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纸的做法朔本归源,就是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的做法。
用把植物煮烂,打烂捣碎,形成纸浆,再铺开晾干。这就是蔡伦纸的做法。
现代纸的做法也是这种原理。
莎草纸我见过,也摸过,埃及旅游时就有卖的,属于纪念品,我给你看一下。
看懂了么?这种东西在中国也有类似的,叫草席。
埃及人是把更薄的植物纤维片编制起来,称为纸。
那中国把竹简木简编排起来,在上面书写,称作为纸了吗?
何况莎草纸只是名字带个纸字而已。
我们现代文明不承认那是纸是完全没有问题,硬要刚的话,中国竹简也算是纸。
都是植物薄片编排而成的东西,凭什么竹简不算。
何况莎草纸早已是被人类抛弃的落后产物。
而中国的造纸术造福人类沿用至今。
顺便说一下,莎草纸没有失传,埃及进口莎草纸淘宝有售。
2020年了,烦请诸位善用搜索引擎,电商网购。
评论里跟我吹莎草纸制作工艺难所以失传的我没明白是什么逻辑。
任何伟大的发明往往需要被发明两次,第一次是先行者,第二次才能改变世界。
蔡伦“发明”的不是纸,而是造纸术。也就是廉价、大量生产耐用纸张的技术。在蔡伦之前的中国也存在「纸」,只是质量很差,不能拿来书写。蔡伦,他彻底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我刚刚提到的「廉价、大量、耐用」三个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如果不具备这三个特点基本限制了它自身的应用和传播。作为信息的载体,羊皮纸和莎草纸一样都非常昂贵,难以大量生产,不具备廉价和大量的特性,这种高成本,低出产率决定了它们基本就是被淘汰的命:即使它们的质量比我们常用的纸更耐久。因为高成本限制了信息的传播,使得文化垄断在极少数的人手中。非常不利于信息的存储和传播。甚至影响国家的行政效率。
所以在阿拉伯人、欧洲人掌握了中国的造纸术后几乎迅速抛弃了其他纸张大量采用了中国的造纸术。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蔡伦的造纸术几乎是终局性的:他的技术路径此后千年没有巨大的改变。之后我们全人类的纸本质上就是基于蔡伦的技术,而不是什么莎草纸。莎草纸连「先行者」这个头衔都算不上,因为它和现代纸张根本不是一回事。现在和它最接近的是草席。
是蔡伦完成了造纸术的奠基性工作,此后只是修修补补和改进。
「造纸术」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利用杂草、树皮,渔网等等材料中的纤维素,后者的精确表达是发明造纸术数千年后(1838年)才被发现的,而中国人早早就神奇地知道如何剥离和利用这种材料。和莎草纸、羊皮纸那种非常直觉性的书写材料不同,造纸术必须经历切削、打浆、蒸煮和浸泡,然后加入特殊的材料混合。所以很难「凑巧」发现,必须经历几千次的实验和总结才能发现。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造纸术都来自唯一的一个源头。
这个工作当然值得上「四大」之名。
主要参考资料:《一阅千年:纸的历史》马克·科尔兰斯基(美国)
莎草纸,虽然名为“纸”但其实不是我们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的纸。因为它其实是一种编制物,更像我们夏天睡的竹凉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