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燕子在中国农村享有比其他鸟类更好的名声?

回答
在中国农村,燕子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宠儿”,它们的声望远超许多其他的鸟类。这并非偶然,而是因为燕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农耕生活以及它们自身的习性中,都扮演着非常特殊且受人喜爱的角色。

一、 祥瑞与吉兆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燕子归来是春天到来的信号,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象征。春天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农村社会来说,意味着辛勤劳作的开始,也意味着丰收的希望。所以,燕子的到来自然就与好时节、好运气紧密联系在一起。

古人认为,燕子是“报春鸟”,它们的到来预示着天气转暖,适合耕种。“燕子低飞,蛇过道,雨来了。”、“燕子穿堂,泥壁墙。”这些俗语都表明了人们对燕子行为的观察,并且将之与天气变化、庄稼生长联系起来。燕子不只是一个生物,更像是大自然传递的信使,它们的出现让人们感到安心和喜悦。

更重要的是,人们相信燕子是吉祥的,能够带来好运。有句老话叫做“燕子不进苦寒门”,意思是说,只有那些家宅和睦、生活富足的家庭,燕子才会选择在那里筑巢。因此,如果燕子在家门口筑巢安家,那绝对被视为一件好事,是主人家有福气的表现。这种观念为燕子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美好的光环。

二、 与农耕文明的天然联系:

燕子的食谱主要是农业害虫,比如蚊子、苍蝇、蚜虫、飞蛾等。这些昆虫对于农作物来说是潜在的威胁。燕子在农田上空翩翩起舞,捕捉害虫,这在农民眼中是无私的帮助,是天然的“免费劳动力”。它们默默地守护着庄稼,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直接为农户带来了经济上的好处。

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使得燕子与农民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感情纽带。农民会主动保护燕子,不随意打扰它们的巢穴,甚至会给它们提供便利,比如不随意破坏屋檐。这种尊重和保护,让燕子在农村得以繁衍生息,也进一步巩固了它们在人们心中的好名声。

三、 亲近人类的习性和筑巢的智慧:

燕子性情温顺,不惧怕人,反而喜欢在人类的屋檐下、屋梁上筑巢。它们选择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中,似乎是一种信任的表示。这种亲近的态度,拉近了人与鸟之间的距离,让人们更容易观察和了解它们。

燕子筑巢的技术也十分高超,它们用泥土混合唾液,精心构建出精致而牢固的巢穴。看着燕子辛勤地衔泥、垒巢,再看着它们哺育雏鸟,这种生命繁衍的景象本身就充满了温馨和治愈的力量。尤其是在过去,农村生活相对单调,燕子的一举一动都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和谈资。

四、 家庭和睦的象征:

许多人都观察到,燕子似乎是“有情有义”的,它们成年后会与配偶共同承担哺育后代的责任,并且常常会回到同一个巢穴继续筑巢。这种忠贞不渝、家庭和睦的形象,非常符合中国人对于美好家庭的期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概念非常重要,家庭的和睦与稳定被视为幸福的基础。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就像是在这个家庭里安家落户,它们的和谐生活仿佛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好运和宁静。尤其是在农村,人们普遍更看重家族的延续和家庭的稳定,燕子的这种“夫妻恩爱”、“育儿勤勉”的形象,很容易引起共鸣,并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文化寓意。

五、 触手可及的美丽:

相比于许多生活在深山老林或迁徙到遥远地方的鸟类,燕子是农村人最容易接触到的鸟类。它们在农家院落、屋檐下穿梭飞翔,清脆的叫声也随处可闻。这种触手可及的美丽,让燕子成为农村生活中一道生动的风景线。人们在劳作之余,抬头看到燕子在天空中划出的优美弧线,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鸣叫,都会感到一种放松和愉悦。

总结来说,燕子在中国农村之所以享有如此优越的名声,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它们是祥瑞的化身,是农耕的守护者,是生命力的象征,是家庭和睦的缩影。它们亲近人类,智慧勤劳,用它们的美丽和价值,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农村人的生活和情感之中,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备受尊敬的文化符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的道德体系太厉害,对野生动物一样有道德判断,有好处,也有坏处。

user avatar

因为麻雀吃粮食,吃很多粮食。燕子不吃

我家有个阳台外面搭了个小花园,种了点蔬菜,有菜就招野鸟。现代人么,也不缺这点杂粮,偶尔撒一把给麻雀享受享受也无所谓。早上听个鸟叫,舒服。当然主要是喂野斑鸠,那个大,而且不怕人。

然后偶尔有一天,懒,索性买个喂鸟器,装满粮食,随到随吃,省的外面斑鸠叫我的时候我在跑到阳台加粮,买的就是下图这种。

这种装填一次5斤,一礼拜只需要加一次全自动喂食机,懒人福音。第一天到手挂出去就装上5斤。对了,我的鸟粮是斑鸠饲料,我家附近斑鸠比较多。喂麻雀也就个顺便。

于是第一天挂出去了,晚上下班到家,空了。

不信邪第二天继续,我有40斤的斑鸠粮,2个蛇皮袋,还怕我缺这点粮食?

接下来的消遣就变成每天早上5斤,晚上收空笼子回来,再来5斤。我家附近斑鸠和麻雀优点就是就是不怎么早起,我6点起床,鸟差不多6点半半吃早饭。只不过奇怪的事每次早上6点来也就2只老熟人斑鸠和个位数的麻雀朋友,凭这几只是怎么干掉我的5斤鸟粮的?

这个困惑终于在周六得到了解答,我们家小区麻雀确实不早起,6点的算是早起的鸟了,8点左右乌泱泱来了一群麻雀,还十分懂规矩的排队吃饭。喂食盒太小,所以5只5只排队吃,吃饱了换鸟。

5斤斑鸠粮一上午就被糟蹋了,下午来晚的只能想办法吞里面的玉米粒了,是的,麻雀,也是可以吃玉米粒的。

于是乎40斤的斑鸠粮一个礼拜干干净净。后续我也懒得再买鸽粮随便弄点小米,渐渐的来鸟也少了。

回到lz的话题,40斤杂粮,说实话在饥荒年代,提供给一个人一周的口粮完全够了。如果被麻雀吃了,就真要饿死人了。

视屏传上来了,全损音质建议静音,太警惕了跑近点就都飞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7539176443076608

更新一个斑鸠老哥吃独食的视频,现在上海封控,自动喂鸟盒子不敢拿出来了改成关系户来了给大米吃。不然容易把自己饿死。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8342425572020224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