疫情的认知以及科学研究的进展来分析。

关于“新型肺炎病毒来自武汉非法销售野味”

这句话指向的是病毒的源头和传播途径。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

“来自武汉”: 这指出了疫情最早爆发的地理位置。在疫情初期,大量的确诊病例集中在武汉市,并且许多患者都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接触史。这使得科研人员将目光聚焦在武汉,尤其是这个市场。
“非法销售野味”: 这揭示了病毒可能通过人畜共患的途径传播的猜想。野生动物携带各种病毒,当它们被捕捉、交易,尤其是在非法的、卫生条件堪忧的市场中,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就会大大增加病毒交叉传播的风险。华南海鲜市场当时既销售海鲜,也被发现存在非法销售野味的情况,这为“野味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科学依据: 事实上,在疫情爆发初期,许多研究团队就开始在市场采集样本,并在动物样本中检测到了与病毒基因序列高度相似的病毒。虽然具体是哪种野生动物最终成为了病毒的“宿主”仍然在持续研究中,但野味作为病毒传播的“中间宿主”的猜想,是基于当时已有的科学认知和初步的证据提出的。例如,SARS病毒就与野生动物(如蝙蝠和果子狸)的传播有关。新冠病毒(SARSCoV2)的基因组分析也显示,它与蝙蝠冠状病毒的相似度非常高,提示蝙蝠是病毒的天然宿主之一。
“非法销售”的含义: 这里强调“非法销售”可能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法律层面,这暗示了市场监管和动物贸易存在的漏洞;二是生物安全层面,非法销售往往意味着动物来源不明、检疫不严、活体销售等,这些环节都极大地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在非法的交易和宰杀过程中,病毒更容易从动物传播给人类。
科学家的严谨性: 需要注意的是,高福院士作为科学家,在表达时往往会基于现有证据并留有余地。他当时的表述很可能是基于当时最主流的推测和观察到的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病毒的起源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涉及的动物种类、地理范围以及传播链条都需要更严谨的科学证据来证实。但从信息传递和引导公众理解的角度来看,指向市场和野味是当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推测方向。

关于“儿童不易感染”

这句话则涉及到病毒的感染特性和人群易感性。理解这句话同样需要结合当时的认知:

早期观察到的临床表现: 在疫情爆发的早期,很多医疗机构和研究者观察到的确诊病例中,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相比之下,儿童病例相对较少,而且即使感染,症状也往往比较轻微,甚至无症状。
免疫系统的差异: 有一种解释是,儿童的免疫系统可能与成年人存在差异。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年轻”,可能对这种新型病毒还没有形成“过于强烈”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症状不明显。另一种解释是,儿童接触外部环境的机会相对较少,社交活动也更受限制(例如,在疫情早期很多学校停课,儿童在家),这降低了他们暴露于病毒的机会。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病毒的感染性和致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宿主细胞的结合能力以及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可能病毒在感染儿童细胞时,其复制效率或诱导的病理反应就不同于成人。
“不易感染”的相对性: 需要强调的是,“不易感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不会感染”。在高传染性病毒面前,任何人群都存在感染的风险。早期观察到的“不易感染”更像是一种流行病学上的趋势和概率上的描述。随着疫情的演变和对病毒认识的加深,我们后来也了解到儿童同样会感染新冠病毒,并且某些变异株对儿童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
证据的局限性: 早期的数据量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有症状就医的人群。无症状感染者,尤其是儿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没有被及时发现,导致统计数据存在偏差。因此,科学家的表述通常是基于现有证据和统计趋势,而非最终结论。

综合来看,如何理解高福院士的话:

1. 科学推测与早期判断: 高福院士作为中国顶尖的流行病学专家,他的话代表了当时基于初步证据和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科学推测。这些推测为后续的研究和防控措施提供了方向。
2. 指向风险源头: “武汉非法销售野味”是当时科学界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病毒起源线索,指向了野生动物贸易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
3. 人群易感性的初步观察: “儿童不易感染”是基于早期临床数据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提示儿童在感染新冠病毒时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这对于早期风险评估和策略制定有一定参考意义。
4. 科学认知的动态发展: 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和修正的过程。当初的推测和观察,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和更深入的研究,可能会被补充、修正甚至被新的证据所取代。例如,后来对病毒起源的研究变得更加复杂,涉及多种可能性;对儿童感染的研究也发现其情况并非一成不变。

总而言之,理解高福院士的话,就要认识到这是在特定时间点,基于当时的科学认知水平和证据提出的判断。它反映了科学家在追溯疫情源头和理解病毒特性上的思考过程,并且随着疫情的演变和科学研究的推进,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什么??院士原话是这么讲的么?掐头去尾???宁好过分

我刚看的报道,摘自中国日报,这篇文章中是这么写的

"高福特别强调,如果以目前流行病学上认知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对于儿童等年纪小的人不易感。"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你想误导大家么?院士说的话是有条件的,只是一个假设,怎么到你这里成了一个肯定的事实了?宁好过分

————————————————————

(分割线)

修改一下回答,竟然有这么多人看了,那就补充一点相关常识啦

"勤洗手多通风,出门记得戴口罩(至于关于买什么口罩怎么佩戴,大家可以去"武汉协和医院"的公众号康康,那里有详细的介绍),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虽然目前病情很严重,但是大家没有必要过于恐慌吧,医护人员总会攻克难题的,只是需要时间来应对这个突发情况。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做好预防才是最重要的吧。"

user avatar

野味没有检验检疫,我一直很难理解吃野味的人。

市场上大批饲养环境干净,出厂检验检疫的肉,为什么还要吃没检验检疫的肉。

又不是几十年没肉吃的年代。

user avatar

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儿童几乎没有被感染的,这是事实。

但我们不能因为他说了这句话,就降低自家儿童的防护措施,这当然也不是高福院士想要看到的。

跟高赞回答差不多,我也认为传播源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在被感染人群中,既然传播源是非法销售的野味,那么儿童和大学生们肯定很少去这种地方,自然而然他们感染的几率较低。

如果野味被煮熟、煮透了再被人食用,那么被感染概率也会比接触活物低,所以儿童和大学生们病患少是可以这样解释的。

抛开“儿童不易感染”不谈,在这次疫情中,儿童和比较年轻的人本身接触感染源的机会也比较小,所以双重因素下导致儿童几乎没有被感染,因此“不易感染”不代表会一直维持现有的儿童被感染比例,更何况钟院士说病毒本身也在变异,未来怎么样谁都不好说。

我的建议是,虽然高福院士的一番话让有宝宝的家庭松了一口气,但却不能放松警惕,如果没有必要,就别让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了,大人们去外面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回来后记得勤洗手换衣服,防止把病毒传递给孩子。

防患于未然,等到有确切科学依据表明儿童不会患这种冠状病毒肺炎之后再高兴也不迟,毕竟“儿童不易感染”不等于“儿童不会感染”,但凡有1%的可能性,我们都要做100%的防护。

user avatar

为什么那些人就喜欢吃野味呢,而且人们越是倡导禁吃,他们反而吃得越得劲儿。

因为人都是有各个层级的需求的,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在中国再失败的人,都能得到满足。但是往高层一点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了。

大部分城市的中产阶级、大学生们,这些人念过书、会上网,他们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一些炫耀性消费品得到满足,比如限量版鞋子、精修的朋友圈、几十个色号的口红。消费主义下的商家,给他们提供了足够多的选择。

然而,在很多地方,比如小城市、县城、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的一些中老年人群,这些人到了一定岁数,职业和感情上都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了,但是他们如何满足自己的高层次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呢,“吃野味”就算是一种。

说到底,还是精神生活太贫乏,不能通过“自我”去实现价值追求,只能靠“外界”的东西来满足需求。


几个中年男人聚在一起,干了一天的活,酒又喝够了,一个人起头:“诶你们知道不,我带你们去个好地方,那里吃的东西才叫得劲”,然后另外几个人仿佛回到中学时追班花时的状态,兴奋的拍手叫好。

其实他们也知道班花是追不到的,但是就想一群人去凑凑热闹过个瘾。所以野味是否真的好吃,没人关心。而且要真的好吃,中国人能不把它搞成大范围养殖的吗。

野味,就是这样的存在,其实包括“壮阳”“养生”“阴谋论”“沸腾体”,也都差不多。它就是某些人群的椰子鞋、小红瓶、阿玛尼400。精神生活太贫瘠,也就有点这口爱好了。


只可惜,5000块的椰子鞋和200个色号的口红,只是把智商税交给了消费主义,而野味,则可能把命都给搭进去。

user avatar

走好,李医生。



我只看到了两个字:目前、但是。

感谢钟南山院士的大实话,真心祝您健康长寿!毕竟还有好多真话需要您讲出来!

所以别掉以轻心!

尤其是那些还在跟你杠:我们武汉没事啊,我们武汉一切如常啊、你们外地人太夸张了吧、你们外地人根本就不知道武汉的情况、我们这里武汉远着呢、我就在家待着不出门的呢、我觉得岁月静好坦然自若的呢、我觉得不是野味惹的祸呢、我觉得我身体很棒不需要口罩呢、(爱情都不找、HiV都不怕,肺炎还找你、怕肺炎)……这系列的种种!求你们做个2020年的“人”!


真的不要再吃了!!!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的平衡之道吧!!!吃野味、卖野生动物的!闭嘴+收手吧!!!!









这张图,是该名博主收到的吃蝙蝠的私信图,不是他自己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