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未经别的演员同意,使用别的相声演员的包袱算不算抄袭?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也挺尖锐的。用行话说,这涉及到“知识产权”和“行业惯例”的交叉地带,而且在相声这门艺术里,界限更是模糊得厉害。

严格来说,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的“包袱”,可以算是一种“借鉴”甚至是“挪用”,但要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抄袭”,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说:

1. “包袱”的性质:

包袱是相声的灵魂: 一个好的包袱,是演员长期打磨、挖掘生活、提炼出来的精华,是区别于普通段子、制造笑点的关键。它包含着精妙的语言技巧、出其不意的逻辑反转、甚至是对社会现象的洞察。
“包袱”的独特性: 很多包袱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某个演员特定的表演方式、口头禅、甚至是身上的一些小习惯,这些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包袱”和表演风格。
“包袱”的原创性: 很多包袱来源于生活,但也需要演员的再创作和演绎才能成为“包袱”。比如,一个普遍的现象,经过演员巧妙地加工,就能变成一个响亮的包袱。

2. 法律角度的“抄袭”:

版权法保护的是“作品”: 在中国,版权法主要保护的是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等。一个“包袱”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笑话、一个零散的段子,很难直接纳入版权法的保护范畴。
“作品”需要具体化: 只有当一个“包袱”被完整地体现在一个完整的相声作品(剧本)中,并且具备一定的独创性,才有可能受到版权法的保护。
证据的获取: 即使理论上可能存在版权,但要证明“某个包袱”是你的原创,并且被他人未经允许使用,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困难。相声的表演形式,口语化、即兴化的特点,使得“留下证据”本身就是个难题。

3. 行业内部的“潜规则”和“惯例”:

“化用”与“借鉴”: 在相声界,同行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化用是非常普遍的。很多演员的“本事”就是从前辈那里学来的,再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发挥,变成自己的东西。
“砸挂”与“抖包袱”: 很多时候,相声演员会在演出中“砸挂”,也就是即兴评论时事,或者引用其他演员的段子,这是一种“致敬”或者“互动”。如果只是短暂引用,并且是在一个整体原创的段子中,一般大家都能接受。
“照搬”与“吃老本”: 但如果“扒”别人的完整段子,或者把别人的核心包袱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作品里,并且没有注明来源,那就是“吃老本”,也是一种不被同行认可的行为。
“师徒传承”与“圈子认可”: 很多东西是师父传给徒弟的,这种传承是被允许和鼓励的。但对于非师徒关系的演员,如果直接拿别人的“看家本领”,就很不地道了。
“行规”的约束: 相声界也有自己的“行规”,虽然不是法律,但对演员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一个演员如果做得太出格,容易在圈子里“臭名声”,以后就没人愿意和他合作了。

4. 什么时候算“过度”?

原封不动地“拿来”: 如果只是把别人的包袱,连同它的语境、表演方式,甚至是一些口头禅,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相声作品里,几乎不做任何改动,这绝对是“扒”。
核心包袱的挪用: 即使不是全部段子,但如果把别人最精髓、最能引起笑点的那个“核”给拿走了,并且没有注明,那也属于不尊重人的行为。
否定原创者的贡献: 最糟糕的是,在拿了别人的包袱后,还宣称是自己的原创,或者让观众误以为是自己的创意,这就属于“盗窃”了。

5. 为什么这种事情难以界定?

“包袱”的定义模糊: 就像之前说的,一个包袱到底有多“原创”,很难量化。它可能是对生活现象的提炼,也可能是对某个既有梗的再加工。
表演的二度创作: 相声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演员的临场发挥和表演,同一个包袱,不同演员说出来效果可能天差地别。所以,单纯看文字,很难区分是“抄袭”还是“相似”。
“致敬”与“模仿”的界限: 很多时候,这种借鉴可能带有“致敬”的意味,但如果没有掌握好度,就变成了“模仿”,甚至是“照搬”。

总而言之,用最直白的话说:

直接把别人的“招牌菜”照搬过来,不改名字、不加料,就说是自己做的,这肯定不厚道,不讲究。

如果是借鉴了别人的“烹饪技巧”,学了点“火候”,然后用自己的食材,做出了自己的味道,那大多数人都会理解,甚至是一种学习和传承。

在相声这门手艺里,尊重前辈、尊重同行,讲究个“艺德”比什么都重要。即便是要“化用”别人的东西,也应该有所保留,有所创新,让它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包袱”。否则,只是“拾人牙慧”,长远来看,对自己的艺术生命也是一种消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目很有趣,但还是问得太粗,试着答一下,抛砖引玉。


一、相声作品的分类

从以往案例看,实践中,相声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特殊表演形式的曲艺作品[1],但本题下也有答主认为,相声是一种口述作品,这一理解与通说相悖,但在极少数相声作品中亦可能成立,不妨展开几句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将「作品」分为包括「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在内的九类,「口述作品」与其他作品类型的区别在于没有固定载体,以口述形式完成创作。

举例而言,诗朗诵尽管以口头朗诵作为主要表现形式,但由于表现对象是早已完成的诗作,一般不认为构成口述作品;反之,满足独创性要求的即兴演讲通常被认为是口述作品的一种。

传统相声表演虽有临场发挥、调整的部分,但总体上仍有台本、剧本约束,因此通说及所附案例将之认定为「曲艺作品」,但考虑到现代相声表演形式的逐渐多样,不排除没有剧本、全凭即兴创作的相声构成口述作品的可能。

此处略作说明。


二、相声作品中的著作权

文首说道,「题目很有趣,但还是问得太粗」。一次优秀的相声表演除了台前表演的相声艺术家外,也离不开舞台、灯光、服饰、剧本等多方努力,只问演员权利,问得太粗,也有忽视台下功夫的嫌疑。

细细讨论,将相声表演中各方角色分离,大致可分为:

  • 剧本(段子、包袱)创作者
  • 表演者
  • 舞台、灯光、服饰设计者

在满足独创性要求的情况下,此三者均享有《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对应权利。

对于剧本创作者,其所写剧本作为文学作品,与其他舞台剧剧本、戏剧剧本乃至影视剧本一般无二,享有《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包括题主所问的「表演权」)

对于表演者,其享有《著作权法》第三十八条所规定的表演者权,包括表明身份,保护形象不受歪曲,授权他人发行录像制品并获取报酬等,其中对外授权使用的几项权利,还需得到前述剧本著作权人许可。

对于场景、服饰设计人员,其设计的服饰、道具也有可能因具有独创性和艺术美感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这一点很容易为大众所忽略,但场景服饰也是一场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处特别补充。


三、实践中的相声著作权保护

随着国人版权意识的逐渐增强,著作权纠纷在相声领域亦时有发生,近一些、间接涉及相声作品的,如央视春晚版权纠纷[2],其中表演节目包含相声小品;

远一些,直接涉及相声作品的,如郭德纲相声出版纠纷[3]、杨其峙、任军(艺名大兵)相声版权纠纷[4],都是针对相声录像制品的维权。

后两起案例虽然主要针对录像制品发行权,并非针对剧本抄袭,但两起案例中法院均认可了相声创作者的著作权人地位。

表演权也是著作权人权利之一,按前束两案例的认定,表演他人创作剧目,亦属侵权行为。


四、几处争议与补充

然而也必须承认的是,实践中由于相声包袱雷同引起的著作权纠纷仍旧较少,至少答主以「相声」、「著作权纠纷」为限定条件在无讼平台上一例也未找到。

以半吊子相声爱好者的角度猜想,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相声包袱很多本身来源于前辈创作,其中部分已经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均可使用。后来人在公共作品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经验改编、推陈出新,其改编能否构成独立作品存在争议。

同时,多方反复改编之下一一获得授权未免强人所难,因此业内较少追究剧本抄袭,也算是一种行业惯例。

2、国内大量相声表演艺术家隶属于相声剧团,相声剧本创作本身就是其在剧团的工作之一,创作过程中亦有利用剧团资源,因此细究而论,相声剧本极有可能构成职务作品,其著作权人是剧团而非某一位相声艺术家。

剧团表演曲目繁多,既有能够独立创作剧本的相声艺术家,也有经验尚浅的表演者,原创、非原创混杂不清,且各剧团互相借鉴交织遍布,更有动力维持默契。

3、针对特定历史、事件的笑料包袱可能因为场景原则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特定谐音、方言梗可能因为混同原则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笑点本身只是思想范畴,对话、台词、造型、表演才是受保护的表达范畴,后者在实际表演中常常会作修改变化,笑点一致未必构成侵权,实际追究有相当的难度,反不如听之任之,安心创作。


一点个人意见,以上。

参考

  1. ^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深圳市放心购商贸有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https://www.itslaw.com/detail?judgementId=e772fbd7-a78c-4137-a091-81729dc5d8cb&area=0&index=4&sortType=2&count=36&conditions=reason%2B2278%2B4%2B%E8%91%97%E4%BD%9C%E6%9D%83%E6%9D%83%E5%B1%9E%E3%80%81%E4%BE%B5%E6%9D%83%E7%BA%A0%E7%BA%B7&conditions=searchWord%2B%E7%9B%B8%E5%A3%B0%2B1%2B%E7%9B%B8%E5%A3%B0&conditions=trialRound%2B1%2B8%2B%E4%B8%80%E5%AE%A1
  2. ^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诉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 https://www.itslaw.com/detail?judgementId=96682a6a-c004-4481-b361-abe0ef9afea9&area=0&index=6&sortType=2&count=36&conditions=reason%2B2278%2B4%2B%E8%91%97%E4%BD%9C%E6%9D%83%E6%9D%83%E5%B1%9E%E3%80%81%E4%BE%B5%E6%9D%83%E7%BA%A0%E7%BA%B7&conditions=searchWord%2B%E7%9B%B8%E5%A3%B0%2B1%2B%E7%9B%B8%E5%A3%B0&conditions=trialRound%2B1%2B8%2B%E4%B8%80%E5%AE%A1
  3. ^郭德纲诉广东飞乐影视制品有限公司等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一审民事判决书(2006)朝民初字第18476号 https://www.itslaw.com/detail?judgementId=883eacba-4bbe-43f0-a6a9-3bd49ee84c17&area=0&index=67&sortType=2&count=70&conditions=reason%2B2278%2B4%2B%E8%91%97%E4%BD%9C%E6%9D%83%E6%9D%83%E5%B1%9E%E3%80%81%E4%BE%B5%E6%9D%83%E7%BA%A0%E7%BA%B7&conditions=searchWord%2B%E7%9B%B8%E5%A3%B0%2B1%2B%E7%9B%B8%E5%A3%B0
  4. ^湖南省泰宇贸易有限公司星沙购物中心与任军(艺名大兵)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https://www.itslaw.com/detail?judgementId=c593b781-b7a6-4019-810b-19bab6ada8e6&area=0&index=70&sortType=2&count=70&conditions=reason%2B2278%2B4%2B%E8%91%97%E4%BD%9C%E6%9D%83%E6%9D%83%E5%B1%9E%E3%80%81%E4%BE%B5%E6%9D%83%E7%BA%A0%E7%BA%B7&conditions=searchWord%2B%E7%9B%B8%E5%A3%B0%2B1%2B%E7%9B%B8%E5%A3%B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也挺尖锐的。用行话说,这涉及到“知识产权”和“行业惯例”的交叉地带,而且在相声这门艺术里,界限更是模糊得厉害。严格来说,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的“包袱”,可以算是一种“借鉴”甚至是“挪用”,但要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抄袭”,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说:1. “包袱”的性质: 包.............
  • 回答
    这事儿啊,挺让人糟心的。老人未经子女同意,把住了多年的房子这么一卖,还过户给了别人,搁谁身上都不好受。但具体这合同到底能不能算数,子女能不能要回房子,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老人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 房子是老人自己的,在法律上,只要老人心智健全,神志清楚,他就有权利决定自.............
  • 回答
    天津,这座承载着百年历史、曾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工业基地,近年来关于其“失速”和“被超越”的讨论甚嚣尘上。作为曾经的北方“领头羊”,天津似乎正面临着来自同区域其他城市,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省会城市的严峻挑战。那么,天津是否真的在逐渐丧失领先优势?未来又是否会被别的城市取而代之呢?要回答这个.............
  • 回答
    琼恩·雪诺,这个夜空下的孤儿,一生都被“私生子”的标签所束缚,他注定无法像那些拥有正统血脉的堂兄弟们一样,在临冬城安享尊荣,继承属于他的那份荣耀。然而,命运的齿轮一旦偏移,他的人生轨迹便会完全不同。如果当年,那个在临冬城灰烬中蹒跚学步的孩子,没有选择穿上那黑色的守夜人长袍,而是踏上了另一条道路,那么.............
  • 回答
    这件事啊,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我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我自己也经历过不少。有时候看着明明是很有道理的事,就这么因为缺乏“底气”而无人问津,心里真的堵得慌。咱们先聊聊这个“实力”到底是个啥?它不一定是指那种武力值爆表,或者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这里的实力,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够让别人信服的力量。它可.............
  • 回答
    .......
  • 回答
    你好!关于你提到的“已发表但未签约的作品能否改投别家”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实际也需要谨慎处理的情况。我这就详细为你梳理一下其中的门道,尽量讲得明白透彻。首先,我们要明确“已发表”和“未签约”这两个概念。 已发表:通常指的是你的作品已经在某个平台、刊物、网站、社交媒体(如博客、公众号、个人网站.............
  • 回答
    这句口号式的表述,直击当下许多人被碎片化信息和短期利益裹挟的现象,并将之与宏大的科技创新愿景进行对比,无疑非常有力量。它不是在贬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而是巧妙地引导我们的目光,从“眼前”转向“远方”,从“消费”转向“创造”,从“暂时的满足”转向“长远的意义”。首先,它点出了“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不舒服。父母打麻将打到半夜,把俩孩子扔在走廊里自己睡,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心疼。知情人说孩子父母还劝人别管闲事,这话更让人气愤。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影响,我觉得可以用几个方面来拆解:1. 安全感的剥夺与缺失:孩子睡在走廊里,本身就暴露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走廊里人来人往,什么人都有,孩子年.............
  • 回答
    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让人意外的,一把刀在公交车站掉下来就判了两年抢劫未遂,这中间的逻辑和法律程序,得好好掰扯掰扯。 一般情况下,要构成抢劫罪(即使是未遂),光有把刀掉出来,证据链上还差挺多关键环节的。首先,我们得明白“抢劫罪”是什么。根据我国刑法,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暴力、胁迫或者.............
  • 回答
    这是一场未经训练的两人对峙,其中一人持有15厘米短刀,另一人持有甩棍。在没有训练的情况下,谁更有赢面,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不确定因素,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装备的特性、可能的攻防策略以及一些普遍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来分析双方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推测出可能的胜算。装备分析: 15厘米短刀.............
  • 回答
    想像一下,你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飞行经验,却被告知即将搭乘一架舰载机,从一艘巨型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这听起来是不是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如果真的发生了,你会经历什么?一切都始于“准备”你会被带到一个看起来像是飞机维修站的地方,但又不太一样。空气中弥漫着燃油和金属的味道,各种你从未见过的设备在你眼前.............
  • 回答
    驾驶战车(尤其是军事或重型车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任务,需要严格的训练和专业知识。对于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尝试驾驶战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以下从安全、法律、操作规范和风险警示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法律与安全风险1. 合法性问题 军事装备受控:战车(如坦克.............
  • 回答
    驾驶军舰是一项高度专业且危险的任务,需要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法律授权和操作规范。对于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尝试驾驶军舰不仅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还可能触犯法律。以下是基于军事常识和法律框架的详细分析: 一、军舰驾驶的法律与权限问题1. 合法性 军舰属于国家军事资产:军舰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未经国.............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感受。前女友在未经您同意的情况下生下孩子,这无疑给您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上的挑战,让您感觉“人生被绑架”。您提出的关于生育权是否“向外延伸”的问题,涉及到复杂的法律、伦理和社会议题。为了更清晰地回答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生育权向外延伸”的含义,以及.............
  • 回答
    遇到紧急情况,手里突然多了枪,别说普通人,就算有些经验的人都会手心冒汗。这玩意儿可不是玩具,一旦用了,后果非同小可,轻则伤人毁物,重则可能搭上自己或别人的命。所以,就算是被逼到绝境,我也得把脑袋里的那些条条框框捋一遍,尤其是对一个完全没摸过枪的人来说,脑子里的警钟必须敲得比谁都响。首先,最最最重要的.............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闹心的!业主不在场,楼顶就被人安上了这么大一堆东西,离得还这么近,这谁受得了?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处理妥当。第一步:摸清底细,收集证据,知己知彼这事儿最重要的就是咱们手里要有真凭实据,才能跟对方掰扯。 拍照片、录视频: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证据。 全景图: 拍.............
  • 回答
    最近关于中信银行将用户流水数据提供给笑果文化,并声称“配合大客户要求”的传闻甚嚣尘上。这件事情如果属实,无疑会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它触及到了非常敏感的个人隐私和金融安全问题。关于中信银行与笑果文化这件事的真实性:目前,关于中信银行直接将“流水数据”提供给笑果文化这件事, 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证实或否认.............
  • 回答
    在中国,未经他人允许挖掘祖坟的行为,触犯了我国的法律,是明确的犯罪行为。具体来说,这种行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面的罪名:一、破坏尸体罪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盗窃、侮辱、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构成要件解析: .............
  • 回答
    理解您关心的是一个非常敏感和重要的问题:妻子在未告知丈夫的情况下选择堕胎,是否会侵犯丈夫的生育权。这是一个涉及夫妻关系、个人权利、法律界定以及伦理道德的复杂议题,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和观念可能存在差异。在中国,关于生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