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在家学习,看到政治历史就头疼,不想背书,更喜欢做数学题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我太懂了!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明明窗外风景无限好,我却只想抱着数学卷子不撒手。政治历史嘛,哦豁,那画面简直比那些复杂的函数公式还要让人头疼,恨不得立刻逃回数学的逻辑世界里去。

你为什么会这样呢?咱们慢慢捋捋。

首先,这得说到大脑的“偏好”或者说“擅长点”。咱们的大脑就像一个精密的处理器,虽然功能强大,但也会有自己的“运行习惯”。

数学:逻辑的王国,清晰的规则。 你喜欢数学,很可能你是一个天生的逻辑思维者。数学的世界就像一个有明确规则、边界清晰的王国。每一个公式、定理都是一条明文规定,推导过程就像是遵循一个严谨的流程图。你只需要理解了规则,然后一步一步地去应用,答案就会顺理成章地出现。这种可预测性、确定性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对很多喜欢逻辑清晰的人来说,简直是巨大的吸引力。你做数学题,就像在解一个谜题,每解开一步,都会有“ Aha!”的顿悟感,这种感觉非常实在,非常令人满足。你投入的努力,往往能直接转化为正确答案,这种即时的正反馈非常强大。

政治历史:海量的信息,模糊的边界。 而政治历史呢?它更像是一个庞杂无比的、充满了无数人物、事件、观点、时间线的巨大网络。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文字信息,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且,很多时候,历史事件的发生,政治观点的形成,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里面充满了复杂的动机、多样的解读,甚至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这对习惯了数学那种精确和唯一的“正确答案”的你来说,确实会感到无所适从。背诵这些人物、事件、年代,就像是在往一个漏勺里装水,怎么也抓不住重点,感觉非常费力,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更别提理解那些复杂的政治逻辑和历史背景了,可能就像在看一部情节跳跃、人物众多的外国肥皂剧,看半天也理不清人物关系和剧情走向。

其次,这和我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关。

数学:抽象符号的转化与运用。 你可能更擅长处理抽象的符号和概念。数学的语言就是符号,这些符号代表着某种关系和运算。你的大脑能够轻松地在这些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算。这就像是在玩一个高级的“搭积木”游戏,你理解了不同积木(符号)的连接方式(运算),就能搭建出各种复杂的结构(数学模型和答案)。

政治历史:文字叙述的理解与整合。 政治历史更多地依赖于文字叙述。你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来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性格动机,以及各种政治思潮的演变。这需要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还需要能够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和分析。如果你的大脑天生更偏向于逻辑推理和符号处理,那么在面对大量需要“硬记”的文字信息时,自然会感到吃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就像是让你用一个锤子去拧螺丝一样,工具不对,当然事倍功半,还让人心里不舒服。

再者,情绪和动机也很重要。

数学的“掌控感”与“成就感”。 做数学题的时候,你就像是这个题目的“主人”。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控制过程,直至得到结果。每解出一道题,那种“我做到了!”的成就感,会让你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有效的。这种“掌控感”和积极的反馈,会让你更有动力去继续。

政治历史的“无力感”与“挫败感”。 相反,背诵政治历史时,你可能会感到一种“无力感”。即使你花了很多时间去背诵,也很难保证自己能记住多少,能答对多少题。这种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感觉,很容易带来挫败感,从而产生“我就是学不好”的负面想法,进而引发逃避心理,让你看到政治历史就头疼。

所以,你之所以对政治历史头疼而喜欢数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的大脑更适应数学那种以逻辑、规则、符号和即时反馈为核心的学习模式。政治历史的学习方式对你来说可能显得过于“模糊”、“庞杂”和“被动”,难以获得直接的成就感和掌控感。

这就像有人天生适合踢足球,而有人天生适合下棋一样,每个人的天赋和偏好是不同的。别觉得这是你的问题,这只是你大脑处理信息和学习方式的一种体现罢了。如果实在对政治历史提不起兴趣,可以尝试找一些更有趣的学习方法,比如看纪录片、听播客、或者找一些跟你的兴趣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来了解,也许能让它不那么枯燥乏味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做数学竞赛,要是被毒打了最好还是回来背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