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人认为曾国藩有近代圣人之称?以及为什么有人这么推崇他?

回答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名臣”、“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人”,更有人称他为“近代圣人”。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源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以及其深邃的思想和人格魅力。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有人认为曾国藩是“近代圣人”以及为何如此推崇他。

一、 曾国藩何以被视为“近代圣人”?

“圣人”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通常指德行、智慧、成就都达到极高境界的人物。将曾国藩称为“近代圣人”,并非说他真的达到了孔孟等圣贤的境界,而是肯定他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一剧烈变革时期所展现出的非凡品质和历史贡献,这些品质和贡献在当时具有“圣人”一般的示范意义和指导价值。

1. 挽救危局,再造乾坤的功勋: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这是曾国藩最显著的功绩。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其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国,对清朝统治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面对如此强大的叛乱,当时的清政府几乎无能为力。曾国藩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组织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手创办湘军,并最终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这不仅挽救了清朝的统治,也避免了中国陷入更长时间的战乱和分裂,为中国近代化的初步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同时,曾国藩还与其他湘系大臣一同粉碎了捻军等其他起义,并与外国势力周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完整性。

2. 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身体力行,严于律己: 曾国藩以其严格的自我约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闻名。他每日坚持写日记,反思自己的言行,力求做到“克己复礼”。他信奉“天道酬勤”,勤奋治学,也要求部属同样勤奋。他的家风严谨,教导子孙以德为先。
“功不以私,利不以先”: 在处理军政事务时,曾国藩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私利之上。他将湘军打造成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和忠诚度的军队,但并未将其据为己有,而是为清朝所用。他虽然权倾朝野,却能保持清醒,不恋权位。
知人善任,虚怀若谷: 曾国藩善于发现和提拔人才,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清朝的中流砥柱。他能够容纳不同意见,虚心听取下属的建议,并善于从失败中学习。
“主敬存诚,务实戒虚”: 这是曾国藩的思想精髓,他强调内心的敬畏和真诚,反对虚伪浮夸。这种修养帮助他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保持清醒和稳重。

3.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奠基者:
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后,认识到中国在军事技术上的落后,开始倡导和推动洋务运动。他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兴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曾国藩是中国最早认识到西方军事技术优势并积极学习的官员之一,他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中国人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工业的道路。
引进西方科学和教育: 他在创办工厂的同时,也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并支持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教育模式。

4. 深刻的思想体系与治世之道:
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 曾国藩虽然身处乱世,但其思想核心依然是儒家,他成功地将儒家的道德修养、政治理念与应对时代挑战相结合,给出了在转型时期如何保持传统价值又积极改革的答案。
《曾国藩家书》的影响: 他的家书记录了他对人生、治学、修身、处世的深刻见解,成为后世学习的宝贵财富。许多人通过阅读家书,汲取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力量。

二、 为什么有人如此推崇曾国藩?

推崇曾国藩的人通常认为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他的思想和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在民族危亡关头力挽狂澜的英雄形象: 在许多人眼中,曾国藩是那个时代唯一的“顶梁柱”,他以一己之力对抗着内外夹击的危局,其表现出非凡的魄力和能力,被视为民族英雄。
2. 儒家士大夫精神的典范: 曾国藩 embodies 了传统中国士大夫的最高理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追求的不仅仅是功名利禄,更是道德的完善和对国家的担当,这种精神在许多人看来是失落已久的。
3. 实用主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曾国藩是一位极具实践精神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解决复杂的问题。他的“行事之道”往往能够切中要害,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
4. 治世之道和人生智慧的提供者: 曾国藩的思想和经验,尤其是体现在其家书和语录中,被许多人视为“人生指南”或“情商教科书”。他关于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论述,具有跨越时代的普适性,能够帮助人们在逆境中成长,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
5.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发展: 尽管曾国藩积极学习西方技术,但他从未放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他试图在保留中国文化根基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明的精华,这种平衡被一些人认为是成功之道。
6. 反思历史和汲取教训的需要: 21世纪的中国社会,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一些人认为,重新审视曾国藩,能够从中找到应对当下问题的思路和启示,例如如何重塑国家精神,如何培养有担当的领导者,如何应对外部压力等。
7. “曾国藩热”的文化现象: 近几十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一股“曾国藩热”,各种关于曾国藩的传记、研究著作、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这反映了社会对曾国藩的高度关注,以及人们试图从历史人物身上寻找精神支撑和价值认同的愿望。

总结来说, 曾国藩之所以被冠以“近代圣人”之称,并非空穴来风。他集军事才能、政治智慧、道德修养和思想深度于一身,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其非凡的担当和能力,为挽救危局、维护统一、开启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言行和思想,至今仍能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启迪和力量,因此受到广泛的推崇和景仰。当然,任何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应是多维度的,曾国藩也并非完美无瑕,但他对中国近代史的巨大影响和其人格魅力的持久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圣人与否,和杀不杀人,杀多少人都没关系,君不闻仲尼诛少正卯乎?

曰曾文正为“圣人”,表的是他存亡续绝的决心和意志,当然,这目标没有成功(也不可能成功),换言之是对其用华夏文明最后一丝活力来延续道统的努力的肯定。

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不过是涤生公生涯当中的一个部分而已,而且是不那么出彩的部分。抛去阶级斗争这些话不谈,技术上看,湘军的大战略毫无疑问地正确,但具体战役战术层面的确瑕疵太多,屠城什么的都是等而下之的手段。

我观涤公一生,更值得为人推崇的是在封建农业帝国组织力涣散的晚期,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建军模式——以秀才为组织骨干、以乡族为联系纽带、以礼义为思想核心的湘军,同时把传统地主士大夫精英的修身模式用通俗的材料和过硬的实战成绩传承了下来。这二者互为表里,实际意义是在帝国崩溃的前夜,留下了人才培养的“种子梯队”,我早先的某个回答详细讲过湘军组织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以横渠四句而论,曾国藩勉强做到了“为天地立心”和“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则做到一半(把另一半杀了。。。),“为万世开太平”则不是他那个历史阶段能完成的任务——甚至都不是我们现在能完成的。

如此来看,曾文正的历史地位在文明长河中肯定不会太高,但以晚清至民国那一段压抑而灰暗的历史为参考,一句圣人不为过。

user avatar

曾国藩运气最好是死的够早,他要多活三十年,李鸿章遇到的事他一件也跑不了。甚至他能做到的还不如李鸿章(参考“天津教案”)。到时候再把他包装成圣人就难上加难了。

说到底他所维护的旧体制旧秩序根本不值得维护,他给满清续了命,却把中国的命运拉入了谷底。

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我也曾经崇拜过曾国藩,曾国藩家书、语录、传记等买了一堆。现在回头看看,曾是成功学意义上的圣人,社会上的曾国藩热和成功学热是一回事。同时曾是维护旧体制、旧秩序的功臣,因为维护体制而达到了体制内的顶峰。对和谐天朝来说简直灌给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最好的心灵鸡汤没有之一。

至于说曾国藩生活作风严谨,能坚持写日记自我批评,自律严格,生活节制、清教徒典范什么的……校长、希特勒、墨索里尼等表示不服。

===========================原答案==================================

因为曾国藩这样的“圣人”是统治阶级最爱树立的社会榜样。

====================================================================

补充:

关于满清和太平天国那个更好或者更烂这个问题,跟曾国藩是不是圣人之间的关系说大也不大。但还是想多说一句:对外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的“我大清”,最后凭借着义和拳大师兄们的刀枪不入,干出了向所有列强宣战的丰功伟业。我实在是想不出太平天国得干出多烂的事才能赶超“我大清”!

user avatar

先下结论,曾国藩不是圣人,连圣人的边沾不上。

曾国藩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古代有所谓“三不朽”,也就是所谓的“立功立德立言”。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看,曾国藩这三点都做到了:首先,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是为立功;其次,曾国藩留给外人一副谦谦君子、注重德行的印象,是为立德;第三,曾国藩承袭了桐城派的文脉——桐城派被视为清代中后期文坛的正宗。换句话说,曾国藩被人称为圣人的原因是:有功劳、品德好、文章好。

但,这是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而言的“圣人”。

对于那些动辄评价书生意气的人,对不起,我就是书生意气,我就是眼光狭窄。

我只知道,在战争中,99%的情况我可能只是安庆城、吉州城的一介平民。当我的家乡被太平军蹂躏的时候,我日思夜想政府军能早点过来解救我们。然而,我最终还是被政府军杀死了,我的兄弟拿着他们发的承诺投降不杀的告示去投降,也被杀了。

现在,他们对死去的我说“你看,圣人解救了你们,他多么伟大啊”。

呵呵。



我对于曾国藩没有任何敬意。即便钱穆先生所言要对历史怀有温情之敬意,陈寅恪先生所说同情之了解,我依然对其没有任何敬意。

在曾国藩出生之前的1200年,有一位名叫李勣的唐朝名将曾说过这样的话:“我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陈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的结尾,一个叫郭靖的傻小子说过这样的话:““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

曾国藩家书里频频可见这样的文字:

屠城:

“屠戮净尽,三省官绅士民同为称快。”

“九江克复,闻抚州亦已收复,建昌想日内可复,吉贼无路可走,收功当在秋间,虽迟至冬间克复,亦可无碍,只求全城屠戮,不使一名漏网耳。”

“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

“克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

杀降:

“今日未接弟信,不知刘玱林一垒究竟如何,其已降之三垒已杀之否?”

“二十九日有三垒出降,全数杀之。”

“初一卯刻,安庆克复,城贼诛戮殆尽,并无一名漏网,差快人意。”

“劫数之大,良可叹悸,然使尧舜周孔生今之世,亦不能谓此贼不应痛剿。”

中国历史上杀降的将领并不在少数,比如白起、李广、薛仁贵、常遇春等等,白李薛三人均自知杀降不详,最后将自己仕途的失败归结于此。常遇春虽未对此表示过后悔,但至少在后人嘴里,常遇春的暴毙是他杀降的报应。至于干过屠城这种事的,比如曹操等人,除了他们的子孙外,至少在悠悠史书上也不免留下一个残暴好杀的记载。反观曾国藩,从头至尾对于屠城与杀降不存在任何良心上的谴责,这样的人若为“圣人”,是中国文化的最大耻辱。

当然,有人会为曾国藩开脱,说这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比如“屠戮净尽,三省官绅士民同为称快”。既然所有人都认为该杀,那曾国藩杀人也只不过是从众意而已。然而,一个能打仗的人,无论其品行如何,我们称之为名将或者悍将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没有高迈超然的见识、心怀苍生的仁心,如何能称为“圣人”?历史上比曾国藩功绩更大的将领多了去了。霍去病封狼居胥,逐匈奴于漠北;郭子仪、李光弼救大唐于危难;岳飞保大宋半壁江山安宁;徐达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些人为何不能被称为“圣人”?

也有人说,太平军全都被洗脑了,是不折不扣的邪教组织,所以杀降也是迫不得已。我认为这个辩解是苍白无力的。理由是以下几点:

第一,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说的清楚“倘有久陷贼中,自找来归,杀其头目,以城来降者,本部堂收之帐下,奏受官爵。倘有被胁经年,发长数寸,临阵弃械,徒手归诚者,一概免死,资遣回藉。”也就是说曾国藩公开承诺过若投降者或杀官、献城者授予官爵,被胁迫者只要能投降就免死遣送回原籍。这边说缴枪不杀,那边大肆杀降,如此言而无信之人可为“圣人”?

第二,从上面可以看出来,曾国藩并非不知道太平军中有不少人是“被胁”的。如果说那个时代没有优待俘虏的政策,曾国藩对俘虏一概屠杀,或者曾国藩对投降的但主动加入太平军的非“被胁”者全部屠杀,也还有情可原。然而,不分青红皂白,只求全城屠戮,则无论如何不能服众。

第三,再退一步说,假定整个太平军里,无论是正式的士兵还是被拉来的民夫,全都被洗脑了,所以即便投降了也该杀。那总还有没有抵抗力的老弱妇孺吧?“只求全城屠戮,不使一名漏网耳”,又该怎么说?

第四,如果因为信了邪教就该全部被杀,那么按照曾国藩的处理方式,西方各国消灭IS不但应该消灭IS所有的军队,还应该把IS占领区的所有居民都杀掉。如果有一天美俄军队真的这么干了,我希望这些曾国藩的拥趸们也能给普京和奥巴马立一个纪念碑。


我的观点是,即便是承认那个时代有其局限性,十分推崇曾国藩这样杀伐果决而又饱读诗书的将领,称其为圣人是众望所归。然而——借用之前一位仁兄回答“白起杀降”的评论来说——杀降、屠城在那个时代固然无可指摘,认为白起是英雄也没什么问题,但到现在你还这么评价,那这中间的两千多年人类到底进步了什么?

user avatar

继续洗 洗李鸿章 洗曾国藩 洗慈禧 洗袁世凯 洗溥仪

user avatar

年轻时候的曾国藩就喜欢杀人,不过那都是小杀,每次最多十几个人。后来领悟了大杀之道,创建湘军,把整个江南屠了个遍。屠杀人数突破千万。后面老了,干不了千万级别的屠杀了,只能去天津杀个几百人过过瘾这样。

哦,对了,他只杀漢人,其他的洋人和满人他是不会杀的。不但不会杀,还会好好供起来,哪怕供奉会损害自己利益也无所谓。他就是纯粹的媚外亲满反漢,他做那些都是为了他自己的反社会人格,所以哪怕没有利益他也会去做。

user avatar

人是年龄越大越迷恋曾国藩的

一、

要是你想成功的话,一定要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笨人。


要是你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投机取巧的人,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成功的概率就非常低非常低。


类似你学车,你不要投机取巧。你就踏踏实实的练,每次练车都当考试。要是你敷衍自己,或假装很努力,一定会挂科。保持一颗初心,才能超越芸芸众生。


为什么人的年龄越大越迷恋曾国藩?


就是曾国藩做到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是有点儿成就,就不往前走了。


曾国藩是习惯性一直往前走。


百米冲刺,超越不了芸芸众生。


马拉松长跑,超越不了芸芸众生。


唯有习惯性往前走,才能超越芸芸众生。


这个走的过程就是日日都是考试,考试就是日日。


习惯性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


放纵自己的,多生活在社会底层。


对自己极其苛刻,极其自律的人,他们多生活在山顶。


高处不胜寒的乐趣,唯有这些笨人才能领悟到。


这些极其聪明伶俐的人呀,永远领悟不到啥叫高处不胜寒。


因为他们习惯性投机取巧,明目张胆的欺负客观真理:量变导致质变。


没有量的积累,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要是你一直不赚钱,一定是没把自己定义为笨人。


唯有把自己定义为笨人的人,才能超越芸芸众生,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二、


曾国藩蜕变,是从研究人际关系开始的。


曾国藩刚出来做事儿,想的是把事做好,处处被人忽悠处处被人吊打。


他沉积了3年,开始研究事儿。


一出来,就蜕变了。


因为你想做事儿,必须研究透人。


咱把人研究透了,也就学会了做事儿。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我们只能去适应世界。


想改变世界的人都被世界弄死了,习惯性适应世界的人都活得相当滋润。


世界让你怎么样,你怎么样就行了。


你非要跟世界对着干,最后被世界干掉的人,一定是你。


到了结婚的年龄,你结婚就是了。


结婚后,该养小孩就养小孩。


有人说,我年赚1000万,我不结婚我不养小孩,我老了住养老院。


哈哈,笑死我了。


你住养老院了,大家都知道你没儿没女,还是欺负你。为什么呀?欺负你,没有任何成本呀。当你有个儿子,有个女儿,他们敢欺负你吗?不敢。


养老院定律:你进去了,有儿有女,没人欺负你。你进去了,无儿无女,欺负你的人成群结队,你躺在床上,只能眼睁睁去死。本来该活20年,2个月就死了。


不要挑战概率,要习惯性认同这个世界上的陋习。


在农村,你没有儿子,瞧不起你的人非常多,欺负你的人非常多。为什么呀?因为欺负你,没有后顾之忧。相反,在农村,你有儿子,有人敢欺负你吗?他不敢。他怕有天你儿子飞黄腾达了,弄他。相反,你只有一个女儿,他就敢欺负你。反正你女儿,早晚是人家的人了。我不欺负你,我欺负谁呀?你说我有钱,他敢欺负我吗?嗯,只要你没儿子,他就敢欺负你,甚至敢扇你的脸。为啥呀?欺负你,没有后顾之忧。


不知道人性的恶,才对挑战概率兴致勃勃。


知道了啥叫恶,才会深刻理解啥叫客观真理,啥叫老生常谈,啥叫人情世故。


活着,无论干啥,都先把人吃透。


只要咱吃不透人,咱做的很多事儿,都是错的。


三、


喜欢走捷径的人非常多。


就说情感婚姻这个卖点吧,你看到几个人写原创文章?


99%的人都是靠粘贴复制赚钱,踏踏实实靠作品吃饭的人寥寥无几。


哎,习惯了走捷径,一辈子都不会踏踏实实做事儿了。


为什么我们到了30岁依旧一无所有呀?


是不是我们习惯性了投机取巧,四两拨千斤呀?


活着,想踏踏实实睡觉,总归要踏踏实实做事儿。


做事儿踏实了,咱再研究人际关系。


做事儿不踏实,单纯研究人际关系,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记住:和珅先是业务骨干,随后才是“人情世故”专家。


和珅帮老大办事儿的能力,秒杀纪晓岚。


纪晓岚只帮老大做了一件事儿,弄《四库全书》。


和珅帮老大办的事儿非常多非常多,换而言之,《红楼梦》这本书,就是和珅立荐,才被世人注意。和珅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在有能力的基础上,他开始研究人际关系,人情世故。曾国藩也是先有能力,后琢磨人际关系。可惜很多傻屌搞反了,上来就研究人际关系,忽略了对能力的培养,成了毫无价值的马屁精。货真价实的马屁精是办事行,搞人际关系也行。单纯只会拍马屁,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呀。


四、


无论做什么,都要找个师傅带带。


有师傅了,就100%听师傅的话。


咱听师傅的话,师傅就好好带咱。


咱老是有自己的想法。


师傅慢慢就不带我们了。


尊重一个人的方式,就是他说啥,你说yes。


你说了yes,做事遇到困难了,他还会帮你。


相反,师傅说一句,你顶一句。


师傅说:好的,好的,你先按自己的想法试试。


你按自己的想法试试,成功了,师傅不高兴。


失败了。师傅反而很高兴:让你不听话。


随后就算你听师傅的话,他还是瞧不起你。


为什么领导不喜欢你?或许就是你太有性格,不听话。


为什么你的领导非常平庸呀?或许他做到了揣摩上意,习惯性听话……


五、


赚钱的口子只会越来越少。


赚钱的口子只会越来越隐。


世上想改变命运的人很多。


但知道怎么改变命运的人很少。


长期持有一个可持续变现的卖点,是改变命运最快的方式之一。


尊重这个卖点的最佳方式就是永不发收入截图,永不晒流量截图。


悄悄繁华或悄悄荒芜。


当人人都认可我们的卖点时,说明红利时期已结束。


赚小钱靠实力;赚大钱靠红利。


人过中年,持有一个有争议的卖点悄悄循环。


赚钱不赚钱,都不吭。


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了。


会说话,能做到一言不发,就尽量一言不发。


唯有习惯性沉默,才没人注意到我们做了什么。


会飞的,都被枪打死了。


会藏的,都被猎人忽略了。


世上最幸福的事儿,就是我有两个亿,谁都不知道。


频频出招的人,都是孬种。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原子弹,一出招,就能灭了几万人。


让我们锁定一个卖点悄悄浇灌悄悄循环吧。


爽或不爽,都习惯性沉默。


话太多,终究不是啥好事儿。


……


六、


只要你读了衡水和毛坦厂,考上本科的概率在90%以上。


为啥呀?


人啊,是环境的产物。


什么样的鸡下什么样的蛋,什么样的环境出什么样的人。


我要是一直生活在老家,现在要么在老家打工,要么在呼市打工。


我在成都读大学,接触到了很多做生意的人。


他们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我一看就会。


开始我是在李村卖碟,每张碟拿货是5元,对外一张卖个10元或20元,一天赚个50或100元,绝对比打工轻松。


为什么我要卖碟呀?李村的这几个小混混都卖碟,我就跟着他们卖碟。


为什么我在分类上卖手机、卖电脑、卖数码、卖相机,卖手机靓号呀?说白了,我认识的几个朋友,也干这个。


为什么我要做seo呀?我认识的几个朋友,也就是成都大学的朋友,他们通过竞价卖老苗汤,每月30万50万的赚,我确实看到他们买房买车了,也就跟着他们干了几个月。不过我卖的是止鼾器和糖尿病治疗机,还有XX棒。


为什么我要做培训呀?说白了,就是我参加的培训多了,我觉得搞培训没啥,也就去搞了,这一搞就是10年+。


很多事儿,看起来难,我们进入了这个场,还难吗?难个锤子呀?


我体验过好东西了,我就不忽悠自己了。


现在的我,喜欢喝茶。


我喝的茶,稍贵。


有些人送我的茶,我看一眼,就转手送给了别人。


因为我体验过好东西了,就不想再体验比较差的东西。


赚钱,说白了,就是找到一个场。


这个场找到了,就算在里面混,也能混出境界。


《楞严咒》难背吗?难。


把你扔到庙里,为什么你一个月就会了?


方丈每天让你诵400遍。哪怕你是纯种傻逼,也会背啊。


人与人的天赋,差别不大。


以前穷地方考上北大清华的少,为什么这两年穷地方有孩子考上北大清华?


现在有网络直播课了,这些孩子能跟比较好的老师链接上,体验到一流的教育,自然觉得学习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学习啊,我这样说好了,孩子能不能考上北大清华,大概率就是他有没有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有没有在一个比较棒的能量场被持续加持。而不是说他自己多优秀多出类拔萃。


姐姐的朋友,现在还在打工。


弟弟的朋友,现在还在打工。


为什么姐姐和弟弟不打工了?


也就是在我公司呆过,知道了赚钱是怎么炼成的。


出了我这个大门,他们就知道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做什么。


而且还觉得世上最简单的事儿,就是赚钱。


为什么他们以前不知道呢?


说白了,就是没有进入到这样的场。


人是场的产物。


场的能量大于人的能量。


为什么你不在人多的地方手淫?


为什么你不在人多的地方大小便?


就是人多的地方场大,能量大,你不敢。


为什么你在家手淫呀?家里就你一个人,这个场非常弱呀。


改变命运,就是找到一个场。


找到了这样的场,习惯性跟这个场链接。


就会洞悉很多圈外人永远不知道的秘密。


所谓的大道至简,不过就是我爹的李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跟能力呀智力呀,关联性不大。有天我的孩子做项目,搞到了日赚3000.也不是他有啥本事儿。是他爹厉害而已,跟他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啥都是关系的产物,啥都是场的产物。要是认可我的话,点赞,留言,就回复个马勒戈壁或仙人板板吧。

公众号:大师爷

user avatar

最早啊,曾国藩不是跪舔洋大人么


给曾国藩洗地的人都是这么说的,说洋大人收养弃婴,但是当地愚民不知道,以为洋大人是吃孩子,然后就去杀了洋大人,曾国藩没办法,只好自己自己受过这种

这个说法以前很流行的

洋大人都是好人,文明人,国内底层都是愚民,曾国藩是开眼看世界但是不得不背锅的人

鼓吹这个的人啊,其实就是疯狂暗示:我们就是曾国藩,你们这些愚民要听我们的啊,快来拜洋大人啊


但是问题出现在哪里?

出现在加拿大的寄宿学校,今年突然爆出来洋大人虐待土著孩子,土著孩子万不存一上边了

然后借着这股东风

国内拉胯的宣传部门才又爆出来武汉的万婴墓等洋大人当年虐待孩子而且大部分都是虐待致死的事儿

哦不对,国内拉胯的宣传部门就没借着这股东风发动反击。,这个还是广大网友扒出来的


实际上从鸦片战争传教士进来到建国,一百多年的时间

传教士收养的孩子怎么也得有几万十几万吧?

为什么这几万十几万起码会英语或者法语的孩子

没有后人,也没有记录留下来??

因为他们绝大部分都死了啊······

也就是说,其实就是当地居民发现了教堂旁边的“万婴墓”,才杀洋大人的,然后曾国藩老老实实赔礼道歉,以中华之物力,结洋大人之欢心


那么问题是,这种一看就是要背锅的事儿,曾国藩还是去了

你是统治者,你喜欢不?

这个就和建国后拍摄的武训传一样

家里房子和地被抢了,出去打工被拖欠工资了,结果不上访不告状,坚决不给大人们找一点点麻烦

大家都觉得拍的好啊,只有一个人看着那叫一个气

后来拍一个反抗性质的《宋景诗》吧,结果除了服化道,剧情一塌糊涂

颇有你让人拍吹国军的八佰和夸志愿军的金刚川

然后他拿给你的这两部电影的区别


那么现在问题是,为什么会这么推崇曾国藩

一个是当年的国学热

这个和洋大人热是同期的

根基就是我们自己丧失了自信,这时候要么国外的要么古代的,就开始自然广为流传

而真正的经典,已经是红海了,古往今来无数最聪明的人都在解读,我以前说过一个故事,画一个圆圈,都有洋洋洒洒几千字那种

而像是弟子规南怀瑾曾国藩这些,反而还是蓝海

没人竞争

恰烂钱太好恰钱了

你真让他们讲经典,别说复杂的了,就三字经里边,大小戴是父子还是叔侄估计都没几个知道的


同样的,洋大人真正的好东西,也有很多人解读了,

所以流行了反而是中日夏令营的较量,欧美地铁看书不玩手机之类的段子

各路靠这个挣钱的在各种演讲上也都是讲这些故事

你让他们讲社会契约论他们也看不懂啊


那么我们就可以明白

曾国藩的吹捧,和弟子规的吹捧差不多

他恰饭恰·········

随便找个小学毕业的人,学几句,就能去开班讲课骗钱啊不是,是挣钱了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然大部分人还是:晚辈某某拜见李中堂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逐渐在进步的

这个我就不展开讲了,不然又是一大堆

user avatar

曾国藩简直是封建统治者的最爱,谁要是不爱曾国藩就不配称为封建余孽。

曾国藩的基础肯定是能干,而且能干的非常恰当。对于镇压农民起义,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捻军,都是一把好刀。他对底层人民也没有什么同情心,杀得人头滚滚也毫无压力。但见了洋人马上就腿软,天津教案最终还是满足了洋人的条件,如果让他再多活二十年,李鸿章的好戏就该曾国藩演了。

曾国藩第二的好处就是听话,别看他在人民面前凶神恶煞,说屠城就屠城,说杀降就杀降。但只要皇权一句话,就能让他乖乖放弃兵权。曾国藩的口号是:“我是一块砖,东南西北皇上搬。”“我是一块铁,皇上砸谁保证瘪。”“我是一条狗,洋人瞪眼我就走。”

曾国藩的第三大好处,就是从来不敢动体制。这一点让封建官僚们和皇帝、太后一样满意。他虽然自己不贪污,但他弟弟可没少划拉,屠天京的战利品曾国荃弄走的最多。下属贪污、腐败、行贿、受贿都不瞒着曾国藩。曾国藩对体制的弊端从来不敢碰,只敢在外面修修补补。

所以曾国藩这种不动皇权、不动官场、不动既得利益集团,只帮着打补丁的贤臣,真是万中无一。也怪不得常公总是让手下人学曾国藩,这样的优秀奴才真是宝贵的财富。

user avatar

结论①,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曾国藩维护的大清时代,我们生活在信息闭塞的农业社会,文盲率较高,生产力落后,衣食经常不得周全。

19世纪西方传教士就发现想在中国传教必须先办扫盲班,因为文盲根本不懂你说的什么。

同样,你不识字可怎么推崇曾国藩呢?我把《曾氏家训》硬塞给你,你都不认识,只会撕了擦pp用。

于是,我们建立红军,先消灭地主阶级和军阀,结束战乱,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对中国社会进行工业化改造,以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推动农业生产,解决民众温饱。

然后推行义务教育,减少文盲,让农民的孩子也能读上书。

再建立全国卫生防疫机制,以预防为主,保障人民基本健康,孕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大幅降低。

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生产,使印刷、电视、网络传媒发达起来。

各种书籍、影视节目丰富,文化资本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传播曾国藩,出于制造商业噱头的目的,将其“封圣”并进行包装渲染,就有一群人推崇他了。


综上所述,曾国藩被“封圣”、被“推崇”,得益于新中国几十年来经济建设和资本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对于落后的旧中国,这是进步的。

曾国藩的商业化运营,从侧面反映出这种进步。


结论②,这是社会落后的表现。

虽然这些年来中国有着巨大的进步,社会面貌发生了几千年前来未有的变化,但是就文化而言,多数人依旧停留在“摆脱了文盲状态,而不能进一步发展”的状况。

许多人一方面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很有限,另一方面有文化消费的强烈需求。

那么,古代较为容易理解的一些东西就被挖掘出来,作为商品进入文化市场了。

虽然商业广告上都说“博大精深”,但是这些所谓“传统国学”,与受众的障碍只是文言文的翻译。

这就是为什么中学甚至小学文化的人都可以就“传统国学”口若悬河,或者神乎其神的讲解一些“伪中医”理论。

这些东西作为精神商品是合格的,对于社会的进步意义已经很小。

什么“莫问收获,但为耕耘”,“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得空闲之光阴”,“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都是这样的东西。

比较典型的是链接这种文章:

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

洋洋洒洒也有一堆文字,实际上还是车轱辘话变着法说来说去,把已知信息反复洗稿罗列,最后什么都没说出来。除了作为文化快餐之外,毫无意义,毫无营养。

你会奇怪:就曾国藩这点破事,有什么值得泪满面的?有吗?根本就没有。

在中国社会相对落后的今天,它们可以大行其道,风光无限。随着社会进步和新文化发展,它们也终将被彻底抛弃,最后沦为小众爱好。

user avatar

对曾国藩的评价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经典。与之可类比的是松井石根。

屁股坐在中国人这边,松井石根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甲级战犯。而屁股在日本人那边,松井就在“神社”里贡着。

中国人会因为松井石根自律,鸡汤一样充满人生智慧的格言而捧着他吗?

曾国藩对南京平民干的事儿,就是日本鬼子干的事儿。你要放在曹操那个年代,还可说历史局限性。可曾国藩生活在近代。而且以中华文明的优秀,对白起杀俘,曹操屠城都是谴责态度。即使他们功绩再高,做得不对他还是不对。

而曾国藩的现代粉丝大多是公知阵营(功利阵营拿个松井石根传去成功学赚钱倒还可理解)。人性底线这种事儿在曾国藩面前全弯曲绕道了?

抛开别的不谈,以近现代价值观,曾国藩对太平天国治下平民的屠杀虐杀,干得是人事儿么?

有人说,曾国藩维护了名教,维护了中华文化。屁话,先不说自称耶稣他爹他兄是不是比皿煮共和更西化,靠杀平民屠城维护?你怎么杀太平天国领袖都还可以洗一洗。你在近代史上屠城屠平民,不就是反人类罪么?你公知有脸洗么?

就跟米国白人至上的一帮货,生活中要多虔诚有多虔诚要多nice有多nice。可这帮人在20世纪50年代还把黑人烧烤了来吃。因为在他们眼里,人人生而平等,应该博爱,但黑人不算人。

曾国藩这种圣人,能喊着民为贵,君为轻,却杀起异端治下平民来如杀鸡,而且是虐杀。他们不仅把南京平民开除了中国籍,甚至还开除了人籍。而且和其拥趸一起能吹出卫道士的神圣感来,我呸。。。

当年这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乡绅还乡团,对胆敢分他们地的农民也是虐杀。还真是一脉相承。

近代屠杀虐杀平民,还是本国平民,在此大前提下,还尼玛立功,立德,立言,还去研究他那破家书修德。你修的是人德还是畜生德?

user avatar

原因就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


因为有一代领袖毛泽东的推荐,加之当代社会崇拜权谋,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当代人)会推崇他;一言以蔽之:名人推荐效应

但是人家毛主席后来就出坑了

曾国藩固然厉害,但是同时代比他实际水平高很多的人大有人在,比如胡林翼,左宗棠,赵烈文,我甚至认为彭玉麟也比他强

如果不同时代的呢?那就如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过来



崇拜曾国藩的年轻人都是有志向的人

对其出坑才是进阶的标志

user avatar

有信仰的军队拥有更强的战斗力,这是近代军事上的共识。而像袁世凯、蒋介石这种封建残余们,能给部下灌输什么信仰呢?

儒家思想

这就是封建残余们普遍推崇曾国藩的原因

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地位极高,但这仅仅是层皮而已;国家真正的老板是皇帝,股东是武勋贵族。他们才是真正有权势的人,掌握儒家理论最高解释权的也是这些人。

宋代以后,文人地位大幅度提高,但他们指挥的军队仍来自于朝廷。按明制,文臣受爵后即不能入阁,实际上等于被清理出了文臣队伍。这其实不是文人地位的提高,而是武勋地位降低了。

曾国藩和其他领兵的文臣不同,他所率领的湘军是他自己创建的,而且还被灌输了三纲五常、上下尊卑等儒家思想。这对于儒家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尝试,这意味着儒生有机会摆脱打工仔的地位,成为国家真正的股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