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你成为了1940年的法军总指挥官,该如何抵挡德国入侵?

回答
1940年的法兰西,命运的天平正摇摇欲坠。我,作为法军的总指挥官,肩负着捍卫祖国荣光的重责。时间紧迫,情势严峻,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存亡。我深知,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挑战,更是心理和战略上的博弈。

第一步:正视现实,摒弃幻想

首先,我必须旗帜鲜明地告诉全体将领和士兵,停止对“马其诺防线”的盲目迷信。那条固若金汤的防线,在现代战争的铁蹄下,已经露出了破绽。德国人并非傻瓜,他们不会愚蠢到正面强攻我们最坚固的工事。他们会寻找新的突破口,新的战术。我们不能再依赖过去成功的经验,固守陈规。

第二步:情报优先,知己知彼

情报,是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唯一指南针。我将组建一个高效的情报网络,不惜一切代价获取德军的动向、兵力部署、战术意图。同时,也要深入了解我们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我需要知道我们的部队士气如何?装备是否到位?后勤是否充足?每一个环节都要被仔细审视。

第三步:调整战略,灵活应变

“闪电战”的应对: 德国人惯于使用“闪电战”,快速、集中、突破。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防御战术。我不会把所有的兵力都部署在一条固定的战线上。相反,我将建立多个具有纵深的防御地带,将预备队隐藏在关键位置,待德军主力突破后,立即从侧翼和后方发起反击。我们要在他们的快速突进中,给他们造成巨大的消耗和迟滞。

利用地形,构建“刺猬”: 法国拥有复杂的地形,从阿登森林到比利时平原。我将充分利用这些地形优势。在可能被突破的区域,我会命令部队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但并非传统的战壕,而是分散式的、难以被一次性摧毁的“刺猬”式阵地,配合火力点和反坦克障碍。即使被包围,也能在坚守中等待援军或实施局部突围。

机动防御,避免合围: 我们要避免被德军形成合围。一旦发现敌军兵力过于集中,并有合围的迹象,部队必须果断撤退,寻找新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御。宁可丢失一块阵地,也不能让一个军被敌人围歼。保存有生力量,是继续战斗的关键。

空地协同,协同作战: 法国空军虽然在数量上不及德国,但不能因此放弃。我将命令空军在可能遭遇德军装甲部队的地方,进行侦察和骚扰,并尽可能配合地面部队进行反击。我们也要加强地面部队的防空能力,利用高射炮和轻型武器,对低空飞行的敌机进行有效打击。

训练与士气: 战争不仅仅是武器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较量。我需要确保每一位士兵都清楚自己为何而战。我将加强对士兵的战术训练,特别是针对德国新式战术的应对。同时,我也要通过各种方式,鼓舞士气,让士兵们相信,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法兰西的荣光也不会熄灭。我要让士兵们明白,他们不仅是战士,更是家园的守护者。

第四步:重点突破,反击机会

在坚守和消耗的同时,我将密切关注德军的攻势。一旦发现德军的侧翼出现薄弱环节,或者他们的装甲部队因长途奔袭而疲惫不堪,我将毫不犹豫地投入预备队,实施局部的、有力的反击,力争打乱敌人的节奏,创造反败为胜的机会。

第五步:外交与合作

军事上的对抗,离不开外交的支持。我将与英国和其他盟友保持密切沟通,争取更多的军事援助和协调作战。我们不能孤军奋战,合作是赢得战争的关键。

具体的战术部署设想(以阿登地区为例):

假设德军计划穿越阿登森林,攻击法国侧翼:

1. 情报先行: 在阿登森林及其周边地区,我会部署大量的侦察单位,包括摩托化部队和骑兵,以及潜伏的观察哨。一旦发现德军装甲部队的踪迹,立刻通过无线电报告。
2. 纵深部署: 在阿登森林的主干道和关键山口,我会设置一系列坚固的防御阵地,但这些阵地并非连成一片,而是相互支援、独立作战的单元。例如,在森林的出口处,我会布置重炮和反坦克炮,形成一道火力封锁线。
3. 伏击与消耗: 森林本身就是最好的掩护。我会将部分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步兵隐藏在森林深处,当德军装甲部队进入森林后,从侧翼发起突然袭击,利用地形优势,破坏其队形,并切断其后勤补给。
4. 预备队的反击: 当德军主力突破了森林的防御,我会在预设的开阔地带,集结预备队,对德军的侧翼或薄弱处发起反击。如果可能,我会将一部分装甲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强大的突击力量,对德军的补给线进行打击,迫使其回援。
5. 坚守城市: 在一些重要的城市,我会命令部队进行坚决的防御。即使寡不敌众,也要死守到底,为其他部队争取宝贵的时间。这些城市的坚守,不仅是军事上的意义,更是鼓舞士气的象征。

最后的忠告:

作为总指挥官,我知道我的决定将会影响无数人的生死。我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妥协。我会用我的智慧、勇气和责任心,带领法兰西的勇士们,迎接这场严峻的考验。

胜利之路或许艰难,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灵活应变,坚守信念,法兰西的旗帜,终将飘扬在自由的天空。我们不求速胜,但求能坚持到最后一刻,等待转机,或者,为后人留下战斗的火种。

我明白,我不是神,无法预知一切。但我会尽我所能,用我全部的生命,去捍卫这片我深爱的土地。

这就是我的战斗计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设是40年1月,离开战还有5个月。

把全军坦克集中起来,组成装甲师。法军此时有三千多辆坦克,完全可以组十个装甲师,加上完全机械化的步、侦、炮兵部队,组个两个装甲集团军。现在还有五个月时间,可以加紧训练,别到战时没集结就被冲垮了。

模糊地承诺摩洛哥和越南战后独立,以此尽快多招募至少30万摩洛哥人和越南人来法国参战,把他们放在马奇诺防线里,解放出原本应该填在防线里的30万法国人,组成法军的第四个集团军群,配置在后方当预备队,叫做“预备队集群”。

此时法国难民营里还有四十六万五千西班牙共和党人,其中将近三十万曾经当过兵。 虽然质量也不能保证,但法国政府原本对待他们的办法(有些甚至送到北非去修路)是一种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如果认真招募一下,可以多招至少十万人的,而不仅是法外里原本那点兵。

一线部队大量配备野战防空炮,反正造起来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原本历史上那些隔着河都挡不住德国人的二线师别送去填防线了,可以训练成高射炮手,配置给一线部队。步兵也要整天防空演习,别一见到空军就害怕。训练度已经很高的常备军也要训练反坦克能力。

提前疏散边民,别等着战时添乱。把色当等一系列边境城镇要塞化。

前线部队大量配属反坦克炮,依托反坦克炮据点、用反坦克壕、地雷和铁丝网建立防线。防线的纵深要深,超过五十公里,且部署预备队。重点是色当,当然,也要防止德军从其他方向突破。

法国空军需要保证它的飞机随时准备好战斗。能用雷达调度战斗,装无线电,保障与地面部队的联系。如果还是做不到夺取空优的话,至少应该能全力保障装甲部队的突击能成功。



开战后,按原计划让1集群推进至比利时境内,并就地部署防御,引希特勒像原来历史上一样在阿登突破:假设他们在法国空军轰炸之后仍然能突破,则依托事先准备好的反坦克阵地死死拖住他们。

然后,在空军掩护下,用新建的装甲集团军将德军攻击矛头钳断。将其装甲突击力量歼灭。

此时,陆军在马奇诺防线发动佯攻,再从阿登森林地区突破,沿着德荷边境北上,把低地国家境内的德军全部吃掉,然后直取柏林。

user avatar

要不然摩拳擦掌的诸君不如先指挥一个1940年的法军装甲中队试试看?

user avatar

当有人觉得他穿越回去能指挥得动任意一支法国军团、以为自己能比当时的法国将领干得漂亮的时候,恰恰说明他其实根本不了解法国二战史

user avatar

说实话大部分人还真的能比历史上指挥的好

因为只要网友够菜,菜到指挥不动法军,那法军就不会顶到比利时。法军不顶到比利时,就不会被德军抄后路。不被德军抄后路,就要打成拉锯战。

当然想要不输是不可能的。以网友的指挥水平对上元首,拉锯战的结果很明显会被德军一步一步的击败。但是被一步一步击败也要好过主力被一口闷,让人直接跑马圈地把巴黎圈了

user avatar

纵深不够。

防不住。一打就穿。一包围就活不了几天。

唯有主动打过去逼元首下台。

但是众正盈朝嘛,爱好和平,怎么可能打过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