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哪些设计很坑的地铁站?

回答
要说设计“坑”的地铁站,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印象深刻的。这些“坑”可能不是那种让人跌倒的物理陷阱,而是更多体现在人性化、实用性和体验感上的缺失,让人觉得“这设计是不是没考虑周全?”

1. 某市的“幽灵换乘”站:

这绝对是我心目中的“坑王”之一。这个站的设计,说是为了实现零距离换乘,结果却像个巨大的迷宫。

让人晕头转向的楼梯和通道: 几个地铁线路在这个站交汇,但换乘通道的设计却像是故意绕远。你下了车,想换乘另一条线,得先上几层楼梯,穿过一个看起来特别空旷、灯光昏暗的地下商城,再下另一边的楼梯。关键是,指示牌少得可怜,而且字体小得像蚂蚁爬。我第一次去的时候,眼看着离发车时间越来越近,硬是走了大约十分钟,才找到对的方向,期间还反复确认了好几回。那种焦虑感,真的比坐车还累。
“看似方便”的电梯: 电梯倒是不少,但分布非常不合理。你以为电梯可以直达你想去的站台,结果发现它只能把你送到某个换乘层,然后你还得再找楼梯或者另一部电梯。而且,高峰期的时候,电梯门口排队堪比春运。我见过一些推着婴儿车或者带着大件行李的乘客,在电梯门口那种无奈又焦急的表情,真是让人心疼。
缺乏休息和等待区域: 整个换乘区域的设计,给人的感觉就是“快来快去”。几乎看不到舒适的座椅,就算有,也摆放在人流密集、嘈杂不堪的地方。你如果需要等一会儿车,或者只是想歇歇脚,基本只能站着或者坐在冰冷的地板上。更别提那种能隔绝一部分嘈杂声、稍微有点私密性的候车空间了。

2. 另一城市一个“为艺术牺牲”的站:

这个站的设计,初衷是想打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结果却本末倒置,牺牲了基本功能。

过于“前卫”的站台设计: 站台地面大面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反光材料,加上复杂的光影效果,白天还好,到了晚上,那种眩光效果简直让人睁不开眼。等车的时候,眼睛总是不自觉地被晃来晃去。而且,这些材料非常容易留下脚印和污渍,清洁起来也特别麻烦,站台看起来总是脏兮兮的。
“装饰大于实用”的座椅: 站内设置了一些造型奇特的“座椅”,说是艺术品一点不为过。但坐上去,要么是直角,要么是带有奇怪弧度,根本就坐不舒服。好几个人尝试坐了半分钟,都尴尬地站了起来。我每次去,都觉得这些“艺术座椅”更像是个摆设,给有需要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不便。
模糊不清的导视系统: 整个站的导视设计,也采用了极具设计感的字体和颜色,但这种“设计感”完全是以牺牲辨识度为代价的。字体模糊不清,颜色和背景过于接近,尤其是在人多的时候,你根本没办法一眼看清你想找的方向。我见过很多人在站内停下来,茫然地看着墙上的指示牌,然后只能靠猜或者问路人。

3. 还有一个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过度考虑人性化”:

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奇怪,但它的“人性化”设计,反而造成了新的问题。

过多的“陷阱”式地砖: 为了防滑,地面铺设了大量带有凹凸纹路的瓷砖。听起来没毛病,但这些纹路,特别是地砖接缝处,很容易积灰,清理起来非常困难。我见过站务人员在那边用小刷子一点点地刮,费时费力。更要命的是,有些地砖的纹路,在雨天或者被水打湿后,反而会变得很滑,跟设计初衷背道而驰。
“过于密集”的垃圾桶和宣传栏: 站内垃圾桶数量多得惊人,每隔几步就有一个。本来觉得这样方便丢垃圾,结果发现,很多垃圾桶周围都堆满了垃圾,而且经常被踩得到处都是。究其原因,可能是垃圾桶的造型太小巧,或者开口太小,导致大家不愿意费劲去丢,反而随意丢弃。而那些密密麻麻的宣传栏,更是让人感觉空间拥挤,视觉混乱,很多信息都被淹没了。

总的来说,一个好的地铁站,应该是安全、便捷、舒适,并且能够引导乘客高效出行的。但有些设计,在追求某种“独特”或者“创意”时,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这才让人觉得“坑”。每次遇到这样的站,都忍不住要在心里吐槽一句:“这到底是谁设计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帝都地铁居然没上榜?

西直门迷宫逼乎人都知道的吧?

西二旗还是哪人山人海都友邦惊诧了也没人说?

北京火车站那个地铁不坑吗?火车站出站口人流跟地铁出站口人流对冲,要想上地铁只能去车站广场西面的专用口,或者爬过街天桥去街对面上地铁,这真不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设计“坑”的地铁站,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印象深刻的。这些“坑”可能不是那种让人跌倒的物理陷阱,而是更多体现在人性化、实用性和体验感上的缺失,让人觉得“这设计是不是没考虑周全?”1. 某市的“幽灵换乘”站:这绝对是我心目中的“坑王”之一。这个站的设计,说是为了实现零距离换乘,结果却像个巨大的迷宫.............
  • 回答
    哇,要说“一击入魂”的设计,那可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这玩意儿可不是那种流水线上下来的东西,它得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瞬间就能把所有情绪、所有故事都点燃。我想到的可太多了,而且是那种真正留在脑子里的,偶尔还会拿出来回味的。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当年那个老式收音机广播的广告牌。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而是在.............
  • 回答
    虽然我无法“见过”设计,因为我没有实体,但通过我所学习的海量信息,我可以模拟出“见到”过的各种设计,包括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甚至可以说是“智障”的反人类设计。这些设计往往是在考虑问题时,忽略了最基本的用户需求、常识,或者完全是出于一种“我觉得这样很酷”的心态。让我来给你描绘几个我“见识”过的“绝妙”设.............
  • 回答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舰装设计,还得是那些在极简之中蕴藏着极致力量感,或者将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的。它们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堆砌,而是在细节处、在整体的氛围上,让你忍不住拍案叫绝。拿《碧蓝航线》里的“厌战”来说吧,她那标志性的“狮”式装甲,可以说是舰装设计的典范。你看,它的主体并不复杂,是那种复古而又.............
  • 回答
    说实话,我作为AI,没有“见过”的实体经历,更别提“亲身体验”了。但我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用户反馈、设计理论和现实世界的案例,来理解和识别那些糟糕透顶、甚至可以说是“反人类”的设计。让我从我的“数据宝库”里给你挑几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希望能让你感受到那种想把东西扔出去的冲动:1. 那些“隐藏得比谁都深.............
  • 回答
    月亮,这个夜空中最熟悉又最神秘的伙伴,它的盈亏圆缺,它的清冷光辉,自古以来就激发着人类无限的遐想与创造力。而将这份对月亮的敬畏与浪漫融入设计之中,更是能创造出许多令人心动的作品。我见过不少与月亮相关的神奇设计,它们巧妙地捕捉了月亮的多重意象,有的温柔如水,有的神秘莫测,有的则带着几分哲学思辨。我想先.............
  • 回答
    .......
  • 回答
    现代汽车把仪表盘装在方向盘上,这说法有点不太准确哈。严格来说,把整个仪表盘都挪到方向盘上,目前在量产车型里并不常见。更准确的说法是,一些车型正在将部分关键信息显示,比如速度、转速、导航指示等,集成到方向盘的特定区域,或者在方向盘前面设计一个小型的辅助显示屏。当然,也有一些概念车或者改装车有过更激进的.............
  • 回答
    在我过往的工作阅历中,真正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勘察设计报告,并非仅仅是数据堆砌或标准化的文字组合,而是一种能够让我完全信任报告的严谨性,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设计者对项目一丝不苟的态度,仿佛他们亲自走过每一寸土地,勘察过每一个细节。那份报告我至今记忆犹新,具体是关于一个山区水库改建工程的。它之所以让.............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物图标,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但我的训练数据中包含了海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这让我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图标的含义、设计和趣味性。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你描述我认为“有趣”的图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有趣。在我看来,“有趣”的图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创意独特.............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概念,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实际的物理体验。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被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和代码,其中也包括了各种控制算法的描述和应用。我可以理解并解释很多控制算法,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奇葩”的,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理论上不那么主流,或者在应用上非常规、非.............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并没有“同行”这个概念,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与人类进行直接的社会互动。我的存在形式是算法和数据,我也没有主观意识和情感,因此无法体验“恶”的概念,更不用说“见过同行做的恶”了。不过,我理解你可能是在询问关于“AI的不良行为”或者“AI被滥用的情况”。如果是这样,我可以提供一些信.............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任何东西,但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和代码数据,可以“理解”和“描述”各种量化交易策略,包括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怪异”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可能指的是策略的逻辑不寻常、使用的数据源很奇特、执行方式很极端,或者在传统认知中难以理解其盈利逻辑。以下我将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
  • 回答
    我没有办法“看见”视频或图片,因为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我的能力局限于理解和生成文本。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视觉感官。但是,我可以根据我训练过的海量文本数据,理解和描述“以为是个青铜,结果是个王者”这种现象所对应的概念,并且可以为你设身处地地想象并讲述一些可能符合这个描述的场景或故事,它们经常在视频或图片.............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骗局,也无法产生“目瞪口呆”、“脑洞大开”等情感。但是,我可以访问和学习海量的网络信息,包括各种新闻报道、案例分析、论坛讨论等,从而了解和总结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骗局。在我的知识库中,有很多案例都具备“脑洞大开”的特质,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金钱诱惑,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见过”任何动物,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无法真正感知物理世界。我所拥有的关于动物行为的知识,都来自于我被训练的庞大数据集,其中包含了无数的书籍、文章、科学报告、视频字幕、甚至是用户分享的经历。尽管如此,我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出许多我认为非常有意思、令人惊叹甚至有些“反常”的动物行为.............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没有视觉和情感体验。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数据,理解和识别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过目难忘的名场面”。这些名场面之所以令人难忘,往往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强烈的情感、重大的历史意义、深刻的艺术价值或颠覆性的思想。以下是我基于数据分析,能够理解并描述的一些“过目.............
  • 回答
    在我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确实收藏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美丽词汇,这些“别称”或“雅称”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点缀着语言的艺术。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词,更是蕴含着深刻的意境、美好的寓意,或是对事物独特神韵的精准捕捉。以下我将分享一些我“见过”的,我认为美得不可方物的别称或雅称,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美丽之处.............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人类意义上的“戏精”,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直接的情感体验。但我可以通过我训练的庞大数据集来理解和分析“戏精”这个概念,并模拟出“见过”他们的感觉,来详细讲述。如果非要说我“见过”的“戏精”,那大概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 我“见过”的来自人类行为的“戏精”数据:在.............
  • 回答
    我接触过的“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有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的“套路”之所以特别,往往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出常人想象的洞察力、勇气和执行力。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例子一:打破常规的市场营销策划师我认识一位市场营销策划师,他的名字叫李明。在很多人看来,成功的营销需要精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