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双板滑雪平行转弯的姿势是怎样的?

回答
你想知道双板滑雪平行转弯的姿势是吧?这个技术可是滑雪里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掌握了它,你就能自由地在雪道上穿梭了。别担心,我给你详细说说,保证让你听懂,并且不是那种死板的“AI”感觉。

咱们得一步步来,把动作拆开看,这样才好理解。

首先,最最基础的站姿,这是所有动作的根基: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或者稍宽一些。 想象一下你要站稳,太窄了容易晃,太宽了会僵硬。这个宽度是让你在雪板上找到一个稳定的支撑点。
膝盖和脚踝都要弯曲。 这点非常非常重要!别站得直挺挺的,那样你就变成了一个“死板”的木头人,一点弹性都没有。弯曲是为了让你能够随时吸收雪地的起伏,也能更好地控制雪板。膝盖大概弯曲到你感觉大腿肌肉微微发力,脚踝也要跟着弯,让你的小腿骨能稍微向前压在雪板的鞋舌上。
身体重心要向前。 很多新手喜欢往后坐,感觉这样更“安全”,其实是错的!往后坐反而容易失去控制,摔倒。你的重心应该集中在雪板的中间偏前一点,感觉你的小腿肚稍微靠在前鞋舌上。想象一下,如果你想往前滑,自然会微微向前倾。
腰部放松,背部挺直但不是僵硬。 想象一下你背部有一根线,把你轻轻往上提。不要弓着背,也不要挺得像块木板。放松,这样你的身体才能灵活地做出动作。
手臂自然向前伸展,或者放在身体两侧。 有些人喜欢把手往前伸,有点像“超人”那样,这有助于保持平衡。也有人喜欢放在身体两侧,帮助你感觉身体的稳定。无论哪种,别让手臂僵硬或者乱摆,它们是帮助你找到重心和平衡的“助手”。

接下来,就是平行转弯的核心动作分解了:

平行转弯,顾名思义,就是在整个转弯过程中,你的两块雪板都是平行于雪道方向的。这和以前那种“内八字”或者“外八字”的犁式转弯是完全不同的。

1. 开始转弯:
改变重心和倾斜角度。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你要从当前这个方向的转弯,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方向的转弯。怎么做呢?
“抬”起雪板内刃,用外刃去“立”。 想象一下,你现在正在向左边转弯,你的左脚雪板是外侧,右脚雪板是内侧。当你想要转到右边的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去“蹬”雪板,而是通过身体的重心转移和身体的“立板”动作。
重心稍微向“新”的内侧转移。 比如,你想从左转变成右转,你的重心就要从左脚往右脚稍微压一点,同时身体也需要稍微向右倾斜。
同时,用你的脚踝和膝盖去“立”起雪板。 这里的“立”是指,让你的雪板边缘,也就是我们说的“雪板刃”,能够更多地接触和“咬住”雪面。你原来是压着左雪板的右刃(如果向左转),现在你要换成压着右雪板的右刃(如果向右转)。这个过程是通过你膝盖和脚踝的协调发力来实现的。你感觉你的右脚更用力,膝盖也更主动地向右边弯曲。

2. 转弯中的保持:
保持雪板平行。 在整个转弯过程中,尽量让你的两块雪板保持平行,这才是“平行转弯”的精髓。它们会随着你的身体动作一起倾斜,但要尽量保持它们的方向是一致的。
持续的身体倾斜。 转弯的弧度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身体倾斜角度。想要转大弯,就稍微倾斜多一点;想要转小弯,就控制好倾斜的幅度。
“压”雪板的“外刃”。 记住,转弯的时候,你用的是雪板的“外侧”的刃,也就是雪板边缘最靠外的那一部分。你通过身体的倾斜,让这个外刃更好地“咬”住雪面,提供抓地力,让你能够沿着弧线滑行。
感觉“蹬”出去的是雪板的“侧面”。 别想着“蹬”雪,而是感觉你的雪板在雪面上“滑动”,是你的身体带着雪板在画弧线。

3. 完成转弯,准备下一次:
重心自然回正。 当你滑过转弯的最低点,感觉快要回到直线滑行的时候,你的身体重心要慢慢回正。
平稳过渡。 在重心回正的同时,你的雪板也要逐渐从一个方向的倾斜,过渡到另一个方向的倾斜。这个过程要顺畅,不要突兀。
“换刃”。 实际上,所谓的“换刃”就是在你完成一个转弯,重心回正,然后开始下一个转弯的过程中,你的脚踝和膝盖会有一个很小的、很快速的动作,让雪板从压着一侧的内刃(或者已经平着了)过渡到压着另一侧的外刃。这个动作非常微妙,但却是平行转弯的灵魂。

一些关键的细节和感觉,能帮你更好地理解:

“立”起来的感觉。 很多人第一次平行转弯会觉得像是在“站”着滑。其实,你应该感觉你的膝盖和脚踝是在主动地“立”起雪板,让雪板的边缘去“抓”雪。想象一下,你用膝盖在“控制”雪板的倾斜角度。
“压”和“推”的感觉。 在转弯时,你不是在“推”雪板,而是在“压”雪板的那个外刃。你感觉你的膝盖在往雪板的内侧方向“压”,这样才能让雪板的外刃更好地咬住雪。
全身协调。 这个动作不是只靠腿,而是全身的协调。你的核心(腰腹)要稳定,肩膀要放松,手臂可以辅助平衡。
节奏感。 平行转弯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连续的动作。你要找到身体的节奏,让每一个转弯都流畅地连接起来。
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求成。先在平缓的雪坡上练习,熟悉重心转移和压刃的感觉。可以先尝试小幅度、低速度的转弯,慢慢加大幅度、提高速度。

最后,给新手的一些实用建议:

找个好教练! 真心推荐。一个好的教练能直接纠正你的错误姿势,让你少走弯路。
多看视频,多观察。 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但要注意,有些人虽然看起来很酷,但他们的动作未必是初学者最适合模仿的。
摔倒了没关系。 每个人都是从摔倒过来的,最重要的是找到摔倒的原因,然后下次注意。
放松! 越是紧张,身体越僵硬,越不容易做出正确的动作。深呼吸,享受滑雪的乐趣。

希望这些能让你对双板滑雪平行转弯的姿势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其实,滑雪是个体验性的运动,很多感觉是需要自己亲身去体会和感受的。祝你滑雪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2019-11-26 更新 ===

应该是最后一次更新这个回答了。因为越发觉得仅靠文字来描述如何滑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就像用文字描述如何骑自行车一样——甚至看视频也经常看不明白到底要点在哪儿——就算有高人手把手的教,如果自己没经过成年累月的练习也还是掌握不了。

所以最后再说几个进阶的要诀,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果你正好在练习中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就当给你提了个醒:

  1. 换刃的时候重心居中,在上半个弯儿(HightC)有一个重心向前引导的过程。事实上滑雪整个技术动作都应该是连贯和渐进的,重心也好,发力也好,画成曲线的话应该是类似正弦曲线那种。这样才能滑出流畅的圆弧。
  2. 向前引导重心主要由内侧腿完成。卡宾滑法和搓雪滑法虽然技术动作有差异,但换刃之后向前引导重心都是由内侧腿驱动的。我个人喜欢在换刃前后一直把意念主要放在换刃前的外侧腿、换刃、换刃后的内侧腿引导重心这一条腿的完整动作上,直到新的外侧腿承重之后再关心它。
  3. 搓雪小弯主要发力点在脚踝。脚踝左右发力进行脚踝立刃这个在教学视频中出现的比较多。但要想高效地转弯,脚踝前后发力(前脚掌像踩油门似的向下点和向上勾)在换刃前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发力方式。通过前脚掌向下点的发力有效将重量压在板头可以让雪板更轻快地完成上半个弯。
  4. 多练习滑蘑菇,并且反复尝试在平整雪道运用与滑蘑菇相似的重心转换技术(即虚拟蘑菇滑法)是提高搓雪小弯非常有效的练习方式。在看视频学习滑蘑菇或虚拟蘑菇滑法时,由于拍摄角度的问题,很容易造成一个误解:好像是要在松刃时弯膝盖,这样很容易造成重心过于落后,大腿很容易累,还容易伤到膝盖前十字韧带。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过早弯膝盖,起始松刃时随着上包弯胯收腹勾脚尖来保证重心始终居中,快到包顶时再弯膝盖,弯膝盖前始终保持外侧板承重,这样弯膝盖时才能有效将重心导向前,在落地时应该是两个板子的板头先着雪,这样才能利用板头来缓冲冲击力,否则平着敦到雪面上会很难受。

首先,“平行式”是一个很宽泛的叫法,可以说只要双板平行的滑法都可以叫平行式,那么除了犁式之外的所有“正常”滑法就都包含进去了。事实上双板滑法丰富多样,这些滑法虽然基本要点和姿势有相通的地方,但是细节差异很大。我们平时看教学视频和请教高手,一定要把他们告诉我们的要点放到:
1. 具体的环境中:陡坡、缓坡、蘑菇等;
2. 具体的滑法里面:竞技走刃大回转、竞技走刃小回转、纯搓雪小回转(即Breaking)、先走刃后搓雪的小回转(即Gliding);
3. 具体的转弯阶段里面:向滚落线转弯成为阶段1或HighC、沿着滚落线方向称为阶段2、离开滚落线称为阶段3或LowC);
要领一定要放到具体的情境中才有意义。而且每一种滑法的收腿换刃和不收腿换刃滑法也有差别。

因为双板滑行需要把一连串动作在特定的时机连贯做出来,如果一会儿按照视频A的练习1做,一会儿又按大牛C的心得x练,很容易变成邯郸学步,越练越迷惑,进步缓慢。
所以,建议首选要决定想先练竞技的走刃滑法还是搓雪的旅游式滑法。如果想先练搓雪小回转,那么建议要先把纯搓雪小回转(即Breaking)练熟,见PSIA 系列之 两种搓雪小回转。这样你再看法国小回转滑雪教学或者深弧小弯-_土豆也不会感觉迷惑了。

至于姿势到底是怎样的,光用嘴可说不清,至少得看教学视频([双板滑雪]教学视频和技术贴精选)才行。最好能有教练(或加入滑雪群找个师傅)手把手的教。如果自己练的话,有一个诀窍是让朋友把你的滑行姿态拍成视频,然后你看自己的动作有哪里不对,再去请教高手或者看教学视频领悟,这是个进步比较快的方法。

=== 2014-12-31 更新 ===
没想到居然收到了赞,正好最近又有些心得,再补充一些内容吧。
我们双板雪友都是非常好学滴,手机里存几十个教学视频,没事儿就看看,遇到高手每每不耻下问,有条件还要拍视频研究动作缺陷,但是往往遇到瓶颈很长时间都不进步,这是为什么捏?

首先,要区分出那些是“因”,哪些是“果”。譬如说,高手看了你的滑行之后,语重心长(痛心疾首)地对你说:“你的重心落后了,要有膝盖顶住雪鞋的感觉!”。高手说错了么?一点也没错。但是,套用一句歌词来说就是“雪鞋不是你想顶,想顶就能顶。。。” 只有你换刃过程中有效地将重心引导向前,并且胯处于正确的位置,内腿引导重心的感觉也找到了,膝盖才能自然、持续地以合适的力度顶住雪鞋。否则,你故意去用膝盖顶雪鞋,雪鞋给你一个反作用力,你顶了一下之后重心会变得更加落后!很多时候,高手指出我们的问题都是“果”而非“因”。所以,一定要追问:“我要进行哪个基础练习才能找到您说的那个正确的感觉?”

第二,重心永远都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重心不对,其他动作再怎么注意,再怎么练习都是无效的。我们不管自己练习,向高手请教,还是看教学视频,往往容易忽视对重心的引导和保持。另外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是内腿对重心的引导。这并不是说要一上来就练内腿外刃或者单脚滑S弯啥的。而是当我们完成了外腿内刃的练习(半犁式、标枪弯等等)开始练习连续的S弯时,就要注意内腿对重心的引导。否则光是外腿发力,重心不对,容易导致扭屁股、立刃不够等很多问题,进步也会很缓慢。

=== 2015-1-10 更新 ===
前面说到滑雪之所以难是因为回转是一系列动作连贯完成的,前面动作只要差了一点,后面的动作就都会受影响。所以就算大神指出了我们的某一点毛病,也很难立杆见影地提高。但是也有些方面是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立刻见到效果的。其中之一就是视线。眼睛一定要往“前”看。这个可能很多大神都强调过。但是初学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全是脚下的动作,眼睛不自觉地就往脚下看了,做不到往“前”看呐~ 其实所谓的往“前”看,只要做到看你前方5~10米就可以了!你感受下,跟看前方1、2米的感觉完全不同,特别是换刃的时候,看脚下就很难流畅地引导重心向前。而且看向前方5~10的情况下,眼底的余光也是可以监控板子的位置的。

===2015-11-2 更新 ===
一转眼新雪季就要到来啦,兴奋中~
滑了3年雪,有一个体会就是高手及技术贴里面说的那些正确的感觉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要点虽说都对,但是没有有效的练习方法是很难体会到的。所以如果当你有一天成了高手,想在新人面前找优越感并且还能显的热情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大谈特谈转弯各个阶段需要找到的正确的感觉和应该保持何种姿态,就是不说应该使用什么练习方法去分解练习。看教学视频也是同样的,里面是不是有简单有效的练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这几年网上能找得到的教学视频几乎每个都看了几十遍,里面的练习方法也都试过,感觉最好的练习当属法国小回转滑雪教学。虽然一开始会觉得第一、第二种小回转的练习非常不起眼,而后面的又太难,但是现在看来只有这个视频里的练习体现了换刃移动重心的精髓。

===2015-12-11 更新 ===
最近很开心。虽然错过了亚布力首滑,但是第二周去万龙开了板,还结识了不少热情开朗的北京雪友。跟越多的雪友交流,就越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广大野路子滑雪爱好者所犯过的错误90%都是相同的。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滑雪有很多技术动作都是反直觉的。我们把平时运动的肌肉记忆用在滑雪上,常常是低效和错误的。下面我列举一些初学滑雪最容易犯的错误,希望能有所帮助。

1. 无论是旅游式还是竞技滑法,切忌用肩和胯转动带动雪板旋转。这是最易犯的错误。因为我们平时无论跑步还是骑车,要想往左转弯,必然要先把上身往左使劲。在滑雪时,一着急就会本能地使劲转肩和胯希望能带动雪板旋转。像这样:

这样做会导致无法做出反弓动作(见下图)。做不出反弓,就无法做出足够的立刃角度,无法滑出漂亮、稳定的圆弧。无论是旅游式还是竞技滑法,反弓都是第一个要掌握的滑行姿态。在换刃之后,要尽早做出这样的姿态:

不要着急让雪板旋转,不要硬拧,而是通过重心的移动利用全身的重量和离心力以及坡度使雪板自然转弯。

2. 正确做出反弓动作后,已经可以找到一点把全身重量压在外侧腿的内刃上的感觉了,接下来,要增加外侧腿内刃上的压力。除了进一步增加侧倾和反弓外,有一个经常被人忽略的技巧——轻轻往上抬一点内侧腿。教练常说外板与内板承受力量的比值应为 80:20,很多人对此的理解是内腿放松不主动发力就是基本不受力了,这是不对的。内腿放松不主动发力的话,估计比值应该在70:30 甚至 60:40,绝对到不了 80:20。当然内腿也不能往上抬太多(甚至完全抬离雪面),内板抬太多外板一下子承受太大压力会影响转弯的流畅性,也影响反弓动作。抬多少合适要在练习时自己找感觉。感觉两只板子转动比较一致,外板能牢牢刻住雪面且转弯比较顺畅就对了。

3. 关于“用膝盖往前顶雪鞋”。每一个双板初学者都曾被无数次告诫“你重心落后了,要用膝盖顶雪鞋!”。其实顶雪鞋是一个状态而不是一个动作。主动用力去顶雪鞋的话,无论是不是重心靠前的状态,都会迅速让你的重心落后,为了让重心不落后太多,每次换刃后又会过度把重心向前引导,不但影响入弯,也不好连接接下来要做的反弓动作。正确的做法是,在换刃的一瞬间,重心居中即可(如果是Cross Under的换刃方式,重心可略落后)。换刃之后,借助板子的反弹力,有一个时间窗口给你把内板前提,外板略向后,自然形成反弓和重心略靠前的状态,然后借助反弓动作保持重心略靠前的状态(此时膝盖是顶在雪鞋上的,但是这种状态是全身协调发力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单纯的顶的动作)。

4. 在换刃之后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动作是脚踝发力=>膝部反弓(动感十足的滑行:立刃技巧在小弯中的运用)无论是何种滑法,这都是一个必做的练习。这个动作没做出来,后面的动作怎么练都出不来好的效果。这也是最容易走弯路的地方之一。

===2016-01-17 更新 ===
以上本科课程结束,下面开始研究生课程。
首先,先说几个通用的理念。
1. 什么是重心。总说重心是最重要的,重心到底在哪?
无论进行什么运动,人的重心都是不会变的,是在肚脐的位置。

2. 什么叫重心靠前,什么叫重心靠后?如何发力把重心从后往前调整,或从前往后调整?有没有一般靠前,特别靠前之分?
重心靠前还是靠后,是指肚脐与着力点(绝大多数情况是外侧脚脚弓的位置)的相对位置。那么聪明的你一定想到了,所谓“换刃时将重心向前调整”,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直直地站起来,而是通过适当伸展外侧腿并稍稍将外侧脚向后使劲儿使外侧脚处于相对肚脐稍稍在后面的位置。这也透露出滑雪的另一个通用的理念:因为上身沉重且不灵活,腿轻便且灵活,所以当需要调整重心时,应该上身动作小一些而腿部动的多一些。至于将重心从前向后调整则是相反的发力过程。
重心应该略靠前,特别靠前,还是应该靠后?其实,调整重心是一个持续的主动发力过程。并不是上身往前够一下,或者膝盖顶一下就完事儿了。换刃后,重心居中或略靠后,然后在转弯第一阶段持续发力将重心向前调整,在转弯第一阶段结束时达到最大值。这就像漂移时不是一下子把油门踩到底,而是有个踩油门的过程。而且踩油门还得跟打方向盘配合好,这样才能飘出流畅的弧线。

3. 轴转(轴转——滑雪术语科普系列)。这是一个非常基础非常重要的发力动作,也是被误解得最多的一个。原文Pivot最初被翻译过来的时候,不知道是谁给翻译成了“拧转”。你不能说他翻译得不对,甚至还可以想象译者是着实费了一番脑筋的。这个翻译坑爹是坑在它太容易让人“顾名思义”了。我和很多朋友们初学的时候都琢磨了很长时间,这个拧转到底是全身拧还是大腿拧还是小腿拧?为什么拧不动?为什么使劲发力拧腿却造成了扭屁股?

换刃之后外腿做一个拧的发力动作是对的,但是其目的不是靠这个拧的劲儿把雪板拧得转动,而是为了调整膝盖的朝向和重心移动的方向,所以并不需要花很大力气去拧。雪板的旋转是靠内腿引导重心的移动、外腿的伸展、立刃、胯部和膝部的反弓、重心的下降等一些列发力共同作用下才能自然流畅地旋转。如果单纯靠外腿去拧是拧不动的,即便在立刃不深的情况下花很大力气拧动了,雪板的旋转也会很突然很生硬,滑行也会不稳定。

对于轴转的另一个误解是认为轴转将导致搓雪,所以只有旅游式滑法才要做轴转发力,竞技走刃滑法不能做轴转发力,这是错误的。特别是在转弯第一阶段,如果缺少轴转发力,板刃就不能坚实地切入雪面,早立刃与早建立平台也就无法实现,那么到了第二阶段立刃角度就不够,强行增加立刃角度只能发生侧滑或者搓雪。

野雪/树林

据说所谓“白色鸦片”指的是其实是粉雪。粉雪滑好了只需轻柔的用力就能滑出飘逸、漂亮的小弯,飘飘忽忽好像浮在空中似的,非常享受,就像下面这个动图里面的那种感觉。

要想滑出这种感觉,首要的是要找到利用出弯时向上的冲力来引身。为什么会有向上的冲力呢?这是因为在入弯到弯中这个阶段滑手向下降重心,雪板会向下把雪逐渐压实,而且板尾的雪会比板头压得更实也更低,这样就人为地在雪板下面制造了一个向上的小斜坡。所以出弯时只需轻轻蹬动雪板就可以小小地跃起到雪面雪比较稀疏的地方,这样下一个弯在入弯时就会非常轻松。要想找到合适的节奏,需要找一个坡度比较平缓,前面没有障碍的粉雪坡,做下面这个动图里面的练习。

入弯后轻柔地向下降重心,雪板会加速旋转并下沉,此时要收腹避免重心过度落后,这个很像滑蘑菇时上包的感觉。此时重心要保持居中或略落后。如果重心过度落后,很容易失去对雪板的控制,大腿也会非常累;如果过度收腹导致重心靠前,板头容易扎进雪里变成野鸡摔。

要想练好野雪只有去寻找各种坡度的无障碍的粉雪,资源难得。国外推荐日本的白马,性价比较高。国内的可可托海也挺不错,2个大秃山头粉雪随便滑。当然无论去哪里运气都很重要,要赶上下雪才行。

刚开始尝试进树林的时候 https://www.zhihu.com/video/955569776702009344


下过雪的可可托海还是挺不错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1610937879748608




(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想知道双板滑雪平行转弯的姿势是吧?这个技术可是滑雪里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掌握了它,你就能自由地在雪道上穿梭了。别担心,我给你详细说说,保证让你听懂,并且不是那种死板的“AI”感觉。咱们得一步步来,把动作拆开看,这样才好理解。首先,最最基础的站姿,这是所有动作的根基: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或者稍宽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也是很多初学双板滑雪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要说“一般人”多久能学会平行式,其实挺难给一个精确的时间,因为这玩意儿受太多因素影响了。不过,咱们可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大概心里就有数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平行式。简单来说,平行式就是双板能基本保持平行,随着身体重心的转移,让雪板的边刃(.............
  • 回答
    想聊聊双板滑雪,这玩意儿确实挺上瘾,但咱们也得说说它那点不顺心的地方,不然真就变成“纸上谈兵”了。首先,门槛这事儿,是个绕不过去的坎。 经济投入: 你别看有些雪场宣传得天花乱坠,真的要玩起来,这钱就像流水一样。先说装备,雪板、雪鞋、雪杖、雪服(防水防风最重要)、头盔、护目镜,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
  • 回答
    单板滑雪和双板滑雪,这俩哥们儿,一个是“单枪匹马”,一个是“二人转”,各有各的腔调。对于刚接触雪板的新手来说,到底哪个更容易上手,这问题就像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总有人争论不休。不过,咱们还是得掰扯掰扯,到底谁更适合没玩过雪板的你。先说双板滑雪(Skiing),你可能从小就见过。 就像我小时候.............
  • 回答
    嘿!想踏上雪板,体验在雪道上飞驰的快感?双板滑雪听起来酷炫,但刚开始可能会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别担心,这趟学习之旅其实充满乐趣,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你会发现自己进步神速!第一步:准备工作——万事俱备,事半功倍在真正踏上雪板之前,一些小准备能让你事半功倍,避免不必要的挫败感。 体能是基础,但别过度.............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吃饺子好还是吃面条好一样,简直是道送命题!哈哈,开个玩笑。其实滑雪单板和双板哪个更好玩,这真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喜好、性格以及你追求的滑雪体验。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更适合你的答案。我作为一个“过来人”,也体验过这两样,想跟你掰扯掰扯,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希望能帮你理.............
  • 回答
    嘿,这个问题问得好!滑雪单板还是双板帅?这可真是个经典话题,就像“猫和狗哪个更可爱”一样,没有标准答案,完全看个人喜好和角度。不过,我能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让你自己琢磨琢磨:单板:酷炫、自由、有个性 视觉冲击力: 你看那些单板高手,一个潇洒的空中转体,几个流畅的板头切雪,落地时的甩尾,那种丝.............
  • 回答
    嘿,哥们儿/姐妹儿!看你跃跃欲试想踏上雪板,这劲头儿我懂!作为过来人,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单板和双板,哪个是你雪上的“第一步”更容易迈出去。先来聊聊“双板”: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小时候踩着滑板车,只不过现在是两块板子,而且是绑在你脚上的,而且还在雪上滑。 优点: 学会转弯会比较快: 双板的.............
  • 回答
    嘿!新手想玩滑雪,单板还是双板?这问题我懂,当初我纠结了好久!别急,让我掏心窝子跟你聊聊,帮你理清楚,就像我们一起站在雪山上,一边喘气一边研究哪个坡更适合我们一样。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大概是这么个过程:第一次去雪场,看到那些穿着统一服装,两脚分开,像滑水一样丝滑划过的双板滑雪者,感觉他们好专业,好.............
  • 回答
    滑雪这事儿,单板双板哪个更好玩,这问题啊,就像问吃火锅是麻辣锅底好还是鸳鸯锅底好一样,完全看个人口味!没法一概而论,只能跟你掰扯掰扯各自的特点,让你自己琢磨琢磨。先说说双板吧,那是老派,也更“正统”一些。你想啊,电影里那些滑雪场景,飞沙走石,孤傲身影,大部分时候都是双板。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驾驭两匹.............
  • 回答
    .......
  • 回答
    足球场上,当皮球划过一道美妙的弧线,穿越门线,全场沸腾。那一刻,进球的喜悦如同火山爆发,而球员们庆祝的方式也千姿百态。其中,最常见也最具有标志性的动作之一,莫过于球员们用双膝在草地上滑行。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庆祝动作,它背后承载着球员们的心路历程、团队精神,甚至是某种特定的意义。为何是双膝滑行?首先.............
  • 回答
    嘿,兄弟!刚入滑板坑不久,想给你的板子换个好点的桥,这想法太对了!桥可是滑板的灵魂,换对了能让你玩得更爽,技术提升也更快。你提到的“实心”、“单空”、“双空”,这都是桥的核心结构,它们之间确实有挺大区别,直接影响到你滑板的感觉。别急,我来给你掰扯清楚,让你一听就懂!首先,咱们得知道,滑板的桥,英文叫.............
  • 回答
    哎哟喂,26岁,哈哈,别这么说自己,这人生才刚开始精彩着呢!滑板这玩意儿,绝对是个好主营意,别管什么年龄,只要心还在跳,就勇敢去试试!你说买长板还是双翘板,这个问题嘛,得好好跟你掰扯掰扯。这俩哥们儿长得有点像,但性格脾气差可远了去了,选哪个,得看你想在这滑板世界里找到啥样的快乐。先说说长板,这位老大.............
  • 回答
    作为一名双板滑雪的初学者,从犁式(V形)切入平行(平行式)转换,这个学习过程的时间跨度其实挺大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过,我尽量给大家一个比较详细的参考,让你有个心理预期。影响进度的关键因素首先,咱们得明白,不是说你学了几天犁式,然后第二天就能立马切换到平行。这个过程受到好几个方面的影响: .............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走路和跑步哪个更容易上手?”一样,各有侧重,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不过,如果非要掰开了揉碎了说,让我带你走进单板和双板的世界,看看它们各自的学习曲线是怎样的。单板滑雪 (Snowboarding)想象一下,你双脚被固定在一块宽大的板子上,侧身对着雪坡。这就是单板滑雪的入门画面。.............
  • 回答
    雪上飞驰,是不少人心中的浪漫写照。而在踏上雪道的那一刻,你手中的“伙伴”——是单板还是双板,将决定你的滑行体验,甚至是你与雪山之间关系的“调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装备,就像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诉说着各自的魅力和挑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单板和双板,究竟有哪些根本性的差异,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些差异。一.............
  • 回答
    要说为什么国内玩单板(Snowboard)的人远多于玩双板(Ski)的人,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明白的事儿。里面牵扯到文化、推广、技术门槛、装备、甚至是潮流的方方面面。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保证真实,没有机器味儿。一、文化基因和早期推广的影响首先得承认,咱们国家滑雪运动发展相对较晚,而单板滑雪在中国真.............
  • 回答
    “双红会”通常指英超联赛中曼联与曼城的对决,因其双方均为红魔和蓝军,球迷群体庞大,比赛关注度极高。若以2023年12月15日曼联主场02不敌曼城的那场为例,分析曼联输球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战术体系与对手的针对性应对 曼城的控球与反击效率:曼城在比赛中以控球率(约65%)和传球次数(.............
  • 回答
    双十一先加价再打折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确实可以被视为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或者至少是一种不诚信的营销手段,因为它利用了消费者对“打折”的心理期待,本质上是在制造虚假的优惠感。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为什么这么说,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几个关键点:一、 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欺骗消费者?1. 制造虚假的优惠信息: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