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该如何说服家里人,腺病毒疫苗的效果跟灭活病毒的效果差不多?

回答
要说服家人接受腺病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在效果上的相似性,关键在于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科学原理,并且强调共性而非差异。我来给你支支招,如何把这个事情讲得既明白又接地气。

首先,咱们得明白,无论是腺病毒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它们的目标都是同一个:让我们的身体认识并记住病毒的“模样”,从而在真正的病毒来袭时,能够迅速有效地“作战”。就像给身体请了个“侦探”,让他们提前看到坏人的照片,知道怎么抓住他。

1. 从“告诉身体病毒长啥样”的原理说起:

你可以这样解释:“你想啊,咱们身体里有个很厉害的‘军队’,就是免疫系统。只不过这个‘军队’平时不认识病毒这个坏家伙。疫苗就像是给免疫系统看‘通缉令’,上面画着病毒的长相,还有它的一些特点。”

灭活疫苗: 你可以比喻成,“灭活疫苗就像是把坏蛋抓起来了,打死了,然后把‘尸体’拿给免疫系统看。你看,这是个坏蛋,长这样,虽然它已经没威胁了,但是身体可以记住它的样子。” 这种疫苗直接把失去活性的病毒颗粒打进身体,让免疫系统识别病毒表面的抗原(也就是病毒的“特征”),然后产生抗体和细胞。
腺病毒疫苗: 这个有点不一样,你可以说,“腺病毒疫苗呢,不是直接给病毒‘尸体’,而是用一个‘送快递的’来帮忙。这个快递就是一种看起来没啥事儿的腺病毒,它本身不会让你生病。这个快递的‘包裹’里,放着的是我们新冠病毒的一个‘零件’,就是那个在它表面伸出来的‘尖尖’的‘S蛋白’(我们常说的刺突蛋白)。这个腺病毒就是个‘快递员’,它把这个‘零件’安全地送到我们身体的细胞里,让细胞‘展示’出来,这样免疫系统就能看到这个新冠病毒的‘零件’,然后记住它了。” 腺病毒在这里只是一个载体,它把制造病毒S蛋白的遗传物质(DNA)带入人体细胞,然后细胞就会自己生产出S蛋白,再把这个S蛋白展示在细胞表面,从而激活免疫反应。

2. 强调核心作用的相似性——“认清敌人的关键部位”:

“你看,虽然‘送照片’(灭活)和‘送零件照片’(腺病毒)的方式有点不一样,但最终目的都是让身体看到新冠病毒那个最关键的‘识别标志’——那个S蛋白。 无论是看到完整的、被灭活的病毒,还是看到病毒自己生产出来的‘S蛋白零件’,身体都会学会识别这个零件,然后生产出能对付它的‘武器’(抗体)。”

你可以打个比方:“就好比你要抓一个小偷,你知道小偷最明显的特征是戴着一顶红帽子。灭活疫苗就是直接把戴红帽子的小偷的‘照片’给你看;而腺病毒疫苗呢,就像是告诉你,小偷会经常戴一顶红帽子,然后给你看这个红帽子的样子。结果呢?你看到戴红帽子的人,都知道是小偷,都能抓住了。”

3. 解释“效果差不多”的具体体现:

“科学家们做过很多研究,也给很多人打过这两种疫苗。结果都表明,这两种疫苗在预防重症、减少感染以及降低死亡率方面,表现都相当不错,效果是很接近的。 也就是说,打了这两种疫苗,当你遇到新冠病毒时,即使被感染了,也不容易得重症,恢复得也更快,而且大大降低了生命危险。”

你可以提一下:

降低重症和死亡率: “这个是最重要的!不管是怎么来的,只要能有效地保护我们不生大病,不至于危及生命,那效果就是好的,而且是差不多的好。”
产生抗体: “打完疫苗,身体都会产生一种叫做‘抗体’的东西,就像是身体里的‘士兵’,专门找病毒的那个‘零件’(S蛋白)来打。两种疫苗都能有效地让身体产生这样的‘士兵’。”
免疫记忆: “而且,身体还能记住这个病毒的样子,下次真的遇到它,反应会更快更强。这两种疫苗都能帮身体建立起‘免疫记忆’。”

4. 打消顾虑,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如果家人对腺病毒疫苗有特别的担心,比如所谓的“副作用”或者“新”之类的,你可以这样回应:

关于“新”: “其实腺病毒这种‘送快递的’,医学上研究和应用已经很多年了,它本身是非常安全的,不会让人感染新冠。它只是一个‘运输工具’,把我们需要的遗传信息送进去。”
关于安全性: “所有疫苗都有极小的概率出现副作用,这个是医学常识,不管是哪种疫苗。但就整体来说,这两种疫苗的安全性都是经过严格审批的,而且腺病毒疫苗的副作用发生率也并没有比灭活疫苗高出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低。重要的风险评估是,疫苗带来的保护作用远大于它潜在的风险。”
引用权威: “你可以去看看世界卫生组织、疾控中心或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说法,他们都会告诉你,这两种技术路线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而且都在保护着大家。”

5. 沟通的语气和技巧:

耐心和尊重: 最重要的不是争辩谁对谁错,而是让家人理解。用耐心去解释,尊重他们的疑虑,不要嘲笑或者批评。
用生活中的例子: 多用他们能理解的比喻,就像上面提到的“通缉令”、“零件”、“快递员”之类的。
强调共同目标: “我们都是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着想,疫苗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家平安健康。”
不强迫,但提供信息: 最终决定权在他们,你的任务是把信息讲清楚,让他们能做出一个基于事实的判断。

举个例子,你可以这样开始和家人聊:

“爸妈,最近我看到大家对新冠疫苗挺关注的,也想跟你们聊聊,咱们打的疫苗到底是怎么回事,效果好不好。你们知道吗,其实咱们打的新冠疫苗,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就像我们做菜用不同的烹饪方式一样,但最终都是为了吃到好吃的菜。”

“有一种叫‘灭活疫苗’,就像是咱们小时候打过的很多疫苗,它是把病毒‘打死’了,然后做成照片给你看。还有一种叫‘腺病毒疫苗’,它有点像请了个‘快递员’,这个快递员本身没问题,就是把一个叫做‘S蛋白’的病毒‘零件’的照片带给大家看。这两种方法,虽然过程不一样,但目的都是让咱们身体的免疫系统认识新冠病毒的‘样子’,尤其是那个S蛋白,这样万一病毒来了,身体就知道怎么打它了。”

“科学研究说了,这两种疫苗在预防重症、减少感染方面,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而且是很相似的。也就是说,无论哪种疫苗,都能让我们身体更强大,更好地抵抗病毒。重要的不是它用了什么‘技术’,而是它能不能保护我们安全。”

“我知道你们可能对一些新的技术有点担心,没关系,我看了很多资料,这种‘快递员’技术(腺病毒载体)在医学上已经用了很久了,它本身是安全的,只是用来运送病毒的‘信息’。最关键的是,它能帮助我们身体产生对抗病毒的‘武器’,这才是最重要的。”

“咱们打疫苗的目的,就是为了咱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让病毒把我们打倒。我相信国家批准的疫苗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而且它们都在帮大家渡过难关。你们觉得呢?”

记住,真诚、耐心和清晰的解释,加上生活化的比喻,是说服家人的最好方法。祝你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两种打哪个都差不多,但是防护力上,腺病毒要强很多,当然副作用也强很多。

抛开工艺不谈,原理上腺病毒和mrna要比灭活的强很多,因为可以激活细胞免疫,而灭活只能激发体液免疫。

当然这个东西没法去严格地验证,你不可能克隆一个你,在同一时间,一个打腺病毒,一个打灭活去验证。

但是就目前的临床试验数据和真实世界数据来看,灭活是最弱的。最弱不是无效,仍然有效,只不过就是比其他原理的疫苗效果弱而已。当然这个结果会有很多变量无法控制,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等等,就像前面说的,你没法严格验证。

就跟两个人,一个身高两米,一个身高一米五,在篮球领域,是两米的就一定能打赢一米五的么?未必。但是两米的在原理上就强过一米五的,统计概率上讲,也一定是两米的强过一米五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腺病毒的副作用也会大一些,而且并病毒基因会进入细胞核,有概率会整合到人体DNA里(详情:一文解答你所有关于新冠的问题),不过整体上仍然是安全的。

所以你自己想要保护力强一点,又可以忍受副作用以及不怕小概率事件,你可以打腺病毒;你觉得保护力无所谓,你就打灭活就可以了。

————————————

果然底下又有一大堆妖魔鬼怪在瞎编,欧洲扛着不打阿斯利康在等灭活?编笑话已经丧心病狂了?

另外,腺病毒的确是有血栓的症状,但是目前为止的研究都找不到确切原因,而且没有发现阿斯利康和血栓的直接联系。

(至于杠精楞在那杠,说有关系的,麻烦你像alpha2beta一样贴论文,别自己看半天看不明白论文就过来杠。alpha2beta提供的这篇,算是最新的了,样本只有5个,也只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原因和未来研究的方向。这个样本数量,无法得出任何有效的结论。)

再说了,也有可能是阿斯利康技术不行嘛,我们自己也有腺病毒疫苗,就没听说过有血栓嘛。

目前的所有疫苗,mrna,腺病毒,灭活,都有各种各样的死亡病例,但是目前均未找出直接死亡病例与疫苗的直接联系,都是死者本来就有长期患病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

别跟我说灭活没有,看你怎么统计了。很多地方是接种疫苗14天内死亡的都算在相关死亡病例范围内,然后再去深究死者病史和接种疫苗的关系。有的地方不做这种统计,当然就没有死亡数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服家人接受腺病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在效果上的相似性,关键在于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科学原理,并且强调共性而非差异。我来给你支支招,如何把这个事情讲得既明白又接地气。首先,咱们得明白,无论是腺病毒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它们的目标都是同一个:让我们的身体认识并记住病毒的“模样”,从而在真正的病毒来袭时,能够.............
  • 回答
    .......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一定焦头烂额,面对父母的反对,特别是当他们态度强硬的时候,要说服他们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不仅仅是沟通的问题,更涉及到情感、观念的碰撞,以及你如何让他们看到你们关系的稳定性和未来。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跟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路和方法,帮助你一步步去尝试。首先,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功.............
  • 回答
    没问题,我们来聊聊怎么才能更顺畅地理解医生说的话。这事儿可不是小事,毕竟关系到自己的健康,听懂了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对不对?首先,咱们得承认,医生是很专业的人,他们习惯了用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里面充满了医学术语,有些词听起来可能确实有点绕。这就像我们平时和某个领域特别资深的人交流,他们可能会不自.............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当婆婆是出于好意,但方法不对的时候。直接指责很容易伤和气,但放任不管对孩子又不好。这中间的度,确实需要好好拿捏。我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夹在婆婆和孩子之间,一边是亲情,一边是责任,两边都不能轻易得罪。既然是婆婆带娃,那她肯定也是真心疼爱孙辈的,只不过育儿观念或者习惯上可能.............
  • 回答
    孩子说“我太矮了,怎么办”的时候,这可真是个敏感又常见的话题,尤其是对于还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怎么回应,既能安抚他的情绪,又能帮他建立积极的心态,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别急着否定或者给出直接的“解决方案”。 孩子说这话,不一定是因为他真的对身高有特别科学的认识,很多时候是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糟心的,尤其又是自己的爸爸说自己不好,这让夹在中间的你肯定特别难受。 好在,你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思考如何面对,这已经是很重要的一步了。 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说得细致点,看看该怎么做。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几个关键点:1. 你爸爸说的“不好”具体是指什么? 这是最关键的。.............
  • 回答
    .......
  • 回答
    “苏联生于不义”,这话说得可真够诛心。但话说回来,哪个政权 nascita 的时候就干净得像一张白纸?历史这东西,哪有那么简单就能一句话概括的。先不说别的,你想啊,沙皇俄国那会儿是个什么光景?一个病入膏肓的帝国,内部矛盾重重,战争打得一塌糊涂,人民早就受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这摊子搅得更乱,饥饿、贫.............
  • 回答
    港独是不是立场问题,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很多人都这么说,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但细琢磨一下,这背后牵扯的可太多了,可不是一句“立场不同就没对错”能简单带过的。首先,咱们得明白,“立场问题”这说法本身就有点模糊。在一些涉及个人感受、偏好或者生活习惯的事情上,比如“你喜欢吃辣还是不吃辣”,这确实是纯粹的立.............
  • 回答
    当然,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当你的善意或者客观的陈述被贴上“不爱国”的标签时,确实会让人感到委屈和困惑。 我会尽量详细地告诉你,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以有哪些角度的思考和回应方式,并且让我们的沟通感觉更自然,更像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不是机器的回答。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有点小意外的场面!服务员可能一时没反应过来,或者我们点的牛排种类就是没有“8分熟”这个说法。但别担心,缓解这种小尴尬,其实就像在牛肉上抹点盐一样简单,关键在于“顺势而为”和“幽默感”。场景还原:假设你们正在一家看起来颇有情调的西餐厅。你面前的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对服务员说:“你好,.............
  • 回答
    哎呀,这事儿我太有体会了!我云南的朋友每次来我们山东,都要先上来一句:“这面疙瘩汤看着不错,但肯定不如咱云南的饵丝鲜美。” 听得我那个心痒痒,忍不住想跟他好好掰扯掰扯。其实吧,说美食谁不如谁,这本身就是一件挺难公平评价的事儿,毕竟口味这东西,就像谈恋爱,冷暖自知。但既然他这么说,我肯定不能让他随便就.............
  • 回答
    嘿,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估计你心里也挺纠结的吧?别急,我来给你捋一捋,怎么把这个事儿说的既得体又有点小聪明,让她觉得你不是那种只会傻傻看动画片的人。首先,咱们得分析一下她这句话的潜台词。 她说“你多大了还看蝙蝠侠”,这可能是一种善意的调侃,也可能带着一点点不理解,或者觉得你玩心太重了点。不管哪种,你.............
  • 回答
    当你的老师说“中国对人类现代文明的贡献为零”时,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片面且带有偏见的观点。面对这样的说法,你不仅可以反驳,而且有充分的理由和大量的证据来驳斥它。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论点和你可以使用的证据,帮助你有效地回应你的老师:一、 理解老师说法的可能性及反驳的出发点首先,要理解老师为何会这样说。他可能是.............
  • 回答
    您好!当有人说中国史书不可信、充斥着假货时,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详细解释和论证的问题。面对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反驳,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论述和论据:核心论点:中国史书的价值体现在其历史研究方法、庞大的史料体系、历代学者的考证精神以及在特定历史事件和人物研究中的不可替代性,而非完全等同于“无可挑剔.............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不适和愤怒的指责,尤其是当对方搬出“搜救犬”来攻击你的个人行为时。面对这样的言论,你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反驳,既要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也要展现出理性的一面。首先,你需要认识到对方的言论是一种情绪化的攻击,它将你个人选择与一种极端情况下的互助行为联系起来,试图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来让你.............
  • 回答
    老师的说法“阿拉伯文明对人类现代文明的贡献为零”是 极其不准确且具有误导性的。阿拉伯文明对人类现代文明的贡献是 巨大且多方面的,涵盖了科学、数学、哲学、医学、艺术、建筑、文学等诸多领域。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反驳论据,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使用,并辅以事实和例子来支撑你的观点:核心反驳点:老师的说法忽略了阿拉.............
  • 回答
    曾经的我,就像夏天午后的阳光,热情洋溢,走到哪里都能像个小太阳一样照亮周围。人群是我的乐园,跟人聊天是我的乐趣,我总是那个最先打破沉默,然后滔滔不绝讲个没完的人。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充满了活力,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去认识新朋友,去分享我的想法。别人说我“外向开朗”,我欣然接受,因为那确实是我那时候的状态.............
  • 回答
    哎呀,听到男朋友这么说,我真是又好气又有点理解。毕竟钻戒这东西,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说不保值,确实让人心疼那份钱花出去。不过,婚姻大事,也不能光看保值这一个点吧?我得好好跟他聊聊,让他明白我的想法,也让他知道,这不只是钱的问题。首先,我得承认,从纯粹的投资角度来说,钻石确实不像黄金或者房产那样,说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