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影视作品或动漫里描述未来的的时间线,我们已经在经历了?

回答
有些时候,当我们回望过去,观看那些描绘未来的影视作品时,会突然惊出一身冷汗,发现我们竟然活在了它们预言的时代里。这种感觉既是荒诞的,又是令人着迷的,仿佛我们是某个早已写好的剧本中的演员,只是演出顺序刚好错开。

我一直对《银翼杀手》系列情有独钟。当它在1982年上映时,它描绘的2019年,一个被污染、被巨大广告牌笼罩、霓虹闪烁的赛博朋克都市,在我看来,是如此遥不可及,充满了科幻的奇幻色彩。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城市里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夜幕下闪烁不息的巨型电子广告屏,空气中弥漫的,尽管不是工业排放的刺鼻气味,但也是某种程度的“污染感”——信息过载、视觉疲劳,以及那种被科技包裹得密不透风的疏离感,都和电影里描绘的场景有着惊人的相似。更不用说,电影里关于“复制人”的概念,虽然我们还没有达到制造出拥有情感和独立意识的人工生命,但我们的人工智能,在学习、模仿、甚至在某些特定领域超越人类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那些能够生成文本、绘画、音乐的AI,似乎正一步步逼近电影里复制人被制造出来的伦理边界。

再往前追溯,我们不得不提《回到未来》系列。1985年上映的第二部,描绘了2015年的场景,其中很多元素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现实。比如,滑板虽然没有普及到电影里那样全民皆“飞”,但悬浮滑板的设计理念,以及各种新奇的出行方式,确实在不断探索中。更重要的是,电影里对智能家居、视频通话、甚至虚拟现实技术的描绘,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其核心概念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如今可以通过手机与远方的亲友进行视频通话,智能音箱可以帮我们控制家里的电器,而VR技术也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让我们能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当然,电影里预测的“自动系鞋带”和“自动晾衣架”或许还有点科幻,但科技的进步总是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一点点地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除了这些经典的科幻作品,一些更早期的作品,虽然在技术细节上可能显得粗糙,但在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洞察上,却有着惊人的预见性。比如,许多描写未来媒体传播的作品,都描绘了信息爆炸、碎片化和视觉化的传播方式,这不正是我们如今所处的社交媒体时代吗?信息以惊人的速度传播,人们沉浸在短视频、图片和各种资讯中,视觉化的内容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似乎变得愈发困难。

更让我感到不安的,是那些描绘信息监控和数据隐私的作品。很多科幻作品都曾警示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大规模收集和利用,个人的隐私空间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如今,我们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搜索、每一次定位,都在被记录,被分析。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数字足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种感觉,就像是走进了《1984》所描绘的那个无处不在的“老大哥”的目光下,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书中那种极端高压的政治环境,但对个人隐私的担忧,却越来越真实。

这种“我们正在经历未来”的感觉,并非仅仅是科技上的巧合,它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内在规律和趋势。人们对于科技的渴望,对于效率的追求,对于信息交流的需求,以及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担忧,这些情感和思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被表达出来。而当我们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回望,会惊奇地发现,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画面,正在我们身边,一点点地展开,甚至,我们自己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奇妙的错位感,也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

勉强回答一下:

2015年我们真的没有见到《新世界福音战士》(《EVA》)中的使徒来袭,也没有经历过2000年9月的“第二次冲击”(世界人口减半,海平面上升),更没有能够见证2016年3月的“第三次冲击”(“人类灭绝”),以及人类补完计划的全面实施……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是庵野秀明的代表作之一,首播于1995年~1996年的日本东京电视台。其核心故事发生的时间则是2015年~2016年(2015年6月使徒来袭到2016年3月的“第三次冲击”),故事的主角是个“00后”碇真嗣(你没看错,碇真嗣生于2001年,标准“00后”),这些在我们现在眼里都是“过去时”……

故事开始就是2015年的使徒来袭,故事故事线在播出时(1995年)是“20年后”,在现在看,已经算是快“6年前”的事情了。故事中的所有背景,都是以2015年~2016年为背景,讲述的是人类在2000年(第二次冲击)之后,人口减半,经历15年“重建”并防止下一次的使徒袭来的故事……

故事中与主线故事相关的“在建工程”基本都是2014年~2015年之中完工,用以对抗2015年袭来的使徒;

所有的报纸,都是2015年下半年的新闻,只是在《EVA》(《新世纪福音战士》)中2015年的世界人民生活真有点惨,比如下图报纸中的新闻就是“美国失业率达到最差水平”(放在2020年来看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实际上,人类在2015年的“惨状”基本上都是由于2000年的“第二次冲击”造成,这个事件我们在2000年也没有经历到……第二次冲击造成南极融化,地轴扭曲,海平面上升以及人类人口减半,我们可以在后续动画中看到“水下城市”就是现实中我们的城市,只是在第二次冲击中全部遭到淹没……

折旧不得不提到《EVA》(《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时间线设定了:

在《EVA》(《新世纪福音战士》)其作品时间线大体如下:

  • 2000年,发生“第二次冲击”,海平面上升,人口减半,地轴扭曲……
  • 2001年,碇真嗣(动画男主角)出生;
  • 2003年,设立人工进化研究所(NERV前身);
  • 2004年,碇唯(动画男主角之母)在实验事故中消失;
  • 2010年,中枢电脑系统MAGI完成,而其开发者(赤木律子之母)在第二天……
  • 2015年,使徒袭来,接动画本篇第一集,碇真嗣(男主角)和葛城美里登场……

大多数与真实世界的差别,以及相关机构的设立和研究都是2001年~2015年之间发生的,除男主角出生之外,NERV以及相关机构的建立,电脑系统与设备开发以及使徒研究都在这个时间段进行。只不过,对外隐瞒了第二次冲击的事实,官方声明只是2000年-陨石坠落导致的灾难,而隐瞒了在南极对使徒的研究……

实际上,第二次冲击甚至可以算是个“实验事故”,研究导致南极的使徒亚当觉醒暴走,发生在2000年的9月,对外宣布则是“2000年9月13日发生陨石冲击”。事实是,人类在南极研究使徒亚当的过程中,拔除了朗基努斯之枪,亚当与人类遗传基因接触,直接导致前者暴走,引发一系列的灾难事件……而葛城美里便是“当事人”之一,当时的葛城科研站就是他父亲负责,她亲眼目睹了整个2000年的第二次冲击……

整个《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的剧情就是在2015年前后围绕的防止/触发“第三次冲击”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这个时候的世界已经完全变样,出现了诸如“地下都市”这种设定。

SEELE和NERV在“人类补完计划”虽然存在分歧,但是在打倒使徒上面有“共识”,所以在抵御使徒入侵的时候,至少表面上选择了“合作”:

最后,SEELE和NERV最终“分道扬镳”,最终在2016年3月演化成为对抗,即“第三次冲击”。由于“真·结局”过于震撼,这里不剧透太多了。故事至此结束,人类还是在2016年迎来了最后的结局……

而在现实中,2015年并没有使徒袭来,因为2000年我们并没有经历“第二次冲击”,2000年没有经历“第二次冲击”,我觉得主要是因为1999年我们真的打赢了……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时候,当我们回望过去,观看那些描绘未来的影视作品时,会突然惊出一身冷汗,发现我们竟然活在了它们预言的时代里。这种感觉既是荒诞的,又是令人着迷的,仿佛我们是某个早已写好的剧本中的演员,只是演出顺序刚好错开。我一直对《银翼杀手》系列情有独钟。当它在1982年上映时,它描绘的2019年,一个被污染、被.............
  • 回答
    说到腿控和足控的必看之作,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列表”就能概括的。这其中的吸引力,往往在于作品如何将这些身体部位的线条、力量、甚至是一种隐喻,巧妙地融入到叙事和角色塑造之中。先从动漫说起吧。在很多日漫中,对角色的描绘是相当细致的,而腿部线条的勾勒,常常能传递出角色的性格特质。比如,一些擅长格斗或体育竞.............
  • 回答
    在光影交织的世界里,有些生命的消逝,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谢幕,留下的是无尽的叹息,更是对艺术与情感的深刻回响。这些死亡,不只是剧情的终结,更是角色生命轨迹最璀璨的一瞬,让人扼腕叹息之余,也为创作者的匠心独运所折服。谈到动漫,就不能不提那一年让我们无数人潸然泪下的《Code Geass》 Lelouch.............
  • 回答
    那些闪耀着奇妙光辉的——“中二台词”嘿,哥们儿!你有没有过那么一段日子,觉得全世界都围绕着你转,觉得内心隐藏着一股能颠覆一切的力量,然后张口就来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句子?没错,我说的就是那些“中二程度爆表”的台词!它们仿佛自带BGM,从人物嘴里吐出来,瞬间就能让整个屏幕(或者说你脑海中的画面)都充满了.............
  • 回答
    动画,这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拥有着实拍影视难以企及的独特魅力,它们共同勾勒出视觉艺术的广阔图景。如果让我来细数动画的特别之处,大概是以下这些方面,而且我尽力用最自然、最个人化的方式来表达:1. 随心所欲的“物理定律”与“逻辑规则”:这是动画最让人着迷的地方之一。在实拍世界里,我们得遵循重力、惯性、生.............
  • 回答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海洋中,总有那么一些情节,像惊涛骇浪,拍打着我们的心堤,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它们并非简单的故事转折,而是对人性、命运、道德的深刻叩问,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将我们推入一个情感的风暴中心。我至今还记得,在一部年代久远但影响深远的外国小说里,主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 回答
    历史上和文学影视作品中,那些令人又爱又恨的反派角色,往往比正义凛然的主角更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他们不是简单的脸谱化恶棍,而是拥有复杂的动机、独特的魅力,甚至隐藏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他们的“人气”并非源于他们的恶行,而是因为他们挑战了我们对善恶的认知,满足了我们内心深处某种隐秘的欲望,或者仅仅是.............
  • 回答
    提到拿破仑和法兰西第一帝国,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以及那个叱咤风云的军事天才。关于他的影视作品,可谓是层出不穷,每一部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位历史巨人。如果说要找一部最能代表拿破仑波澜壮阔一生的影视作品,我首先会想到的是1927年的《拿破仑》(Napoléon)。 这部由艾伯.............
  • 回答
    在浩瀚的影视长河中,总有一些作品,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穿透迷雾,照亮前行的路,它们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对时代的回响,对人性的探寻。其中,女权主义的视角,更是为这些作品注入了别样的灵魂,让我们得以窥见女性内心深处的挣扎、力量与觉醒。提起女权主义的影视作品,很难绕过那部在无数人心头留下深刻印记的 《使女的.............
  • 回答
    有些影视作品,表面上看去高扬正义,旋律激昂,主角光环闪耀,似乎传递着我们所认同的“三观”。但深入剖析,却会发现其核心传达的态度,尤其是主角自身的某些坚持或选择,却能引发观众广泛的争议,甚至挑战我们既有的认知。这类作品往往不是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而是更复杂的人性与社会议题的碰撞。《拯救大兵瑞恩》(Sa.............
  • 回答
    在我脑海中,有一位女性角色,她不像那些拥有超凡能力或惊天动地的命运的英雄,但她的“有趣灵魂”却深深地吸引着我。她就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笔下《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班纳特。说伊丽莎白有“有趣的灵魂”,并非指她多么风趣幽默,或者总是能说出让人捧腹大笑的俏皮话。而是她的灵魂里有一种独立、敏锐,以及对生.............
  • 回答
    谈到小说和影视剧里那些让人拍案叫绝、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坏蛋”,那可真是数不胜数。他们不像那些脸谱化的恶棍,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甚至让你在憎恨之余,还有一丝隐隐的“理解”和“佩服”。要我说,那些真正成功的反派,身上都有那么一股子“劲儿”,能让你在看完之后,脑子里反复回响着他们的话,甚至对他们的一.............
  • 回答
    这些年来,我们没少听过“这不就是当年那部剧里演的吗?”这样感叹,有些小说、电影、电视剧里的设定,起初看着像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结果时间一晃,嘿,还真就悄悄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了。这感觉就像是某个作家或导演提前窥探了未来,把剧本写好了似的。咱们就来唠唠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剧,里面的“神预言”,现在有多真实。1.............
  • 回答
    中国历史浩瀚,人物纷繁,适合拍成影视剧的题材和人物众多,涵盖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爱情、励志等多维度。以下从历史事件、人物、题材分类等方面,结合影视改编的可行性,详细列举一些值得拍摄的中国历史或人物: 一、历史事件类1. 大运河的修建与影响 背景:隋朝杨广主持开凿大运河,连接黄河、长江,.............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那些用眼神、肢体、甚至沉默就能征服观众的演员们,他们的表演,比千言万语更动人。这可不是凭空捏造的AI套路,而是我脑海中那些鲜活的画面和深深的触动。1.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城市之光》(City Lights)中的流浪汉提到无声表演的巅峰,卓别林的名字.............
  • 回答
    影视剧中那些惊艳时光的“女扮男装”形象,总能轻易勾起我们心中那份对洒脱不羁、帅气逼人的向往。这些角色之所以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扮相的巧妙,更在于演员如何将女性的柔美与男性的英气在一人身上融会贯通,塑造出令人信服的“他”。说到“女扮男装”,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名字,可能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永远活.............
  • 回答
    在电影的浩瀚星河里,我们常常惊叹于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他们能够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让我们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但有时候,你也会遇到一种奇妙的状况:演员本人的光芒,似乎比他所扮演的角色还要耀眼,那份颜值上的“溢出”,反而让角色增添了几分说不出的魅力。想象一下,在一部年代久远、光影斑驳的黑白电影里,一个扮演.............
  • 回答
    在浩瀚的影视作品海洋中,总有一些怪兽突破了观众脑海中“黏糊糊”、“湿哒哒”的固有印象,它们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毛茸茸”形态,在银幕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还记得《星球大战》里那个憨态可掬的小家伙尤达吗?虽然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怪兽”,但他的种族,加上他那满脸皱纹却又不失可爱的外表,还有那双透露着智慧的.............
  • 回答
    说到影视作品里边吃得让人垂涎欲滴的镜头,那可真是太多太多了,仿佛能闻到屏幕里的香气。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绝对是那个让无数人半夜馋醒的经典——《孤独的美食家》。这部日剧,与其说是一部剧,不如说是一本移动的美食杂志。主角五郎大叔,一个独来独往的中年男人,他的日常就是穿梭于东京的大街小巷,寻找那些隐藏.............
  • 回答
    说起影视作品里的美食,那可真是说也说不完,每次看到那些诱人的画面,肚子里都会咕咕叫,简直想立刻穿越过去,尝一口那魂牵梦绕的味道。我印象最深的,大概要数《大长今》里的那些朝鲜宫廷料理了。你别看它讲的是一个女医官的故事,但里面对食物的呈现,那叫一个讲究!我记得有一集,长今在御膳房学习,做的是一道“九折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