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其实直到现在我都没有缓过来,对那两个冠军点的不甘心,我想作为一个费德勒的球迷,即便再过很多年,我仍旧会对第五盘8-7,发球局40-15的那两个冠军点耿耿于怀。。。
要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费德勒在几乎所有的技术统计里都领先于德约——甚至在总得分方面多了14分,除了非受迫失误之外(这也和两人的比赛风格不同有直接关系)。面对历史第一接发球手德约,老牛直到第四盘的盘末阶段,才在发球局里送出自己全场比赛的第一个破发点,这样的发球状态已经到极限了
作为老牛的球迷,这场比赛真是从认命(第一盘抢七输球,想起了过去几次面对德约的经历),到燃起一点希望(第二盘速胜),再到认命(第三盘抢七继续跪),再到觉得赚了(顺利拿下第四盘,并且进入了长盘决胜)。然后,在决胜盘里,从认命(率先被破发),到觉得赚了(回破),再到欣喜若狂,然后在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时,发生了那两个冠军点上令人唏嘘的故事
永远无法释怀的比赛,但也许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比赛,没有之一,这场比赛在我看来,已经超越了2008年的温网,以及2012年的澳网决赛
========================================
德约的伟大,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是因为他历史最强的接发球,以及底线布防能力,当然包括他同样是历史第一的右手双反,从心理上来说,在最极限的环境里,他能够在无声无息之间就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这样的情形出现过太多次——而这场比赛又让我想起了很多过往的苦涩回忆
2011年美网半决赛,同样是第五盘,同样是费德勒的发球胜赛局,同样是40-15握有两个赛点,德约用搏杀式的打法,将老牛的一发狠狠地回了过去,完成了一记惊世的return ace,这也成为了那场比赛德约完成惊天逆转的开始;一年之前的2010年美网半决赛,尽管老牛同样在决胜盘里错过两个赛点,但那毕竟是德约的发球局。。。
2012年法网1/4决赛化解多个赛点逆转击败特松加;2013年法网半决赛,尽管在五盘大战中最后长盘惜败于红土之王纳达尔,然而在第四盘盘末,纳达尔的发球胜赛局里,他奋力地完成了破发,并且把第四盘带入抢七并且拿下;包括去年的温网半决赛,决胜盘里曾经有过关键局不断化解纳达尔逼出的破发点表现。。。我甚至认为,相比纳达尔,德约在极限环境,极限分数下能够爆发出的能量更加惊人——相比纳达尔的热血,德约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分数里,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令人骇然的冷酷理性
这样一场整体上属于下风的球,也许换作任何其他人都没得打(甚至纳达尔半决赛里已经证明过了),结果德约硬生生地靠着3个抢七,赢下了一场费德勒自己的发挥已经接近完美的比赛。而且作为老牛的球迷,不得不说一句的是,老牛在这种只差一步就可以胜利的的局面下,其实葬送过不少的好局了——老牛在技术上打磨自己的时候,确实心狠,但是在心理上,他往往会在胜利在望时显得过分保守,半决赛对纳达尔错失四个赛点如此,决赛里令人唏嘘地连续浪费两个冠军点更是如此。。。只不过,普通的对手,也许根本没法把老牛逼到那个份上,罢了
05年澳网半决赛对萨芬抢七时5-2,6-5的犹豫,09年美网决赛对大菠萝第四盘率先破发之后的过分犹豫,10年和11年美网半决赛对德约错失的四个赛点,等等。。。每一幕都令我有些不能释怀,但是比起今天的遗憾,那些甚至都是小事。。。
===================================================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定命运,就像有人曾经说过,如果小罗再自律一些,他的成就会更加不可限量,不过,也许正是那样放荡不羁的灵魂,才能铸就在足球场上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费德勒的网球,观赏性无与伦比,几乎每一种可以想到的击球技术,他都运用得如此恰如其分,在功力上如此炉火纯青,然而在需要搏杀的时候,相比德约科维奇这样,在南斯拉夫战火中铸造出的烈火雄心,恐怕真的没有那么大的心脏
所以,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一共四次在大满贯里进入决胜盘(10美网半决赛,11美网半决赛,14温网决赛,以及这场史诗般的决赛),输球的都是费德勒,而且每一次都是极其微弱的劣势,也许这真的就是性格定命运。。。而当老牛以几乎相同的方式,将球击飞从而输掉比赛的时候,是否有人想起10年前,打飞最后一球的罗迪克。。。
胡言乱语了一大段,敬请诸位见谅,每当自以为心如止水的时候,发现这只不过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