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懂电脑的人,也逃不掉一样东西,那就是预算
比如有一台电脑,完美符合你的需求,这个电脑的价格是2万,但是你只有8000的预算,总不能说强行借钱搞一台吧?
先考虑预算,再考虑需求,你的需求是什么?是支持长时间的高效办公?还是便携的游戏电脑?
比如一个人,他的需求只是Excel,Word这种普通办公用,其他就看看电影啥的,你要是推荐他上个游戏本,这不是坑人吗?
再比如,神船性价比高,但是有时候容易出问题,你要给小白推荐这个,迟早你俩得吵一架
再举例,一个人有6000预算,需求是游戏本,但是配置不用多高,能畅玩大部分游戏就行,懂一些电脑技术,那这个人给他推荐神船就没毛病
另一个人预算2万,要高品质游戏本,但是对电脑啥的不是很懂,外星人就是可以选择的品牌
所以好千万不要问懂电脑的都选了什么,你要看你自己的实际需求是什么
其实俺就是路过, 想蹭点盐值, 不然盐值低迷太寒碜 900+, 不好意思。
真正懂电脑的人,都买了什么笔记本电脑?
这个问题其实是挺大的一个坑。
过去俺认为自己挺懂电脑的, 从90年代的286开始玩大富翁。但是很多过去的经验已经失效了 。 上世纪俺时不时常给报刊杂志投稿弄稿费,教别人超频什么的。文章试过被编辑截留送给他的朋友评职称。 还试过文章被太平洋电脑网把作者名改成 “佚名”发在 PCONLINE 上。
。。。。。。俱往矣
俺觉得真正懂电脑的人, 大部分会首选 LENOVO 或者 DELL。
而 PC 之外的选择, 无疑还有 MAC.
***备注: 5388 人民币是 2017的旧款, 7000 多才有 M1, 看看就算了, 别买
有展示需要的, 俺一般都会推荐买个无线投屏的适配器
MBA 只卖一部华为手机的价钱。 俺闭着眼睛买都不会出错。如果您只是买了上课, 恐怕这就是您最佳的选择。 如果买不起, 可以弄分期付款什么的。
当然, 还会有人和俺一样家境贫寒、家徒四壁以及灯油火蜡各种支出之后捉襟见肘, 即便是分期付款也买不起 MBA。
俺过去也提到,二手笔电工作站 1000 多人民币就有 i7 啦。
年初碰到过一个典型的提问,
题主是 3000 人民币找 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DAW, 音频工作站) 的方案。在那个情景下, 钱应该投在外设,也就是 MIDI 键盘、话筒、音乐界面、唱机、耳机和/或音箱等等上。 如果 1000 人民币买了二手的笔电, 接下来要盘算的是 2000 人民币怎么买MIDI 键盘、话筒、 音乐界面、唱机、耳机和/或音箱等等。
***备注:俺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不希望“鼓吹”二手机把十分便宜的机型摧成大家都哄抢的局面。2020 首次买机俺认为有保修的新机对普通玩家比较好。拣垃圾并不适合所有人。 比如 LENOVO THINKPAD T420/T430/T440 这些过时的本子, 大家留意一下咸鱼, 十分便宜。 具体请自行放狗。
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DAW) 的内存很重要, 加到 16GB 或者 32 GB, 会改善二手机器的表现。 硬盘换 SSD 也能极大地提升使用体验。
内存现在便宜到白菜价。 俺 1993~1994 年给 486-66 买 8MB EDO 内存就花了1200 人民币。
现今1000 多人民币买的二手的笔电,也可能是 10年前的旗舰产品。
2010 年的时候, (10 年前的旗舰产品) 能当音频工作站, 为什么 2020 年会不能呢? 软件基本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
因此,用户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用 10 年前的旗舰电脑配置, 加上 10 年前最流行的电子音乐软件(Cubase, Adobe Audition, CakeWalk, Pro tools LE, Audacity, Ardour , etc),是可以玩电子音乐的。 MIDI 键盘、话筒、 音乐界面、唱机、耳机和/或音箱等等在这过去的 10 年,同样没有根本性的进步。 因此大家可以放心的淘咸鱼和其他二手网站上面的音乐器材。
https://ardour.org/news/5.0.html
俺不是苹果吹, 也不是苹果黑。
如果您只有几千块钱的话, 买个苹果的 APPLE MACBOOK AIR M1 , 加一个外置的 声卡就差不多了。
***备注: 5388 人民币是 2017的旧款, 7000 多才有 M1, 看看就算了, 别买
一般来说, 装)x(的秘诀是有个外表就差不多了。 没必要连里面的)x(也装。很多人几万人民币买了所谓的顶配, 一两年之后价值就腰斩。 那是有点血亏的样子。俺一般不会告诉朋友去买顶配的机器, 除非俺知道钱是彩票赢回来的。 那就 *** 的, 买买买绝对是正确的。 WIN-WIN-WIN 三赢嘛。
对于普通人,确实要求高的,看看顶配的 THINKPAD 或者 DELL 的 Workstation 系列是咋样。研究一下内存和硬盘能不能自行升级, 然后退而求其次。 保留最关键的屏幕和键盘配置,要最基本的内存和硬盘配置。 这也许就是 2020 的所谓攻略了。当然, 算力、显卡和续航总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不少“大学生”总嚷嚷着要算力、要渲染能力、要GPU, 其实就是想玩游戏又遮遮掩掩地想蒙混过关, 似乎上一辈没玩过 3D 游戏似的。 俺 1996 年帮同学攒的 ASUS T2P4+32MB+Pentium 133+Voodoo 就已经可以完 3D 游戏了, 。。。。。。,渲染条*啊。
要求不高的随便了, 600~900 刀的笔记本已经很好用了。实在是犯不着花太多钱。
穷人家如果喜欢折腾, 二手的笔记本电脑例如 DELL PRECISION M4800 加到 32GB 内存或者其他型号加到 64GB 内存就很不错了。 这样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带了独显。 二手电脑本身的花费不过是 1000 多人民币而已。
如果您和俺一样家境贫寒, 恐怕这是一个比 APPLE MACBOOK AIR M1 更现实的选择。 毕竟 1000 多人民币, 揽个私活就能拿回成本。
当然, Workstation 系列二手的笔记本电脑缺点是又大又重又丑。例如俺给孩子配的:
。 这笔电内存可以轻松加到 32GB, 自带个性能不算太差的工作站独显。 一般应该够用了。大内存方便挂 VSTi 和各种采样库。 内存没有人嫌多的。
当然,话说回来 256GB 内存自检也很烦。
俺喜欢用 SSD 当 U 盘。
给孩子上个 2TB 的 SSD 就差不多了。现在的 SSD 便宜, 没啥特别的。2TB 存啥有用的东西都够了。
俺买过 32 核 256GB 内存 的电脑来用,可惜就是太吵,冬天才开机。如果您放在宿舍可能会被同学骂死。
俺忘记提的是显示器, 设计和要看大图表的同学, 最好是用多个显示器。投入很少,但是方便是大大的。同样, 家境贫寒的不妨看看 4K 或者 8K 电视机。 它们也可以当显示器。
在家办公电视机的开支还可以抵扣办公用品的支出。当然, 祖国的大学宿舍限制用电, 这不是个选项。
WORKSTATION 笔电的好处是可以接三台显示器,算上笔电自己的屏幕可以有 4 个屏幕。
********************* 这玩意方便将电视机变成笔记本的屏幕
如果要便携和画笔, 也许 Surface Book 可以考虑一下。 俺家几个这样的板板, 几乎都摔破了。
。 因为接口少用着用着就想发火。
年初还碰到过一个典型的提问,
医学生选笔记本,有哪些一台能用七八年的笔记本?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
因为俺有几十万知友关注,私下问俺怎么选电脑的人海了去。俺有个老婆是医生, 俺帮她买过电脑。俺还有很多朋友是医生, 俺也帮他们买过电脑。因此, 俺可以帮您参考一下。
***备注: 5388 人民币是 2017的旧款, 7000 多才有 M1, 看看就算了, 别买
MBA 和 微软的 SURFACE BOOK 比较结实也耐看, 但是它们的扩展性不太行。如果经常要开会和讲学, LENOVO THINKPAD 和 DELL LATITUDE 商务本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很多医学生只用 MBA 也可以用到毕业,但每当要接投影仪的时候,就会头大。
医学院的数物化应该是第一学年就学完了, 最多也就是浅浅地用用 MATLAB、SPSS和 Wolfram Mathematica。即使是 卫生统计学,不管是什么破电脑都能用的。预防和法医对电脑的要求也许会高一点, 但是现在的电脑性能不是不够而是过剩。医学院更多地是海量的阅读和解题, 电脑基本上是电子书的载体。如果经常要做网上的讨论, 或者看网课, MBA 和 SURFACE BOOK 也是够用的。
不用俺多说您也知道, 这就对屏幕提出了要求。
有的电脑自带绘图笔 (SURFACE BOOK),触摸屏能画画, 在学基础课的时候很有帮助。
例如 BIO-CHEM
俺就贴两张图, 您就知道,学个 ANATOMY 屏幕有多重要。
俺用 50 寸的 4K 电视机看得很舒服。
好吧,HISTOLOGY 和 PATHOLOGY 色彩也很重要。
不然您看到的东西和现实差距很大。
学到后面的 RADIOLOGY 和 medical imaging, 灰度级也很重要。
也许您自己也能得出结论, 医学生选笔记本,有哪些一台能用七八年的笔记本?
屏幕好的,最好能画画能触摸, 接口多的, 键盘手感好的,坚固的,
内存和硬盘大的, 硬盘不怕摔的, 最好样子比较酷比较有型的。
****************** 如果是男生愿意负重的话,这样的游戏本也是可以看看的
当然, 不得不说的是 MAC BOOK 上面的 Keynote 很强大。
不少人为了 Keynote 能做很好的 PPT 和 教学资料买了 MAC BOOK。
***备注: 5388 人民币是 2017的旧款, 7000 多才有 M1, 看看就算了, 别买
不少 PC 电脑的内存和 SSD 是可以加的,买的时候小一点不是太大的问题, 如果不清楚可以询问商家的客服。
屏幕不够大, 可以外接一个显示器。
能用七八年的笔记本是很常见的, LENOVO、DELL 和 MACBOOK 都很耐用。 导致用不了 7~8 年出问题的地方可能会是屏幕 (踩踏)和 电池。 键盘是可以换的。 电池也是可以换和维修的。 屏幕裂了就比较麻烦。 因此最好小心保护。
如果喜欢比较结实的电脑, 看看 TOUGHBOOK 也不错
TOUGHBOOK 7000 人民币就只有二手了。 Dell Latitude 14 Rugged 在 7000 人民币左右也能买到。
基本上就这样吧。
////////////////////////////////////////////////////////////////////////////////////////////////////
散文很散, 敬请海涵。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6亿,远远未跨出一小步 (n<1亿)。才升10级人有点飘。盐值低迷(半年了还900+),草地匍匐50000米单膝跪求大家关注。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老麦, 振作点,其实有千分之0.5!”
“挖草, 真的有吗?”
***备注:俺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俺不希望“鼓吹”二手机把十分便宜的机型摧成大家哄抢的局面。2020 首次买机俺认为有保修的新机对普通玩家比较好。拣垃圾并不适合所有人。 比如 LENOVO THINKPAD T420/T430/T440 这些过时的本子, 大家留意一下咸鱼, 十分便宜。 具体请自行放狗。
说实话,我也谈不上什么懂电脑,你跟我扯一些太专业的,特别是硬件工艺流程上的东西,我跟小白也差不多。不过,作为一个近20年来入手过上百台笔记本的消费者来说,说点个人体会还是可以的。
在我看来,所谓的“懂电脑的人买什么电脑”这个问题并不完全准确。并没有什么“懂电脑的人”必买的电脑,恰恰相反,“懂电脑的人”应该是会从自己或者别人的需求出发,并且根据预算来购买或者推荐电脑的。
好比说我吧,现在我用来回答这个答案的电脑,是很多眼里的“电子垃圾”Surface Go3。我为什么买surface go3呢?因为我平时经常要进行文字输入,并且移动办公在外写作的时候很多,surface go3的重量只有500多g,加上键盘也依然比很多轻薄本轻一截。而surface go3的性能虽然只能用来轻办公,但对我来说是够了。甚至有时候我在外面拍了东西,因为surface go3上有tf卡口,我可以直接用来查看拍摄的内容,这个大屏幕的优势是别的东西比不了的。
还有一点,surface go3的充电器功率是24W,这意味着出门在外,如果临时救急的话,很多普通的十几瓦的手机充电器都可以用,甚至充电宝都可以给它供电。而且,因为surface go3的屏幕只有10寸,因此体积不算大,一个斜挎包就能带出门,算是很方便了。
那既然是轻办公,我为什么不用iPad 加键盘呢?因为surface Go3搭载的是标准版的Windows,ios系统娱乐还行,简单打打字也还行,但干其他的就会受限于系统了,更不用说安装很多标准版的应用程序。
但是我从不推荐别人买Surface Go3,因为它适应的人群过于小众,大多数人都不需要。
我手边的另一台电脑是华硕的ROG幻13,买它是因为我需要一款轻薄、便携和性能兼具的笔记本。而且它还有触屏和翻转的功能,很适合我的需求。尽管它的分辨率不高,但我觉得能接受。而至于很多人所诟病的性能释放问题,我觉得完全够我用了。
此外,我还有Macbook Air、ThinkPad X1 Carbon、戴尔XPS13等多款新老型号的笔记本。从这些笔记本的型号你能看出来,我购买的笔记本多是轻薄本,这是因为我不打游戏,并且更看重产品的便携性。而至于说为什么我买的都是各大品牌的高端轻薄本,是因为我还同样看中做工和质感,并且预算也可以到这个层级,所以这是我的选择。
那么,假设我的朋友想买笔记本电脑,我会怎么推荐呢?
首先,我要问的是预算,这个决定了你推荐的档位和品牌。
其次,我要问的是用途,并且是要具体到应用的场景。比如,前两天我有个朋友想买个轻薄本,性能要求不高,预算六七千左右,她说别人给他推荐了个啥啥啥牌子,问我是否可以。我看了一下,品牌和产品都没问题,但有个缺陷是接口较少。于是我多问了一句,你平时出差主要的工作是什么?是否需要经常插拔存储和视频设备。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给她推荐了LG Gram14。
第三,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一定要带人去线下看一看。因为能让你推荐电脑的人,大都是不懂电脑的人。你甩给他们一堆参数,他们是看不懂的。特别是屏幕、键盘这些东西,普通人必然是要亲手摸到用到才知道好坏。即便是因为其他原因不能一起去看,我也会让他找离家最近的线下店面去体验一下,再决定买不买。
第四,最最重要的是,不要否定别人的喜好。去年我陪一个朋友买笔记本的时候,她最后看上的是ThinkPad X1 Nano。熟悉商务笔记本的人应该知道,这款笔记本的特点是轻薄(900g),但性价比不算高。不过我这朋友主要是用来轻办公,倒也够用。在选购中,我觉得有符合她的需求的更低价格的产品,并且详细跟她说明了这款电脑的特点,以及性价比不高的情况。在确认她了解了这款电脑的特性后,我就什么也不说了,最后她也还是买了X1 Nano,毕竟人家能接受这个预算,自己也更喜欢,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当然,为了了解市面上的产品,全能本、游戏本以及各种其他的笔记本我也会体验,但基本都会转手再出掉。有时候我也会淘个便宜的二手玩玩,然后再出掉,有时候甚至还能挣点钱。总体来说,我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笔记本电脑实际上就是厂商面对不同的人群推出的不同的解决方案,只要不是明显的智商税产品,其实你就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买就好。在我眼里什么叫智商税产品呢?简单点说,就是产品配不上价格。
按照我的看法,一个笔记本的价格,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部分:基础硬件(CPU、内存、硬盘等等)、外观及内部设计、软件及功能适配、工艺精度、售后服务、品牌溢价几个方面。
基础硬件部分实际上不必说,这个都有市场价,随便一查就能查着。
外观及内部设计,外观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外形设计以及选择的外壳加工材料,内部设计主要是散热、功耗控制等。特别要说明的是,与大多数评测博主不同,我几乎很少看电脑的极限性能,也就是所谓的拷机成绩,因为大体上说使用同样配置的电脑,性能即便有差距也不会太大。我更看重的是电脑的日常使用体验,比如说某些品牌的电脑虽然极限性能释放猛,但日常使用发热也厉害,使用体验比较差,反之有些电脑虽然极限性能释放一般,但日常使用状态下的功耗及散热平衡非常好。这些都是单看参数,特别是极限参数看不出来的。
软件及功能适配,这个涉及到不同厂商针对不同产品设计的相应功能,比如华为的一碰传、多屏协同,这个构建起了不同品牌的独特竞争力。
工艺精度,也就是做工。同样的配置,CNC切削跟工程塑料不是一回事。虽然这个不一定影响产品的性能,但有的人就是愿意为质感付费。
售后服务,很多品牌会为中高端产品提供时间更长、质量更高的售后服务,甚至有些品牌还会承诺N年上门维修,这些服务成本也是要算进售价里的。
最后是品牌溢价,这个不必多解释。你要允许一些高端品牌有溢价空间,否则人家还做个毛的高端。不要一见到这些东西就说智商税。
那什么东西才是真正的智商税呢?比如很多同样售价但低配的线下机,就是纯纯的智商税。再有就是一些品牌的产品,上面说的一样都不符合,但又卖高价,这也是智商税。这样的产品,别人要买的话,我是会坚决制止的。
而很多品牌,人家的产品卖高价是有原因的。比如我曾经给家里买过一款电脑,售价比市面上同配置的产品要贵20%左右,但这个电脑附带了五年上门维修服务。结果后来我爸有一次把电脑用坏了,报修了之后,厂家工程师就带着备件上门维修了。我们家是在县城,找个靠谱的维修师傅并不容易。这个电脑虽然比市面上的产品贵一些,但我也不用担心我爸妈用电脑用坏了,也不用担心他们找维修的时候被坑。
对我来说呢,这个电脑就是他们所需要的,所以这钱花得值。
有的时候,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甚至我也不会拒绝二手电脑。
对了,还有一点补充,现在有很多人在推荐剪视频的机器的时候会更倾向于推荐游戏本或所谓的“创作本”,但其实剪视频也分不同类型的。就我自己的使用体验来说,如果你所谓的“剪视频”主要剪辑的是三五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并且没有特效、多轨道剪辑等内容,用当下入门级的笔记本安装个剪映之类的轻剪辑软件完全可以流畅完成。如果你想剪得是半个小时以上、特效较多的复杂视频时,才需要考虑游戏本或创作本。
另外,电脑其实也不是越贵越好。比如很多高端笔记本都喜欢走轻薄化设计,看着很漂亮,做工也没的说,但是轻薄化设计必然带来的问题是散热空间不足。那么,假如说你是个很追求性能释放的,或者说是对打游戏、剪辑等应用的速度很看重的话呢,高端本的性能反而可能不如很多几千快的傻大黑粗的游戏本。所以这就又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需求。明确了需求,有了预算,就可以买了。
总的来说,对于该买什么笔记本,或者推荐别人买什么笔记本,以我20多年的经验来说,我只有两个建议:
第一,如果你略懂笔记本,也知道一些电脑硬件和参数的含义,请不要因此而动辄说这个智商税、那个智商税,每一款笔记本都有自己适合的人群,你觉得智商税只是因为你不愿意为性能之外的部分付费而已。
第二,如果你不懂笔记本,在咨询别人时,务必将自己所有的需求介绍清楚,这些需求应该包括但不限于自己常用的应用软件、具体使用场景(比如是主要在宿舍、家庭使用,还是经常要移动使用。如果移动使用,是单纯输入,还是要有数据和外接设备插拔等)、未来计划(比如我换电脑就是以前的电脑卡了想换个新的,还是我也想试着做做视频之类),这样别人才好推荐。
第三,不管懂不懂笔记本,在购买笔记本之前,最好能去线下店看就去线下店看。我买了上百款电脑,如今也绝对不敢单看几张网上的渲染图就给人推荐电脑,很多电脑的渲染图跟拿到手里的真实质感就是两回事。我给人推荐的电脑,一定是我亲自上手过的。
最后,于我个人而言,鉴别一个人是不是懂电脑,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标准。除了线下机之外,如果一个人在谈电脑的时候,张口闭口都是“性价比”和“智商税”,那么他一定不懂电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