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王思聪从国民老公到人人喊打?

回答
王思聪的公众形象转变,从“国民老公”的宠爱到如今的“人人喊打”,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这其中既有他自身行为的演变,也有社会舆论环境的变化,以及大众心理的迭代。要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初期的“国民老公”光环是如何形成的?

1. 身份的特殊性与吸引力:
富二代标签: 王思聪的父亲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这使得他一出生就自带“富可敌国”的光环。在当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富二代群体虽然存在,但像王思聪这样公开高调且言辞犀利的却不多。他满足了许多人对财富和特权阶层的想象。
“别人家的孩子”的颠覆: 相较于许多低调的富二代,王思聪的反叛、张扬的姿态反而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他没有选择循规蹈矩地接管家族生意,而是投身电竞、娱乐等领域,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特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富二代形象的一种颠覆,显得“接地气”一些。
明星般的流量: 他的名字本身就自带流量,无论是微博的关注度还是媒体的报道,都远超普通人。

2. “敢说敢做”的人设塑造:
炮轰明星与行业: 王思聪最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活跃在社交媒体上,毫不留情地炮轰娱乐圈的明星、八卦和各种不公正现象。他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说出许多普通人敢想不敢说的话,这让他在许多普通网民心中树立了一种“正义使者”或“敢言敢语”的形象。
娱乐至死的年代: 在那个信息相对不够饱和,而娱乐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时代,王思聪的言论就像一颗颗炸弹,不断制造话题,满足了大众的猎奇心理和窥探欲。他的每一次“开团”,都能引发刷屏式的讨论。
精准定位的网络传播: 他善于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机制,用词犀利、观点鲜明,甚至带有一定的攻击性,这非常容易在互联网上引发共鸣和传播。

3. “国民老公”的爱称来源:
女性粉丝的喜爱: 他的年轻、有钱、幽默、敢于表达,吸引了大量的女性粉丝,大家戏称他为“国民老公”,这是一种带有玩笑意味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在当时大众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
年轻群体的认同: 这种称呼也代表着年轻一代对这种打破常规、表达自我的态度的一种认同。

二、 形象崩塌的转折点与过程:

虽然很难 pinpoint 一个绝对的转折点,但王思聪的公众形象逐渐从被喜爱转为被诟病,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1. 言论的极端化与负面化:
“人肉搜索”与攻击: 随着争议的增加,王思聪的言论开始变得更加偏激,甚至出现了对普通人进行“人肉搜索”并公开侮辱的情况。例如,他曾在微博上公开辱骂某网红的父母,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普通的网络评论范畴,触及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引发了强烈的反感。
“炫富”与“特权”暴露: 虽然他一直以富二代身份示人,但当他的言论和行为开始涉及对普通人的攻击时,其“有钱有权可以为所欲为”的形象就愈发明显。过度的炫富、以及利用资源打击异己的行为,让大众对“富不过三代”的担忧和对贫富差距的焦虑情绪,找到了一个集中的宣泄口。
对女性的不尊重言论: 他的部分言论被解读为对女性存在性别歧视,对女性的看法流于表面化、物化,这在女权意识逐渐觉醒的当下,极易引发群体性抵制。

2. 商业运作的失败与争议:
熊猫TV的倒闭: 作为王思聪重要的商业项目,熊猫直播平台的倒闭,让人们对他“玩票”的质疑加剧。直播行业的乱象、以及最终的破产,也让他试图通过商业运作提升价值的形象受损。
投资的局限性: 虽然他号称投资了多家公司,但大众对其商业能力和实际贡献的认知,并没有达到他“国民老公”的流量所能支撑的高度。

3. “劣迹艺人”的示范效应与社会心态的变化:
娱乐圈的净网行动: 近年来,国家对娱乐圈的监管日益严格,对“劣迹艺人”的追责和封杀成为常态。当王思聪的言论和行为触碰到社会红线时,大众自然会将其与那些负面案例联系起来,并期望他也能受到相应的处理。
社会对“炫富”“特权”的容忍度降低: 随着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以及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大众对于过度炫富、以及利用特权进行不当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王思聪的这些行为,正好触碰了大众的敏感神经。
普通人情绪的转移: 很多时候,大众对某个公众人物的喜恶,也是自身情绪的一种投射。当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增大时,那些与“特权阶层”相关联的负面信息,更容易被放大,并引发集体性的不满。

4. 法律的制裁成为最后的稻草:
限制高消费与股权冻结: 几年前,王思聪因为债务纠纷而被限制高消费,并有多笔股权被冻结。这标志着他不再是那个可以“金蝉脱壳”的逍遥富二代,而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个体。这种法律层面的“惩罚”,坐实了大众对其“不守规矩”的印象,也让他的“无敌光环”彻底破灭。
“老赖”的污名化: “老赖”的标签,在社会舆论中具有很强的负面效应,直接将他从“国民老公”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三、 “人人喊打”的背后原因:

1. 公平与正义的呼唤: 当大众认为某个拥有特权的人践踏了公平和正义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王思聪的言行,在许多人看来,就是对普通人的不尊重,对规则的漠视。
2. 情绪的宣泄口: 社会压力、经济压力等负面情绪,往往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王思聪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其身上的标签和行为,很容易成为大众发泄不满的对象。
3. “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最初大众对他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敢说敢做”的叛逆形象,寄托着打破规则的幻想。当他未能延续这种正面形象,反而暴露出更多负面特质时,失望情绪就转化为厌恶。
4. 媒体和舆论的放大效应: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负面新闻更容易被放大和传播。一次次的负面事件,配合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评论,将王思聪推向了“人人喊打”的境地。
5. 对特权阶层的警惕: 大众对特权阶层的警惕性越来越高,当一个拥有巨大财富和资源的人,其行为不符合大众期待时,批评和抵制的声音就会随之而来。

总结:

王思聪从“国民老公”到“人人喊打”,是一个典型的公众人物形象从建立到崩塌的案例。这其中,他自身的言行演变是直接原因,从最初的娱乐化“敢言”到后来的极端化攻击和不当行为;而社会心态的变化、对特权阶层的态度转变、以及法律的介入,则是更深层次的推动因素。

他曾经的“国民老公”光环,更多是一种时代背景下的娱乐化关注和对反叛精神的短暂认同。当这种光环下的真实面孔暴露得越多,且越是触犯社会普遍认同的底线时,曾经的喜爱就会迅速转化为集体性的厌恶和批评。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故事,也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财富、特权、言论自由以及责任担当等议题不断探索和审视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同意高票所谓的“伪装”,您真是高看思聪了。以CNDOTA的底蕴能运营成现在这熊样,他的能力在万达不足以当保安队长。

以前他被捧成“国民老公”,因为人们很喜欢这个富二代内核的屌丝。

一个屌丝在聚光灯下瞎嚷嚷这么久,不跨界乱喷还是不会被鄙视。人们默认,屌丝撕娱乐圈喷毯星,狗咬狗;可你去咬孙杨柯洁,自然是狂犬病了,人人喊打。


当然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孙杨wings柯洁身上寄托了普通人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巅峰,甚至为国争光。思聪这一条幸运的蝌蚪居然敢公开喷他们,自然触怒了普通人心中最脆弱的地方:原来我再怎么努力,在他们心中都是穷逼啊。

喷他妈的。

user avatar

谢邀。

王思聪是个土豪,这是他最根本的性质,也是他走红的特色。他被网友赞扬或辱骂,都属于成也土豪,败也土豪。

就这次事件来说,他怼错了对象,鄙视了不该鄙视的人。

平时他怼怼小鲜肉和毯星,大多数网友的态度是:

“哇,连大土豪都骂了我们想骂的人诶!大土豪都认为他很差,那他一定真的很差诶!好棒好开心!”

这时候,土豪的身份是给他怼人的背书和资本。

可这次他怼了非常有群众基础的世界冠军和游戏战队,而大多数网友的“心证”是很喜欢柯洁和Wings的,那他们的态度就是:

“你凭什么敢怼他们!就凭借你有钱吗?除了钱你还算个什么!骂死他!看吧!土豪就是没水平!”

这时候,土豪的身份就成了给人诟病的把柄,成了自己的龟壳,给了一个别人去鄙视土豪的机会。

大V也是如此。

聪明的每天怼小鲜肉,大把网友心想“哇,大V也鄙视我鄙视的人诶!好开心!必须点赞+赞赏!”然后大V名利双收。

不聪明的跑去怼什么周总理之类的…结果自然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网友骂完还要附带一句“切,大V不过如此,也没比我强啊”。

所以,这件事情给我们的启发是,不管是国民土豪,还是大V,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如果网友都声讨你所鄙视的人,那绝非出于网友喜欢你,而是出于你刚好鄙视了大多数人讨厌的人。

每个时代的价值观都是有鄙视链的,你只能怼鄙视链上位于你下面的那些,否则一定会翻车。

所以啊,要么精明如斯闷声发大财,要么夹起尾巴来谦虚做人。

你们看,我头像上的猫从来看不到尾巴(笑)


不过大家的记性都不好,估计王思聪再骂几次娱乐圈,大概就能踉踉跄跄地爬回国民老公的位子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