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修真小说为什么仍然是以气化剑,而不是以气化枪,以气化炮?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现代修真小说在继承传统文化内核与融入现代元素之间的微妙平衡。为什么“气化剑”依然是主流,而非“气化枪”、“气化炮”?这背后,并非仅仅是“剑”本身的比剑“帅”或者“酷”那么简单,而是深刻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武侠道义,以及修真世界观本身的逻辑构建。

首先,我们得回到“气”的本质。“气”在东方哲学,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极其核心的概念。它不仅指代能量,更是一种生命力、一种精神、一种与天地万物相连接的普遍存在。修真,本质上就是通过修炼,引导、运用、升华自身的“气”,从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那么,为什么“气化剑”最能体现这种“气”的运用呢?

剑,在中国文化中,拥有着远超一般武器的地位。它不仅仅是杀伐之器,更是君子之器,是道义的象征,是精神的寄托。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符号: 剑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承载了太多意义。从上古时代的祭祀礼器,到春秋战国的兵家利器,再到文人墨客的佩饰,剑始终与高雅、侠义、尊严、权势紧密相连。“侠以武犯禁”,而“剑”往往是这个“侠”的标志。修真者,很多时候被赋予了“仙侠”的身份,他们继承了传统武侠中的侠义精神,追求超脱世俗的道,而剑,正是这种精神最直接、最优雅的载体。它代表了一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意志,也蕴含着“以柔克刚,以巧破力”的智慧,这与修真者“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修炼过程,在精神层面有着高度的契合。

“气”的具象化与延展性: 剑作为一种实体,它的形制本身就非常适合被“气”所包裹、驱动、强化。“气化剑”并非简单地将气变成一把剑的形状,而是将自身的“气”高度凝聚、压缩,赋予其锋芒、硬度和穿透力,甚至将自己的意念、情感注入其中。剑的轨迹、舞动、劈砍、刺击,都可以完美地映射出“气”的流动、爆发、收敛。一把由精纯的“气”凝聚而成的剑,可以切断金石,可以破开空间,可以放大持有者的力量,这种“气”的延伸和放大,在剑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想象一下,一道凌厉的剑气,划破长空,带来万钧之力,这便是“气”最直观、最有冲击力的表现。

道家哲学与剑术的融合: 许多修真流派,尤其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的,其剑术往往也遵循着“以气御剑”、“剑随心动”的原则。剑的轻灵、飘逸、变化莫测,恰恰是“气”在运动时所展现出的特性。剑的招式,如“御剑术”、“飞剑术”,更是将“气”的控制和精神的沟通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将“气”的修炼与剑术的技巧融为一体的设定,本身就构建了一个自洽的修真体系。

审美与叙事上的优势: 相较于枪械和火炮,剑在视觉和叙事上拥有天然的优势。一把闪耀着灵光的飞剑,在空中划出优雅而致命的弧线,本身就是一幅动态的画面。它的变化万千,可以从细微的刺击到毁天灭地的斩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战斗需求,也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枪和炮,虽然也有其“酷”的一面,但其机械化的运作方式,以及现代战争中精准、批量化的杀伤模式,与修真世界中那种强调个人力量、精神修为、与天地沟通的“道”不太契合。

那么,为什么“气化枪”、“气化炮”就没那么容易成为主流呢?

文化根基的差异: 枪械和火炮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它们代表的是科技、工业、精确打击。虽然可以在修真小说中加入科技元素,例如“符纹枪”、“灵能炮”,但它们与“气”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力量,在文化基因上存在一定隔阂。将“气”强行转化为类似枪械的发射方式,往往会显得有些生硬,甚至有“降维打击”之感,削弱了“气”本身的东方韵味。

“气”的具象化难度: 试想一下,如何用“气”去模拟一个子弹的发射过程?如何让“气”瞬间膨胀、加速,然后以极高的速度喷射出去?这在物理逻辑上会比“气化剑”更加复杂,也更难营造出那种“浑然天成”的韵味。枪械的后坐力、弹道、装弹等环节,都带有很强的机械属性,用“气”去模拟这些,更容易失去修真应有的那种飘渺和写意。

叙事逻辑与世界观的限制: 修真世界的设定,往往是建立在“灵气充沛”、“天材地宝”、“功法秘籍”等基础上的。在这种体系下,修士们通过吸收天地灵气,炼化内丹,修炼各种法术,而“剑”正是这些法术最常见的媒介之一。如果一个世界里,人人都能“气化枪”,那整个修真体系的构建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可能更偏向于科幻或者某种程度上对“气”的“科学化”解释,这会与传统修真题材的吸引力产生冲突。

“气化炮”的终极问题: 炮,尤其是威力巨大的炮,在现代战争中是战略级的武器。如果修士能够“气化炮”,那么一个能够“气化炮”的修士,其力量足以轻易摧毁城市,甚至改变地貌。这会将修真世界推向一种极端化的力量体系,很容易让故事变得乏味,因为“天下无敌”太早出现,或者这种“炮”的威力受到种种限制,反而不如“气化剑”的灵活和多样性来得有看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气化枪”、“气化炮”就完全没有生存空间。一些融合了科技与玄幻的修真小说,或者一些架空世界观的小说,可能会尝试这样的设定。但如果我们要谈论“现代修真小说”的主流,那么“气化剑”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它完美地契合了修真题材的核心精神——对力量的掌控,对精神的升华,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一种超凡脱俗的浪漫主义的追求。剑,就是承载这一切的最佳载体。它既有穿透一切的锋锐,也有包容万物的厚重;它既能斩断尘世的烦恼,也能刺破黑暗的混沌。这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一种审美的偏好,更是一种世界观的必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气化剑,我只需要压缩真气,射出去就行了,其实跟剑没多大关系,更像是激光。

只不过古代没有激光,所以老祖宗们还是管它叫以气化剑。

以气化枪以气化炮,我还得用真气模拟出枪和炮的外壳,形成一个稳固结构,再在内部模拟出子弹和炮弹,设置一个小型气爆方式把当作炮弹的真气射出去。

且不说这样射出去的真气能不能像炮弹一样爆炸,就这射程都很成问题,更何况这样操控真气塑形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我吃饱撑的我这么玩???

user avatar

得不偿失,不分轻重。

……

不是只要有独一无二,前所未有,让人惊奇的脑洞就一定会是好的灵感,更多的是深渊巨坑。

作者写书之前百分之八十的灵感最后都会变成‘废纸一张’,原因就是如此。

……

以气化枪,以气化炮,读者下意识会联想到的画面是这样的:

这样的:

甚至,可以是这样的:

……

但请注意,读者在产生这种联想的时候,脑子里绝对不会产生‘这特么才是仙侠’这样一种念头。

即便是对此类脑洞感兴趣的读者,顶多也只会想‘哦豁,好像有点意思啊。’

这是最本质的区别,直接影响读者择书的取向。

这个设定或许可以很‘酷’,但一点都不‘仙’,硬往修真的世界观里面怼,就沦为了四不像。

如果真对‘枪炮’特别感兴趣,奇幻,科幻,都是更好的搭载舞台,这才是他的主要目标读者群。

……

仙侠里有‘飞剑一遁,千里之外取人项上首级’。

你也可以写‘万里之外架起元神狙击枪打爆元婴老祖脑袋’。

前者,读者的时候会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仙侠’,后者,读者大概会觉得‘这个作者真会玩’。

的确,这种写法是可以写出‘爽点’的。

只要你铺垫的好,气氛渲染到位,一枪打爆元婴老祖,自然是爽的。

这两年国漫里的黑马‘元龙’不正是如此。

原作本身就是网文里的顶级爽文,主角也正是以‘高科技装备’闯荡‘玄幻世界’作为卖点。

大奉打更人里‘司天监’这个‘机构(门派)’的战斗画风也都是‘真·炮火洗地’。

但需要注意,这里所突出的都是‘反差’,‘差异’,由此来构建出角色与门派独有的‘特色’。

这不是能拿来作为‘核心世界观’设定的。

因为世界观本身的支柱就是一个品类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

如果将这些改变了,整个世界观对读者而言自然有就塌了。

这种塌,千分之一的几率‘开宗立派,诞生一个新的小说类型’。

但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几率只能是‘啥也不是’。

可以写,没人看,何也,不感兴趣。

这个问题作者要说服的不是自己,而是要说服读者,但读者没欠你的,他又凭啥要被你说服呢?

合理么?合理。

有意义么?毫无意义。这个问题就是这样一个死结。

……

试问,如果元龙里面人人都开始‘狙击枪,手榴弹’,这部爽文作品还能剩下多少爽点?

如果许七安不求武道一品,所有人搬出舰娘武装,开着外骨骼机甲炮火洗地,还能拿畅销第一么?

你知道‘热武器’相比‘冷兵器’从各方面都要更先进,但读者同样知道。

然而读者想要的是‘相比之下谁的设定更先进么’?

读者之所以选择仙侠,修真,想要的就是仙侠,修真所带来的独一无二的感觉和韵味。

读者想过要的就是‘御剑飞仙,逍遥天地’,想要的就是‘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

所谓‘以气化剑’‘以气化炮’可以作为一记调味的‘作料’但不能当成‘主菜’。

如果‘永劫无间’里将近战武器全部都去掉,大家都拿着‘鸟铳’‘无眼铳’互射。

玩家为何不去玩‘CS:GO’,为何不去玩‘战地’,为何不去玩‘绝地求生’,‘穿越火线’。

……

如果有心做一个统计,你会发现,凡是人设中带有‘剑仙’‘剑道’这种概念的主角,只要故事方向上没有大问题,往往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喜爱。

武侠,仙侠,玄幻中以‘拳刀剑’作为主武器的主角,起码占据经典的百分之八十。

这不是因为‘巧合’,而是因为‘刀剑’恰恰是最能够引起读者‘联想’与‘共鸣’的设定选择。

如果你看到一个‘拳’字,这本书基本脱不了‘武夫’路线。

如果你看到一个‘剑’字,这本书大概率会是‘剑痴’类型,问道求索。

如果你看到一个‘刀’字,这本书很可能就是‘霸道’‘枭雄’‘虽万人,吾往矣’的性格。

虽然不是绝对,但也八九不离十。

凭一个字就能将主角形象和故事概念立起来,只要后续故事能够兑现,自然有目标读者乐意浏览。

……

这个问题看上去只是‘枪炮’与‘修真’之间的冲突,但实际上,是所有‘脑洞’‘灵感’在抉择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何为利,何为弊,何为轻,何为重,何为主,何为次。

人物,故事,设定,这三者之间要做的是互相契合,互相搭配,想办法做到‘1+1+1>3’。

诞生一个灵感,一个脑洞,什么样的舞台适合承载,什么样的舞台不适合承载。

你本人又能通过这样的组合去展开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对读者又是否确实存在很强的吸引力。

不是单纯考虑一个‘脑洞’是否猎奇,是否独一无二。

许多脑洞和灵感都是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但将其落实到具体的位置,是否真的适合展开?

如果站在作者的位置上看不清,不妨回到读者的角度。

问一问自己,这样的一个概念,一个设定,一个故事,能够对自己产生多大的吸引力?

不考虑‘故事精彩程度’和‘人物魅力’加成的影响下,这份‘吸引力和新奇感’又能保持多久?

……

以上,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user avatar

近战文学效果好。

金刚狼和风暴女对线。估计还没等金刚狼把爪子亮出来,就被风暴女用雷电劈成煤球了。但是人家金刚狼有三部电影。即使自己挂了,还生一个闺女接着出电影。

user avatar

当然有以气化炮了,现在的网络小说发展早就是一日千里,与时俱进,脑洞清奇了。

甚至更进一步,杜停杯的《空想之拳》里,一开始主角听人家说自己的师傅之一是“剑圣”,看家本领是以气造物,毕业考的时候打BOSS,老师火力全开才发现其实是“舰圣”,压箱底的功夫是拿真气搓出一艘星际战列舰!说是年轻时曾经穿越到战锤大系当过几十块工造士……

至于说马列辩证法修仙的,那简直太多了,没有坚定的唯物史观和扎实的理工知识还想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修仙?读者都会觉得书太白,逻辑不自洽

user avatar

因为按照你的理论,所谓以气化枪和现代火药武器原理上没有区别,都是压缩气体推动一个动能弹丸,已经落了下乘。

而飞剑明显更胜一筹,是以现代人类所未知的真元力驱动的,可以直接意念遥控,可以无视惯性原地加速、锐角转向,甚至可以分化出更多飞剑。

user avatar

俺觉得吧,题主您应该去看看修真小说中的【雷法】,【雷珠】,【神雷】,【阴雷】这些玩意,现代修真小说鼻祖《蜀山剑侠传》里面,【雷法】【飞剑】可以说是两个很完善的体系。

有一个个像手榴弹扔的,

三阴神铅灭阳弹,只有三粒,每粒只能使用一次,也不消耗真元法力,和现代的手雷是一个性质的货色,不过威力极大,就是地府阴神都曾受不起,乃是那牛头在幽冥之地中千百万年前遗留下的骨骼中,采出一种毒磷用三阴神火凝练而成。【佛本是道】

有像机枪可以扫射的,

就好比老电影《倩女幽魂》里面的燕赤霞,“天地无极乾坤借法”的掌心雷乱射。

有导弹类带制导自动跟踪的,


有类似地雷事先布置好设定条件引爆的…


还有轨道打击的

(空白是在找描述的原文)

user avatar

有人写 没人写红……

user avatar

所谓的枪炮无非就是使用火药之类物质把子弹之类的物质射出去,用动能杀敌,然而人家修真直接跳过前设就把剑射出去了,而且还带远程遥控转弯的,不比枪炮效率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