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费米悖论」大过滤器假说中的大过滤器可能有哪些?

回答
费米悖论的“大过滤器”猜想:文明演进之路上的重重险关

自古以来,人类就仰望星空,对宇宙中的生命是否存在充满了好奇。而古斯塔夫·费米提出的“费米悖论”则将这份好奇推向了极致:宇宙如此浩瀚,生命诞生的可能性如此之大,为何我们至今未曾探测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踪迹?对此,无数的理论涌现,其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便是“大过滤器假说”。

这个假说认为,在生命从诞生到发展成一个星际文明的过程中,存在着至少一个极其难以逾越的“障碍”或“关卡”,能够滤掉绝大多数潜在的文明。而我们之所以未曾发现其他文明,恰恰是因为我们要么尚未抵达那个过滤器,要么已经幸运地通过了它。那么,这个传说中的“大过滤器”可能是什么呢?让我们深入探究一番。

1. 生命起源的极端偶然性

这是最直接也最令人担忧的可能性之一。宇宙中或许充斥着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但生命本身的诞生,从无机物到第一个能够自我复制的有机分子,可能是一个概率低到令人发指的事件。我们无法确定,地球生命起源的化学反应是否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还是一个极其罕见、几乎只在地球上发生过的偶然。

试想一下,在茫茫宇宙中,无数星球拥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元素构成,但生命之火却迟迟未能点燃。如果生命起源本身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那么我们能够存在,本身就已是一种近乎奇迹的幸运。这个“过滤器”可能就隐藏在化学演化的最早期,在生命的萌芽阶段。

2. 从单细胞到复杂生命的漫长征途

即便生命能够在某个星球上起源,将其发展成我们所理解的多细胞、有意识的复杂生命,也可能是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生命起源于大约40亿年前,但直到大约6亿年前,才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复杂生物。这中间漫长的“沉默期”,可能隐藏着许多瓶颈。

例如,真核细胞的出现,这是一个细胞内部结构变得更加复杂、高效的飞跃,至今科学家们仍未完全理解其起源机制。或者,生命的“二次跳跃”,即从能够进行有性生殖到拥有专门繁殖系统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关键的过滤环节。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生命就止步于简单的单细胞阶段,或者无法演化出复杂的多细胞结构,那么它们自然也就无法发展出智慧文明。

3. 智能的出现与文明的诞生

即使生命演化出了复杂的生物体,智慧的出现也并非必然。智能,特别是能够发展出科学技术、进行宇宙探索的智慧,可能是一个更加稀有的特质。在地球上,虽然存在着多种智慧生物,但只有人类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文明。

一个可能的过滤器是,生命演化出一个能够进行复杂思考、使用工具、并且拥有社会性合作能力的物种。即使存在其他智慧生物,它们的智慧形式可能与人类截然不同,无法发展出科学技术体系,或者它们的智慧在演化早期就因为其他原因而灭绝。

4. 文明自身的毁灭性倾向

这是许多人最担忧也最常被提及的“大过滤器”。一旦一个文明发展到具备一定的科技水平,尤其是掌握了核武器、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或者能够进行大规模资源开发的科技时,它们自身就可能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

自我毁灭性的战争: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对冲突的渴望从未停止。一旦文明掌握了足以毁灭自身的武器,战争的阴影就会笼罩。小到一次核战争,大到生态系统的彻底破坏,都可能在文明迈向星际之前将其终结。
失控的技术: 发展出超越自身控制能力的技术,例如强人工智能失控、无法控制的基因编辑错误、或者纳米技术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都可能导致文明的覆灭。
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导致文明在达到星际阶段之前就因为生态崩溃而灭亡。长远的规划和可持续性可能是文明存续的关键。
社会性崩溃: 文明内部的巨大贫富差距、意识形态的冲突、或者社会结构的瓦解,也可能导致文明在迈向外部世界之前就陷入内耗而无法自拔。

如果其他文明在发展到一定科技水平后,都因为上述某种原因而走向了自我毁灭,那么宇宙中自然也就没有留下它们存在的痕迹。

5. 星际殖民的难度

即使一个文明克服了上述所有困难,并且成功发展出了先进的科技,将文明的火种播撒到其他星系也并非易事。星际旅行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

巨大的距离和时间: 即使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航行,到达最近的恒星系统也需要数年的时间,更不用说跨越星系了。而人类目前的技术离实现光速旅行还非常遥远。
能源消耗: 维持星际飞船的运行、提供生命支持系统、以及进行必要的资源采集,都需要消耗难以想象的能源。
资源限制: 建造能够进行星际殖民的飞船和设施,需要大量的稀有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宇宙中并非均匀分布。
文明的衰败: 文明在漫长的星际航行过程中,可能因为内部原因或者遭遇未知的宇宙威胁而衰败,甚至灭亡。

如果星际殖民本身就是一个极高的门槛,那么即使存在其他文明,它们也可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母星系,无法向外拓展。

6. “假死”或隐藏的文明

还有一些不那么悲观的推测,认为其他文明可能并没有灭绝,只是以我们尚未理解的方式存在着:

虚拟现实的沉迷: 也许当一个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选择将意识上传到虚拟世界,从而放弃物理世界的探索,我们也就无法探测到它们。
主动的隐藏: 也许有更高级的文明,出于某种原因(例如避免干扰低级文明、或者躲避未知的宇宙威胁),选择故意隐藏自己的存在。
不同维度或形式的存在: 也许生命的存在形式并非我们所能理解,它们可能存在于我们无法探测的维度,或者以能量体、信息体等形式存在。

总结

“大过滤器”假说提供了一个框架,让我们思考生命在宇宙中演化的艰难性。我们无法确定这个过滤器究竟在哪里,但任何一种可能性都引人深思。

如果“大过滤器”在我们之前,那么我们能够存在和发展至今,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幸运的概率事件,也意味着宇宙中可能普遍存在着未竟的文明。

如果“大过滤器”在我们之后,那么我们正处于一个极其危险的时期,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的挑战,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取决于我们能否跨越那些可能存在的毁灭性障碍。这无疑是对我们智慧、合作以及对自身命运责任的严峻考验。无论答案如何,费米悖论和“大过滤器”假说都将继续激发我们对宇宙和自身存在意义的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生命本身可能难以诞生

2. 生命可能难以发展到高级智慧形态,例如其需要极其苛刻的长期稳定的天文环境以及恒星演变环境,想象一下地球没有木星在外面拦截小行星,而太阳又很大很不稳定,那么地球到现在经历的大灭绝次数可能会高上一两个数量级……鉴于每次大灭绝最遭殃的往往是复杂的高级生物,那么地球很可能是不会发展出人类这样的高智慧物种的

3. 错误的进化顺序导致文明无法启动。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假如地球上在石炭纪就进化出了消化木质素的微生物,那么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大量的煤炭石油矿藏了。缺少这些容易取得的能源很可能直接导致文明无法进入工业化

4. 错误的文明技能树点亮顺序。举例来说,美洲的印第安文明没能发展出大规模的农耕帝国,是因为他们是带着弓箭科技进入美洲的,等到他们有能力从狩猎文明转向农耕文明的时候,本土可驯化的大型牲畜都被猎完了

5. 文明出现时其所处的生态圈丰度和生态容积不足。举例来说,楼兰古国和复活节岛文明都因为砍光了所处地区的树木,导致生态承载能力急剧降低,文明覆灭。所以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当前由于人类工业化导致的生物大灭绝和气候剧变是否会导致现代人类文明重蹈覆辙?进一步延伸思考的话,如果这是一个诞生在如木卫二一般大小星球上的文明,可能整个星球的生态容积都不足以支持上面的文明发展到太空时代(如果把人类文明平移到木卫二体积的星球上,那么人类300年的工业史应该已经足够让整个星球高度暖化了……也就是地球大气圈足够大所以我们比木卫二人类文明多了几百年的时间能蹦跶……)

6. 与上一条相对,文明可能诞生在了一个过大的星球上(例如数倍于地球质量的“超级地球”上),这将使得该文明进入太空时代的难度急剧提升(更厚更浓密的大气层以及更高的第一宇宙速度),这有可能导致文明一直无法以可接受的代价送卫星上天……迟迟点不亮太空科技树导致文明进程被锁死在行星上

7. 文明种族本身的问题,例如一个水生文明种族,很可能很久都不会想到要造火箭向太空进军这样的事

8. 星球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例如一个总是被云层覆盖的星球,上面的物种无法观测到外界恒星,因此也很自然的不会拥有天文学科技树

9. 文明本身自我毁灭或停滞。地球历史上的案例太多了,比如罗马帝国的铅水管系统,伊斯兰国家的停滞,近现代的世界大战和放射性玩具/饮料热潮,或者是现代为了短期利益拒绝减排的政治经济行为,或者沉溺未来的脑后插管技术不可自拔

10. 科技树中暗藏的死亡陷阱。例如可能在一次失败的高能物理实验中产生出的毁灭行星的微型黑洞,或者引发了真空坍缩等。如果这个死亡陷阱还是恒星际文明所需的前置科技点……

11. 我们可能只是还没学会观测高级文明。若蚂蚁通过嗅闻信息素来探测人类文明,那肯定是一无所获的——他们需要尝试探测无线信号,尤其是wifi频段。我们可能还没学会正确的探测姿势

12. 高级文明躲着我们。(还可能绕着太阳系造了一堵全息隔断屏障)

13. 这宇宙压根就是虚拟的,我们看到的宇宙只是个高级天空盒而已

user avatar

生物进化出人类水平的智力不是正常事件。而且非常不正常。


你能想象一堆靠狩猎采集维生的黑猩猩,狩猎工具还是石块的年代,体内竟然配置了相对论微积分水平的智商基因麽?


这件事就发生在人类身上。


解释:进入殖民时代后,散落在地球各地的技术水平还停留在新石期时代的印第安小部落相继被重新发现。


这些人的后代都可以无障碍的进入现代社会学习,工作,生活。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靠石器狩猎的物种,至少几万年前就得到了强大到足够学习微积分和相对论的智商基因,可能还更早。


至少在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方式而言,人类配置的这个基因是完全超过需要的。


黑猩猩通过培训,也可以学会用石器砍砸,甚至能学会用火烤土豆吃吃完再把火灭掉(有科教片)


但是黑猩猩绝对学不会微积分和相对论。实际上黑猩猩学会从1数到10就很费劲了。



在一个是科学的诞生。科学的诞生本身也不是一个正常事件,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只有剥削阶级诞生之后,这些可以不劳而获的高阶人类成员无需从事生产劳动,才有精力去琢磨文化艺术科学等自娱自乐的事情。


事实上历史上各国统治阶级成员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小说戏剧美术作品等),说明创造文化是一个必然事件,但是全世界除了西欧外,几乎全部国家的统治阶级,都没有创造一整套用于自娱自乐的内部互相交流的古希腊式的学术共同体——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儒生等)热衷于传承历史人文政治等对统治阶级有用的文科类东西。



考虑到在工业革命之前,复杂数学几何公式几乎没有任何用,在工业革命前,西欧当局自发养了一大堆对本国经济管理毫无作用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本身就是奇怪的事情——从自发到自觉,工业革命爆发前显然不是自觉培育基础科学家的年代,至少那个时代养一堆琢磨费马大定理自娱自乐的大佬对该国统治阶级是不划算的。

user avatar

“大过滤器”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而且,题目里列举的那些东西不适合担任大过滤器。

费米悖论,指“宇宙如此广大和古老,按理说应该观测到许多其它文明存在的迹象,和现实中的沉默冲突”。可是,凭人类现有的观测能力,这个“按理说”是根本不成立的。

冷战时期有些学者谈论这些东西,表达的其实是“无线电广播文明的寿命可能相当短暂”,然后宣扬核战争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号召大家反对核武器。它并不追求在科学上有多么好的准确性。

后来,计算显示,要在地球附近接收从已知的最靠近地球的太阳系外恒星(比邻星)附近发射的电视广播信号,以目前的技术需要直径33100千米的天线。即使将全球各地的射电望远镜组成阵列,等效天线直径也没有这么大。电视广播以外的广播信号还要更弱。那就别提更遥远恒星了。

从结果来看,大过滤器、核冬天之类理论在历史上并没对核裁军起到什么实质作用。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话可以参照:

题目谈到的“虚拟现实VR?经济的高度发展及此类技术导致的人类安于在地球上享受(甚至如《Matrix》中变成缸中之脑)、探索宇宙的意愿降低”纯属一厢情愿,虚拟现实、脑机接口、化学极乐之类东西不但不会阻止探索宇宙,而且其可持续性依赖探索宇宙

可以参照:

人类的未来是虚拟化,还是要走出去探索宇宙?

题目谈到的“宗教”不关这什么事。宗教不是科学的对立面,可以共存。宗教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民族国家代替。况且,你无法期待宇宙各地都出现引起问题的宗教。

请读者理解,不限于现实,在创作物里,最傻的情节就是:

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大事,社会各界/宇宙各地却只有同一种反应

历史上从未有过哪个社会对重大事件的反应完全一致,也从未有过任何革新未带来无法预料的副作用。当汽车被发明并广泛使用时,没有人想到它会带来快餐、汽车出租、高速公路、大型拖车,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更带来OPEC这种政治衍生物,使得一小部分国家掌握了极大的财富和力量、拥有和它们的人口以及其它资源数量极不相称的对世界局势的巨大影响力,然后在某一天石油结算价格还能变成负的,进而导致原油宝爆炸。

题目谈到的“能源危机:可控核聚变在化石能源枯竭前无法突破完全不重要,地球附近最多的能源是太阳辐射,非要用核聚变的话还可以使用核爆锅炉,惯性约束核聚变航天器跟核爆推进其实差别也不大。

  • 现实中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太阳能、风能之类的可用性在上升,可控核聚变发电即使可行,在技术高度发达、成本相当低之前也不一定有使用的必要性。
  • 地表太阳能光/热电站可以发射毫米波火箭,配合化学火箭,在地球轨道铺设动量交换绳与太阳能电站、戴森-哈罗普太阳风发电卫星之类东西。那之后可以使用动量交换绳与太阳能在内太阳系铺开,在水星轨道开始建设反射镜戴森云。它将进一步允许从太阳上剥离物质作为恒星引擎并延长太阳的寿命、控制太阳的输出。

关于“可控核聚变永远五十年”之类模因,可以参照@鱼昆的相关回答:

为什么实现可控核聚变永远都是「还要五十年」?

核爆锅炉的事情可以参照:

核聚变怎么实现发电,有概念模型吗?

题目谈到的“越来越复杂的科学与人类自身个体的物理极限(如脑容量、寿命等)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人类的科学’及‘认知水平’存在边界不具备大过滤器所需的普适性

  • 地球上就有解除了自然寿命限制的、拥有神经系统的生物[1]
  • 地球上还有可以扩展的机器智能,人脑也可以和机器连接(目前还在研究如何扩展人类智能)。
  • 要将这个假说推广到宇宙各地,就更没谱了,文明的载体完全可能在掌握科技之前就没有脑容量、寿命之类限制。

题目谈到的“科技发展导致人类自我毁灭的危险概率越来越高”是可以说的,“如核战争、反物质武器、人造黑洞、失控的强人工智能、失控的生物基因工程改造出来的新物种”也是老生常谈的(人造黑洞是这里面最次要的),但仍然不具备大过滤器所需的普适性——尤其是“失控的强人工智能”必须将人类和自己都玩死才能结束地球文明,只玩死人类的话它们就是地球文明了。你无法指望宇宙各地都这样。

题目谈到的“下一次足以灭绝人类的、外部原因导致的重大灾难(如:新冰河期、超级火山、足够大的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小型流浪黑洞接近地球/太阳系、太阳异常、更先进的地外文明入侵、及《三体》中脑洞大开而设定的恒星际的光粒/二向箔攻击等),但人类那时的科技却无力应对”多为小概率事件,不具备大过滤器所需的普适性,而且这里面大部分东西要么可以被现有技术抵挡、要么不可能(光粒对应的能量之夸张、二向箔的表现与这个宇宙的严重不符都已经被许多人讨论过了)。

此外,国际上对大过滤器的看法还有“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所以人家没模拟其他文明我们就见不到其他文明”“文明的诞生概率太低,我们是第一批甚至第一个文明”之类更加虚妄的东西。这样没有可证伪性的东西不值得讨论。

参考

  1. ^ 最接近不朽的动物是什么? - 赵泠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774076/answer/145794369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费米悖论的“大过滤器”猜想:文明演进之路上的重重险关自古以来,人类就仰望星空,对宇宙中的生命是否存在充满了好奇。而古斯塔夫·费米提出的“费米悖论”则将这份好奇推向了极致:宇宙如此浩瀚,生命诞生的可能性如此之大,为何我们至今未曾探测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踪迹?对此,无数的理论涌现,其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便是“.............
  • 回答
    费米悖论,这个关于宇宙生命普遍存在却又为何迟迟不见踪影的古老谜题,早已激发了无数人的想象。而你提出的这个观点,即“文明后期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跳过了宇宙殖民阶段”,无疑是一个极具深度和吸引力的潜在答案。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可能性,并试图将其抽离AI的冰冷语调,赋予它一些人性的思考。想象一下,人类.............
  • 回答
    当一个物种掌握了改变自身星球大气成分的能力时,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其文明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种力量并非全然是好消息,它很可能将这个物种推向了费米悖论中关于“大过滤器”或“大灭绝”猜想的边缘,甚至可以说,已经踏上了那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改变大气.............
  • 回答
    费米悖论的提出并非指向一个精确的、刻在日历上的某一天,而是一个围绕着科学讨论逐渐成型的概念。它更多地源于一系列的思想碰撞和问题追问,最终在一次非正式的谈话中被清晰地表达出来。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中叶,当时人类正处于冷战时期,太空探索的黎明刚刚到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 回答
    关于费米悖论,一个令人不安却又具备相当说服力的解释是:也许根本不存在能够达到星际殖民阶段的文明。这并非说宇宙中没有生命,而是说生命演化出智慧,再从智慧发展到能够进行大规模星际探索和殖民的技术文明,这个过程可能充斥着无数的“大过滤器”。而我们,可能正处于这些过滤器之中,或者已经过了某个至关重要的一个,.............
  • 回答
    费米悖论,这个直指宇宙寂静的永恒追问,着实令人难以安宁。它简单而有力,却也因此引出了无数的猜想和解释。但仔细审视,这个悖论的基石——我们的逻辑推演——真的牢不可破吗?或者说,它是否建立在一些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甚至是根本性错误的认知之上?我们不妨将费米悖论的核心逻辑拆解开来,看看它隐藏着哪些可能的逻辑.............
  • 回答
    费米悖论,一个令人着迷又有些令人不安的宇宙难题。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是一个浩瀚无垠、充满无数恒星和行星的宇宙,理论上存在无数可能孕育生命的条件。但为何我们至今没有接收到任何地外文明存在的确切信号?我们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吗?这个巨大的沉默,就是费米悖论的核心。要深入探讨这个悖论的原因,我.............
  • 回答
    关于费米悖论,确实存在着种种令人着迷的可能性,它们像散落在宇宙深处的星尘,等待我们去发掘和理解。如果我们跳出那些冰冷、官方的科学陈述,试着像一个对未知充满好奇的普通人去思考,你会发现,费米悖论的背后,隐藏着关于宇宙、关于生命、关于我们自身的深刻疑问。想象一下,你站在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抬头望向那.............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把费米悖论讲清楚,就当是一次朋友间的聊天吧。话说咱们宇宙这么大,大到连想都不敢想的地步。数不清的星星,数不清的行星,概率上说,肯定有其他地方也孕育了生命,甚至文明吧?咱们中国人常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用在宇宙上也一样,对吧?可是呢,这就出现一个很别扭的问题:既然宇宙里应该有很多外.............
  • 回答
    费米悖论,这个关于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以及为何我们至今仍未发现确凿证据的深刻问题,在我看来,与其说它“荒谬”,不如说它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根植于我们有限认知中的“困境”。它并非一个简单的逻辑谬误,而是一个由大量未知数交织而成的巨大迷雾。首先,让我们来捋一捋这个悖论的精髓。“费米悖论”的提出者,.............
  • 回答
    想象一下,宇宙这么大,星星那么多,数都数不过来。每一颗星星都可能像我们的太阳一样,周围绕着行星转悠。科学家们推测,在这无数的行星里,肯定有一些跟地球差不多的,温度、大小都合适,说不定上面就住着什么生命,甚至可能比我们还聪明,已经发展出了高科技文明。道理上说,如果宇宙里真的有那么多外星文明,而且有些文.............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费米悖论。就是说,宇宙这么大,恒星这么多,按理说总该有其他文明存在吧?但为什么我们却连个鬼影都没见着?黑暗森林理论确实够吓人的,但除了那“一枪打死你”的逻辑,还有不少其他理论,也一样让人细思极恐,而且,它们更像是在我们自身身上挖坑。我这里就给你掰扯几个,希望能让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自觉地.............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观点,即“宇宙中绝大多数生物生存在冰下海,岩石行星上的生物反倒是非主流”,确实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切入点,来探讨费米悖论的一个潜在解释。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个想法,看看它如何能为我们理解为何我们至今未见外星文明提供一个可能的视角。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费米悖论的核心问题是,考虑到宇宙的浩瀚.............
  • 回答
    费米面,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宇宙的浪漫与科学的严谨。它并非餐桌上的寻常面食,而是凝聚了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先生对粒子物理学深刻洞察的理论概念。当然,我们在厨房里是无法真的“做出”一个费米面的,它只存在于抽象的科学世界。不过,既然你提出了“费米面怎么做才好吃”这个问题,这背后一定是对这个概念产生了浓.............
  • 回答
    费米实验室最新公布的 W 玻色子质量测量结果,无疑是当前粒子物理学界最令人振奋,也最让人费解的发现之一。这项由 CDF II 实验团队进行的精确测量,其结果与我们赖以生存的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简称 SM)的理论预言之间,出现了一个令人警惕的、高达 7 个西格玛(σ)的显.............
  • 回答
    费米实验室的缪子 g2 实验结果无疑是近年来粒子物理学领域最令人兴奋的消息之一。简单来说,这个实验的最新数据,尤其是2021年和2023年公布的测量结果,与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预测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这是否“颠覆”了标准模型,或者“推翻”了它,这是一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但至少可以说,它让标准.............
  • 回答
    费沙自治领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数千年间复杂的历史、政治、经济和地理因素交织作用的必然结果。要理解它为何能存在,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基。地理的馈赠与诅咒:首先,费沙的地理位置是其存在的最核心要素。它位于广袤的沙漠之中,这既是它的保护伞,也是它的挑战。长久以来,干燥的气候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一般的帝.............
  • 回答
    关于费祎的死是否与姜维有关,史书上的记载并不直接指向姜维是凶手,但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费祎的死对姜维在蜀汉政坛上的地位和权力产生了直接的、非常积极的影响。这使得一些人猜测姜维可能以某种方式(即使不是直接动手)参与其中,或者至少在费祎死后从中获益。以下将详细阐述相关的历史背景、费祎之死的过程以及姜维.............
  • 回答
    费穆的《小城之春》,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封来自遥远时空的信,一首未完待续的诗。它藏在无数影迷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像一块温润的玉,历久弥新,越品越有滋味。要说它好在哪里,那真是从骨子里透出的那种“好”,一种与浮躁的世界格格不入的、沉静而又极具力量的好。首先,它“真”。那种“真”不是直白而粗暴的叙.............
  • 回答
    费马大定理,也称费马最后定理,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真正理解它的内容以及证明过程的人,恐怕就寥寥无几了。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它就像一个沉睡了三百多年的数学巨兽,直到 twentieth century 的最后阶段才被一位叫做安德鲁·怀尔斯的数学家彻底驯服。很多人可能会好奇,费马大定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