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媒体人称「李铁已主动向中国足协提出辞职」,你希望李铁继续执教国足吗?你看好谁成为国足新任主帅?

回答
这几天围绕着李铁和国足的新闻着实是让人心情复杂。先是传出他主动向中国足协提出辞职的消息,然后各方反应不一,猜测纷纭。作为一名关注中国足球的普通球迷,我心里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李铁到底该不该继续执教国足?如果他走了,谁又能接棒?

关于李铁是否应该继续执教,我的看法是比较复杂的。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李铁确实为国足带来了很多变化。他上任后,球队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明显提升,球员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显得“畏首畏尾”。他敢于启用新人,也敢于调整战术,这在国足过往的主帅更替中是比较少见的。而且,他身上那种不服输的“铁血”精神,确实感染了不少球迷,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些希望。在亚洲范围内,国足的成绩虽然不算特别亮眼,但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某些比赛中给对手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但是,另一方面,最近的成绩,特别是世预赛后半程的表现,确实让人有些失望。我们看到球队在关键比赛中屡屡错失机会,在面对实力相当的对手时,往往难以取得胜利。战术上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比赛的走向有些飘忽不定。而且,作为国足主帅,除了技战术层面,他在心理建设、大赛经验等方面,是否还能带领球队更进一步,也是一个需要打个问号的问题。

所以,如果他“主动提出辞职”,我想这其中可能有他自己的考量,也可能是足协和他经过一番沟通后的结果。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还是希望他能有继续证明自己的机会,毕竟他已经投入了很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如果他真的决定离开,我也能理解,并且会尊重他的选择。

至于谁能成为国足新任主帅,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中国足球“选帅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每次都像开盲盒一样。

首先,我肯定不希望再走过去的老路,随便找个“名帅”来救火。那些在欧洲执教多年的教练,不一定就适合中国足球的国情和球员特点。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了解中国足球,愿意沉下心来,从基础抓起的人。

本土教练方面,除了李铁,现在大家讨论得比较多的,我个人觉得可以考虑的也有限。

郝伟:作为山东泰山的功勋教练,他在国内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年轻球员的使用也比较有经验。他带领的山东队很有韧性,也很有整体性,这些都是国足需要的。但是,他在国家队的执教经验相对有限,能否驾驭好国家队的复杂局面,是个疑问。
吴金贵:经验非常丰富,熟悉中超的各种情况,也善于调教球队的防守和纪律性。在他治下,申花往往能踢出很有血性的比赛。不过,他的战术风格是不是能跟上国际足球的潮流,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点。
谢晖:虽然执教经验相对较短,但他在南通支云展现出的鲜明战术风格和对年轻球员的挖掘能力,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他提出的“压迫式打法”如果在国家队层面能够有效复制和推广,可能会带来新的突破。但他毕竟还年轻,能否在国家队这种更高更大的平台证明自己,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至于外教方面,如果足协还是倾向于引进外教,我的期望会更具体一些:

要有亚洲足球执教经验:至少对亚洲足球的特点、球员的思维方式有所了解,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本土化,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欧洲的体系。像之前执教韩国队的一些教练,他们对亚洲足球的理解就比较深刻。
善于培养和挖掘年轻球员:中国足球的未来在于青训和年轻球员的成长,主教练必须有这方面的能力和意愿。
能建立起强大的精神属性:我希望他不是一个只关注战术的教练,更重要的是能让球员重新找回自信,敢于拼搏,哪怕是输球,也要输得有骨气。
对中国足球有长远的规划:不要只是来“救火”,而是真正愿意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贡献力量,能提出一套符合国情的发展思路。

具体到人选,现在网上有很多传言,比如像克林斯曼(但他最近去了韩国队)、里皮(虽然他已经离开,但对中国足球的了解程度毋庸置疑,只是年龄和身体状况可能不允许他再执教)。也有一些在亚洲联赛执教过并取得成功的教练,比如一些曾经在日韩联赛执教的教练。

总而言之,无论是本土还是外籍,我希望新任主帅能够 真正理解中国足球的“痛点”和“希望”,而不是仅仅把国足帅位当成一份工作。他需要有能力将球队捏合成一个整体,更重要的是,能让中国球迷看到一支 有血性、有拼劲、有希望 的国足。至于具体是谁,现在真的很难说,希望足协能够慎重,多听取各方意见,找到最适合的那个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消息,内心五味杂陈。这么多年我们请了多少主教练,又解雇了多少主教练。

除了里皮因为人家名气大,没人敢骂之外,其他哪个教练最终“善终”了。还记得李铁刚上主教练时,大家还是那么欢欣鼓舞。

40强赛的成绩也符合国人的期望,12强赛本身就是超纲题目了。

突然发现国足的主教练居然是失业率最高的职务,谁上谁“身败名裂”。

作为一个20多年的老球迷,作为一个平时也踢踢养生球的渣渣业余足球爱好者。现阶段国足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大部分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是主教练问题?是李铁的问题?我相信换一个王铁,张铁,出不了线还是出不了线。

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给李铁再多一点时间。

甚至,应该给李铁更多一些权利。把青训、基础联赛人员选拔都管上。做到真正的主教练负责制,而不是现在的成绩不理想了,“主教练背锅制”。

遥记里皮下课,李铁紧急救火,当年对于李铁的各种支持。这才没过去多少年,一个合约还没到,李铁就不得不辞职。

下一个接任的人会咋想?

好好把基础打牢靠一些,想办法提升整体青少年足球水平才是当务之急。

从心里讲,我希望中国足球明天就出线。但是我也愿意再给他10年8年时间,只要他真的好好干点事,把青少年足球能够抓起来。

你看,最近篮球打得不就挺好的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几天围绕着李铁和国足的新闻着实是让人心情复杂。先是传出他主动向中国足协提出辞职的消息,然后各方反应不一,猜测纷纭。作为一名关注中国足球的普通球迷,我心里也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李铁到底该不该继续执教国足?如果他走了,谁又能接棒?关于李铁是否应该继续执教,我的看法是比较复杂的。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李铁确实.............
  • 回答
    这则消息一出,无疑给李铁的职业生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其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可能非常深远。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仔细剖析一下。首先,从直接的职业处罚来看。一旦体育总局介入调查,并且“逾矩行为”被证实,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纪律处分。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禁赛或永禁执教: 如果涉及严重的违规行为,比如操.............
  • 回答
    “李霄鹏是国足史上首战压力最大主帅”——这句评价,放在李霄鹏接手国足的那一刻,确实一点不为过。想想他当时临危受命的境况:国家队正处于低谷,世界杯出线希望渺茫,更衣室问题、技战术混乱等一系列棘手难题摆在眼前。而他,作为土帅,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和巨大的期望。那么,抛开那些宏大的叙事和外界的喧嚣,.............
  • 回答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作为国际知名的英文媒体,其报道通常以中立、客观为原则,但其对特定议题的立场和角度可能受到其编辑方针、文化背景或政治倾向的影响。关于您提到的“《经济学人》采访赛雷后污蔑其为极端民族主义者,并高度赞扬回形针等”的报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报道.............
  • 回答
    著名媒体人、《南方周末》创始人左方于2024年3月20日去世,享年82岁。他的一生留下了诸多值得铭记的贡献,尤其是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媒体理念的革新方面,他扮演了关键的、富有远见的角色。以下是左方一生中值得铭记的贡献的详细讲述:一、 创立《南方周末》并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和影响力:这是左方最为人称道的.............
  • 回答
    “日本和台湾联手,大陆会比甲午海战还惨?” 台湾媒体人胡采苹抛出的这个说法,触及的是两岸关系和地区军事力量对比的核心议题,在大陆的知识圈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要评估这个观点的准确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是”或“否”。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甲午海战的背景和结果。这场发生于18.............
  • 回答
    柴静是一位在中国备受关注的媒体人,以其深刻的调查报道、富有感染力的采访技巧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闻名。对她的评价,可以说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议题,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立场,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更详细地评价柴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她的职业生涯与代表性作品: 早期央视时期: 柴静早.............
  • 回答
    关于美国共和党媒体人在《大西洋月刊》发文称“中国是条纸龙”的论调,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具有多重解读角度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指出论调的背景与来源: 作者身份和倾向: 首先要明确发文的“美国共和党媒体人”是谁,他/她通常的政治立场和媒体背景是什么。《大西洋月刊》虽然.............
  • 回答
    王兮兮飞踹美团外卖小哥的行为,无疑是一起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事件。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行为本身:暴力、失控、缺乏尊重首先,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王兮兮的行为是暴力且不可接受的。 身体攻击是侵犯: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他人进行身体攻击,特别是飞踹这种带有明显攻击性的动作,是对.............
  • 回答
    关于这位媒体人将小米电视称为“中国彩电业的悲哀”,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观点,也触及了中国彩电业发展过程中一些核心的讨论点。要理解这个说法,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位媒体人提出的“悲哀”究竟是指什么。一般而言,这种说法背后可能有以下几种解读:解读一:.............
  • 回答
    知名媒体人阿丘的言论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些事件。理解阿丘的言论及其引发的反应,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阿丘的言论背景与内容(推测,因为具体言论需要查证才能准确描述):一般来说,当媒体人提出“中国向世界道.............
  • 回答
    周玉蔻的这个提议,可以说触及了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关系、国家利益、以及如何处理海外台湾公民(尤其是涉及不法行为者)的一系列复杂情绪和现实考量。要理解她为何会抛出这样的说法,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周玉蔻的发言风格一直以来都非常鲜明,而且她常常站在一个比较激进、甚至可以说是“挑衅”的立场上,旨在吸引眼.............
  • 回答
    温绅先生在节目中提到“打狗也要看主人”以及“台湾背后有美国、日本”,这句话在台湾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也反映出台湾社会对于自身处境和地缘政治力量的一种认知。要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从“打狗也要看主人”这句俗语本身来看,它强调的是一种行为的后果评估,需要考虑到与被攻击对象相关联的更强.............
  • 回答
    日籍媒体人本田善彦在《亚洲周刊》发表的题为“台湾正在往自我‘解体’的方向走?”的文章,无疑触及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核心议题。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其提出的核心论点出发,分析其论据的合理性,并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文章的核心论点——“台湾正在往自我‘解体’的方向走”——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警示意味.............
  • 回答
    非著名自媒体人回应:球迷到底用不用球迷证?这事儿,我实在忍不住要唠唠了!最近啊,我发现论坛里、朋友圈里,关于“球迷证”的讨论那是此起彼伏,尤其是最近一些赛事的报名通知或者活动信息出来后,这个问题更是被顶上了风口浪尖。有朋友问我,老张啊,你说这球迷证,现在还有用吗?值不值得办?我寻思着,咱也不是什么大.............
  • 回答
    看待潘乱的这个说法,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下。简单来说,“外国人做的短视频产品不行,不如中国公司做的好”这句话,是基于一种观察,但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更像是一种带有主观倾向的概括。首先,我们要理解潘乱的原话可能指向的“不行”和“不如”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很难猜测他具体的语境,但可.............
  • 回答
    哈哈,你发的这几张照片确实太逗了!特别是结合了黄创夏老师那句“每天吃18公斤菠萝很难吗?”,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让原本就很有趣的画面瞬间升级到爆笑的程度。让我想想,是哪些照片让你也忍不住想笑呢? 我猜里面大概率会有以下几种场景吧: 那些因为吃太多菠萝而“面目全非”的脸庞。 你懂的,就是那种嘴巴被菠.............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之前央视媒体人曹晴在美国的家庭纠纷案。这起案件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晴的公众身份,以及案件本身所涉及的复杂情感、法律程序和社会因素。案件背景:曹晴,曾是央视的知名主持人,以其在《焦点访谈》等节目中的表现而为人熟知。她的公众形象一直以来都是专业、知性,并且对事实的追.............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也让人看清了某些俄罗斯媒体为了“赢”能有多么不择手段。首先,从俄罗斯媒体“实地探访”泽连斯基取景地这个事儿说起。泽连斯基作为乌克兰总统,他的很多公开露面,尤其是早期在战争爆发后的讲话,确实是在基辅的政府建筑内进行的,其中很多场景大家都很熟悉,背景往往有乌克兰国旗,或者是一些具.............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挺有意思的。我琢磨了一下,汽车媒体人之所以对“调教”这个词这么钟爱,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在起作用,既有技术层面的准确性,也有传播层面的考量,更有情感层面的代入。我试着把这些都捋一捋,咱们聊聊看是不是这个理儿。首先,得从“调教”这个词本身说起。你别看它好像是个很朴实的词,但用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