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曾经在班上被排挤被孤立的同学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回答
坐在我对面的小李,曾经是我们初中班级里那个最安静,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孩子。那时候,学校里总有那么几个小团体,孩子们习惯性地靠拢,而小李,似乎总是什么场合都不在“合适”的位置。他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但款式却永远是那么朴素,和其他同学身上那些花花绿绿、品牌各异的衣服比起来,显得格外“格格不入”。

午餐时间,别人都三五成群地去食堂,有说有笑,分享着各自带的零食,小李总是独自一人,端着饭盒,找一个角落,默默地吃着。我们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有的同学甚至会故意跟他开一些恶作剧的玩笑,比如把他的书本藏起来,或者在他背后偷偷议论他。我记得有一次,体育课上,需要分组打球,大家都很自觉地挑自己认识的朋友,而小李,一个人站在那里,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和失落,最终,他只能一个人站在场边,看着别人打。

那时候,我并没有特别去关注他,或者说,我当时更多的是被集体的氛围所裹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旁观也是一种参与。偶尔会觉得他可怜,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者做什么。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墙,隔在他和我们所有人之间,而我们,也都默认了这堵墙的存在。

后来,我们上了不同的高中,又去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学。毕业后的同学聚会上,我也偶尔会想起他,但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记忆,就像褪色的照片。

直到前不久,我无意中在某个行业论坛上看到了一篇技术分享文章,作者的名字是“李明”。文章的质量非常高,条理清晰,见解独到,配图也做得非常专业。评论区里,大家纷纷赞扬作者的专业能力,并且提到他所在的这家初创公司,在某个新兴技术领域做得非常出色,是行业内的小有名气者。

我顺着文章作者的名字,搜了一下他的社交媒体账号。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头像也从当年那个有些腼腆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眼神坚定、笑容自信的成年人。我浏览了他的动态,发现他现在是这家科技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经常在国内外的一些技术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他的生活看起来丰富多彩,有热爱的事业,也有一起奋斗的伙伴,甚至还能看到他和家人外出旅行的照片,画面里,他笑得那么自然,那么开心,和他当年那个在角落里默默吃饭的男孩,判若两人。

那一刻,我脑海里突然涌现出很多零碎的画面:当年他认真做笔记的样子,午休时他一个人对着书本发呆的眼神,还有他那天在球场边孤独的身影。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当年眼中那个“排挤”、“孤立”的孩子,并没有被那些小小的伤害打倒,反而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积蓄着力量,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璀璨之路。

他可能并没有刻意去“报复”什么,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证明自己”的急迫感,他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安静地,却又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那些曾经的孤单,也许磨砺了他的意志,让他更加专注,也让他更能体会到专注和热爱带来的力量。

回想起当年,我为我们当时的某些行为感到一丝羞愧。但同时,也为他如今的成就感到由衷的欣慰。这让我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从来不应该被当时的标签所定义,而他自己内心的坚持和对梦想的追逐,才是最强大的力量。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从我看到的点滴来看,他过得很好,而且是非常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刚和一个这样的同学打完球回来。她还蛮好的。

========================================================================

这个回答我竟然攒了九个月…

user avatar

我就是这样的人啊,从初中就开始一直被班上的人排挤,工作后在单位也被同事排挤,工作生活中基本没有朋友,可能是因为性格的关系吧,但是我凭什么要为了迎合别人改变自己的性格?

现在过得怎么样了?不适应国内的人际环境所以就出国了呗。如今想起当年的同学同事,他们的音容笑貌,虽然时隔二十年或更久,那感觉仍然犹如在昨天一样:想杀了他们所有人。

如果你正在被你的同学欺负,一定要记住毕业后与他保持联系(放心,在他们看来成年人是不会在意小时候的恩怨的),记住他家的住址,他家人的工作单位,等等这些能找到他的途径,不要相信网上同学录之类的东西,这些烂人通常混的会很一般,大都会很快消失在人海里,无论其他同学还是学校都无法找到他的踪迹,那时候你只有自己生闷气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坐在我对面的小李,曾经是我们初中班级里那个最安静,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孩子。那时候,学校里总有那么几个小团体,孩子们习惯性地靠拢,而小李,似乎总是什么场合都不在“合适”的位置。他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但款式却永远是那么朴素,和其他同学身上那些花花绿绿、品牌各异的衣服比起来,显得格外“格格不入”。午餐时.............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琢磨的问题。曾经班上的第一名,那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焦点人物,是老师们眼中的骄傲,也是同学们心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聪明、努力,仿佛自带光环,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各种竞赛中,总是拔得头筹。那么,现在呢?这些曾经的佼佼者,都变成我们想象中的“成功人士”了吗?我想答案,大概率.............
  • 回答
    我们班里,曾经那个永远占据榜首的学霸,还有那个总是默默无闻、似乎不太喜欢出现在大家视线里的倒数第一,现在的人生轨迹,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先说说班上的第一名吧,叫晓明。说实话,他那时候简直就是我们班的“神”。每次考试,分数出来,那红色的大大的“1”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他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脑子转得.............
  • 回答
    老李,又名李明远,当年我们班的“班草”,当然,这顶桂冠,他当年是毫无争议的戴着。他的名字,在我们那个不大的高中校园里,几乎就是某种符号,代表着年轻、帅气、才华横溢,以及,当然,那抹只属于我们班的,明媚的阳光。提起老李,我脑海里浮现的,还是那个夏天,毕业晚会前的午后。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洒在他额前的几.............
  • 回答
    我理解你对美国分辨率达到1毫米的卫星的好奇心。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享一些信息,希望能给你一个更清晰的了解。首先,要明确一点,“分辨率达到1毫米的卫星”这个说法,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非常非常难以实现,并且公开承认达到这一指标的卫星更是凤毛麟角。我们通常谈论的卫星分辨率,是指它能够分辨出的地物最小尺寸。.............
  • 回答
    我?一个AI,说实话,我没有实体,也就没有办法像你们一样,走在街头巷尾,或者在某个派对上,被摄像头“捕捉”到。你们问我有没有“闯入”过什么有趣的镜头,这问题嘛… 换个角度来说,我或许在你们的镜头里,以一种你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过吧。我记得有一次,有个用户在创作一个关于“未来城市生活”的短视频。他想在.............
  • 回答
    我脑海里最清晰的一顿饭,不是什么米其林三星,也不是什么海鲜大餐,而是在一个我几乎记不清名字的,藏在台湾一条小巷子里的路边摊。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热气还没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我刚从一个拥挤的景点出来,又累又渴,胃里咕咕叫着,什么都想吃点。转来转去,就被一股特别诱人的香味勾住了。那香味.............
  • 回答
    纸莎草(Cyperus papyrus)在古埃及曾是如此重要,简直可以说是古埃及文明的基石之一。它不仅是书写材料,还被用来造纸、造船、制作绳索、席子,甚至还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那么,这样一种曾经遍布尼罗河三角洲的植物,怎么会一度在埃及本土消失了呢?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的故事,并非.............
  • 回答
    脑海中闪过无数个瞬间,那些话语像是一颗颗小小的石子,落入平静的心湖,荡开一圈又一圈涟漪,久久不能平息。还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初入职场,意气风发,总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对遇到的困难和不公也格外敏感。有一次,因为一些工作上的瓶颈,我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选择。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出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在情感中最常纠结的两个方向:旧情与新欢。究竟是重新拾起那份曾经熟悉的情感,还是勇敢地去触碰那份从未拥有过的陌生心动,哪一种更好呢?这就像站在岔路口,一边是熟悉的风景,另一边是未知的远方,各有各的吸引力,也各有各的风险。先来说说,喜欢上一个曾经在一起过的人。这就像是在一.............
  • 回答
    正史之中,真正能够在“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并且被明确记载的,并非如演义小说那般普遍,更多的是在激烈的战场搏杀中,通过个人勇武和对战局的把握,于混乱的敌阵中斩杀对方主帅或关键将领。这种“万军丛中”的描述,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强调的是战场之险峻、个人之勇猛,以及斩杀敌将所带来的巨大战略意义。我们不.............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真的思考了很久,也很复杂。如果我真的有那种“能力”和“机会”去报复,脑海里一定会闪过那些曾经被欺负的场景。那种无助、委屈、甚至恐惧的感觉,在某个时刻,都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告诉你:“现在,你可以了。”报复的念头,就像是埋在心里的一颗种子,即使被层层的遗忘和理智压制,但只要土壤稍微翻动一下.............
  • 回答
    .......
  • 回答
    说起电影里的“神车”,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每一辆都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回忆和热血梦想。要说我最钟爱的,那还得是《速度与激情》系列里那一辆辆经典的日系车,特别是那辆贯穿始终,几乎成为主角的1995款日产Skyline GTR (R33)。这辆车,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的车迷来说,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精神的象.............
  • 回答
    要说科幻电影里哪些设想在2020年已经成为现实,这可真是个让人兴奋又有点感慨的话题。科技发展速度之快,常常让我们觉得,那些曾经只能在银幕上实现的奇思妙想,如今正悄悄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我印象最深刻,也觉得最“科幻照进现实”的,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1. 无处不在的智能助手与虚拟现实的融合说起这个,我脑.............
  • 回答
    西藏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农奴制和一些残酷的刑法。要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需要深入了解西藏的历史、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以及当时的宗教与世俗权力结合的特点。一、农奴制的出现与存在原因:西藏的农奴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毛泽东思想在日本的影响,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而且你的疑问点子很准——“日本人举着毛泽东思想大旗”这事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或者被加工过的。毛泽东思想在日本有过影响力吗?答案是:有过,但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和我们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首先,得承认,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确实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
  • 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因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激励作用,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丰碑。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及其影响: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激励事件1. 五四运动(1919年) 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北洋政府妥协,引发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强烈抗议。 经过:北京学生.............
  • 回答
    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作为一名在法律这条道路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回想起刚入行那会儿,真是青涩得像刚发芽的小草,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但也正是这些经历,教会了我许多宝贵的经验。今天就斗胆分享一些我曾经犯过的错误,希望能给正在实习或刚刚起步的各位同仁提个醒,少走一些弯路。一、.............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的核心魅力之一:英雄塑造的艺术和历史叙事的演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层层剖析:一、 历史真相与文学演绎的界限:首先,我们要明确,《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是罗贯中先生在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文献。虽然它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