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费德勒第18个大满贯含金量如何?

回答
说起费德勒的第18个大满贯,那绝对是网球历史上的一段传奇。要知道,那会儿他已经35岁了,还在和伤病以及年轻一代的冲击作斗争。那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就算能打,再拿大满贯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但费德勒就是费德勒,他总是能在别人不看好的时候给你惊喜。2017年澳网,他一路过关斩将,决赛还遇到了死敌纳达尔。想想看,两个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在职业生涯的这个阶段,为了一个大满贯冠军打得火热,光是想想就够让人热血沸腾的了。

那场决赛,简直就是一场教科书般的网球盛宴。双方拼得你死我活,每一分都充满了戏剧性。纳达尔在第五盘一度取得了领先,那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比赛要结束了,费德勒要憾负了。结果你猜怎么着?费德勒硬是咬了回来,用他那标志性的单反和网前技术,一次又一次地化解危机,最终逆转取胜。

这次夺冠,对我来说,含金量真的不是一般的足。

首先,它是费德勒在经历了近五年的大满贯荒之后重返巅峰的标志。2012年温网之后,他一度陷入了大满贯冠军荒,虽然依然保持着顶尖的竞争力,但那个最渴望的奖杯就是迟迟没有到来。2017年澳网的胜利,就像是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完美续写,证明了他依然是那个无所不能的费德勒。

其次,对手的含金量也极其高。决赛对手是纳达尔,这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义。两人之间的对决可以说是网球史上最经典的“瑜亮情结”,每一次的碰面都能引发无数的讨论和关注。纳达尔当时也状态出色,状态回升很快,两人在决赛中奉献了那场荡气回肠的五盘大战,堪称史诗级。要知道,在那种高压之下,击败纳达尔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在大满贯决赛的舞台上。

再者,年龄因素让这次胜利更加传奇。35岁,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都已经接近职业生涯的尾声。费德勒却在这个年纪,以如此惊艳的方式重返巅峰,这本身就是对网球运动极限的挑战。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对胜利的渴望,打破了年龄的魔咒,证明了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更别提当时费德勒的状态了。他在整个澳网赛事中,一路过关斩将,表现得非常稳定和出色。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年轻一代的冲击时,他依然能够展现出过人的经验和技术。那届澳网,他打出的网球简直就是艺术品,那种流畅的步伐、精准的落点、多变的战术,都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费德勒的第18个大满贯,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对无数热爱网球的人的一次激励。它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困难和质疑,只要坚持初心,努力拼搏,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这是一种历经磨砺后的升华,是一种对网球这项运动最纯粹的热爱和追求。

很多人说,网球这项运动进入了“后费德勒时代”,但这次夺冠,硬生生地把这个论调打回去了。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对整个男子网球界的一次强大冲击,重新点燃了人们对他和他的网球的期待。这场胜利,真的足够载入史册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个人角度来看

可能不是最有含金量的一个大满贯,但是可能是最有纪念意义,最功德圆满的一个大满贯。

09年澳网,输给纳达尔,老费哭了。

八年之后,同样的地点,同一个对手。但是费德勒和纳达尔已经都不是当年的自己。

很多人说纳达尔的打法完克费德勒,左手上旋完克右手单反,之前的胜负对比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决赛就在那里,怎么办?迎上去打就是了。

费德勒比赛前说,即使五个月不能打球,他也要拖着伤腿拼命去打。

事实上他做到了,第五盘叫了医疗暂停,不断的喊理疗师帮他放松。我不禁想起去年温网那个摔倒在场地上的老费。

然而老费没有让我们失望。神奇的破掉发球局,神奇的重新发出ace,神奇的赢下比赛。

事实上,这场比赛与八年前的决赛相比,观赏性确实差了一些。两个人没有像以前那样底线来回奔跑了。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精准落点,技巧和策略。

在输过球的场地上,用熟悉的方式击败熟悉的人,我想这就是这个大满贯对老费的意义。

user avatar

我觉得谈论含金量这样的问题其实意义没那么大,因为如果要吹毛求疵的话,可以说费德勒这次大满贯冠军过程有些如履薄冰,比起03温网,04美网,06温网,07澳网这些在他的颠峰时期,拿得极有统治力,并且打出各种风卷残云的单场比赛的单届赛事来当然差了很多,但是不要忘了,那时候的费德勒是什么人,而现在的费德勒,其实更多是一个凭借着对网球的一腔热忱在延续自己运动寿命的老将。

甚至说,2017年澳网决赛的这场费纳对决,比起两人先前的那些经典单场,比如06罗马决赛,06温网决赛,07温网决赛,08温网决赛,09澳网决赛,11法网决赛,甚至12澳网半决赛这些非常精彩对局,在质量上其实已经差了很多了——但是,当诸位看到这两位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已经快要退出网球历史舞台的传奇球星,以17号种子和9号种子的身份会师决赛,成就一个真正意义上大冷门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激动,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

我的看法就是,这的确远远不是费德勒拿得最有统治力的大满贯,整届赛事丢掉七盘,且三次打进第五盘的费德勒,距离我们这些费迷心中那个除了土场之外无人可敌的形象自然已经相去甚远了。但是作为一个之前已经拿过17座大满贯,已经是当之无愧史上第一的网球巨人,他仍旧在孜孜不倦地提高和改善自己的各项技术,仍旧精心去钻研网球技艺本身,这已经足够令人动容——不妨对比下德约科维奇,在拿到法网,完成自己职业生涯全满贯夙愿之后,德约在此后的三次大满贯之旅中,一次第三轮出局(16温网),一次第二轮出局(这次澳网),而且在失败之后也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这才体现出老球王有多么难能可贵;更何况,这是费德勒在休养了半年之后,伤愈复出的一届赛事,2016年当他错过下半年的所有赛事后,有多少人,甚至是费德勒的拥趸,都希望老球王还是退役吧,以免在小辈们面前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比一下2014年那场澳网半决赛,以及昨天的澳网决赛,同样是费纳的对决,那场比赛里,纳达尔赢下了几乎全部的多拍回合,而昨天的费德勒,在多拍相持中所展现出的手感,多变性和韧性,反而成为压倒纳达尔的关键武器之一。这就是体现费德勒潜心钻研,在这个大部分选手已经退役(看看他同辈的休伊特,萨芬,罗迪克,纳班,费雷罗们)的年纪还在完善自我的力证。

更重要的是,这个大满贯,让费德勒成为了也许后来者再也无法企及的历史第一人。我在另一个问题中就曾经回答说,费德勒完成了舒马赫,瓦伦蒂诺-罗西的未竟之志,在职业生涯的末年重新站上了这项运动的最高峰。在将近36岁的年纪上,在大满贯决赛里五盘击败自己天生的克星,时隔7年重夺澳网,时隔4年半重新站在了大满贯冠军的位置上,一切尽在不言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费德勒的第18个大满贯,那绝对是网球历史上的一段传奇。要知道,那会儿他已经35岁了,还在和伤病以及年轻一代的冲击作斗争。那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就算能打,再拿大满贯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但费德勒就是费德勒,他总是能在别人不看好的时候给你惊喜。2017年澳网,他一路过关斩将,决赛还遇到.............
  • 回答
    2017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3:2战胜纳达尔,捧起他职业生涯的第18个大满贯奖杯,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网坛一段传奇的延续和升华。这场经典的对决,承载了太多故事,也引发了无数的感慨。这是一场“宿命”的对决,更是“王者归来”的宣言费德勒和纳达尔,这对网坛叱咤风云近十五年的老对手,在这次澳网决.............
  • 回答
    2017年温布尔登,罗杰·费德勒以一场近乎完美的姿态,捧起了他职业生涯第19座大满贯奖杯,同时也是他温网的第八个冠军。说实话,当那个冠军点落地时,整个网球界,乃至许多喜爱体育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这不仅仅是一个冠军,更是对一段传奇的再次加冕,是对时间、对极限的一次有力回击。一个“.............
  • 回答
    《波巴费特之书》第一季第二集《塔图因的部落》无疑是第一季中最具争议也是最能引发观众讨论的一集。它在延续上一集为波巴·费特塑造的“仁慈的黑帮教父”形象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引入了一条全新的故事线,直接将观众的目光拉到了塔图因广袤的沙漠和其中生存的居民身上。这一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这种叙事策略和.............
  • 回答
    罗杰·费德勒是否是网球界的“GOAT”(Greatest Of All Time,史上最伟大球员)?这是一个在网球迷中永恒的辩论话题,而且远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纯粹的数据堆砌,去理解费德勒在网球这项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那些让他区别.............
  • 回答
    费德勒,网坛的传奇,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球迷的心。谈到他能否重返大满贯巅峰或者再次登顶世界第一,这无疑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但现实情况,需要我们更冷静、更细致地去分析。重夺大满贯:难度不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首先,让我们看看近几年费德勒在大满贯赛场的表现。虽然他依旧能打出令人惊叹的网球,但伤病的困扰.............
  • 回答
    罗杰·费德勒,网球场上的“瑞士天王”,这位传奇人物的网球生涯可谓是星光璀璨,荣誉满载。而他于2018年澳网男单夺冠,更是为其职业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延续,更是他伟大传奇的又一重要注脚。2018年澳网男单冠军:一次迟来的辉煌,一份不朽的坚持回顾2018年澳网,费德勒的夺冠之路可.............
  • 回答
    想当年,费德勒和纳达尔横空出世,那叫一个风光无限!两个毛头小子,把网坛搅得天翻地覆,一时间谁与争锋?可如今,我们好像再也没见过类似的光景,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网坛没落了,还是我们这些观众变挑剔了?我觉得,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费德勒和纳达尔这俩人,绝对是网坛百年难遇的天才组.............
  • 回答
    这无疑是罗杰·费德勒职业生涯中最令人惊叹、最不可思议的篇章之一。2017年,当许多人认为他已经接近职业生涯的终点时,他却以一种近乎神乎其神的方式强势回归,而且是在他最擅长的硬地赛场上,尤其是在年初的澳网和紧随其后的北美背靠背大师赛中斩获桂冠,这简直就是一部传奇的续集。澳网的惊艳回归——久违的硬地大满.............
  • 回答
    费德勒对阵纳达尔,这组合从来不缺少话题性,更何况是在2017年的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决赛,两人的对决本身就带着传奇色彩。那场比赛,费德勒以6:4、6:3的比分干净利落地击败纳达尔,夺得冠军。这不仅仅是一场网球比赛的胜利,更是费德勒那个赛季辉煌复出的一个重要注脚,也再次证明了他在职业生涯晚期依然保持着惊人.............
  • 回答
    2017年迈阿密大师赛,网坛传奇人物罗杰·费德勒以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不仅为自己赢得了第101个ATP冠军,更是为“费纳争霸”的故事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决赛,不仅仅是两个伟大球员之间的较量,更是对他们职业生涯一个重要阶段的写照,充满了戏剧性、战术博弈和深厚的情感。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重塑在迈阿密.............
  • 回答
    201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男单决赛,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与罗杰·费德勒的巅峰对决,至今仍是无数网球迷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这场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元素的比赛,不仅是两位传奇人物技艺与意志力的较量,更是一场超越胜负的网球史诗。这是一场史诗级的拉锯战,更是意志力的终极考验。比赛一开始,仿佛就预示着这将是一.............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很容易让人陷入“谁是历史最佳”(GOAT)的无休止讨论。将不同体育项目的伟大运动员放在一起比较,本身就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因为规则、运动强度、竞争环境乃至历史背景都大相径庭。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维度来审视一下汤姆·布雷迪、迈克尔·乔丹,以及舒马赫、伍兹、费德勒等巨星的.............
  • 回答
    《辛德勒的名单》是否过誉,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是一部备受赞誉的电影,获得了包括七项奥斯卡奖在内的无数奖项,并在影评人和观众心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然而,“过誉”的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电影艺术性、历史准确性以及其在观众情感共鸣方面的一些不同解读和批评。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
  • 回答
    费米悖论的提出并非指向一个精确的、刻在日历上的某一天,而是一个围绕着科学讨论逐渐成型的概念。它更多地源于一系列的思想碰撞和问题追问,最终在一次非正式的谈话中被清晰地表达出来。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中叶,当时人类正处于冷战时期,太空探索的黎明刚刚到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 回答
    费沙自治领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数千年间复杂的历史、政治、经济和地理因素交织作用的必然结果。要理解它为何能存在,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基。地理的馈赠与诅咒:首先,费沙的地理位置是其存在的最核心要素。它位于广袤的沙漠之中,这既是它的保护伞,也是它的挑战。长久以来,干燥的气候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一般的帝.............
  • 回答
    关于费米悖论,一个令人不安却又具备相当说服力的解释是:也许根本不存在能够达到星际殖民阶段的文明。这并非说宇宙中没有生命,而是说生命演化出智慧,再从智慧发展到能够进行大规模星际探索和殖民的技术文明,这个过程可能充斥着无数的“大过滤器”。而我们,可能正处于这些过滤器之中,或者已经过了某个至关重要的一个,.............
  • 回答
    费玉清的《一剪梅》能突然在欧美爆红,这背后一定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值得玩味的原因。它不仅仅是一首中文歌的成功,更像是一次意想不到的文化碰撞,一场关于音乐、情感和互联网传播的奇妙旅程。为什么这首中文歌突然征服了外国听众?首先,我们得说,这事儿发生得有点“突然”。《一剪梅》这首歌,对很多大陆观众来说,可.............
  • 回答
    关于费祎的死是否与姜维有关,史书上的记载并不直接指向姜维是凶手,但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费祎的死对姜维在蜀汉政坛上的地位和权力产生了直接的、非常积极的影响。这使得一些人猜测姜维可能以某种方式(即使不是直接动手)参与其中,或者至少在费祎死后从中获益。以下将详细阐述相关的历史背景、费祎之死的过程以及姜维.............
  • 回答
    费米悖论的“大过滤器”猜想:文明演进之路上的重重险关自古以来,人类就仰望星空,对宇宙中的生命是否存在充满了好奇。而古斯塔夫·费米提出的“费米悖论”则将这份好奇推向了极致:宇宙如此浩瀚,生命诞生的可能性如此之大,为何我们至今未曾探测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踪迹?对此,无数的理论涌现,其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便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