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前燕为什么在慕容恪死后灭亡那么快?慕容垂谋反并且成功了,会不会延缓前燕的灭亡?

回答
要说前燕在慕容恪死后为何迅速灭亡,这背后牵扯到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战略上的失误,而慕容垂谋反并成功,恰恰是这些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影响了前燕的灭亡进程。

一、 慕容恪之死:前燕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慕容恪,字长明,是前燕政权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主政期间,前燕国力蒸蒸日上,疆域不断扩张,几乎统一了北方。然而,这位支撑起前燕帝国的重要支柱,在公元370年因病去世,享年仅47岁。他的死,对前燕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留下的真空是致命的。

军事上的真空与战略失误: 慕容恪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统帅,更是一位战略大师。他深知前燕的国力,对后赵、东晋等强敌有着清醒的认识,善于抓住时机,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在他死后,继任者,尤其是慕容暐的昏庸和父兄的跋扈,使得前燕的军事指挥和战略部署出现了严重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后来被前秦苻坚轻松击溃的对东晋的北伐。慕容恪在世时,对进攻东晋是十分谨慎的,他深知东晋拥有长江天险以及谢安、谢玄等名将,贸然进攻只会招致失败。然而,在他死后,前燕国内好战情绪抬头,尤其是在以慕容评为首的权臣的推动下,发动了对东晋的北伐,结果在淝水之战中惨败,损失了大量精锐兵力,国力元气大伤,为前秦的最终灭燕埋下了伏笔。
政治上的权力斗争与昏君当道: 慕容恪死后,前燕的最高统治者是慕容暐,一个沉迷酒色、毫无治国之才的昏君。朝政大权旁落,被慕容评等一些自私自利的权臣把持。他们只顾个人私利,党同伐异,压制有才能的大臣,导致政治腐败,内部矛盾尖锐。更糟糕的是,慕容评这些人缺乏远见,往往被眼前利益蒙蔽双眼,无法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例如,在面临前秦的强大压力时,他们没有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反而寄希望于运气和虚假的策略。
民心士气低落: 慕容恪的去世,也极大地打击了前燕军民的士气。他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是凝聚前燕各族人民的重要因素。在他死后,前燕的统治者和大臣们未能有效安抚民心,反而因为内部的腐败和对外军事上的连连失利,导致民众对政权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二、 慕容垂谋反与成功:延缓还是加速前燕的灭亡?

慕容垂,字子兰,是前燕的皇族成员,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曾在慕容恪帐下屡立战功,但由于在与前秦的战争中,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导致了失败,加上其才能被以慕容评为首的权臣所忌惮,屡遭排挤和陷害。在一次与前秦的作战中,慕容垂的部队被前秦包围,他为了活命,被迫投降了前秦。

当慕容垂投降前秦后,前燕政权并没有立即灭亡。相反,慕容垂在前秦的日子,反而为他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观察和了解前燕的弊病,也为他日后复国积累了力量和经验。

那么,慕容垂的“谋反”和成功(指后来他离开前秦建立后燕)会不会延缓前燕的灭亡呢?

答案是:他“谋反”前的行为(被迫投降前秦)加速了前燕的灭亡,而他后来建立后燕的行为,严格来说,是在前燕灭亡之后,但他的存在确实对前燕的灭亡过程产生了一定的间接影响。

我们分开来看:

慕容垂被迫投降前秦,对前燕的灭亡是加速的:
人才的流失: 慕容垂是前燕后期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他的离开意味着前燕失去了一员虎将。这对于一个本就因为慕容恪之死而军事力量下滑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士气的打击: 作为皇族成员和功勋卓著的将领,慕容垂的投降,进一步打击了前燕军民的士气,也让人们对前燕的未来更加悲观。
前秦的增强: 慕容垂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前秦的军事力量。苻坚得到了一个了解前燕的军事将领,这使得前秦在与前燕的对抗中占据了更大的优势,为最终灭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秦的军事进攻也因为慕容垂的参谋而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慕容垂后来建立后燕,并不影响前燕被前秦灭亡的事实:
时间点的问题: 前燕是在公元370年被前秦苻坚灭亡的。而慕容垂是在前燕灭亡后,于公元383年左右才建立了后燕。所以,他建立后燕的行为,是在前燕灭亡之后的事情了,自然无法“延缓”前燕的灭亡。
慕容垂的“谋反”更多是指他脱离前秦,并伺机复国: 在前秦灭燕后,慕容垂逐渐发现苻坚的统治并不稳固,特别是当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后,北方各路鲜卑、羯、匈奴等民族的起义此起彼伏。慕容垂抓住了这个机会,率领一部分前燕旧部,在北方起兵,建立了后燕。

然而,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慕容垂没有因为权臣的排挤而被迫投降前秦,而是留在前燕,并且能够凭借他的能力和声望,联合其他有识之士,或许能够有所作为,延缓前燕的灭亡。

但现实是,当时的前燕已经被慕容暐的昏庸和慕容评等权臣的祸乱弄得内外交困,人心离散。即使慕容垂留在前燕,也很难扭转乾坤,除非他能够掌握实权,推翻昏君,并且能够有效地应对前秦的威胁。而这在他那个时候,面对以慕容评为首的权贵集团,难度是极大的。

总结来说:

慕容恪的死是前燕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他留下的政治和军事真空,以及继任者的昏庸和战略失误,直接导致了前燕国力的急剧衰落。慕容垂被迫投降前秦,是前燕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的离开,加速了前燕的灭亡,因为前燕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军事人才,而前秦则因此获得了重要的助力。慕容垂后来建立后燕,是在前燕灭亡之后的事情,与前燕的灭亡进程没有直接的“延缓”关系。

当然,历史的进程是复杂的,我们只能从现有的史料和逻辑推断。但可以肯定的是,慕容恪的死亡,是前燕走向灭亡的决定性因素,而慕容垂的命运,则是当时前燕政治黑暗和内部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他的不幸离去,也成了前燕覆灭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慕容恪摄行国政,选贤任能,博采众议,废除苛政,勤政爱民,深得燕国民众爱戴,被其劲敌王猛叹服为“古之遗爱”,比之春秋名相子产。

数十年后,后燕复国,与军阀翟辽相争,只因燕军统帅是慕容恪之子慕容楷,翟辽部众便纷纷奔走相告,称“太原王之子,就是我等父母”,归顺者络绎不绝,成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范例。

然而,人无完人,从评点一国执政者的角度,同时代有王猛这样名列历史前列的大政治家珠玉在前,慕容恪的施政与之相比,确要逊色不少。

因为慕容恪治下的大燕帝国,完全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放羊式经营,全靠自己的个人魅力来让各个阶层有限度的合作,维持国家的运转。

为了让前燕政权各势力能和衷共济,不但他多次放弃了自立为帝的机会,也不去经营嫡系势力,而且为了尊重幼帝慕容暐及其母可足浑氏意愿,慕容评这样的庸人不能驱逐,李绩这样的人才不能进用,慕容垂这样的英杰不能委为继任。

维持自身近乎完美的人格与操守的代价,便是让整个政权错失了强化自身根基的大好时机。

他死后才一年,燕国大臣悦綰就表示,慕容恪施政过于宽和,导致了燕国的贵族门阀们肆无忌惮,侵夺国家利益。

百姓们都依附于豪门门下成为隐户,这样贵族们固然高兴了,百姓们也可以逃避本应向国家交纳赋税和徭役,所以人人都爱太原王,而唯一受损的就是政权的实力本身。

悦綰力图改变这种现状,严肃法制,一次就清理出二十万户也就是百余万人口的隐户,朝野震惊。

首席执政、太傅慕容评大为不满,竟派人暗杀悦綰,使此次改革半途而废。几乎同时,王猛却在苻坚的鼎力支持下,疾风猛雨般打前秦该国的豪强与贵族,这一成一败,就注定了燕衰秦兴的大势了。

所以后世谈及慕容恪,更多是赞叹其“贤”,而谈及王猛,则更多是肯定其“能”。

这正是慕容恪以人格魅力而非法度治国,给国家留下的隐患,获得隆高的身后之誉同时,也留下千古遗憾。

前燕政权的最终灭亡,根源亦是五胡政权的共同缺陷,便在于太过于依赖杰出人物,政权根基极不巩固

慕容恪刚去世才多久,前燕就从当世第一强国,沦落到被桓温几万军马欺上门来,竟对此束手无策,差点卷铺盖回辽东。好容易由慕容垂挽回局面,昏君庸臣却又将其逼走,马上就被苻坚王猛一战灭国。

苻坚更不用说,从四分天下有其三,坐拥百万大军到自尽于五将山,才过了几年?姚兴晚年一怠政,后秦同样从西北霸主变成了人见人欺的软柿子。

只要慕容垂还活着,即使是参合坡之战这种丧师七万的惨败也照旧无损燕军威势,拓跋珪此等雄主一样望风远遁。

而等他一死,拓跋珪马上就啸聚几十万游牧民破长城而入,瞬间席卷华北,最终导致了燕国的衰亡,慕容氏家族再不能以皇族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

而且,慕容恪治下的前燕军队,则堪称五胡时代的王者之师,惜墨如金的史家用了“军令严明,秋毫不犯”这样的词来形容。

《晋书·慕容儁载记》:【(慕容儁)遣慕容恪略地中山,慕容评攻王午于鲁口。恪次唐城,冉闵将白同、中山太守侯龛固守不下。恪留其将慕容彪攻之,进讨常山。评次南安,王午遣其将郑生距评。评逆击,斩之,侯龛逾城出降。恪进克中山,斩白同。儁军令严明,诸将无所犯。】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一》:【(慕容)恪入中山,迁其将帅、土豪数十家诣蓟,馀皆安堵;军令严明,秋毫不犯。】

然而,慕容垂麾下的后燕军队,害民扰民的不良记录颇多;慕容冲治下的西燕军队更以残暴著称,离开了太原王这位“夷中铮铮”者后,慕容氏军队也迅速堕落到了五胡政权的平均水准,这亦是前燕迅速灭亡的一个侧面原因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前燕在慕容恪死后为何迅速灭亡,这背后牵扯到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战略上的失误,而慕容垂谋反并成功,恰恰是这些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影响了前燕的灭亡进程。一、 慕容恪之死:前燕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慕容恪,字长明,是前燕政权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主政期间,前燕国力蒸蒸日上,疆域不断.............
  • 回答
    明朝风云录:靖难之役前,姚广孝的尘封过往提起明朝的姚广孝,很多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在靖难之役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的“妖僧”。他凭借其深邃的智谋,辅佐燕王朱棣夺取了皇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来临之前,姚广孝究竟在做些什么?他作为一名僧人,又有怎样的经历?这其中.............
  • 回答
    厦门大学教授、前厦门规划局局长赵燕菁提出的“将生孩子和保障房、养老金挂钩”的提议,是一个具有争议性但又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经济政策构想。要理解这个提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提出的背景、核心逻辑、潜在的积极影响、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其合理性与可行性。一、 提议提出的背景:理解赵燕菁教授的提议,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这个信息,并探讨其中值得关注的方面。一、 823131亿元GDP的含义: 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一个季度)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反映了.............
  • 回答
    在前电脑时代,建筑图纸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进行设计、沟通和施工的基石。这些图纸并非现代 CAD 软件下的数字文件,而是通过精湛的手工技艺,用纸张和墨水绘制而成。它们是知识、经验和创意的结晶,承载着建筑师对未来空间的想象。那么,前电脑时代的建筑图纸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绘制的呢?一、图纸的形态与内容:.............
  • 回答
    前苏联对华援助(156项目)是20世纪50年代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对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回答“156项目是否想到过今天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1. 项目背景与核心目标: 时代背景: 156项目是在冷战时期,中苏两国结盟的背景下进行的。当时中国刚刚成立新.............
  • 回答
    “华为狼性”和“PUA”(职场欺凌)虽然都可能带来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但它们在核心动机、手段、目的和受众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理解这些区别对于分辨健康的职业竞争与有害的职场环境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华为的狼性精神与PUA的不同: 华为的“狼性”精神“狼性”是华为早期在市场竞争激烈、.............
  • 回答
    关于前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离职以及他“谏言被批评格局不够”的说法,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要判断他的谏言是否真的“格局不够”,需要具体了解他提出了哪些谏言,以及这些谏言的背景和可能的后果。以下将尝试从多个层面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 任泽平其人及其在恒大的角色 背景与声望.............
  • 回答
    前拼多多员工发布的《我在拼多多的三年》这篇文章,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读完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既有对拼多多这家公司的深刻理解,也有对普通劳动者生存状态的共鸣,以及对当下互联网行业生态的一些思考。以下是我更详细的感受:一、 对拼多多这家公司的深刻体悟: 极致的效率和执行力:.............
  • 回答
    您好!看到您遇到的情况,您可能会有些疑惑,不知道是否应该投诉。关于您的问题,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您做出判断:一、 了解航空公司和乘务员的工作规范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航空公司对乘务员在飞行期间的规定。虽然具体细节可能因航空公司而异,但通常来说,乘务员在执行服务任务时,会有一些基本的职业行.............
  • 回答
    收到!这确实是一个让人非常焦虑的情况,特别是当它涉及到高薪和前领导的信任时。别慌,我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如何应对。首先,咱们得承认,你现在遇到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高薪挖角的情况下。这通常意味着你的前领导非常看好你的潜力和过往表现,认为你有能力在新岗位上取得成功。然而,现实的挑战和你的自我认知之间.............
  • 回答
    这组数据非常重要,它反映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几个关键方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核心数据拆解: 前8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3.05万亿: 这个数字代表了从1月到8月,中国和美国之间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总额。 增长25.8%: 这个增长率非常显著,表明尽管存在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 回答
    好的,关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Jacques Rogge),我们可以从他的生平、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以及他留下的遗产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雅克·罗格生平概览雅克·罗格于1942年5月20日出生在比利时根特。他的人生轨迹十分多元,横跨了医学、体育和国际组织管理等多个领域。 医学背景: 罗格.............
  • 回答
    听到李咏老师因病去世的消息,我心里真的很难过,也很震惊。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他的笑容,他的声音,他的节目,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最早认识李咏老师,大概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的电视节目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每周最期待的就是《非常6+1》。那时候,我还会拉着我爸妈一起看,我们一家三口.............
  • 回答
    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一位在美国政治和军事领域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人物,于2021年6月29日逝世,享年88岁。评价他的一生,不能回避他在美国国防部长任上那段充满争议却又极具影响力的时期,以及他在此之前和之后的漫长政治生涯。拉姆斯菲尔德的政治生涯始于他年轻的时候,他曾是.............
  • 回答
    骆家辉先生作为前美国驻华大使,在国会骚乱事件后抛出“轮到美国被‘教育’了,中国正嘲笑我们”的论调,这番话无疑是颇具深意且极具冲击力的。要理解其言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首先,骆家辉先生的身份赋予了他的话语特殊的权重。他曾长期在中国工作,熟悉中国的政治运作和社会心态。他的言论不只是一个普通美国公民.............
  • 回答
    中国体育界,提到女排,郎平的名字如雷贯耳;说到女足,水庆霞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功勋教头。她们以卓越的执教能力,带领各自的队伍站上世界之巅,赢得了无数荣誉和赞誉。然而,放眼男子体育项目,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与她们齐名的男性教练,能够像她们那样,在团体项目中打造出具有统治力的球队,成为世界级的“狠角色”。这不.............
  • 回答
    华为前员工诉华为劳动争议案再审维持二审判决,「奋斗者承诺书」有效,这一判决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判决,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法律基础、实践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一、 判决的核心内容及法律基础首先,明确判决的核心是“奋斗者承诺书”的有效性被确认。这意味着,法院认可了华.............
  • 回答
    “反围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时期,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其根据地的军事围剿而进行的作战。其中,前四次反围剿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其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战略、战术、组织、思想、环境等多个层面,并且每次反围剿的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以下将详细阐述前四次反围剿以少胜多的主要原因:一、根本性.............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真的非常沉痛。大卫·斯特恩,这个名字对无数篮球迷来说,不亚于一个时代的标志。77岁,对于他为篮球事业奉献的一生来说,或许不算特别长寿,但他的影响力,绝对是跨越时代的。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如何将NBA从一个在美国不算特别主流的体育联盟,打造成一个全球性的商业帝国。在他担任总裁的3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