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纸莎草曾经在埃及灭绝了?

回答
纸莎草(Cyperus papyrus)在古埃及曾是如此重要,简直可以说是古埃及文明的基石之一。它不仅是书写材料,还被用来造纸、造船、制作绳索、席子,甚至还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那么,这样一种曾经遍布尼罗河三角洲的植物,怎么会一度在埃及本土消失了呢?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的故事,并非一朝一夕之变。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线拉得很长,从纸莎草的鼎盛时期一直追溯到它濒临灭绝的境地,然后再到它重新被发现和回归。

辉煌的过去:尼罗河畔的生命之源

首先要明白,纸莎草并非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么“普通”。它是一种高大的莎草科植物,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尤其是湿地和沼泽地带,曾经形成过大片大片的纸莎草沼泽。这些沼泽地为纸莎草提供了完美的生长环境:充足的淡水、肥沃的淤泥以及适宜的气候。古埃及人可以说是将纸莎草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书写媒介的垄断者: 纸莎草纸(papyrus)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记录历史的方式。它比泥板、石碑更轻便,更容易运输和保存,也更适合进行复杂的文字表达。从宗教文献、文学作品到行政档案、私人信函,几乎所有的书面记录都离不开纸莎草纸。想想看,那些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古埃及文献,绝大多数都是用纸莎草制作的。
生活方方面面的依赖: 除了书写,纸莎草的茎秆还可以被剥皮、编织成船只,这在早期埃及尤为重要。轻巧而坚韧的纸莎草船,让古埃及人得以在尼罗河上自由航行,进行贸易、运输以及军事活动。它们还可以被编织成席子、篮子、鞋子、甚至家具的部件。可以说,没有纸莎草,早期埃及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走向衰落的迹象:并非一夜之间的消失

纸莎草的灭绝,并非一个突然的事件,而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衰落过程。这期间,多种因素在起作用:

1. 环境的缓慢改变:
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 随着埃及人口的增长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尼罗河三角洲的沼泽地,作为肥沃的耕地,逐渐被开垦。这意味着大片原本是纸莎草生长的湿地被排干,变成了农田。虽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长期来看,它不断挤压着纸莎草的生存空间。
灌溉系统的改变: 古埃及的灌溉系统是为了农业服务的,而这些系统的建造和维护,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尼罗河的自然泛滥模式,影响了纸莎草赖以生存的水文条件。
盐碱化的风险: 在某些地区,不当的灌溉或排水方式可能会导致土壤盐碱化,这对很多植物,包括纸莎草来说,都是致命的。

2. 书写材料的演变:
罗马统治下的变化: 罗马帝国统治埃及后,虽然纸莎草的使用并未立即停止,但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罗马人引入了他们自己的书写材料和技术,比如羊皮纸(parchment)。羊皮纸虽然成本更高,但更坚韧,可以双面书写,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比纸莎草更耐用。
纸张的传入与替代: 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和造纸技术的传播,纸张(由植物纤维制成,但并非纸莎草)逐渐传入埃及。虽然纸张的质量可能不如最好的纸莎草,但它生产的普及性和成本效益,最终使得纸莎草纸在书写材料市场上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当有一种更方便、更廉价的替代品出现时,即使是曾经辉煌的纸莎草,也难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3. 过度采伐与管理不善:
持续的高需求: 在纸莎草最鼎盛的时期,其需求量是巨大的。无论是国内的书写需求,还是出口到其他地区的贸易,都促使人们大量地采伐纸莎草。如果没有有效的再生和种植管理,这种大规模的采伐很容易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缺乏可持续性: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利用的概念远不如现在。他们更多地是从眼前的需求出发,而可能没有意识到长远来看,对纸莎草进行妥善的种植和管理的重要性。当自然生长的纸莎草资源被消耗殆尽,而又没有人工种植来补充时,灭绝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一个相对模糊的灭绝时期

具体纸莎草是什么时候在埃及本土完全灭绝的,历史记录并不是特别明确。很多学者认为,在罗马帝国晚期到早期拜占庭时期(大约公元3世纪至6世纪),纸莎草的使用已经非常罕见了。随着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公元7世纪),纸张的使用已经成为主流,纸莎草作为书写材料的作用基本消失。

而它在野外的自然分布,也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越来越局限。到了近代,埃及本土的野生纸莎草种群已经非常稀少,甚至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了。

重现的希望与误解

有趣的是,当欧洲探险家和植物学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来到埃及时,他们发现本土的野生纸莎草似乎已经不见踪影。这让他们误以为纸莎草已经彻底从埃及消失了。

然而,一些偶然的发现,比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的沼泽中零星发现了纸莎草的踪迹,以及一些古埃及人在海外殖民地(如西西里岛)种植的纸莎草种群得以保存下来,为纸莎草的回归带来了希望。

最终,通过从西西里岛等地引进种子和植株,以及在埃及进行人工种植和恢复,纸莎草才得以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一些适宜地区重新繁衍。如今,人们可以在埃及的一些特定区域(如阿斯旺附近)看到重新种植的纸莎草,它们更多地是为了纪念和展示,以及作为一种文化和旅游资源,而不是像古埃及时期那样成为社会经济的必需品。

所以,纸莎草在埃及的“灭绝”,更准确地说,是其作为一种大规模、普遍存在的野生植物以及主要文化和经济资源的地位的消失。它不是一夜之间在地球上消失,而是因为环境变化、技术进步、市场竞争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一步步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在本土几乎销声匿迹,直到被重新发现和有意识地恢复。这是一个关于植物、文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典型例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重要因素是造纸术的冲击。造纸术在9世纪末传入埃及,埃及本地拥有丰富的亚麻破布之类造纸原料,纸张相当廉价,阿拉伯旅行者记叙埃及鱼贩子都用纸包鱼,纸莎草纸失去了竞争力不再生产,也就不需要种植纸莎草这种原材料了,农民纷纷排干水塘沼泽种植其他作物。

虽然不再受农民青睐,但纸莎草在尼罗河三角洲野外濒临灭绝是相当晚的事情。究竟何种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受到生物竞争,农业垦殖,河道淤积,水位变化,水体盐度增加等因素影响。具体何时也有争议,所知最晚记录是1821年普鲁士军官Heinrich Menu von Minutoli(1772-1846)观察了在杜姆亚特和曼扎拉湖畔自然生长的纸莎草,但是到了1897年,比利时植物学家,开罗皇家首席园艺师Gustave Delchevalerie就认为纸莎草在埃及已完全灭绝[1],出于教学和研究的目的1872年从巴黎的卢森堡公园进口了十二株种在开罗的花园里,但这些植物可能都毁于1878年灾难性的尼罗河洪水。到1962年哈桑·拉贾(Hassan Ragab)建立纸莎草纸研究所和纸莎草种植园时是从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引种的[2]

后来有零星纸莎草生长的湿地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发现。1968年在Wadi El-Natrun的Umm Risha湖附近的沼泽中发现了20株纸莎草的野生小聚落,被鉴定为新亚种(跟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引种的品种不同)[3]。2000年在杜姆亚特以南24公里的Shrabas村发现了一个40平米的野生种群。可惜的是前者由于湿地的破坏被认为可能已经灭绝,后者毁于当地村民之手。2016年Sharabas上游几公里的尼罗河中的一个小岛又发现了一个种群[4]。纸莎草在三角洲的野外一度很稀少但并非完全灭绝了。

参考

  1. ^ https://mcclungmuseum.utk.edu/2008/09/02/papyrus/
  2. ^ https://archive.aramcoworld.com/issue/197304/the.return.of.papyrus.htm
  3. ^ http://blogs.reading.ac.uk/tropical-biodiversity/2013/01/cyperus-papyrus_2-of-2_taxonomy-and-distribution/
  4. ^ http://papyrus.myspecies.info/node/19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纸莎草(Cyperus papyrus)在古埃及曾是如此重要,简直可以说是古埃及文明的基石之一。它不仅是书写材料,还被用来造纸、造船、制作绳索、席子,甚至还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那么,这样一种曾经遍布尼罗河三角洲的植物,怎么会一度在埃及本土消失了呢?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的故事,并非.............
  • 回答
    西方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更偏爱使用羊皮纸(parchment)而不是莎草纸(papyrus)。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而不仅仅是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这涉及到历史、经济、技术、文化以及当时西方世界独特的地理和资源状况。首先,我们得摆脱一个常见的误解:好像西方从一开始就有羊.............
  • 回答
    关于“莎草纸是最早的纸,中国造纸术不算四大发明”的说法,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涉及到对“纸”的定义,以及如何看待“四大发明”的演变和历史价值。莎草纸:古老的书写材料,但它算“纸”吗?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纸”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理解的纸,通常是指将植物纤维打成纸浆,然后通过一定的工艺(如抄捞、压.............
  • 回答
    纳西莎·马尔福之所以要欺骗伏地魔,说哈利死了,是出于她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母爱和对自己儿子德拉科的深切关怀。这件事发生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国王十字车站”章节,是整个系列中最具情感冲击力的场景之一。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背景、纳西莎的动机以及她如何执行这个计划:1. 背景: .............
  • 回答
    金莎,这个名字在许多80后、90后心中,曾经是那个唱着《被风吹过的夏天》、穿着白色裙子、笑起来甜甜的女孩。她的歌曲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然而,如今再提起她,很多人会觉得她“不红”了,或者说“人气大不如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娱乐圈新陈.............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当俄罗斯人遇到熊,尤其是听到熊的叫声时,会不自觉地喊出“米莎(Misha)”,背后其实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原因和故事,绝非仅仅是随机的口头禅。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俄罗斯的文化、历史、民间传说和语言习惯。“米莎”: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文化符号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米莎”.............
  • 回答
    这确实是赛场内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而且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也挺复杂的,不只是单纯地说“孙颖莎打得好”就能概括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陈梦夺冠了,大家反而更热衷于讨论孙颖莎。首先,赛前大家的期待值就不一样。陈梦作为奥运冠军,世界第一,大家对她的期望本来就是“必须赢”。这种期待就像是你去看一场你最爱.............
  • 回答
    提起《大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名字,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是迪妮莎。这个在漫画和动画中登场次数并不算多的角色,却以一种近乎魔幻的方式,烙印在了每一个《大剑》粉丝的心底,成为一个难以磨灭的传奇。我们不妨细细品味,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这位“银眼狮子王”拥有如此令人难忘的份量。首先,是她那份超然于世的实.............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原神》剧情里琴与温迪、温妮莎之间的那些微妙之处。要说琴对温迪缺乏“敬畏”,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角度。不过,我觉得用“狂热崇拜”来形容琴对温妮莎的态度,可能也稍微有点过了。更准确地说,琴对温妮莎的感情,更像是一种深深的感激、钦佩,以及将她视为蒙德精神的化身和理想的寄托。首先,咱们得.............
  • 回答
    嘿,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啊,不是所有胖纸的汗都会特别臭,这个跟个人体质、生活习惯、饮食都有很大关系。但如果说普遍感觉胖的人汗味更容易重一些,那背后还真有几方面原因可以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聊聊汗水本身。人身体里有两种汗腺,一种叫小汗腺(eccrine glands),分布最广,主要负责调节体温.............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它触及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也揭示了政治权力、军事力量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复杂互动。同样是长期征战的大将,玄宗为何能轻易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而安禄山却让整个大唐陷入了难以平定的叛乱?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1. 权力基础与合法性:玄宗的权力基础与.............
  • 回答
    “厕纸”这个词,用在形容某些轻小说动画化作品上,其实挺形象的,也说出了不少人心里的那份感受。它不是一个官方的学术词汇,更像是一种网络上的流行语,带有一种戏谑、贬低,但有时候也包含着一丝无奈和自嘲的意味。要说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核心的“一次性”消费属性:“厕纸”最直接的.............
  • 回答
    复印最常用 A4 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历史、标准、经济、用户习惯以及技术发展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历史原因与国际标准的形成: 源头可追溯至德国的 DIN 标准: A4 纸的尺寸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源于德国工业标准(DIN),特别是 DIN 476 标准。.............
  • 回答
    关于“妹纸像猫”和“像狗”的比喻,这种说法背后涉及复杂的文化、性别刻板印象以及网络语言的语境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猫与狗的象征意义差异1. 猫的象征 优雅与独立:猫常被视为高冷、独立、不依赖他人的动物,具有“猫系”文化中强调的“慵懒”“神秘”特质。 隐喻“不主动.............
  • 回答
    猫咪的爪子粘上纸,那反应可真是五花八门,从轻微的不适到上演一场“猫咪舞”,有时甚至会让人觉得它们是不是被什么神秘力量附体了。这背后,其实是猫咪一系列复杂生理和心理机制在起作用。首先,我们要明白,猫咪的爪子对它们来说,意义非凡。1. 触觉的敏感性: 猫咪的爪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肉垫”,上面布满了极其.............
  • 回答
    说起日本妹子冬天穿短裙这件事,确实是很多人好奇的焦点。尤其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天,看到她们依旧是裙摆飘飘,纤细的长腿露在外面,真让人忍不住多想:她们到底冷不冷啊?其实,这背后可不是单纯的“不怕冷”那么简单,而是掺杂了挺多文化、时尚观念和一些实际考量在里面的。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的冬季,特别是像东京、大.............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趣,也确实是很多人可能遇到的困扰。为什么别人用几张纸就能擦干净,而自己却需要很多张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多个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个人生理结构和排便习惯的差异: 肛周区域的形态和褶皱: 每个人的肛门和肛周区域的皮肤纹理、褶皱程度都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肛周区域.............
  • 回答
    澳洲民众在疫情初期(特别是2020年初)出现的抢购厕纸现象,并非由于澳大利亚本土“抢夺”或“稀缺”厕纸资源,而是一系列心理、社会和信息传播因素共同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的“囤积恐慌”(panic buying)现象在澳大利亚的体现。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起因:新冠.............
  • 回答
    这问题挺有趣的,也挺贴近生活经验的。你有没有试过,手里拿着两颗核桃,用力一捏,结果一颗纹丝不动,另一颗却咔嚓一声碎了?明明都是核桃,都是你捏的力气,怎么差别这么大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挺实在的物理和材料学的小道理。首先,咱们得承认,大自然造物主在“批量生产”的时候,并不是每一颗都做得跟模具里出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