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地铁修的早
因此普遍没有修建通风井,特别是站台通风,因此必须依靠列车带动隧道内风压给站台通风
2.我国早期线路一样没有设置通风井
这就导致了即使建设玻璃隔墙也只能做到半包式,无法全包。典型为上海2号线
3.钱的制约
门的价格不贵,但是让门与线路连接同步开门的程序费,无论国内外都是非常恐怖的数字,这就又回到第一条了,因为地铁修的早,国外很多线路到现在用的还是多年前的老系统,你要升级,呵呵
我国的幸运在于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第一轮地铁建设始于2005年后,截止2005年全国范围内通地铁的城市只有10座
因此无论新城市还是老城市新线都已经吸取经验,决定建成之初就上全包玻璃屏蔽门
因为国内地铁建设时间普遍较晚,且单一线路车型较为单一。
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地铁都兴建于2010年以后,此后建设的地铁系统,放眼全球,也基本普及了屏蔽门,而很多国家的地铁建设于上世纪初甚至更早,所以没有屏蔽门也正常
第一条安装屏蔽门的地铁线路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法国里昂(有可能记错了,反正是法国的),设计初衷是配合自动驾驶以提高安全性,随后类似形式的全高屏蔽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而在此之前投入运营的地铁系统少有加装屏蔽门的,因其涉及到信号改造,线路改造,车辆越行限速等,难度不低
举个没有屏蔽门的例子,纽约地铁,一方面,连年亏损,没钱,另一方面,人流量极大,安装屏蔽门可能会把屏蔽门挤坏,而因为建设年代极早,站台较为窄小,且设有越行线,车辆高速越行可能导致屏蔽门爆裂,再加上车型混杂,因此没有安装屏蔽门
而北京,上海等地地铁加装屏蔽门(如1号线)也是本世纪10年代的事了
前些日子屏蔽门一直欠缺的日本也把屏蔽门基本普及了,当然了,私铁和地下铁我不太熟悉,对jr倒是还好,jr的在来线车辆除部分长途车辆外,基本都是类似于地铁的车型,停站和运营思路也类似于地铁,因此我觉得jr也可以拿来讲,此前因为部分车站站台紧贴正线,车型混杂和人流量大而一直没有安装屏蔽门,再发生数其人身事故后(事实证明有没有屏蔽门人身事故都是照常发生)屏蔽门开始普及,为了解决气压和车型问题,jr东日本推广了门非常宽的半高屏蔽门,jr西日本推广了绳索屏蔽门,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普及屏蔽门技术上没有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国外人掉进地铁里的事件,时有发生。
而我们这边基本没有发生过。
超可怕!纽约地铁又出现疯子推人,受害者当场遭碾死亡-时尚频道-手机搜狐
以前国内的也没有啊。
北京一、二号线以前就没有,最近几年才加装的,所以你看北京其他地铁全玻璃屏蔽,而一二号线是半屏蔽的,玻璃只有一米多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