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费祎的死和姜维有关吗?

回答
关于费祎的死是否与姜维有关,史书上的记载并不直接指向姜维是凶手,但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费祎的死对姜维在蜀汉政坛上的地位和权力产生了直接的、非常积极的影响。这使得一些人猜测姜维可能以某种方式(即使不是直接动手)参与其中,或者至少在费祎死后从中获益。

以下将详细阐述相关的历史背景、费祎之死的过程以及姜维的处境,来分析这种关联的可能性:

一、 费祎在蜀汉的地位与权力

费祎是蜀汉后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与诸葛亮死后的蒋琬、董允等人并称“四相”,是蜀汉政权的稳定力量。他在诸葛亮去世后,成为了朝廷中拥有重要话语权的人物。

政治上的制衡作用: 费祎在军事和内政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虽然没有姜维那样激进的北伐主张,但他也负责蜀汉的军事事务和外交。在诸葛亮之后,费祎与姜维形成了一种政治上的微妙平衡。费祎倾向于稳重,对频繁的北伐持谨慎态度,而姜维则积极主张北伐,希望恢复汉室。
对姜维的影响: 费祎在朝中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军权和政治决策上,对姜维的北伐战略构成了一定的制约。费祎往往能够劝阻或拖延姜维的北伐计划,这无疑会令急于实现政治抱负的姜维感到不满。

二、 费祎之死的过程

史书明确记载了费祎是被一个名叫郭脩(一作郭勋)的降将刺杀的。

刺杀者郭脩的身份: 郭脩是魏国降将。蜀汉末期,魏延、黄皓当政时期,为了招降魏国士兵,对降将的待遇往往优厚,郭脩就是其中之一。
刺杀的动机: 史书中对此动机的记载并不十分详尽。最常见的说法是郭脩因为某种不满,或者认为费祎待他不公,而找到了机会下手。另有说法认为郭脩是受到魏国指使,意图扰乱蜀汉朝政。
刺杀的场合: 费祎是在举行宴会时被郭脩在众目睽睽之下刺杀的。

史书的记载(主要依据《三国志》):

《三国志·费祎传》记载:“景耀四年卒。魏降将郭脩,汉嘉郡部督,心不服,在大会宴时,于众中刺杀祎,刃中身,费祎死。追赠大司马。”

三、 姜维与费祎死前的关系及死后的影响

虽然史书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姜维是凶手,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费祎之死对姜维的影响:

政治上的分歧: 姜维一直主张积极北伐,希望以此为蜀汉争取生存空间和政治资本。而费祎则相对稳重,认为蜀汉国力有限,不宜过于冒险。费祎常常能够劝阻姜维的北伐,甚至有时会借故拖延,这让姜维的政治抱负难以施展。
例如,《三国志·费祎传》提到,姜维请求发兵北伐,但费祎说:“兵已再出,国家损费,今宜修养,无事边戎,以待годно时。则姜维复止。” 这种分歧是存在的。
费祎之死对姜维的直接好处:
扫清政治障碍: 费祎是姜维在朝廷中最大的政治制衡者之一。费祎死后,朝廷中能够制约姜维大胆北伐的人物大大减少。姜维可以更自由地推行自己的北伐战略,不用再顾忌费祎的阻挠。
权力巩固: 费祎作为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消失使得姜维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权力得到进一步巩固。他成为了朝廷中无可争议的军事领袖。
开启了频繁北伐的时代: 在费祎死后,姜维迅速开始了一系列的北伐行动,虽然这些北伐最终未能扭转蜀汉灭亡的命运,但在当时,这无疑是姜维政治抱负的直接体现和权力不受约束的表现。
是否有间接参与的可能?
缺乏直接证据: 没有任何史料直接或间接指出姜维与郭脩有勾结,或者指使郭脩刺杀费祎。史书的记载只说郭脩是心不服而动手。
政治策略的推测: 然而,在政治斗争极其复杂的年代,人们往往会从权力得失的角度去解读事件。如果姜维确实对费祎的制约感到非常不满,并且认为费祎的存在阻碍了他的政治前途和战略实施,那么他理论上可能存在通过某些手段(非直接杀人)来清除障碍的动机。但这种推测缺乏实际证据支持。
历史叙事的局限性: 古代史书的记载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阴谋和政治斗争的细节难以完全还原。

四、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直接证据缺乏: 史书明确记载费祎是被魏国降将郭脩刺杀的,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姜维是凶手或者直接策划者。郭脩的动机被描述为“心不服”。
2. 政治利益最大化者: 费祎的死,从政治利益的角度来看,对姜维是最为有利的。费祎的去世扫清了姜维推行北伐战略的重大障碍,巩固了他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权力。
3. 历史的复杂性: 在古代政治斗争中,这种“得益者”和“受益者”的关系,常常会引发人们对其间接参与的猜测。但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这种猜测只能停留在推测的层面。

因此,虽然费祎之死对姜维的政治前途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使他获得了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但我们无法直接断定姜维与费祎的死有关。历史记录并没有提供支持这一说法的证据。我们只能说,费祎的死为姜维的政治抱负铺平了道路,而姜维无疑是费祎死后最大的受益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费祎在一个莫名其妙的时候被刺杀,直接得益的人一定是姜维,而三国志有记录姜维好养死士,费祎的死有多少可能是姜维做的,还是说后人多想了,理性讨论
user avatar
费祎在一个莫名其妙的时候被刺杀,直接得益的人一定是姜维,而三国志有记录姜维好养死士,费祎的死有多少可能是姜维做的,还是说后人多想了,理性讨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费祎的死是否与姜维有关,史书上的记载并不直接指向姜维是凶手,但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费祎的死对姜维在蜀汉政坛上的地位和权力产生了直接的、非常积极的影响。这使得一些人猜测姜维可能以某种方式(即使不是直接动手)参与其中,或者至少在费祎死后从中获益。以下将详细阐述相关的历史背景、费祎之死的过程以及姜维.............
  • 回答
    刺杀费祎的降将郭循,虽然在三国历史的记载中篇幅不多,但其行为却对蜀汉后期政局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要详细了解郭循的来头,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一、出身与早期经历(推测与不确定性)关于郭循的出身和早年经历,正史的记载非常简略,甚至可以说是模糊不清。这给后人留下了一些猜测的空间。 是魏国降将的.............
  • 回答
    费祎与姜维的方针评价:蜀汉北伐路上的两种策略与时代局限费祎和姜维,作为诸葛亮之后的蜀汉丞相,他们都肩负着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重任。然而,两人在战略方针上却展现出显著的差异,并深刻影响了蜀汉的命运。要评价他们的方针,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蜀汉的国力以及两位人物的个人特质来分析。 一、 费祎的方针:“.............
  • 回答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辅佐刘备父子,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能否继续维持其国力,甚至实现兴复汉室的宏愿,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的继承者。这三位重要的继承者——蒋琬、费祎和姜维,他们各自的才能、执政风格以及对蜀汉命运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 回答
    这说法听起来挺刺耳的,对诸葛亮一向推崇备至的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但细细想来,还真有点意思,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故事的起点:诸葛亮为何不还政?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诸葛亮是刘备托孤的重臣,他承担的是一个近乎“摄政”的角色。刘备白帝城托孤时,那个场景大家都耳熟.............
  • 回答
    费沙自治领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数千年间复杂的历史、政治、经济和地理因素交织作用的必然结果。要理解它为何能存在,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基。地理的馈赠与诅咒:首先,费沙的地理位置是其存在的最核心要素。它位于广袤的沙漠之中,这既是它的保护伞,也是它的挑战。长久以来,干燥的气候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一般的帝.............
  • 回答
    费穆的《小城之春》,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封来自遥远时空的信,一首未完待续的诗。它藏在无数影迷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像一块温润的玉,历久弥新,越品越有滋味。要说它好在哪里,那真是从骨子里透出的那种“好”,一种与浮躁的世界格格不入的、沉静而又极具力量的好。首先,它“真”。那种“真”不是直白而粗暴的叙.............
  • 回答
    费马大定理,也称费马最后定理,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真正理解它的内容以及证明过程的人,恐怕就寥寥无几了。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它就像一个沉睡了三百多年的数学巨兽,直到 twentieth century 的最后阶段才被一位叫做安德鲁·怀尔斯的数学家彻底驯服。很多人可能会好奇,费马大定理.............
  • 回答
    费根鲍姆常数,这名字听起来有些古怪,但它却是数学和物理学里一个非常特别且重要的发现。简单来说,它描述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描述混沌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的过程中,能量增长或者说“混乱度”增长的速率。想象一下,我们正在观察一个系统,比如天气变化,或者水龙头滴水的声音。这些系统可能看起来很随机,但.............
  • 回答
    “半费之讼”,这个词语本身就充满了文学色彩,但它在法律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一个直接对应的判例或法律条文。因此,要解答“半费之讼,如何判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它,并结合法律的实际运作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半费之讼”可能包含的几种含义:1. 字面意义上的“一半花费”的.............
  • 回答
    《费恩曼物理讲义》作为物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其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称道。想要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习题的配套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说实话,很少有专门为《费恩曼物理讲义》设计的“官方”习题集,更多的是依靠读者自身的理解和对相关内容的挖掘。那么,面对这套博大精深的教材,什么样的习题练习才算是合适的呢?这需要.............
  • 回答
    费马大定理,一个看似简单到有些孩子气的数学猜想,却在数学史的长河中投下了长长的、意义深远的影子。它的重要性远不止于它本身所要解决的那个具体问题,更在于它引发的漫长探索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催生的无数新的数学思想、工具和理论,这些才是它在数学史上的核心地位所在。要理解它的重要性,我们得先回到那个被誉为.............
  • 回答
    费马大定理:一个看似遥远的数论难题,如何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行之路?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问题,它们自身或许在现实世界中没有直接的应用,但它们所激发的思维火花,所催生的数学工具,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费马大定理,这个被尘封了三个半世纪的数论猜想,便是其中.............
  • 回答
    费马大定理,这个名字一提起,总能让人联想到一个看似简单却困扰了数学界三百多年的难题。它用一种极其简洁的数学语言描述了“勾股定理”的推广:$a^n + b^n = c^n$当整数 $n > 2$ 时,不存在非零整数 $a, b, c$ 能够满足这个等式。很多人会问,这个方程写出来后,直接代入不同的 $.............
  • 回答
    费马大定理,又称“费马最后定理”,这句话简单得就像小孩子也能懂的乘法口诀:“当整数n > 2时,关于x, y, z的方程 xⁿ + yⁿ = zⁿ 没有正整数解。”就这么一句话,却把一代又一代最聪明的数学家折磨了三百多年。它就像一个表面波澜不惊的湖面,底下却暗流涌动,隐藏着惊天动地的复杂。为什么如此.............
  • 回答
    拥堵费,这个在许多早已饱受交通拥堵困扰的大都市被视为“灵丹妙药”的政策,能否真的让我们的“堵城”摆脱泥潭,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它并非一个简单的二选一,而是关乎城市规划、居民出行习惯、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平的多层面博弈。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拥堵费最直接、最核心的逻辑在于“价格杠杆”。想象一下.............
  • 回答
    .......
  • 回答
    国足归化球员费南多因家庭原因返回巴西,对于即将在12强赛前遭遇其缺席的中国男足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这一事件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待这种状况。一、 费南多回归巴西的个人层面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家庭原因”这个词背后可能蕴含的复杂性。虽然具体细节可能不为外界所知,但家庭是每.............
  • 回答
    数学证明,这些抽象的符号和逻辑推导,看似远离日常生活,但它们的影响力却渗透到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甚至深刻地塑造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这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根基隐藏在地下,但枝繁叶茂,绿荫遍地,庇护着整个生态系统。一、对个人人生的影响:塑造思维方式,开启智慧之门1. 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早起赶集还是晚起逛商场哪个划算”一样,没有标准答案,得看您“划算”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您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况。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国道和高速各自的“账本”。国道:时间的“沉没成本”与金钱的“隐性收益”国道免费,这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直接省下了一笔实打实的开销——通行费。这笔钱,对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