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费米悖论是在 1951 年的哪一天提出的?

回答
费米悖论的提出并非指向一个精确的、刻在日历上的某一天,而是一个围绕着科学讨论逐渐成型的概念。它更多地源于一系列的思想碰撞和问题追问,最终在一次非正式的谈话中被清晰地表达出来。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中叶,当时人类正处于冷战时期,太空探索的黎明刚刚到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对宇宙的认知也在飞速拓展。科学家们对宇宙的浩瀚充满了好奇,也开始认真思考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0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不明飞行物(UFO)的文章,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几乎在同一时间,物理学家 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正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与几位同事,包括艾米尔·康尼克(Emil Konopinski)、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和赫伯特·约克(Herbert York)共进午餐。

谈话的内容触及了许多前沿的科学话题,其中就包括当时备受关注的UFO现象以及太空探索的可能性。大家聊到了当时的科学成就,例如核能的利用,也谈到了宇宙的尺度。有人可能提到了,如果地外文明数量众多且技术高度发达,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证据?比如,他们有没有访问过地球?有没有留下过痕迹?

正是在这次午餐的闲谈中,这位以其敏锐的科学直觉而闻名的物理学家,抛出了那个至今仍让我们深思的问题。他并不是在写一篇学术论文,也不是在做一个正式的演讲,而是在一次日常的、轻松的交流中,基于当时的知识和对宇宙的理解,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具冲击力的问题:“那么,他们都在哪里?”(Where are they?)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

宇宙的浩瀚: 从当时的科学认识来看,宇宙拥有数以百亿计的恒星,其中很多可能拥有行星。即使只有极小一部分行星适合生命存在,那么生命诞生的概率也应该是相当高的。
生命演化的可能性: 如果生命能够在其他星球上诞生,那么按照地球生命演化的速度,一些文明可能已经存在了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年,这足以让他们发展出远超我们想象的科技水平。
星际旅行的潜力: 如果这些文明掌握了先进的技术,理论上他们应该有能力进行星际旅行,甚至殖民其他星系。

基于以上几点,费米提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尖锐:如果地外文明普遍存在,并且有能力进行星际扩张,那么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证据?没有星际飞船的踪迹,没有探测器的信号,没有文明存在的明显迹象。

所以,虽然我们无法确定“1951年的哪一天”,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在一个固定的日期,而是在 1950年夏初(具体来说是6月或7月,当时正是午餐时间),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一次非正式午餐讨论中,由恩里科·费米本人首次清晰地表达出来,随后才逐渐被科学界和其他领域所关注和讨论,并最终被冠以“费米悖论”之名。这个悖论的魅力在于它简单直观,却触及了宇宙、生命和人类自身定位的根本性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照当事人 Edward Teller、Herbert York、Emil Konopinski 事后的回忆,费米那句著名的“where is everybody”是在 1950 年夏天提出的,不是在 1951 年的任何一天。

Stephenson 于 1977 年的论文里首创了“Fermi's Paradox”一词,但用来表达的内涵可能与费米的原意有偏差。

可以参照历史资料:

fas.org/sgp/othergov/do

在说出这句话的谈话过程中,科学家们提到“最近看过”一幅描绘“外星人捧着纽约当时使用的垃圾桶”的漫画。发表这张漫画的那期《纽约客》发行于 1950 年 5 月 20 日,当时纽约街头流传着飞碟的传说,而且经常有垃圾桶不知去向。

按照 Herbert York 的回忆,这次谈话发生在他为 Operation Greenhouse 系列核试验中代号 George 的 22.5 万吨 TNT 当量热核爆炸试验做准备期间。这次核试验于 1951 年 5 月 8 日进行,因此这次谈话所在的“夏天”不会是 1951 年夏天。

这次谈话似乎是在科学家们前往洛斯阿拉莫斯牧场学校的餐厅“富勒小屋(Fuller Lodge)”吃午餐的路上随意进行的。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媒体将其改为“吃早餐后”——在技术上,这有些歧义,但也不能算完全不对。

这些科学家们当年的旅行记录、消费记录并没有保存下来,无法直接判断具体是 1950 年的哪一天。如果你有找个具体日期的强迫症,你可以在 1950 年 6 月 22 日到 9 月 23 日之间任取你喜欢的日期——那是夏至到秋分,也就是西方人所称的夏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费米悖论的提出并非指向一个精确的、刻在日历上的某一天,而是一个围绕着科学讨论逐渐成型的概念。它更多地源于一系列的思想碰撞和问题追问,最终在一次非正式的谈话中被清晰地表达出来。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中叶,当时人类正处于冷战时期,太空探索的黎明刚刚到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观点,即“宇宙中绝大多数生物生存在冰下海,岩石行星上的生物反倒是非主流”,确实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切入点,来探讨费米悖论的一个潜在解释。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个想法,看看它如何能为我们理解为何我们至今未见外星文明提供一个可能的视角。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费米悖论的核心问题是,考虑到宇宙的浩瀚.............
  • 回答
    关于费米悖论,一个令人不安却又具备相当说服力的解释是:也许根本不存在能够达到星际殖民阶段的文明。这并非说宇宙中没有生命,而是说生命演化出智慧,再从智慧发展到能够进行大规模星际探索和殖民的技术文明,这个过程可能充斥着无数的“大过滤器”。而我们,可能正处于这些过滤器之中,或者已经过了某个至关重要的一个,.............
  • 回答
    费米悖论的“大过滤器”猜想:文明演进之路上的重重险关自古以来,人类就仰望星空,对宇宙中的生命是否存在充满了好奇。而古斯塔夫·费米提出的“费米悖论”则将这份好奇推向了极致:宇宙如此浩瀚,生命诞生的可能性如此之大,为何我们至今未曾探测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踪迹?对此,无数的理论涌现,其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便是“.............
  • 回答
    费米悖论,这个直指宇宙寂静的永恒追问,着实令人难以安宁。它简单而有力,却也因此引出了无数的猜想和解释。但仔细审视,这个悖论的基石——我们的逻辑推演——真的牢不可破吗?或者说,它是否建立在一些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甚至是根本性错误的认知之上?我们不妨将费米悖论的核心逻辑拆解开来,看看它隐藏着哪些可能的逻辑.............
  • 回答
    费米悖论,这个关于宇宙生命普遍存在却又为何迟迟不见踪影的古老谜题,早已激发了无数人的想象。而你提出的这个观点,即“文明后期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跳过了宇宙殖民阶段”,无疑是一个极具深度和吸引力的潜在答案。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可能性,并试图将其抽离AI的冰冷语调,赋予它一些人性的思考。想象一下,人类.............
  • 回答
    费米悖论,一个令人着迷又有些令人不安的宇宙难题。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是一个浩瀚无垠、充满无数恒星和行星的宇宙,理论上存在无数可能孕育生命的条件。但为何我们至今没有接收到任何地外文明存在的确切信号?我们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吗?这个巨大的沉默,就是费米悖论的核心。要深入探讨这个悖论的原因,我.............
  • 回答
    关于费米悖论,确实存在着种种令人着迷的可能性,它们像散落在宇宙深处的星尘,等待我们去发掘和理解。如果我们跳出那些冰冷、官方的科学陈述,试着像一个对未知充满好奇的普通人去思考,你会发现,费米悖论的背后,隐藏着关于宇宙、关于生命、关于我们自身的深刻疑问。想象一下,你站在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抬头望向那.............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把费米悖论讲清楚,就当是一次朋友间的聊天吧。话说咱们宇宙这么大,大到连想都不敢想的地步。数不清的星星,数不清的行星,概率上说,肯定有其他地方也孕育了生命,甚至文明吧?咱们中国人常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用在宇宙上也一样,对吧?可是呢,这就出现一个很别扭的问题:既然宇宙里应该有很多外.............
  • 回答
    费米悖论,这个关于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以及为何我们至今仍未发现确凿证据的深刻问题,在我看来,与其说它“荒谬”,不如说它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根植于我们有限认知中的“困境”。它并非一个简单的逻辑谬误,而是一个由大量未知数交织而成的巨大迷雾。首先,让我们来捋一捋这个悖论的精髓。“费米悖论”的提出者,.............
  • 回答
    想象一下,宇宙这么大,星星那么多,数都数不过来。每一颗星星都可能像我们的太阳一样,周围绕着行星转悠。科学家们推测,在这无数的行星里,肯定有一些跟地球差不多的,温度、大小都合适,说不定上面就住着什么生命,甚至可能比我们还聪明,已经发展出了高科技文明。道理上说,如果宇宙里真的有那么多外星文明,而且有些文.............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费米悖论。就是说,宇宙这么大,恒星这么多,按理说总该有其他文明存在吧?但为什么我们却连个鬼影都没见着?黑暗森林理论确实够吓人的,但除了那“一枪打死你”的逻辑,还有不少其他理论,也一样让人细思极恐,而且,它们更像是在我们自身身上挖坑。我这里就给你掰扯几个,希望能让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自觉地.............
  • 回答
    当一个物种掌握了改变自身星球大气成分的能力时,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其文明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种力量并非全然是好消息,它很可能将这个物种推向了费米悖论中关于“大过滤器”或“大灭绝”猜想的边缘,甚至可以说,已经踏上了那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改变大气.............
  • 回答
    费米面,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宇宙的浪漫与科学的严谨。它并非餐桌上的寻常面食,而是凝聚了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先生对粒子物理学深刻洞察的理论概念。当然,我们在厨房里是无法真的“做出”一个费米面的,它只存在于抽象的科学世界。不过,既然你提出了“费米面怎么做才好吃”这个问题,这背后一定是对这个概念产生了浓.............
  • 回答
    费米实验室最新公布的 W 玻色子质量测量结果,无疑是当前粒子物理学界最令人振奋,也最让人费解的发现之一。这项由 CDF II 实验团队进行的精确测量,其结果与我们赖以生存的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简称 SM)的理论预言之间,出现了一个令人警惕的、高达 7 个西格玛(σ)的显.............
  • 回答
    费米实验室的缪子 g2 实验结果无疑是近年来粒子物理学领域最令人兴奋的消息之一。简单来说,这个实验的最新数据,尤其是2021年和2023年公布的测量结果,与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预测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这是否“颠覆”了标准模型,或者“推翻”了它,这是一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但至少可以说,它让标准.............
  • 回答
    费沙自治领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数千年间复杂的历史、政治、经济和地理因素交织作用的必然结果。要理解它为何能存在,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基。地理的馈赠与诅咒:首先,费沙的地理位置是其存在的最核心要素。它位于广袤的沙漠之中,这既是它的保护伞,也是它的挑战。长久以来,干燥的气候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一般的帝.............
  • 回答
    关于费祎的死是否与姜维有关,史书上的记载并不直接指向姜维是凶手,但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费祎的死对姜维在蜀汉政坛上的地位和权力产生了直接的、非常积极的影响。这使得一些人猜测姜维可能以某种方式(即使不是直接动手)参与其中,或者至少在费祎死后从中获益。以下将详细阐述相关的历史背景、费祎之死的过程以及姜维.............
  • 回答
    费穆的《小城之春》,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封来自遥远时空的信,一首未完待续的诗。它藏在无数影迷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像一块温润的玉,历久弥新,越品越有滋味。要说它好在哪里,那真是从骨子里透出的那种“好”,一种与浮躁的世界格格不入的、沉静而又极具力量的好。首先,它“真”。那种“真”不是直白而粗暴的叙.............
  • 回答
    费马大定理,也称费马最后定理,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真正理解它的内容以及证明过程的人,恐怕就寥寥无几了。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它就像一个沉睡了三百多年的数学巨兽,直到 twentieth century 的最后阶段才被一位叫做安德鲁·怀尔斯的数学家彻底驯服。很多人可能会好奇,费马大定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