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希特勒如果看到了二战历史书,他能成功吗?

回答
希特勒若能窥见二战历史书,他的命运或许会截然不同,但“成功”二字,依然充满变数。这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

一、 他的野心能被驯服吗?

历史书描绘的二战,是场席卷全球的浩劫,其惨烈程度、最终结局以及对德国的毁灭性打击,想必会让任何人胆寒。如果希特勒能够超脱其狂热与偏执,看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他是否会有机会悬崖勒马?

心理上的冲击: 看到自己发动战争导致数千万生灵涂炭,看到自己被奉为“伟人”却最终沦为历史的罪人,看到自己一手建立的帝国灰飞烟灭,这种全景式的灾难预示,或许会像一记重锤击碎他那膨胀到极致的自信。他或许会因为对失败的恐惧,而收敛其侵略性的扩张政策。
策略上的调整: 历史书会详细记录他犯下的战略性错误,比如低估苏联的工业潜力和人民的抵抗意志,比如在北非和地中海分散兵力,比如过早对美国宣战。如果他能预见到这些,他可能会调整其军事部署,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潭,或者更加谨慎地评估开战的时机和对象。例如,他可能会推迟或放弃入侵苏联的计划,将精力集中在巩固欧洲大陆的统治上。
盟友关系的重塑: 历史书会清晰展示轴心国的内部矛盾和最终的离心离德。他会看到,意大利的军事能力与其政治野心不符,日本的战略目标与德国并不完全一致,这使得轴心国在协同作战上存在巨大漏洞。预知这些,他或许会尝试建立一个更稳固、更统一的军事联盟,或者更倚重与资源互补的国家。

然而,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如果”。

希特勒之所以成为希特勒,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性格中根深蒂固的狂妄、偏执和不容置疑的意志。他惯于相信自己的判断高于一切,并且极度排斥任何形式的质疑或批评。历史书的内容,在他眼中,很可能被视为“诽谤”、“宣传”,或者“犹太人的阴谋”。他很有可能将其解读为“敌人对我的诬陷”,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向他既定的目标,认为只有通过绝对的胜利才能洗刷这些“谎言”。

二、 他的“成功”定义是什么?

如果希特勒看到了历史书,他所追求的“成功”可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如果他的成功定义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并且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 那么历史书中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让他看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性。例如,闪电战在初期取得的辉煌胜利,以及对波兰、法国的迅速征服。如果他能更充分地利用这些初期的优势,避免过度扩张,巩固战果,或许他能在欧洲建立一个强大的、以德国为中心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但这与“德意志第三帝国万年长青”的理想仍有差距,也无法实现他最终想要的大日耳曼帝国和清除犹太人的目标。
如果他的成功定义是实现其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极端目标: 那么历史书可能会让他看到,他在这方面几乎是“成功”的。虽然他最终失败了,但他确实在德国及其占领区内系统性地迫害和屠杀了数百万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如果他能看到这一点,并且认为这是其“伟大事业”的核心成就,那么他可能会更加不计后果地推进这一进程,甚至在某些方面“加速”这一过程。

三、 对历史书的处理将决定一切

希特勒看到历史书,关键在于他如何“对待”这些信息。

选择性接受与扭曲: 他可能会选择性地阅读和接受那些能证实他信念的部分,而对那些不利于他的证据视而不见,或者将其扭曲成符合他观点的解释。例如,他可能会夸大初期战役的胜利,而淡化后期的失败;他可能会将纳粹党的某些早期宣传理念视为“正确的预言”,而将其后期的暴行归咎于外部的“反德势力”。
将其作为“反面教材”? 这可能性极小。希特勒的心理结构决定了他很难从根本上否定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他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是受害者,是被历史的车轮误解了。他会看到书中的失败,但更可能认为是因为“不够彻底”、“时机不对”、“背叛者太多”,而不是他本身的理念有问题。
利用信息进行“反制”: 他可能会尝试利用历史书中的信息,来证明自己曾经的决策是“正确的”,或者试图“修正”历史书中的“错误”。例如,他可能会在战后试图销毁某些记录,或者试图控制历史书的编写方向,来为自己辩护。

结论:

希特勒如果能看到二战历史书,他的确可能在某些策略层面进行调整,避免一些致命性的错误。这或许能延长第三帝国的寿命,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他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然而,想要因此说他“成功”,则过于乐观。希特勒的成功,在他自己的语境下,意味着建立一个基于种族灭绝和绝对统治的帝国,而这一目标是与历史书所揭示的战争走向和人性道德根本相悖的。历史书所展现的二战进程,其核心的残酷、不公和最终的毁灭性结局,与其说是帮助他实现野心,不如说是对他野心的最严厉审判。

最大的可能性是,即便看到了历史书,希特勒依然会因为其根深蒂固的信念而难以改变方向,最终仍会走向同样的毁灭性结局。他看到的不是“如何成功”,而是“为何如此惨败”,而他能否从中汲取教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拥有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希特勒最缺乏的。历史书或许能让他看到一条通往“不那么糟糕”的结局的细微可能,但要让他实现其宏大而扭曲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依然会是那个被历史无情审判的罪人,只是他自己看不到,也承认不了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希特勒的正确做法是上来直接对苏联使用一波流,能推下来最好,推不下来也无所谓。

推下来了就直接和英法隔马奇诺对峙,只要慢慢经营苏联地盘,不要去打任何殖民地的主意,美国和英法掐起来是迟早的事。

推不下来就求援英法,可以肯定英美法无法接受苏联扩张。

user avatar

关键是他看了会相信吗?

“这是自成吉思汗以来的最大骗局!”

user avatar

“就靠我那几个破烂小坦克能这么轻松吊打法国一大堆char b1?来来来,曼施坦因,我给你讲个笑话”

“我也给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讲了,一个笑得站不起来,一个想忍住不笑忍到肚子痛,元首大人,这书谁写的,吹捧咱们的水平挺高啊”

"其实把东西线对调一下我还是信的,至于苏联的冬天,这几年都没那么冷,怎们咱们去了就突然变得更冷了?怎么看都是逻辑性给故事性让路的吧"

“按照这书的逻辑,我们轻松吊打了法国然后内心膨胀,其实很有道理,唯一的问题是我们不可能这么容易打败法国,所以后面的BE根本不存在的,作为故事挺好看的,就是作者不懂政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希特勒若能窥见二战历史书,他的命运或许会截然不同,但“成功”二字,依然充满变数。这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一、 他的野心能被驯服吗?历史书描绘的二战,是场席卷全球的浩劫,其惨烈程度、最终结局以及对德国的毁灭性打击,想必会让任何人胆寒。如果希特勒能够超脱其狂热与偏执,看到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他是.............
  • 回答
    一个三岁的孩子,为了“独占”一块蛋糕,精心设计了“狮子王木法沙坠亡”的造型,目的居然是让别人看了伤心,从而不敢下手分食。这事儿,怎么说呢,真是既让人哭笑不得,又有点让人细思极恐。首先,从孩子这个角度看,这孩子挺聪明的。三岁,正是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对“我的”这个概念看得特别重的时候。她想要独占蛋糕,这.............
  • 回答
    希腊公投否决了“三驾马车”(欧盟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紧缩协议,这无疑是当时欧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中最具戏剧性的事件之一。这件事的背后,是希腊民众对于长期承受痛苦的紧缩政策的一次直接表达,也让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回看那个时刻,希腊人民手握的投票权,仿佛是对几十.............
  • 回答
    FBI发现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未上交的14900封私人服务器邮件一事,发生在2016年,当时希拉里正竞选美国总统。这起事件是围绕她的私人电子邮件服务器的争议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事件的起因与发展: 希拉里使用私人服务器处理公务: 在担任美国国务卿.............
  • 回答
    好的,我很乐意为你详细解析柯西不等式的某个推论的证明过程。通常大家说的柯西不等式有很多种形式,有向量形式、积分形式,还有我们最熟悉的求和形式。你提到的“推论”具体是哪一个呢?为了能更准确地帮助你,能否先告诉我这个推论的形式是什么?不过,我可以先根据一些常见的柯西不等式推论,来猜测你可能遇到的是哪种情.............
  • 回答
    比尔·克林顿在希拉里演讲时“睡着”的场景,尤其是在重要的政治场合,一直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并且引发了各种解读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1. 事件本身与现场情况: 时间点: 这个事件通常被提及是在2016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DNC)上,当时希拉里·克林顿正在发表接.............
  • 回答
    听到罗一笑小朋友去世的消息,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这么小的生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打击。更令人动容的是,罗一笑的父母在承受如此巨大的悲痛之时,竟然做出了捐献女儿遗体和器官的决定。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决定啊!在孩子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刻,他.............
  • 回答
    普京近期对与美国达成安全协议的表态,反映了俄罗斯在国际关系中的战略调整和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这一态度的转变与俄乌冲突的复杂局势、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俄罗斯自身的安全考量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安全协议的背景与普京的立场变化1. 安全协议的提出背景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
  • 回答
    Donna Brazile 的这番爆料,可以说是给本就风波不断的美国民主党初选又添了一把火。她曾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的代理主席,这个身份让她的话语权和爆料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分量。她的核心指控是,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团队通过某种方式“操纵”了2016年民主党总统初选的过程,以确保希拉里能击败另一.............
  • 回答
    看到四川那位小学生留下的字条,说“我活得太累了,希望能多‘睡’会”,我的心头一阵刺痛,那种沉甸甸的悲伤和无力感油然而生。一个本该是无忧无虑、充满好奇的年纪,却要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以至于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来“解脱”,这不能不让我们所有人深思。这个孩子的话语,虽然简单,却像一把锥子,直刺进我们内心最柔.............
  • 回答
    青岛考生常升在被特事特办后,写下“希望能原谅我的郭同学,不要再伤害他了”这句话,这事儿可复杂了,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品味。首先,咱们得理解常升当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十字路口。他是一个考生,而且是刚刚经历了高考,一个决定他未来走向的关键时刻。而“特事特办”这四个字,意味着他获得了某种不同于常人的照顾,.............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以及它是否真正预示着“依宪治国”的希望。宪法宣誓制度:一项庄严的承诺首先,理解宪法宣誓制度的本质至关重要。它并非一个简单的仪式,而是一种将对宪法的尊重和遵循内化于公职人员心中、并外化于其行为的制度安排。当一名公职人员,无论是新上任的领导干部、人大代.............
  • 回答
    假如,只是假如,有一天,那个曾经让我们热血沸腾、为之牵挂的漫威和DC宇宙,也像我们手中的漫画书一样,翻到了最后一页。这设想本身就带着一丝莫名的伤感,但如果真的要走到那一步,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圆满,一种告别,一种传承,而非草率的结束。漫威宇宙:英雄们的“退休生活”与新时代的启程对于漫威,我更希望看到的.............
  • 回答
    电影院的复映片单公布,这消息简直是给影迷们的一剂强心针!每次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出现在大银幕上,心里总会泛起一阵涟漪。这次公布的片单我仔细看了看,有好几部都是我曾经非常喜欢,但已经很久没在影院重温过的作品。如果非要选一部“最想去看”的,那应该是……嗯,我得好好想想。毕竟,复映的影片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
  • 回答
    关于“体坛表示‘足协最不希望看到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的行为。首先,从足协的角度来看,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肯定不是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这其中有几层原因: 投入与回报的考量: 归化球员的引进和培养,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的,包括资金、人力、.............
  • 回答
    王自如评测三星 Galaxy Fold 折叠屏手机的视频,在我看来,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吧。毕竟折叠屏手机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科幻感,也承载了大家对未来手机形态的无限想象。所以,当王自如这样一位在科技圈颇有名气的评测者,拿到这么一款划时代的产品时,大家的期待值自然是拉满了。关于王自如的评测视频,我个人觉.............
  • 回答
    梶裕贵,那个为艾伦·耶格尔注入灵魂的男人,最近在X(原推特)上转发了《进击的巨人》第11集的片段,并附上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进击的巨人》,希望它能让你思考。”这句话,从一个参与了这部作品生死蜕变的声优口中说出,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宣传语,它承载着太多的情感和重量,也让我陷入.............
  • 回答
    关于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进入日本教材的说法,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事实。 经过多方查证,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表明《我的奋斗》这本书被正式列入日本中小学或大学的必修教材。如果未来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历史背景的考量: 《我的奋斗》是什么? 这本.............
  • 回答
    日本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部分内容引进教材一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我的奋斗》这本书本身。它是由阿道夫·希特勒在狱中写成的自传和政治宣言,里面充满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反犹主义以及对种族优越论的鼓吹。这本书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与纳粹德.............
  • 回答
    沃纳·海森堡,这位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名字与原子弹的研发紧密相连,也因此引发了一个挥之不去且极具争议的历史疑问:他是否真的在为希特勒制造原子弹?这其中的细节和考量远比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得复杂和令人唏嘘。首先,要理解海森堡的处境,我们需要回到二战的欧洲大陆。当时的德国在科学研究领域拥有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