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国对中俄系列喊话,放软态度的根本原因。
教员就是教员,他说的“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句话,再次被近期中美俄巅峰对决的实践验证!
5月3日,美国务卿布林肯和英外交大臣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出人意料的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试图遏制或压制中国。”这场新闻发布会,实际上是拜登百日宴后,其小弟约翰逊出面,在伦敦组织七国集团G7召开线下会议的一次定调。
不遏制或压制中国?怎么突然间美英软了?
首先,说它软,可不只是这一场发布会,而是近期,美拜登当局数位权力核心大佬,密集进行了类似表态。
4月27日,塔斯社援引美高官话说“美国现任政府,无意升级美俄关系。”紧接着的4月28日,就传出普大帝准备和拜登,在夏天举行俄美峰会。
4月29日,美情报总监海恩斯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称“中国没有兴趣和美国开战。”
4月30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在出席线上研讨会时表示“美方不认为与中国发生冲突不可避免。”
而在一个月前,美英都表态都只有一个调子“怎么狠怎么来!”3月中下旬,美各级官员,是仿佛拿了通稿统一口径,复读机般的对中俄说“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要教训中俄怎么做人。”4月初,一个美将军叫嚣:要让黑海烦躁起来;一个美舰长则叫嚣:要在南海更强硬的“自由航行”,哪怕制造流血事件。
从粗鲁的“教训怎么做人”“鼓噪流血冲突”,突然变成温情脉脉“我们其实不想,你们其实也不想”的劝说,还特意选了两个装点门面的女官员表态。这前后对比,仿佛不是美国发生了政变,就是得了精神分裂症。
说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前,为了少一些人被忽悠,我们看看历史,美英这个“不遏制不压制”是真是假?
上面这句话,其实美国说过很多次,巧合的还都是民主党执政时期,或者更具体点,都是奥巴马民主党执政期。
2014年4月2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彼斯瓦尔访问中亚时,对俄罗斯喊话“我们并不寻求遏制或压制俄罗斯。”“我们寻求遵循国际规范、尊重国际法和国家边界的关系。”
2014年12月5日,美时任国务卿克里向俄外
长拉夫罗夫表态“无意与俄罗斯走向对抗。”
2015年6月2日,美国安委俄罗斯事务主任格雷厄姆在英国媒体上发表专栏,声称“遏制俄罗斯难以奏效。”
2016年10月4日,美时任国务卿克里再次对俄表态“美国并未寻求削弱、遏制或者是分裂俄罗斯。”
再看布林肯的话,是不是感觉他们的发言稿似乎是同一个人的作业,特别是与2014年4月美助理国务卿彼斯瓦尔的讲话对比。甚至可以怀疑,要么他们就是同一或个御用写手,要么就是现任偷懒,从那台美国务院电脑的旮旯里,翻出来复制、粘贴了一番,仅仅把俄罗斯换成了中国。彼斯瓦尔喊话的后半句,布林肯其实也说了,只不过将3句加工成了一句“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实不少人称拜登—哈里斯美国政府奥巴马3.0,还是很有道理的。
美国这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只要俄罗斯放松一丁点警惕,美国就会扑上去,咬俄罗斯一块肉。2014年前后,不仅操弄了乌克兰颜色革命,准备将乌克兰拉进北约,还不停的是用制裁手段对俄罗斯放血,华尔街操弄石油价格打击俄罗斯整体经济,则更是常规操作。
我们再看看2014年发生了什么,导致美国放软说“不遏制或压制俄罗斯”?
2014年俄罗斯将在索契举行冬奥会,美国中情局判断,冬奥会将牵制俄罗斯注意力,无暇他顾,利于美国在俄罗斯周边采取行动谋夺势力范围和利益。为了扩大索契冬奥会带来的行动机遇,2013年中美国会、人权组织、环保团格和美政府部门,轮番上台放风炒作抵制索契冬奥会。为办好索契冬奥会,俄罗斯不得不集中更多精力和资源,应付美国发动的舆论进攻。其中,美国会议员格雷厄姆是跳得最欢的一个。(注意,前一段时间,美国同样手段开始炒作抵制北京冬奥会,我们应该警惕)
2013年10月,美中情局判断时机酝酿成熟,将目标瞄准了近东核心乌克兰(因为该地是盎克鲁撒克逊世界岛地缘战略理论的核心区域。)开始派遣情报特工人员,潜入乌克兰,准备策动乌克兰新的颜色革命,推翻亲俄的亚努科维奇乌民选政府,扶持亲西方的反对派夺权。美共派遣了36名颜色革命专家,其中美国际开发暑头目布雷恩·芬克是行动负责人。
2013年12月,乌克兰爆发广场抗议活动,颜色革命系列套路登场,在这种体系进攻下,速不及防的亚努科维奇几乎没有招架之力,3个月左右就被亲美的乌克兰买办拉下马。这样,美国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百年战略要地(拜登儿子亨特在乌克兰太上皇般的胡作非为,就是明证)。
反应过来的普大帝感觉不对劲,没有再跟着美国节奏走一心一意搞所谓冬奥会,而是强力反应采取止损措施。2014年3月,黑海要冲克里米亚,公投并入俄罗斯。俄罗斯甚至借鉴美国做法,塑造推出了美女检查官波克隆斯卡娅这个网红。她靓丽青春的容貌,楚楚可怜的神态和凹凸有致的制服诱惑,一下子击中全世界男人的心,成为世界很多男人的梦中情人。也使得俄罗斯在与美国后续舆论攻防中,加分。
不止如此,同年乌克兰东部4州开始自治。乌克兰买办波罗申科则在西方支持下,宣布对东部地区采取强硬措施。东部亲俄的居民又迅速组建民兵武装,并正式宣布独立。
2014年7月初,波罗申科在美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决定武力解决东部叛乱。纠集了17个主力旅及美国黑水公司雇佣军数千人、格鲁吉亚、车臣和东欧雇佣军若干合计4万余人大举进攻乌克兰东部。
但令全世界大跌眼镜是,乌克兰东部民兵一年全歼政府军17个旅4万多人。美国黑水公司的数千西方雇佣军、格鲁吉亚和车臣雇佣军被全歼灭,几乎没留俘虏。乌克兰最精锐的“金雕”特种部队2000余人也集体倒戈投靠俄罗斯。
以为可以捡个软柿子,哪知碰了一块硬石头。在俄罗斯不跟美国节奏走,掀桌子强硬上场后,美国开始说“不遏制或压制俄罗斯”。抵制索契冬奥会的说法,最后变成了美国派出最大奥运代表团参加。
现在美国对中国喊话“不遏制或压制中国”,发生了什么呢?大家一定很好奇。
有3个直接原因和2个间接原因。
一是4月上中旬,中国派实战航母编队东出太平洋巡航,俄罗斯强硬黑海实战演习,中俄同期联手密切行动,让美国感受到了巨大的战略压力。逼迫得美国当时不得不取消了4月中旬派舰艇进入黑海的计划,并频繁向俄罗斯喊话“冷静”。
二是4月中下旬,俄罗斯宣布从俄乌边境撤军试探美国真正用意后,美国又再次派舰试探中俄战略协作的深度。普大帝的反应是直接宣布大规模征召预备役,中国则是派战机在台海以30米巡航的实战姿态表明态度,告诉美国“要战则战”。
三是4月23日海军建军节前后,中国发布官宣视频,用“青蒜”“同意”“吴桐”隐喻“胜算”“统一”和“武统”,表明中国决心意志。海军节当天,最高领导史无前例的出席3艘巨型舰艇入列式,分别是战略核潜艇,055大型驱逐舰和075两栖攻击舰。统计吨位,当天入列舰艇相当于世界大多数中等实力国家海军。在后续的媒体介绍中,核潜艇被专家透露装载有射程10000公里的“巨浪3”型潜射导弹,可轻松覆盖美国全境。
上面是3个直接原因,后续是2个间接原因:
四是中国4月中旬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8.3%,而美国同期虽然数据同样漂亮,是西方领军国家,但都知道它是印钞票得来的虚假繁荣。且4月ISM制造业PMI实际公布60.70,远不及预期的65.0。经济复苏趋势充满不确定性,其期待产业链供应链回流同样混沌不清。
五是美国疫苗接种速度进入瓶颈期,该接愿接的人群大多以接种完毕,后续多是对美疫苗心存疑虑的人群,其要在美国庆前达到所谓的“群体免疫”标准,困难重重。加上印度变种病毒疫情崩盘式的爆发,让美国不惜得罪盟友谋求的接种先发优势,岌岌可危。美国对自认为的优势开始持怀疑态度。
所以记住,美英放软调子,并不是说盎克鲁撒克逊突然道德水平变高了,而是中俄联手直面斗争,强硬出手让它胆怯不安带来的结果。
还是教员说得对: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同时我们要记住2014年美国对俄罗斯是怎样捅软刀子放血的。美英放软态度,并不是真的想合作,而是阴狠的算计着暗地捅刀子,追求更大利润。近日,其炒作的抵制北京冬奥会喧嚣还没消失,3亿美元经费带动的第五纵队已经齐刷刷的用通稿攻击中国,煽动社会对立!
我们要始终保持警惕: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首发公众号“策辩”。
一个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挑毛病,基本就是幼儿园难度。
给中国挑毛病,难道你还能挑得过我们自己?
之所以关注度高,是因为美国战略焦虑环境下,需要一些理论支撑美必胜的信念。
然而这种文章,对美国来说最容易造成战略误判。
在许多看似很深入的调查后,突然来几句意识形态的脑补,谁也看不出来。
是很致命的!
我举个例子。
聊教育,聊就好好聊。你说高中不免费,行。
76%的劳动人口尚未完成高中毕业,行。
发达国家叫Developed Country,发展完了才叫发达国家,我们没法把自己长辈再塞回高中补足这个数据。
嗨,算了。不管数据如何,怎么用,怎么比,你觉得开心就好。
但突然来那么一句“大学生四分之一时间在学毛泽东主义思想”,这人设的刻板印象就有趣了。我真不知道这个情报是哪来的,可能是我说的,毕竟我和思想政治课老师吵过架。
我抱怨起来能说成二分之一。
靠基于意识形态的脑补来呵护观点,这文章还真是喂给战略焦虑者的养料。
这就完了吗?不,更有甚者。
在聊起中国军事力量的时候,居然预设了一个神奇的观点:
“因为中国的军队主要是对付中国人民的,所以没什么力量对抗美国。”
看完我差点笑出声来,这个意识形态的自欺欺人味道过于浓重了吧,还记得最近的乌龙新闻吗。
BBC:“中国政府害怕中国人民”。
全国网民一致表示感谢,连官方都要谢谢他。
这是今年表现出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别”的最典型事件。我们拿这种怕当做光荣,他们拿这种怕当羞耻。
连编故事都要顺着自己人能接受的意识形态来编,还要脑补中国政府怕人民怕到拖累军队建设。原理类似于皇帝的金锄头。
更扯淡的是其中的逻辑。
如果我们军队真的那么坏,那么无论是为了意识形态竞争,还是为了转移矛盾,那也应该把更多的钱花在对付美国上,而且总支出远远不会是当今这点儿。
既脑补我们坏,又脑补我们蠢。
蠢也不能蠢到的这个地步吧,凭什么作为“敌人”要给美国让开一条金光大道呢?
苏联解体才几年,就敢这样脑补竞争对手了吗?
美国要庆幸中国的战略利益不在全球争霸这件事上。和平来之不易,不要为了讨好读者而对关键部分胡来。
这篇文章不仅过度呵护意识形态。
出于对中国的不了解,作者还有其他荒唐的论述。
比如作者聊GDP,非要扯上大清。
说1830年中国GDP世界第一,军队80万,远高于英国,但最后鸦片战争该输还是输了。然后以此宽慰美国人民不要担心GDP被中国超越。
不是说这位作者说的不对。
恰恰是因为过于正确了,正确到每个中国人都把它刻在灵魂里,如同废话一样。
如果你们今天才拿我们百年来当做废话的东西当做新挖到的宝贝,是不是有点太迟了?
我们的近代史,就是一个天朝上国被打醒后的历史。
如果对中国现状做出判断,说“中国真好对付”,那我敬你一句,“你有你的想法。”
你居然对大清的历史做出“真好对付”的判断!那我只能说,“你还真挺有想法的!”
现在的中国可是记着大清、民国一系列耻辱发展下来的。这能做参考吗?我倒是要问问作者:
大清让我们给灭了。你们的政权什么时候灭?
作者这种思考模式怎么来的呢?
一是“中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这种说法的流传,二是类似斯金纳的论调“中国不同于苏联,中美冲突是文明之间的冲突。”
这本是为“和平演变”失败找的借口,偶尔说说给自己顺顺气就得了。还真把大清归过来当战略考量。
给自己找借口找上头了。
我们大清老佛爷宣战十一国已经成了段子,输成什么样都不冤。
共和国志愿军暴打十六国,把段子里都不敢想事做了。
我很理解失败的一方更希望把战败史遗忘。跳着记住令自己舒服的,这是人之常情。
但当重新思考危险如战争的议题时,瞎tm脑补怎么行?那可是会害死人的。本来可以不打的仗,你们以为我们还是清兵呢,结果就打了过来。
且不说咱两国胜负,世界其他国家怎么办?
文章中也有很多不错的内容,比如对机器人自动化的比较,比如中国老龄化的问题,以及一些相对客观的数据引用。
危险就危险在,这不是一篇全错的文章。
对十错一,客十脑一,这样很容易让危险观点蒙混过关。
尤其那个一总是和军事相关,而且总是靠意识形态的信念去脑补,让美国自己人无法拒绝。
这种战争评估,非常不负责。
如果美国有一天深陷战争地狱,为其铺路的都是这样的“理中客”文章。
这是一篇类似于:《美国人你要自信》《美国人可以说不》之类的文章。
看来人类也没多大差别。
里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一直盯着GDP看,到2030年中国可能会超过美国,如此高的GDP并不能成为超级大国。
第二,中国军事跟不上美国。
第三,中国教育跟不上美国。
第四,中国企业研发比美国低四倍。
第五,中国学术腐败
之类的。然后又说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GDP比英国大,但是鸦片战争英国还是打赢了云云之类的话。
老实说这些话讲出来都很让人泄气,过去美国宣传口的调子中国GDP不可能超过美国,当年日本都没超过美国,中国也不可能超过云云,现在回过头来又说,其实超过了也没什么……
克林顿时代,美国最出名的文章是什么?名字拉出来就是蓬勃大气:《建设一个新北约》,高屋建瓴的一二三条列出美国如何统治世界。
现在呢?《中国是条纸龙》,“其实中国也不是你们想的那么强拉”。
不忍直视。
说GDP在2030年超过美国也没什么,那就是承认中国GDP在2030年会超过美国咯?
这么重大的事情能轻描淡写的说没关系?开玩笑呢你?这对货币体系多大冲击,是装聋作哑?
“我美利坚虽然GDP排第二,但是我还能维持美元霸权……”骗小孩么。
军事是否跟上,短期难说,但是中国也没想派航母全球维持秩序啊,期待值不一样,目标不一样。
教育美国人就别吹X了,吹什么不好,吹美国公立学校,你吹私立学校我保证不说话。
研发占GDP比例这个是和人均GDP有关的,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低,很正常,而且中国也不低,都和法国差不多了,作者是没查世行数据吧。
这种文章拿出来骗稿费,还发在大西洋周刊上,服了。
谢邀
57年前,我们核爆成功后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发了一篇文章,名字很类似:共产中国是条纸龙
大致就是:
你中国有核弹又如何,有导弹可以发射吗?
有导弹了又如何,你经济支持你拥有核弹吗?
极权必须gg,自由民主终将胜利,福山听了直呼内行
然后?然后中国直接搞出了两弹一星+导弹,啪啪打脸。
(注:两弹一星应包括导弹,这里写错了,感谢各位指正)
2014年,辽宁号航母首次航行后的两个月,美国周刊杂志发了另外一篇文章:为什么中国的军事力量只是条纸龙
大致就是:
中国军费通胀严重,造不出那么多船
哪怕你现在有航母了,未来也造不出许多了
然后?然后我们马上003号也要下海了,啪啪打脸。
你们猜,大西洋周刊这个文章后,马上又会有什么事实打脸?
我很期待。
又到了
芳 芳 哭 送日记本,章家敦巧献崩溃书
的桥段了?
这说法总觉得挺熟悉的。
我听到有个观点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所以读一段历史,看看熟悉的感觉怎么来的。
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徵,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於公如何?”博士诸生三十馀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原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
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於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
二世喜曰:“善。”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於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言盗者皆罢之。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叔孙通已出宫,反舍。诸生曰:“先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也,我几不脱於虎口!”乃亡去。
之薛,薛已降楚矣。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於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这段历史读起来很有意思。
这美国的大儒说起话来,是“中国是条纸龙”。
秦朝的大儒说起话来,是“陈胜吴广不过是群盗”。
美国的大儒觉得纸龙不足为虑。
秦朝的大儒觉得群盗不足挂齿。
哈里发——啊不是——哈里斯听了估计还很受用。
拜登估计都快走到沙丘了。
特朗普这样一个德国后裔却忠心耿耿的快要拿到李斯剧本了。
哎呀!历史这么相似,中美的航班现在还好买票吗?
就是我们看着他们穿西装打领带挺不顺眼的。他们是不是已经开始华服雅言、中医中餐了?最近海外市场上汉服销量很大吗?
鲁迅要是活到现在,大概就会换个马甲到欧美报刊上发表文章,讲一讲废除英语的必要性了。
China Is a Paper Dragon
U.S. policy makers should look to the future with a little more confidence and a lot more trust in trade, markets, and the superior potential of a free people.
Paper tiger这个词原本并不存在,斯特朗第一次听到“纸老虎”的时候,翻译不知道怎么翻,斯特朗明白意思后也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表达。最后决定直译。
所以说,Paper tiger这个词不是美国人创造的,是在形容美国原子弹的时候,我们创造出来的。
这也是话语权的表现。
时至今日,没想到Paper tiger竟然被美国佬进一步演化成了Paper dragon.
不得不说,我们一段时间,宣传的工作,远比现在做得好。
前几天,CNN埋怨我们不搭理它们:CNN:拜登的话,竟然没有在中国引起什么反应……_美国。
其实从阿拉斯加回来,大家就已经不难看出:
我们现在已经是,去年买了个登山包。
劳资自己玩自己的,自己走自己的路。
这段时间,我们提出了碳中和、我们接待了俄罗斯、韩国、东南亚各国外长;出访了沙特、伊朗、土耳其,和法国德国举行了峰会。
我理你个毛线球。
所以,我也是不明白,总是拾人牙慧,翻老美的文章做球球?
替它们宣传?
简单翻译了下,基本转述他的论点,原文太长有些地方做了简略化处理。
(前半部分看原文好了,知乎不让发)
带清在1800年的GDP是世界最高,为什么带清被英国胖揍一顿?
大部分原因在于镇压成本
带清把大部分力量集中在镇压暴动和土匪上,所以没打赢
第二个原因是大多数人没有力量(组织力匮乏)
11、技术模仿极大地阻碍技术创新,他们总落后于主要对手一段时间,不仅在工厂中,也在战场上。
就像鸦片战争重演:上千人的中国军队被几百人,乃至几十人的英军彻底击败
12、笔者(文章中谈到的书的作者)不认为鸦片战争式的一边倒的结果会在21世纪重演。核武器使得无需在领土上打远征。作为替代,笔者找到了应当被强调的劣质GDP作为测量一个国家力量的的巨大的缺陷——镇压花费的因素——和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的策略困境:被潜在的敌人隔绝在开放的大洋之外:俄国、朝鲜(这里应该包括南和北)、日本、菲律宾、越南
13、中间是一段关于拜登政策的玩意和自吹自擂,不提
大意:虽然特朗普之后世界局势有变,但我觉着只会让中国更疯狂和更残酷(主要对内),中国的能力仍然值得怀疑
美国人要自信,对内的怀疑使得美国在对外贸易上选择了贸易保护主义,这是不理智的
14、这里穿插一个观点:这人老古墓派了,他的论点是:美国人赢麻了,所以主动破坏自由贸易的特朗普、桑德斯和国会都是友善度
15、中国的言行是独断而挑衅的,当然,中国的力量在上升。这使得他的行为在海内外变得更残酷和野蛮,这也是一个悲惨的事实。但是美国人聚集起勇气决定现实地面对中国时,这种认识也需要认识到这个国家的巨大的能力,同时,有大量限制困扰着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巨大的对内债务、不受欢迎的政府
16、关于人口和养老保险,太多了懒得翻,简单写一下:拆那政府在人口普查上遮遮掩掩说明拆那的高度老龄化和人民对拆那的信任度非常低。
人口老龄化将耗尽拆那的积蓄,同时拆那政府挪用养老金的欺骗行为即将暴露,当数亿人需要提取养老金时会发生什么?
17、中国存在资本的错配现象,五分之一的住房是空的——狂热的建筑爆发的残渣:在错误的地方建设了过多的公寓楼。中国对国内投资过多,因为中国的投资者禁止投资他们想投资的项目:带着钱到海外去。严格和复杂的外汇管制禁止资本流动。根据该国一流的财富管理公司的研究,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最富裕的人都尽可能移民了。下一个最好的选择就是:把他们的孩子送出去。新冠大流行前,大约有一百万年轻的中国人加入了西方的大学,仅有10000名美国人在中国学习,几千人来自其他西方国家,几乎所有学生都学习的是语言,而不是其他任何专业课
18、上面只是美国面对的战略对手和经济对手聚集起来的麻烦中的仅仅一部分。美国当然也不是没有麻烦的,但如果你要从两组麻烦中选择一个,你自然会选择美国而不是中国。这就是笔者认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应当更相信贸易、市场和在民主政府下具有极高潜力的自由人民的原因
华山剑法讲究“九真一假”,这个人属于“真真假假”,不得不说,曹哲主义已经领先了这篇文章作者20年有余。
我觉得很多美国精英还是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没有想清楚。我这里给点拨一下。
假如中国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技术投资太少,人均产出效率不行,人均受教育年限偏短等等,那么你们应该更安心还是更担心? 想一想吧,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中国竟然都发展到了这一步,难道你们不觉得更可怕吗?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提升潜力还非常之大,对不对?你之前说的中国的那些毛病你敢不敢赌中国一直克服不了,敢不敢?毕竟这么多的国家都是可以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提高受教育水平,技术投入和人均产出的,而且中国这么多年来也一直稳步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你敢不敢赌中国在这条成熟发展路上快速提升了这么多年,接下来就提升不动了?
另外一种类型的问题是这样的。老有一些人说,中国由于种种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均不可能赶上美国(知乎上有几个大V就是这样的)。好,现在我问个问题:一个经济顺顺当当发展到人均追上美国的中国,和经济发展到人均只到美国一半左右就停滞了的中国,哪一个中国更可怕?
我认为第二个中国更可怕。
如果是第一个中国,既然还在顺顺当当发展就不太愿意出来乱折腾。等发展到了人均追上了美国之后,就算停滞了,中国人也会归结于这是人类经济技术的限制而不是西方打压的结果。而且那个时候中国大概已经不视美国为同一级别竞争对手了。
可是如果中国发展到了美国的一半就停滞了,中国是不可能甘心的。中国人一定会认为国际秩序是非常不公平的,是需要自己打破的。而彼时由于人口的关系,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达到美国的两倍了,美国能和这样的中国对抗吗?
从投共的角度看,美国面对四倍于美国的中国而投共,和面对两倍于美国的中国而投共,哪一个更能说服美国人?
综上所述,现在美国精英用来安慰自己的关于不用担心中国的很多事情,其实完全是他们想反了。且不说这些论据对不对(很多根本不对),就算这些论据对,论证的结果也应该是中国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可怕。
现在是2021年。可能在2025年之前,我们会遭遇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1,中国GDP超过美国。2,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区间。于是让我给美国媒体写《中国是条纸龙》,我会写就算2025年美国的GDP第一给丢了,中国面临的社会不公问题导致中国无法稳健提升劳动生产率,中国的全球生产中心地位难以保持,并且没法偿还“人口借贷”——养活建国婴儿潮一代的老年人。中国的巅峰将是昙花一现。我这么写,美国在海对岸的应声虫们绝对会帮我和 @李建秋 他们对骂。文章哪会像现在这么被动。
转发一则陈年老段子,出处大概是2005年的天涯大V张邦昌:
【凯迪社区】之猫眼看人:
她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条鱼,所以她是有人权的,要给她说话的自由。她要留在陆地,还是回到海洋,是她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她。想想吧,她一定有一个温馨的家,也许她还是一个温柔的母亲,也许她的孩子在家中嗷嗷待哺,想想吧,置那孩子不顾,独留她在这陌生的世界,于心何忍?还是让她回去吧。
————————————————————————————————————————---
回复:
1、自提一下。
2、深思ing。
3、不能让她生活在一个专制的世界里,海底要自由得多。
4、同意楼主的观点。
5、海底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比我们陆地发达百倍。
6、说得对。
7、海底才是真正的自由社会。
8、岸上我都生存不下去了,何况人鱼?
9、···············
猫眼看人虽然关了,但是上面的声音还存在着。现在不是自满的时候。爬坡过坎的艰辛奋斗才刚刚开始。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中→美,好像…也没啥问题。
M-A-G-A-A-A!
看完后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北美战忽局加人了?怎么不经键委会批准就加人呢
至于其他,陈词滥调,随便采访个知乎键委都能得到更具深度或更贴实际的描述。
综合来看,北美战忽局未经批准有过,新增忽悠有功,功过相抵不予表彰,不给处罚。
打赢了说对方纸糊的才靠谱。
打不赢就说那叫吹牛逼。。,
这一波,这一波叫做“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
接下来还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游击战正统在美利坚。
就是不知道下一步有没有“支部建在连上”、“要斗私批修”、“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
咱不开玩笑的说,美国人也不傻,也是有聪明人的。
我虽然总是管基辛格“基老”、“基老”的叫,实际上他的书我也看,这也叫做是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这个基老就是个聪明人,属于是美国国内少有的“睁眼看世界”的人,这个“睁眼看世界”与林则徐那种还不一样,正确的说法应该叫做“正眼看世界”,一般美国人不会拿正眼瞧世界到底咋样了,只有少数有危机感的聪明人才拿正眼瞧。
强势文化极少主动去了解弱势文化,而弱势文化天然对强势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就是这个道理。
而弱势文化一旦站住了脚,不崩溃,不彻底归顺,凭借对强势文化的深刻理解,很快就会实现翻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拿下以经济和军事为基础、文化为顶峰的新的制高点。
基辛格本人对此也是十分清楚的,他在他的《论中国》前言里就提到,“虽然中国历经劫难,有时政治衰微长达数百年之久,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始终没有泯灭。”
这一点充分说明他对于中国的“国家”本质认识是到位的,但是有点不明就里,对于“美国在中国心目中的位置”,还存在很大的误解。我们抛开一切现实科学、军事与时代的差异性,仅仅就“中国人心目中的理解”而言,美国不过是20、21世纪新的匈奴人。在文化根基上,仔细看完基辛格的《论中国》你就能发现,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就是“蛮夷”,与历史上那些蛮夷别无二致,至少中国人是这么想的。
那么我们现在作为弱势文化,在我们眼里,作为一个中国人来看,事情其实就非常清楚了:我们就是汉初,美国就是匈奴。要么匈奴灭了中华,“衣冠南渡”也好,“神州陆沉”也罢,反正你得彻底灭了中华。
如果灭不掉呢?
那就没办法,请你乖乖的当诸侯王去,先是“和亲”,慢慢“羁縻”,然后当个土司,最后,嘿嘿嘿。
就是这样的,中国人有自己的逻辑世界,中华与蛮夷,宇宙观就是这样的。你要么灭了这个宇宙观,灭不掉中华这种宇宙观,那么就等着他跟你慢慢磨吧。
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已经走完了“和亲”这一步了。
和亲屈辱不屈辱?现在我们看文成公主,叫做“促进了民族交流”,但是在当时的大唐看来这无异于一种奇耻大辱。汉朝唐朝那些和亲都是些奇耻大辱,我大军催发宰了你他不香么?但是不行,你现在打不过,打不过他还老是跑来找茬,你就不得不“和亲”,给自己积蓄力量的时间。新中国成立以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在“和亲”,忍气吞声、忍辱负重,打掉了门牙往肚子里咽,以至于都有人给外交部寄钙片。
憋气不憋气?那当然是憋气的,现在想起当年那些事情,银河号事件、中美撞机事件、轰炸我大使馆事件、台海演习,这都是憋气到不行的事情。除了这些明面上的事情,还有暗地里的更多事情,比如“十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里吃苦耐劳,去换美国的高端工业品,承受剥削。
这就是和亲。
现在正在往羁縻上面走,当然还没有走完,仅仅是走了小半截。
羁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外交控制手段,在古代包括盐铁贸易、小规模军事清剿、扶持敌对势力等等。其中盐铁贸易很值得一说,当时内地冶金、采盐技术跟少数民族地区比起来先进了不知道多少倍。比如像西藏,一直到1951年和平解放,基本上都是以盐湖自然形成的盐块为主要的食盐来源,只有上层贵族才有资格食用精盐。这种盐湖湖水蒸发自然结晶的盐块里面含有大量的氯化钾,味道苦涩很难吃,但是没办法,只有这个。我认识一个以前藏族马帮的后代,他家祖上就是用牦牛、马匹去盐湖里面驼盐块,然后贩卖到整个藏区的。
云南与西藏交界的地方有个叫“盐井”的地方,现在属于芒康县,在以前就是中央对西藏实施“羁縻”政策的一个重镇。这里产盐,中央在这里设立了盐政司衙门,专管盐铁贸易,对于做贸易的马帮都是实行“配给限额制”的,每个马帮允许驼多少盐铁去往边疆地区,是中央政府说了算。
这地方有个藏式风格的天主教堂,挺有意思的,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看。
盐铁贸易受到中央政府直接控制,极大的削弱了古代边疆少数民族的军事能力,限制了他们往集权政权上面发展。实际上长城的修建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限制和控制盐铁贸易,商人逐利为本,为了利润他才不会管你中央政府什么态度呢,所以需要修建长城来控制住。
总之,羁縻的基础是先进的生产力,只有你的生产力比别人先进,那才有可能采取羁縻政策。对于美国这个“蛮夷”,或者说对于盎格鲁萨克逊人这个新时代的“匈奴”,你也一样,生产力比别人先进你才能谈得上羁縻。
现在我们的生产力勉强与美国持平,规模更大但是先进程度还有差距,羁縻政策已经箭在弦上。美国主动挑起贸易战,那是他不得不挑起,羁縻都已经来了还不做点什么吗?真的要到了“盐铁贸易”的紧箍咒套到头上来了才慌吗?那就来不及了。美国不是没有聪明人,甚至可以说美国聪明人非常多,他不可能察觉不到的。
当然,羁縻还在路上,谈往后的事情还为时过早,这里就不再提了。总之,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一百年,一百年不行两百年,羁縻政策就摆在这里,这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智慧和经验,是一直会搞下去的。
什么时候设土司?这个就不好说了。
至于“改土归流”?那更是没影的事情,改土归流不宜操之过急,对于这一点赵尔丰有话说。
总之我们这一代人的事情就是搞羁縻,发展生产力,尽量不打仗更要严防死守蛮夷们打过来,以经济和政治文化为主要的进攻手段。
那么中国是不是纸老虎呢?
中国非但不是纸老虎,甚至连老虎都不是,老虎是个急性子,食肉动物捕食者嘛,都是靠一口气,一口气逮不住的猎物一般就得放弃。中国是这样子的吗?
逮住匈奴,花了快100年,从公元前215年匈奴犯边算起,到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封狼居胥”,96年光景。
逮住突厥,从公元540年算起,到公元745年唐军灭后突厥,200年时间。
客观的说,契丹、女真、蒙古、回鹘、吐蕃、大理、西夏……这不都能歌善舞了吗?
中华文明从来都不是老虎性子,跟个程咬金似的,就那三板斧,三板斧砍不下来就泄了气了。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个慢性子,套路就摆在那里,既不玩阴谋,也不搞突袭,跟老虎是两码事。
美国人还得好好的研究一下中华文化啊,时间已经不多了。
我喜欢华春莹多过赵立坚,华春莹有一种内敛、调皮、幽默的风格,并不是太硬杠。她前一阵子说中国只超越自己,没想过超越美国,我记不太清了,大概类似的话吧。表面上柔弱如水,实际上骄傲到天上去了。
中国人以前老盼着洋人表态中国厉害了,拆那OK。以后要含蓄点儿、骄傲点儿。真正的自信,不需要其他人认可,也不需要老拿谁来和自己比。
回到中国是纸龙的说法,这就不是老大该说的话。老大就该有那种不怒自威、深不见底的气势,走夜路不能吹口哨,看到对手要保持微笑嘴角略带不屑,靠目光而不是叫嚣来镇住人。
我真的不希望美国走到在额头上刻上“我是老大”,唯恐天下人不知的那一天,光是想一想,都难免让人唏嘘和伤感。
这波啊,这波是二次元大乱斗
这位老哥是高级黑。上一句还在说,不要老是制造恐慌,中国没那么厉害的。下一句就说中国是条纸龙。这路子是越走越后退了,完全模仿中国了,还复古了?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这句话什么时候说的?
1946年,延安。那个时候,先不说中国和美国的实力差距多大,中国才结束抗日战争,不管是国力还是军事装逼,和美国的差距比现在大得多吧?而且,那时候还是常凯申执政啊?
你这降级也降的太厉害了吧?已经把自己变为一个在野政权的层次了,这是什么情况?是说自己准备要创业了么?打倒拜登为首的民主党反动派,建立新美国?这是高级黑吧!
从之前拜登来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开始,到现在中国是条纸龙,美国这边在使用颜色革命,发动贸易战,舆论战等一系列老招式屡屡失败后,开始深入学习中国近代史,摸着兔子过河了,下一个是要提论持久战,农村包围城市了吧?
考虑到时间倒退,应该是往前的,那就是:
2020年 妇女能顶半边天
2021年 中国是条纸龙
2022年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023年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量北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阿美莉卡,我看好你!
美元霸权的故事
美国为了保住美元地位,在欧元出现的时候,就借故发动了科索沃战争,表面上说是为了欧洲的和平,实际上让流入欧洲的资本外逃,造成欧元贬值,消除了欧元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上述具体请看下面视频↓
美元保卫战 https://www.zhihu.com/video/1373072177395265536视频搬运自抖音财经科普博主冷水财经(ID:lengshuiCJ),通过对国内国际的商业现象和经济现象以及一些政策进行分析解读,让你对宏观经济和商业有所了解。
建议文章改名为《关于当下中国部分短板和未来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
全文看下来,感觉这篇文章应该改名为《美利坚南波万》。
这篇文章其实花在中国身上的篇幅不算多,大部分内容在高强度论述美利坚为什么南波万。
高强度论述为什么美国南波万,相当于美国自降身份到菠萝岛的层次,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真正的天下第一用得着喋喋不休的说我是天下第一?
这里要说一下,当代美国文宣的特点是轻事实分析,重敌意唤起,本质上是一种类宗教式动员手法,思想根源其实是唯意志论,考虑到美国雄厚的积累和庞大的国力,搞唯意志论有其可取之处,特别是对冲后现代思维带来的动员能力下降,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这篇文章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应该是一种基本规律,一种基础设定,一种背景板,而不应该成为一种需要进行具体论述的概念。
天朝上国就是天朝上国,想打谁就打谁,不需要额外论述为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雷霆雨露皆为天恩,这才是真正的制度自信,额外的论述实际上是企图从逻辑层面为天朝上国这一事实提供支撑,而你用逻辑支撑一件东西,就得面临被其他人用逻辑进行解构的可能,所谓越描越黑就是这个道理。
而美国论述自己为什么南波万,本质上是把自己自降身份
美国眼下身处颓势,看上去挺危险,但实际上颓势对于美国来说并不那么可怕,因为从历史上看美国也不是第一次面临颓势了,谁也保不齐美国这次会不会再来一个鲤鱼打挺活过来,但天朝上国的普世权威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政治资源,为了止住一时的颓势而耗费宝贵的普世权威性,这是一种捡芝麻丢西瓜的愚蠢行为。
特别是这篇文章一直在引用《为什么美国独一无二》这本书里的内容……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以物配主,把神圣性写在纸上是最愚蠢的行为,写在纸上的神圣性还能叫神圣性?神圣性必须是即不存在又无所不在的,它必须是一种长存于人心中的概念,而不能是可量化的具体指标,可量化就意味着可超越,可超越的神圣性便不再是神圣性。
应对后现代思维带来的动员能力下降,是每一个大国都必须面临的课题,美国还是沉淀不够,动辄搞出这种拿国本当柴烧的行为,和美国强大的国力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
不是,之前说中国强大的时候你们反华,现在说中国不强大的时候你们还反华……
那中国不是白强大了吗?
谢谢大佬邀请。
美国这不是精分吗?既然是条纸龙,这么重视我们干嘛?为了杀不惜捧?他们把我们当作最大的竞争者,合着他们都是和纸龙竞争?他们是不是没学会怎么zhuang A后面?
我最近听到一种很好玩的论调。
当比较中国和美国军力的时候,就有人说美国比我们的武器数量多多少。
当比较中国大陆和台湾军力的时候,就说武器数量不代表一切。
简而言之一句话,双标。
美国追求数量就是正确的。大陆追求数量就是错误的。
这种言论,但凡了解一下大陆的工业模式和生产模式的人,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因为北洋和民国的教训,新中国在成立以后一直坚持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做法,国产化一直是我们的底线。
所以军迷圈有个段子:造的不好也得自己造。因为很简单,就是买来尼米兹,那一样也是北洋水师。
自己造尼米兹,那就是美国海军。
果粉们的逻辑很奇怪:失败是时代的错,历史的错,总之没有自己的错。
自己歼敌一亿,虎踞台湾,不是因为自己太差劲。
而更让我可笑的是,这种理论还一直很有市场。
我们来看一下,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大陆面临的是什么局面?
基建破坏不堪,多年战乱导致饿殍遍野,读过初中的都能被叫做知识分子。
可是看看台湾,光头带去无数的财富武器,还有西方国家给他输血。
对比一下1949年的台湾和今天的台湾,1949年的大陆和今天的大陆,谁在进步、谁在退步很明显。
然而,我们也知道,世界第一的军事强国还是美国,美国对我们的打压,前所未有。
打压力度之大,即便是前苏联还在的时候我都没有见过。
而美国打压的国家,仅仅是一个发展了70多年的发展中国家而已。
这个发展中国家仅仅想完成统一和解放。
所以大陆在建造003型航空母舰。
因为辽宁和山东都没有能形成绝对的威慑力。
我们为什么能在网上看到很多“台湾人均比大陆好,所以台湾比大陆好”这样的话,因为我们话语权不足。
为什么话语权不足?因为实力不足。
俗话说:强在深山有远亲,弱在闹市无人问。
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说出列支敦士登人均是美国的数倍,所以列支敦士登比美国厉害很多。
因为那样不会证明美国很差,只能证明自己很蠢。
但凡是个正常人,就绝对不会因为列支敦士登人均远超美国就将列支敦士登与美国相提并论。
可是他们却能将中国大陆与台湾比较。
为什么?
因为大陆没有美国的十三艘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编队,没有美国数千枚核弹头。
我给大家列举一个表格,让各位明白美国航空母舰的一骑绝尘:
1.美国福莱斯特级常规蒸汽弹射航空母舰。
2.美国小鹰级常规蒸汽弹射航空母舰。
3.美国企业级核动力蒸汽弹射航空母舰。
4.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蒸汽弹射航空母舰。
5.美国福特级核动力电磁弹射航空母舰。
而目前世界上现役航空母舰中,其他国家连能做到美国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的都没有。
这就是实力,这样的实力决定了美国的话语权。
我为什么不列举垂直起降的第二航空母舰。因为美国看不上,而且垂直起降无法做到满油满弹。
也正是因为了解我们和美国的差距,我才如此期盼003型航空母舰。
因为它必须跨代发展,才能做到对对面形成有效威慑。
亚洲的国家和地区见过美国航空母舰的并不少,可是它们也知道,美国的航空母舰过一段时间就会回去休整。它们从来没有设想过,如果亚洲一直有一支和美国差不多的航空母舰编队,它们是不是还能做到如此淡定。
我选用的CG是003的保底性能,也就是85000吨的电磁弹射航空母舰。
但我的看法是,003会做到10万吨级核动力电磁弹射,并且逐步替换为四代舰载机。
003型航空母舰在2025年前服役俩艘,到那个时候,也就是说,亚洲会长期存在俩支和美国差不多的大型平甲板航空母舰编队。
那时候我们的话语权也会大大改善。
很多人都说,当大陆的人均超过台湾,自然会完成统一。
可是目前看来,这是很难的事情。
他们畏威而不怀德,公然对抗天命,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认可统一。
所以大概率,大陆是在人均不足台湾的时候就会完成这一千秋大业。
这样的好处也会非常多,除了改善舆论环境,也会让“人均党”如丧考妣。
他们也不会说出上面的那些话。
正如他们不会对美国说“我们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幸福。”而只会对中国大陆说。
为了让这些人永久闭上他们的臭嘴,就必须完成这一宏伟的目标。
003型航空母舰就是这一千秋大业中不可或缺的利器。
一号舰江苏即将下水,预计2023年服役。
二号舰上海预计23年下水,25年服役。
期待它们的加入。
当年我们说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在当时的中国,的确有很多人是害怕帝国主义的。
如今美国这么说,为什么呢?难道现在美国也有很多人是害怕中国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此地无银三百两”,这篇文章不正是说明了美帝对中国有多少焦虑,属于不打自招。
美帝,请问你让你们的小伙伴们如何自处?
他想说中国是纸龙还是子龙,抑或紫龙?
知乎键政圈的平均水平就这?
就这???
原文都不看,就凭标题脑补就开始输出情绪?
好歹这是在问如何看待文章啊
连阅读理解都不做的吗???
说好的人均做题家的呢?考试功夫都扔了???
这文章的中心思想,千言万语就一条
为对华贸易政策松动造势
开篇第一段,就点明了这篇文章本质上是在讨论拜登(美国当局)的对华政策。
具体地说,本篇文章的基本逻辑起点是:拜登有恐华症。
China was mentioned only four times in Joe Biden’s first address to a joint session of Congress, but it shadowed almost every line of the speech. “We’re in a competition with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win the 21st Century,” Biden said. His aides describe the president as preoccupied with the challenge from China. “It informs his approach to most major topics and the president regularly raises it in meetings, whether he is discussing foreign policy or electric bus batteries,” CNN’s Jeremy Diamondreported. “And aides say Biden believes it is a key test by which historians will judge his presidency.”
而作为一篇共和党立场的文章,这文章采取了语焉不详的“他的助理如是说”(His aides describe……)这种花边小报式的方式引出拜登的立场,并采取了明显的揶揄式描述,把拜登描述成一个“从外交政策到巴士电池”都时刻不忘“中国威胁”的”恐华症患者“。用咱们比较熟悉的说法来说,这明显是竖个靶子打的操作。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竖这个靶子呢?
第三段第一句话,就是一个明显的作者观点引出句:
也许现在是一个听听不同意见的好时候,
然后紧接着提到2018年的书,这意味着,作者持有着与《美国一直南玻万》这本书相同的观点。而复读这本书的观点,就是作者在打恐华症这个靶子。
So this might be a useful moment to hear a contrary voice. In 2018, the Tufts University professor Michael Beckley published a richly detailed study of Chinese military and economic weaknesses. The book is titledUnrivaled: Why America Will Remain the World’s Sole Superpower.
接下来从第四段的 The book……开始,一直到第14段开头的 I spoke with Beckley shortly
中间基本都是在复读《美国一直南玻万》的观点,具体内容着实没啥营养,就是放在英语等级考试里面只配出完形填空的那种。
I spoke with Beckley shortly before Biden’s address to ask whether he had revisited any of his assessments since finishing his book early in Donald Trump’s presidency. He said that he had become more alarmed by China’s aggressive and repressive intentions, but remained as dubious as ever about Chinese capacities.
这段最后一句,总结一下就是The book的作者仍然保持着对中国能力的怀疑观点。
到此为止,作者都是在打恐华症这个靶子,一套王八拳行云流水虎虎生风,打完收工以后,
作者终于在下一段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为什么要竖这个靶子:
美国人对中国要更有自信。不自信会产生错误的政策导向,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
如果这里出道阅读理解题,
看到其中一个选项说:作者认为恐华症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个错误。因为恐华症本身就是个错误,(因为中国是纸龙)。
这逻辑链条,妥妥的正确答案啊,安排!
Americans need to hear this perspective of confidence. The self-doubt that afflicts so many Americans is pushing this country to wrongheaded policies, most especially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even outright trade war. Biden had it closer to right back in 2019, when hedismissedoverwrought fears of China: “China’s going to eat our lunch? C’mon, man.” Since then, Biden has been pushed by political necessity to a more confrontational approach—pushed not only by a Trumpified Republican Party, but also by his own party’s turn against trade and markets. One of the swiftest critics of Biden’s “C’mon, man” comment was his then-rival Bernie Sanders, who tweeted that same day:
Since the China trade deal I voted against, America has lost over 3 million manufacturing jobs. It’s wrong to pretend that China isn’t one of our major economic competitors. When we are in the White House we will win that competition by fixing our trade policies.
而真正的杀心藏在引用桑德斯的推特中:美国因为贸易战失去了三百万制造业岗位。
到这里,这文章的观点已经非常明显了。
后面的几段基本上就是在补充论证为什么不用恐华
什么人口啊、债务啊、
老生常谈,但也确实是实话。
但很明显,这位共和党建制派作者,说中国不行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内宣,而是攻击拜登当局和同为共和党民粹派的保护主义政策。
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再一次点题:
别想歪了,我就是在说贸易的事
“美国的政策的制定者应该更为自信的看待未来,也应该对贸易、市场和目田人民选出的政府发展潜力更有信心。”
This is merely a sample of the gathering troubles facing America’s designated strategic competitor and economic adversary. The United States is hardly trouble-free, but if you had to choose either set of troubles, you’d surely rather face the American list than the Chinese. That’s why Biden said, “C’mon, man,” and why U.S. policy makers should look to the future with a little more confidence and a lot more trust in trade, markets, and the superior potential of a free people under an elected government.
superior potential of a free people under an elected government.
啧啧,标准建制派话术,有那味了吧
综上所述,
这篇文章就是共和党建制派喉舌借着嘲讽拜登恐华症给自由贸易大旗缝补丁的迷惑行为。
至于为什么说这是迷惑行为,
因为一般自由贸易这部经,都是民主党来念的啊。
不妨猜一猜背后的金主爸爸们为什么这么急着干请喇嘛念《法华经》这种事?
可能大概也许是因为美股快要顶不住了罢
不过这一篇在美帝内部充其量也就是在睡王众正盈朝的局面下试图给建制派捞家暗搓搓的从民粹手里偷点贸易利润的遮遮掩掩扭扭捏捏的投石问路之作。
也能引得大洋彼岸的衮衮诸公原地起飞,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呢。
大概,这就是标题党的力量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