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广州要求非必要不离穗,7 日 12 时起离开广州出省需持 48 小时核酸证明,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广州“非必要不离穗”的政策,加上离穗出省需要48小时核酸证明,这一下就给很多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会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

一、 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计划打乱,出行受阻: 这对原本有出行计划的市民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比如,本来计划着周末去周边城市旅游、探亲访友,现在因为“非必要不离穗”,而且还要跑去做核酸,很多计划可能就得暂停或取消了。特别是那些需要频繁出差的商务人士,更是要提前做好行程规划,避开非必要出行。
核酸检测成为“刚需”: 想要出省?那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就是通行证。这让核酸检测从一个偶尔的筛查手段,变成了一项必须的出行前置条件。这意味着,市民出行前得预留出至少半天的时间去做核酸,还得等结果出来。这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也可能面临排队等候的麻烦。
“落地检”的连锁反应: 很多省份和城市也要求外来人员进行“落地检”。广州这次的出省核酸要求,实际上是和全国各地的防疫政策衔接的。这意味着,即便你从广州顺利出来了,到了目的地可能还会有新的核酸要求。这种层层加码的政策,对跨区域流动的人来说,确实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便。
心理压力增加: 政策的收紧,尤其是“非必要不离穗”这种带有引导性的词语,难免会让大家心里有点惴惴不安。总感觉疫情防控就在身边,随时可能因为政策变化而影响出行。

二、 对经济和商业的影响:

旅游业受到直接冲击: 广州作为重要的旅游城市,周边游、跨省游都是其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限制了非必要离穗,很多游客的出游意愿和能力都会受到影响。旅游景点、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客流量的减少是必然的。
商务活动承压: 很多企业需要通过商务往来、参加行业展会来拓展业务。现在出行受限,尤其是在一些需要跨区域深度合作的领域,会给商务活动的开展带来阻碍,可能导致项目进展放缓。
零售和餐饮业的客流减少: 即使不出省,很多市民也会因为“非必要不离穗”的政策,减少非必要的外出活动。这样一来,无论是商场里的零售门店,还是街边的餐饮店,客流量都会受到影响,生意自然就难做了。
物流运输的潜在影响: 虽然政策主要针对人员流动,但如果疫情控制不力导致更严格的封控措施,对物流运输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目前来看,48小时核酸证明主要是方便大家出省,对货运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但前提是物流从业人员自身也要遵守相关防疫规定。

三、 对社会治理和管理的挑战:

基层执行的压力: 社区、街道这些基层单位,是政策落地执行的主力。如何精准界定“非必要”,如何组织核酸检测,如何进行信息登记和管理,都考验着基层工作人员的智慧和能力。
信息发布和沟通的透明度: 政策的发布需要及时、清晰。市民需要知道“非必要”的具体定义,核酸检测的地点、时间和流程,以及政策调整的可能性。信息的不透明,容易引起谣言和误解。
平衡防疫与民生: 疫情的防控很重要,但也要尽量减少对普通市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如何在严格防疫的同时,保障民生需求,是政策制定和执行中需要仔细权衡的。
对城市活力的影响: 一个城市的活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员的流动和交流上。过于严格的限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力。

四、 对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

居家办公、线上协作成为常态: 疫情反复,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灵活办公。这次政策的出台,可能会让更多企业和员工主动选择线上办公模式,减少不必要的通勤和外出。
本地生活和娱乐的兴起: 既然不能远行,很多人可能会把目光转向身边的本地游、本地活动。挖掘身边的特色景点、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可能会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健康意识的进一步提升: 核酸检测的常态化,以及对出行要求的提高,都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市民的健康意识。大家会更加关注个人防护,也更愿意配合防疫措施。

总的来说,广州这次的政策,是当下疫情复杂形势下,一个城市为了守住防疫阵地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它确实会给市民出行、经济活动带来一定的不便和影响,但也反映了政府在疫情防控上的决心。关键在于,政策的执行能否做到精准、高效,同时也要关注民生诉求,努力在防疫和恢复社会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疫情影响范围在扩大,防控措施还需要根据病毒特点升级,此次疫情还会对国际贸易和美国CPI带来压力

一,最近流调在南沙区发现了未及时隔离,自由活动时间长的病例

1.流调结果

2021年6月5日0时至24时,广州新增境内无症状感染者3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

新增6例境内确诊病例和3例境内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确诊病例1:女,74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中三巷。为5月26日确诊病例2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2:男,75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中三巷。为5月26日确诊病例2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3:女,81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小区。为5月27日无症状感染者2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4:女,52岁,常住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嘉安花园。重点人群排查发现。
确诊病例5:男,53岁,常住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嘉安花园。为今日无症状感染者1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6:女,34岁,常住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嘉安花园。重点人群排查发现。
无症状感染者1:男,30岁,常住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嘉安花园。重点人群排查发现。
无症状感染者2:女,1岁,常住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嘉安花园。为境内无症状感染者1的密切接触者。
无症状感染者3:女,5岁,常住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嘉安花园。为境内无症状感染者1的密切接触者。

上述病例和感染者涉及重点活动场所:

南沙区:嘉安花园、越秀滨海新城、童真幼儿园、万顷沙镇湖南大碗菜、珠江东路天汇百货、海景路嘉源便利店、中景三街芒多客、印尼沙爹豪特色烧烤、珠江东二路腊道、珠江西一路盈峰棋牌、珠江一路沙县小吃、珠江中路田料汤包

天河区:棠德南路东江渔村

按照初步的结果,张某夫妇曾经到荔湾区鹅公村餐厅就餐。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为和张某夫妇共同居住的家人。


2.分析

由于5月26日的确诊病例在5月26日就处于隔离状态,南沙的病例张某夫妇与26日2号确诊病例发生密切接触的时间一定在26日之前。

可能由于瞒报行程,他们没有被识别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从时间上看,5月25日左右被传染,6月5日才确诊隔离,确诊前在广州多个人员密集区域自由活动10天左右,传染风险性大。


二、病毒特征

1.感染源均为印度毒株

感染者中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为传播速度极快的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617)。[1]


2.耐热性强

按一般的呼吸道传染病规律,病毒依赖飞沫传播,而飞沫在炎热的天气下无法长期存在。所以一般情况下呼吸道疾病仅在寒冷季节高发。

4月以来的印度疫情爆发说明病毒已经完全适应了高温环境。


3.传播性增强

5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B.1.617”列为“须关切变种”。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范科霍夫在当天的发布会表示,现有的一些信息表明该变异毒株的传播能力更强。

B.1.617变异毒株同时具有在南非率先发现的E484Q和在美国加州发现的L452R两种突变。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教授刘善虑表示,这两个突变均发生在病毒的关键部位。“受体结合区域是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关键部位,这两个突变均会影响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这两者结合,可能就会变成传播力特别强的毒株。”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黄光烈5月2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疫情特点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这场和病毒进行的赛跑过程中,我们必须比以往跑得再前一点、跑得再快一些,才能及时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切断感染链条,否则,极有可能出现更多本地感染者。”[2]

澳大利亚出现了开放空间的传播、两人由于先后同处于一个空间的传播。


4.对抗体耐受性增强

小规模的初步研究也显示,抗体对它的中和能力较低。[2]


三、造成的影响

1.此次疫情的范围预计还会扩大

据广东吴川市卫生健康局消息,6月6日凌晨,吴川市发现1例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详情如下:
  容某某,男,25岁,吴川市覃巴镇下榕村人,广州某汽贸服务有限公司职工。5月31日凌晨2时57分从广州市返回吴川市。6月1日下午,核酸检测结果阴性。6月5日晚上,核酸检测结果疑似阳性。6月6日凌晨,经湛江市疾控中心复核确认阳性。目前,容某某无咳嗽、无发热、无咽痛等症状,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正在湛江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3]

根据已有信息汇总,病毒传播速度较快,5日确诊的病例活动范围较广,不能排除密切接触者、次级密切接触者已经离开广州、前往外市、外省的可能性。


2.广州的措施还在升级中

7日12时起 离穗出省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发布会上,陈斌介绍了近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要严格人员出行管理,精准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措施,严格落实涉疫重点区域的管控要求,确保中高风险地区封闭区域内的人员足不出户,封控区域内的人员只进不出。

广大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穗、不出省,6月7日12时起,确需离穗出省的需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旅行社学校带头履行非必要不离穗,不出省的要求。各区严格执行交通出行防控要求,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等交通站场要加强人流引导,避免人员聚集。[4]


3.全国的防控措施预计会升级

目前的防疫措施都是根据原有病毒制定的,“精准防控“针对原有病毒取得了防疫和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但本次防疫情况看,由于病毒的传染性增强,出现了流调速度赶不上传播速度的问题。

为了应对变异病毒的高传播性,我国有必要对防疫的各个环节进行重新梳理。


4.国际物流受到阻碍

由于疫情影响,深圳盐田港的作业能力受到影响。由于大量货物涌入,南沙港集装箱货柜拥堵十分严重,甚至大排长龙,出现绵延十几公里的景象。

由于南沙疫情影响,6日凌晨,“南沙发布”发布“广州市南沙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贯彻落实第6号通告有关交通管控措施的指导意见”称,为配合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南沙区内车辆原则上只进不出。

在南沙港区作业的货车,由广州港集团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强对进入港区车辆司机防疫管理。离开南沙区时,按照“点对点”闭环管理原则,司乘人员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只能通过南沙港快速及与其连接的高速公路进出港区。 [5]

“南沙港封闭,盐田港只有三分之一的运力得到恢复,接下来很长一段日子,将是跨境电商物流最艰难的开始和考验。”一名物流人士说道。[6]


5.海运价格预计会继续暴涨

数据显示,2020年底的时候运价就已经较疫情前翻了一番,而在今年1、2月份价格基本维持在了去年年底时候的水平,但是从4月份开始,随着舱位再次开始紧张,价格又开始不断飙升,20TEU的小柜价格涨到7000美元,而5月份的40TEU的价格更是高达1.3万美元。[7]

珠三角港口受疫情影响后,运价预计会继续上行。


6.预计将推动美国通胀上行

由于货币超发,美国4月整体CPI同比大增4.2%,创金融危机以来最高;4月核心CPI同比大增3%,创1996年1月以来最大增长!

我国珠三角地区提供了全球大部分的小电器产能,疫情导致进出口不畅、海运价格上行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物价上涨,推高CPI,对美国经济产生进一步打击。

这就造成美国的两难局面,不加息通胀无法控制,加息的话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强大的冲击。

参考

  1.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B98DP5V0514R9KC.html
  2. ^ a b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6-02/doc-ikqcfnaz8654145.shtml
  3. ^ https://news.sina.com.cn/c/2021-06-06/doc-ikqciyzi8042543.shtml
  4. ^ https://new.qq.com/rain/a/20210606A03JAO00
  5. ^ https://new.qq.com/omn/20210606/20210606A031CF00.html
  6. ^ https://new.qq.com/omn/20210606/20210606A031CF00.html
  7. ^ http://www.zgsyb.com/news.html?aid=592878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