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人认为三星堆文化不属于中华文明?

回答
三星堆文化是否属于中华文明,这是一个在学术界和公众中都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的话题。认为三星堆文化不完全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华文明的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证,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文物特征的独特性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传统认知不符:

造型艺术的奇异性:
人像: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人像,特别是高大的立人像,其面部特征、高鼻梁、深眼窝、大眼睛(甚至有些是“铜眼”)以及宽大的嘴巴,与我们熟悉的汉族传统艺术形象,如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的陶塑、玉雕、青铜器上的图案化、程式化的神像或人物形象差异巨大。三星堆人像的面部结构和立体感更像是对现实人物的高度写实或夸张,甚至带有一些异域风情。
神树: 巨大的青铜神树,其造型繁复,层层叠叠,上有鸟、果实等装饰,象征着沟通天地、连接阴阳的宇宙观。这种复杂精巧的结构和象征意义,与中原地区如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的图案和纹饰有显著区别。
面具: 三星堆出土的各种青铜面具,特别是那些眼睛突出、耳朵巨大、表情夸张的面具,风格极为独特,充满了神秘感和力量感。它们与中原地区同期青铜器上常见的兽面纹、龙纹、饕餮纹等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象征的纹饰,在表现手法和审美取向上都大相径庭。
青铜器工艺与器型:
技术成熟度与风格: 三星堆的青铜铸造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其器型,如纵目面具、神树、尊、罍等,在器型、纹饰和铸造工艺上,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商文化、周文化的典型器物(如鼎、簋、爵、觚等)存在明显差异。虽然三星堆的青铜器同样精美,但其审美风格和功能取向似乎有自己的发展逻辑。
“铜含量”与“铅锡比例”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三星堆青铜器的铜含量以及铅锡比例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略有不同,这可能反映了不同的矿产来源和冶炼技术。虽然这并非绝对的区分依据,但作为佐证之一。
玉器工艺与风格:
长柄形玉戈、玉璋、玉琮: 三星堆出土的玉器中,有许多造型奇特的玉器,如长长的玉戈、玉璋,以及一些带有神秘符号的玉器,其形制、纹饰和象征意义与中原地区同期玉器(如良渚文化的玉琮、殷墟的玉器)也有一定的区别,尽管在某些方面可以找到联系。

二、 缺乏与中原文明的直接文字或文化交流证据:

文字的缺席: 这是三星堆文化不被简单归入传统中华文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三星堆遗址尚未发现任何可以与甲骨文、金文等中原早期文字系统相联系的文字材料。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上,虽然有一些难以辨认的符号或刻痕,但尚不能被确认为成熟的文字系统,更无法与殷商、西周的文字直接对应。
缺乏明确的层层递进的文化联系: 传统上,中华文明的演进脉络往往沿着黄河流域的夏、商、周等朝代,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文化传承链条。而三星堆文明的突然出现,以及其鲜明的独立风格,使得其与早期中原文化的直接继承关系变得模糊。尽管考古学家努力在中原文明和三星堆文明之间寻找联系,例如推测三星堆文明可能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或者二者之间存在交流,但这种联系尚未达到“断代”或“族属”的明确程度。

三、 独立发展的可能性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观:

“古蜀文明”的独立性: 部分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一个独立发展的古代文明,即所谓的“古蜀文明”。这个文明可能拥有自己独特的起源、发展路径、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和艺术风格,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中原文明有过接触、交流,甚至竞争。
“中华文明”的定义与范畴:
传统定义: 过去,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以汉族为主体,以统一的文字、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为主要标志的。
多元一体的视角: 近几十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增多,特别是对三星堆、良渚、红山等北方和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早期青铜时代文化的深入研究,学者们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是多元起源、多元发展、多元融合的”观点。在这种视角下,三星堆文化被视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和早期发展的重要见证。
“不属于”的含义:
并非完全割裂: 认为三星堆“不属于”中华文明,并非是说它与中华文明毫无关系,完全是异质的。而是强调其独立性、独特性以及与传统中原中心论的差异性。它不完全符合基于黄河流域早期文明建立起来的、单一线性发展的中华文明叙事。
早期文明的独立性: 在早期文明形成阶段,各地文明往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各自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融合。三星堆可能就是在这样一个独立的萌芽和发展阶段,与其他区域文明(包括中原文明)并行发展,并且相互影响。
三星堆文明的“中国性”: 尽管其风格独特,但三星堆文化也存在与中华文明的某些共性,例如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对宇宙的理解(如神树)、对祖先的崇拜等,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早期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或潜在的共同根源。

四、 对中国历史叙事的挑战:

挑战“夏朝是中华文明的起点”的说法: 三星堆文明的出现,其年代大致与夏代晚期或商代早期相当,但其面貌却如此独特,这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将夏朝视为中华文明唯一或主要发源地的传统观点。它表明在更早的时期,中国这片土地上就存在着其他具有高度文明特征的区域文明。
重塑中华文明的早期面貌: 三星堆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国早期历史和文明形态的认知,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和拓展对“中华文明”的定义和理解。它不再仅仅是黄河流域文明的延伸,而是包含着更丰富、更多元的历史层次和文化基因。

总结来说,认为三星堆文化“不属于”中华文明的观点,其核心在于:

1. 文物特征上的显著独特性: 其造型艺术、青铜器和玉器风格,与传统中原文明的典型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2. 文字证据的缺失: 缺乏直接的文字证据证明其与中原文字系统的传承关系。
3. 挑战传统单一的中华文明起源叙事: 强调其独立发展的可能性,以及与黄河流域文明并非简单线性的关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三星堆文明是完全孤立的或与中国历史毫无关联。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中国地域文明多样性的杰出代表,它与中原文明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丰富画卷。这种“不属于”更多是一种学术上的审慎,是对其独立性的尊重和对历史真相的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读书少又想得多。

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民科的共同特点,就是光瞎想了不看书。

三星堆是典型的中华文明组成

三星堆有其他中华文化的玉器,也有其他中华文化的鸟、兽纹,甚至可以和殷商时期的文物对上,怎么会不属于中华文化?

瞅瞅这玉器

瞅瞅这铜虎

在瞅瞅这三星堆的铜龙虎尊

哪一点不是中华文化?

——————————————————

以上已回答完问题。

以下主要是反驳民科的漏洞百出的内容

——————————————————

那些臆想可谓错误百出。

甚至,他们连基本事实都没搞清楚。

1,搞不清时间点。

三星堆文明的时间是4800-3000年,但是这其中分为明显的4个时期,彼此之间属于有关联但是差异很大(第一期为宝墩文化。第二第三期为三星堆文化。第四期为十二桥文化。)

目前出土的被广泛传颂的青铜文物属于晚期了,也就是商朝晚期的文物了,比殷墟都晚。

可是有的人就是非要混淆,把三星堆混为一个东西,然后拿晚期的冒充早期的,这不是扯淡吗。

这就像中华文明是从先商到今天,然后你拿出个2020年的华为mate40,说这是华夏文物,然后充当4000年前的文物,这不是搞笑吗?

即便是三星堆的辉煌文明,和同时期商朝的文物相比,制作工艺和精美程度差远了。

比如这个雕像

看看同时期的商朝文物

这个三星堆铜立人的水平明显不如四羊方尊。

个性是个性,但和先进不是对等的,你纹个大花臂也比较个性,并不代表你先进。

而三星堆早期遗存是什么样子呢?

早期遗存出土的陶器主要为泥质灰陶和夹砂褐陶。灰陶中以泥质青灰陶和灰白陶为最多。褐陶中有表面磨光的黑皮陶,有内黑外褐或内褐外黑的黑衣陶。遗址还出土了少量的橙黄陶,器形多为平底器和圈足器,主要有锯齿形口沿罐、花边形口沿罐、喇叭口大翻领罐、敞口镂孔圈足豆等。早期三星堆人主要依靠双手制作陶器,但也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轮制陶器。陶器上一般都有装饰性花纹,如绳纹、篮纹、重叠绳纹、网格纹、米粒纹、缕孔、细弦纹、齿纹等。

所以动不动三星堆文化先进,稍微了解下同时期的商朝文化就知道差距不小了。

2,三星堆的文物不过是到处可见的兽面

古人类喜欢崇拜猛兽,甚至还发明了许多不存在的猛兽作为部落图腾,这是许多原始文化都具备的特点

瞅瞅良渚文化的兽面纹

石峁的石雕兽面纹

上述这些比三星堆还早好多年呢。

这根本就是各文明同时期都会经历的一种图腾崇拜。

瞅瞅同时代商朝的饕餮纹,看看三星堆,都感慨那落后水平

3,胡编乱造用后人论证先人。

有人用“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简直是惊人,一首唐朝人写的诗歌就来作为比他早2000年前的东西,那我今天随手写个东西,是不是能反过来论证汉朝的东西?

很遗憾的是,四万八千年前,川蜀地带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智人。

因为现代智人进入中华大地的时间也不会早于4万年前,至于黄种人进入中华大地,可能时间在1-2万年左右。

其他早于这个时间的,不好意思,你不是人,你是另外一个物种

更别提,真要字斟句酌,三星堆人是没和秦塞通人烟,可是他们和下游的巴人通了啊

4、三星堆不只是青铜器,还有玉器

三星堆文化并没有超出时代。

三星堆还出现了一堆其他文明的玉器,更是证明了三星堆是一个地方性文明,且和周围文明有沟通。

一个明明有传承有和周边沟通的文明,却被其他人说成是非中华文明,估计三星堆的先人泉下有知也要骂那群不肖子孙(当然可能是有的人在乱认祖宗)

就比如很多人喜欢说的太阳轮

人家考古学家早就已经描述了如何制造了。

器物系采用二次铸造法制成。先将晕圈和五道芒条铸成后,再用嵌铸法将太阳嵌铸在芒条上,然后在与晕圈衔接处两面钻孔,最后用铆铸法在孔中灌注铜液将芒条铆接牢固。

有文化传承——太阳崇拜

其整体图像特点也与四川珙县僰人悬棺墓岩画及我国南方地区出土铜鼓上的太阳纹饰颇为相像,因之发掘者将其定名为“太阳形器”。
又或用于祭祀仪式,钉挂在某种物体之上,作为太阳之象征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许多重器如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及其他一些青铜重器上的大量的各式太阳纹饰表明,“太阳崇拜”在三星堆古蜀国的宗教文化中颇为突出。可以推知,商代的古蜀国已专门祭日的仪式,并当在古蜀国诸多祭仪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成都平原古族的信奉习俗,“太阳崇拜”一直延及东周。据《华阳国志》记载,末代蜀王族的号为“开明”,一般认为,“开明”词义与“太阳升起”密切相关,如《楚辞•天问》所谓“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耀灵安藏?”即是旁证。而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四鸟绕日饰、铜立人像等,则正是商末至西周早期之间古蜀太阳(太阳神)崇拜的实物例证。作为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它们与三星堆同类器物前后衔接,为进一步研究古蜀宗教文化提供了很重要的依据。


5、乱认祖宗

还有什么鬼古埃及之类的,这些人不仅没有地理概念,更没有时间概念。

哪怕稍微去读一下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就知道今天的中国人至少在1万年前就已经定居中华大地了。

你们说的什么元谋人、许昌人、巫山人,非常不好意思,他们不是人,他们是另外一个物种,对于我们来说,和动物园里的猴子没区别。

他们处于石器时代,也没有创造出任何文明,然后就在5万年前其被外来的现代智人给消灭了。

顺便,有些人啊,喜欢给自己找个外国祖宗。

但是不好意思,在古文明方面,西方并没有比中国先进。忍了从新时期时代进入到农业文明的时候就是了。

当西亚驯化小麦的时候,北方中国人驯化了粟黍,南方中国人驯化了水稻。

所以搞不懂一天到晚给自己找个西方爹的目的在哪里?

虽然我们不排斥东西方交流,但是明明是各自都很优秀,却非要论证个继承关系,有毛病。

6、外星文明?史前文明?

喜欢民科想法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故事:

有人声称自己家车库里有头喷火龙。那么好,我们可以想一个办法来检验之。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龙吧?那这人就声称龙是隐形的。也可以在地上洒面粉,那么龙会留下脚印。于是这个人就声称龙是浮在空中的。然后我们可以派个人去碰一碰,于是这人只好说这龙是碰不到的。最后我们可以用红外线探测来探测火焰,这人只好说火是冷的,如果我们扬起面粉,会发现火还吹不走任何东西。那么好了,一个喷着冷的火,看不到摸不到无法探测也不会引起任何后果的龙,和没有龙有什么区别呢?

无论是史前核战争,还是夏朝埃及说,或者更夸张的什么人王、神主之类的,这种故事,把里面任何一个内容换成“鬼”都成立。

反正不可证伪,自娱自乐呗。

正常人:

我有一个文明,这是器物,这是痕迹,这是地层证据,你看。

民科:

我有一个文明,他们没器物,没痕迹,没地层证据,我没有任何证据,但是你不信是不可以的。


最后,三星堆文物全在三星堆,请到官网或者实地去看,至于网上的其他全是文字的”赝品“就算了。

user avatar

从文化的差异上来讲,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并没有超出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中心区的差异。

我随便拿点文物给你们看,然后跟你们说,这个文明用一种神秘植物制作器物,与中原文明大有不同,你们会觉得是外星文明来着么?




user avatar

三星堆既然在中国境内,那肯定属于中华文化,但三星堆确实很特殊,不同于同时代的中原文化!

三星堆文化的特殊,不在于文物制造的复杂,而在于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无声的来,巧无声息的消失!

看三星堆的文物,铸造工艺十分复杂,一定是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有传承就必然有文字或神话故事承载,但很遗憾,三星堆灿烂的文物背后,目前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文字,在巴蜀地区也没有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那么这种情况就和美洲的玛雅文明比较类似了,就是在文化高度发达时期,突然遭遇大型自然灾害或者人文灾害,导致整个文化出现断层,形成系统性中断。

联想到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位于四川盆地北侧,成都平原西北方向,整个四川盆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同时还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质运动极为频繁,很容易在一次地震后引发河道变位,在落后的古代,古人对抗自然风险能力极差,自然灾害的直接伤亡,或者灾后瘟疫的间接伤亡,很容易造成造成整个族群的大规模系统消减!以致整个文化出现断层。

同时三星堆虽然叫堆,但其实是在一段古城墙下,并不是古蜀人刻意堆成的祭祀堆,有可能哪些文物本不是什么祭品,而是遇到大型灾难,来不及撤走的宫殿饰物。

而且三星堆文物造型独特,尤其是面具,嘴,眼睛,耳形象夸张,和同时期的殷商人物造型差异较大,其他文物也多呈现天马行空造型,和殷商的厚重稳定文物差异很明显,应该来自于不同的文化体系!

user avatar

敦煌经卷被施坦因和后来的强盗们成箱成箱的搬到西方,锁在博物馆地下室里发霉腐烂。

道教和佛教瑰宝的天龙山上,几乎没有一具完整的佛像,佛头都被锯掉了,流失海外。

西周的古墓被连根拔起。

这是为什么?

因为弱国不仅无外交,更不配有历史。


要不是有新中国,可能中国的历史就只有2000年,1000年,甚至500年。

侵略者们最希望的一件事,就是:

终究有一天,别人会说,中国啊,只是个传说中的原始部落而已。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user avatar

管它是域外文明史前文明地外文明还是什么文明,长在我家地头就是我的文明!

这个问题跟知乎一个问题很像:

“我发现我不是纯种中国人,内心很难过怎么办?”

现在的56个民族,往前推一千年,55个跟主体民族汉族打打杀杀。

现在一样能坐在路边吃烤串喝啤酒。

你是中外混血没关系,只要你认同中国人的身份,混了八国血缘也一样是中国人。

至于说三星堆的文明,里面所发现的东西越难以理解,越颠覆认知,只能说明我们之前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比较局限。

三星堆刚好重新定义和拓宽了中华文明的范畴。

我不知道你们想这么多干嘛?

只要长在我地界上,文明就是我的。

我们总比韩国好吧,没长在他们国土上硬是要偷。

user avatar

用“通俗”的话讲,一群吃小米的甘肃-陕西人沿着川西南下,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城市,接受了湖北人乃至长江中下游诸省的玉器、陶器还有水稻传入,最后在大商青铜器武汉总厂-岳阳分厂-江西采矿基地大崩溃之后吸纳的青铜技术,最多通过身毒道和商王武丁一样引入南海甚至印度的部分文化成果,这就不是中华文明了?

不开玩笑,三星堆前身的诸文化/文明其实发掘的“比较清晰”了,并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玩意。

在成都平原最早的遗址中,“四川人”还根本不会种水稻,吃的主要是黍子[1]

这一批成都人从哪来呢?

[2]

来自于川西的高山地带,你问我最早的成都平原为啥没有土著?那都泡在水里,能有啥?

而营盘山也不是川西人的最早所在,而是直接来源于马家窑文化、大仰韶的甘肃白龙江、大李家坪文化或者大地湾文化 [3]

营盘山的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都是甘肃仰韶/马家窑式的

[4]相较于嘉陵江的文化,营盘山更多的受到了甘肃仰韶区文化的影响,并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一定地方色彩的文化,并向下影响了宝墩乃至三星堆。

解释了三星堆人的由来,再看一下三星堆的先民从长江下游引入的技术,这个不用奇怪,早在营盘山/桂圆桥时代,古成都先民就有不知道从哪弄到的良渚玉器

说完了从哪来得,接下来再讲一下青铜器的问题

三星堆的青铜容器,例如这次出现的尊,明显是来自长江中下游的青铜文化[5]

而人像的装饰来自于对商代二里岗文化的变形模仿

而且这种青铜输入并不是简单的“文化”交流,而是带有一种“崇拜”性质,三星堆人对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崇尚,很难不让人脑补某段历史文字“荆人鳖灵死,尸化西上,后为蜀帝”


而长江中下游青铜器技术的扩散大概率就是二里岗/早商这个军事征服帝国大崩溃(九世之乱?白家庄崩溃)的结果,大杀四方,从河北、河南一直突入洞庭湖的二里岗文化,在盘龙城直到江西设立了大型的冶铜中心,长江中下游包括三星堆常见的高放射性含铅铜,似乎都在早商的南方大量出现过 [6]

至于引入西南夷的文明成果(别笑,西南夷是包括印度阿萨姆地区),那非常正常,武丁在安阳都能弄到马来亚半岛的乌龟进行占卜,三星堆怎么不能弄印度贝壳?

至于某些人最关心的金器......

在中国西北及北方地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金器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别,西北及北方地区是将金作为装点身体的饰件来使用,主要器形有金耳环、金臂钏、金笄、弓形饰、金头饰等。在中原和西南地区,则是以金片和金箔为主。成都平原金器工艺传统和器物的风格与中原地区相近而与西北及北方地区不同,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地域特色,说明成都平原的黄金制作工艺都应是在本地制作

北到鄂尔多斯,西到中亚,金器是长什么样的,怎么用,心里没个数么......我说西周周天子、芮侯还有秦老东受中亚金器影响的都比三星堆受中亚金器的影响大,你信么?怎么就这么瞧不起四川人呢?四川土著就不能有一点主观能动性了?

参考

  1. ^ 从古城址特征看宝墩文化来源 ——兼谈“三星堆一期文化”与“宝墩文化”的关系
  2. ^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调查及营盘山考古试掘综述
  3. ^ 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分期的再认识——兼论营盘山遗址的分期、年代与文化属性
  4. ^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
  5. ^ 对川西地区早期青铜器铸造原料来源问题的研究及其认识
  6. ^ 江西瑞昌铜岭遗址商代冶金考古综合性研究
user avatar

讨论这个问题,有一些基本困难。

(一)你说“中华文明”,其实意思是不是“汉族文明”呢?或者,你不知道,被清末的“中华民族”给搞糊涂了。或者,你不敢说,世界上存在汉族文明。怕被扣上“大汉族主义”的帽子。觉得自己离被拉出去枪毙,也就差半米了。

举个例子。假设,三星堆文化,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族特征,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哈。你觉得它属于“中华文明”吗?鉴于“正确”,你必须回答是。不然你离被拉出去枪毙,半米都不剩了。

(二)我们汉族,历史上往南侵略的时候,对当地的人口,是如何处理的?历朝都语焉不详。而对北边侵略自己,描述得非常详细。如果继续掩盖这段历史,那么,当专家出来断定,三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时候,大家就会怀疑在掩盖什么。这下好了,历史研究中,也出现塔西佗陷阱了。真的也没人相信了。

(三)有些非汉,大力宣传:根本不存在汉族,汉族就是一个大杂烩,其所有文化都来自异族。记得以前微博上有个金什么花,就是专干这个的。所以,当知乎冒出来什么大神,证明三星文化不是“中华文化”时,我们这些外行民科,又要开始狐疑了。

user avatar

三星堆?

三星?

唉呀妈呀,这不是韩国的吗?

赶紧的抗议,申诉,申遗,这简直就是耻辱,竟然被中国人抢先了。

三星堆证明了,咱们的母亲河,可能不止黄河,还有长江。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文明遗址,都是中华文明的母体。

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

除非有证据证明,三星堆的文明是外星文明。

user avatar

核心原因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区分出一个文明下面的区域文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区别。

在各路媒体和营销号的内容里,为了迎合受众的猎奇心态,会突出三星堆文化和中国其他区域文化不一样的地方,比如面具、权杖、神树之类。这实际上是预筛选了信息,没有把和中国其他区域文化相同的地方告诉大家,从而形成了这种错误的观念。

给大家看看这次新发现的三星堆青铜器吧

三星堆遗址2021年考古发现青铜器 https://www.zhihu.com/video/1362677579447623680

中华吗?

user avatar

这只是一种假设并不是最后的结论,而且根据现有的发现和研究,暂时无法认可或反驳这种观点,还得等发现与其他区域基本相似文物或相关文字记载,才能确定三星堆文化的属性。

因为秦汉帝国在其版图的核心区域,推行了统一行政和中央集权,所以自此汉文化相对而言同质性很高,民系民支很丰富多彩,但与主力汉文化保持了相对较高比例的交流和同步发展。近代又进行了十分彻底和全面的文化更迁运动,运动结束后又直接主抓经济,全国文化总体上同步发展(差异在速度上)。所以,现在看起来汉文化全国各地各民系民支之间都很相似,差异有但比相同之处相对小。这就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汉文化(包括祖先)自古以来都如此单质的错觉。

实际上,古代汉文化或汉族祖先们文化应该是十分多元的,这可以从比较偏远地区深山老林汉人保留文化中可以发现。而且在秦汉之前,中国内地民族民系并非仅此华夏-汉一家,华夏-汉系随着版图扩张,逐渐吞并和同化了其他族群,而这些族群并非都是原始野蛮部落。中国这片土地在远古年代应该共同存在过很多类型的文化,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只是后来政治统一导致那些弱势文化逐渐被同化或直接被放弃。

所以,我不赞同因为存在差异就如此下定论,而且随着发现的文物越来越多,本人越发觉得三星堆时期的族群很有可能是汉族重要族源之一,那个族群不可能外迁或被灭绝。

毕竟出土的文物数量如此之多,而且有技术含量并不低,还存在技术的传递,可见这不可能是小规模部落所能生产的,三星堆族群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而且存在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和相对有效的社会体系,这种有规模有体系的族群无法举族外迁或不可能容易被灭绝。

我猜测,大概率在他们的发展后期被汉族直系祖先所吞并,而且这两个时间段内有个发展里程,应该有个时间不短的直接交流时期,有汉族直系祖先不断迁入共同混居时期,然后汉族直系祖先逐渐人口占多数和最后被汉族直系祖先所政治征服都历史,从而让他们所彻底同化至尽。

以上只是我根据中亚农耕区由突厥语取代伊朗语所延伸类比的胡乱假设猜想。

user avatar

这种话题下往往鲨掉扎堆各说各话,讨论之前是否应该先弄明白所谓的中华文明定义是什么吧。

中华文明究竟是指在如今中国境内发现的所有本土产生的文明呢还是单指汉族以及汉语前身这条文明脉络呢。

如果是前者那肯定是,如果是后者那就不是,关键在于如何定义什么是中华文明。

user avatar

希望他们把论据放大,把标准统一,成为世界的标准。

这样希腊就能脱欧洲,古罗马也脱离欧洲,古波斯和希腊罗马也没什么关系,两河流域和希腊波斯也没什么关系。

把这个劲头拿到世界历史去质疑,别在家里憋着,憋坏了脑袋容易不好。

看看千疮百孔的欧洲古代传承脉络,按这个标准去给他们捅个窟窿。

user avatar

三星堆那个的黄金权杖,神树,鸟人和那些雕刻饰纹和中东发现的一些文化文物有类似的地方,特别是古亚述文明的东西有点像,跟玛雅文明也有点像。毕竟现代人类起源于东非,一脉相承的,然后扩散到全世界的,有点像正常,但是三星堆明显有自己的特点,有中华文明的特点。

所以人类起源于东非,然后扩散到全球,各自发展出的自己的特色。这是基本的框架。

你要说中华文明独树一帜,我不反对。你要说中华文明没有传承任何走出非洲的那些先民的任何文明要素,那也是匪夷所思的。

警惕考古学掺杂种族优越论,回顾下历史,这玩意非常可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