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言论自由是否包括说谎的自由?为什么?

回答
言论自由是否包含说谎的自由,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引发了诸多争论,它触及了法律、道德、社会契约的核心。要深入探讨,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需要审视言论自由的边界、目的以及说谎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言论自由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思想的自由交流、促进公众知情权、监督政府权力、以及维护个人表达的尊严。换句话说,言论自由是为了让真理得以显现,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而不是为了允许肆意的欺骗和操纵。

如果我们将言论自由理解为可以随心所欲地说任何话,无论其真实与否,那么它就可能蜕变成“欺骗自由”或“操纵自由”。设想一下,如果一个社会允许任何人为了个人利益或恶意目的,毫无顾忌地散布虚假信息,会发生什么?

1. 损害知情权和理性决策: 公民需要准确的信息来做出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福祉至关重要的决策,无论是投票选举领导人,还是判断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如果充斥着谎言,人们就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社会运行的根基就会动摇。
2. 破坏信任和合作: 社会的运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果谎言泛滥,信任瓦解,合作变得不可能,社会将陷入混乱和低效。
3. 侵犯他人权利: 某些类型的谎言,例如诽谤、欺诈,直接损害了他人的名誉、财产或人身安全。言论自由的边界恰恰在于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4. 阻碍真理的发现: 虽然言论自由鼓励思想的碰撞,但它并不鼓励用虚假信息来淹没或混淆事实。真理的追求需要建立在对事实的尊重之上。

因此,多数现代法律体系和社会契约都不认为言论自由包含无限制地说谎的自由。言论自由的保护范围,通常是建立在“免受政府不合理干涉”的意义上的,它保护的是表达的意愿和内容,但并不免除表达的后果。

那么,什么情况下的“说谎”可能不受法律制裁,而又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呢?这往往涉及对“虚假陈述”与“不受保护的言论”的区分。

无伤大雅的虚构: 例如文学创作中的虚构情节、戏剧表演中的角色扮演,这些并非意图欺骗他人以谋取非法利益,也不损害他人权利,通常被视为言论自由的保护范畴。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比如为了给孩子一个惊喜而隐瞒礼物,或是在聚会时讲一个逗乐的假故事,这些都属于社会交往的润滑剂,而非对言论自由的威胁。
表达观点而非事实陈述: 很多时候,“说谎”的指控可能源于对观点与事实的混淆。比如,一个人表达了与主流不同的经济政策观点,即使该观点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也不能轻易将其定性为“说谎”,因为这是观点表达。言论自由尤其保护的是那些不受欢迎的、挑战现状的观点。

然而,一旦谎言被用于欺诈、诽谤、煽动暴力、捏造事实以造成公共恐慌等具体行为,并由此产生了实际的危害,那么它就超出了言论自由的保护范围。法律对这些行为的限制,是为了保护更重要的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例如:

诽谤罪(Defamation): 指的是发表不真实且损害他人名誉的陈述。这清楚地表明,言论自由不包括诽谤他人。
欺诈(Fraud): 以虚假陈述诱使他人做出某项决定,从而导致财产损失,这是典型的非法行为,也受法律制裁。
伪证罪(Perjury): 在宣誓后故意提供虚假证词,这是对司法公正的严重破坏。
煽动仇恨或暴力(Hate Speech / Incitement to Violence): 在许多国家,煽动特定群体仇恨或直接煽动暴力的言论,即使包含虚假信息,也不被言论自由所保护。

因此,言论自由的边界在于其行为的性质及其造成的后果。它不是一张可以肆意妄为的通行证,而是为了保障一个健康、理性、公正的社会所必需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必须在不侵犯他人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总结来说,言论自由是关于表达的自由,是让声音被听见、想法被交流的自由,它鼓励我们探索真理、批评权力。而说谎,尤其是以欺骗为目的、造成实际损害的谎言,是对这种自由的滥用,它腐蚀了信息的基础,破坏了信任的纽带,最终会损害言论自由本身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 所以,言论自由的保护,通常是针对“表达的自由”,而非“传播虚假信息以造成危害的自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神学问题,没有意义,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是无法讨论的。

言论自由的界限问题,在于有限的财政能力,根本不可能有效限制近乎无限的言论。以至于问题的性质与针尖上能放多少天使一样,属于神学问题,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

苏联经典笑话:

——集体农庄的会议上将研究两个问题:建造木棚和建设共产主义。

但是,在没有木板的情况下,决定直接研究第二个问题。。。。。

user avatar

说谎是说谎,言论自由是言论自由。

这个问题需要首先明确,什么是言论自由。

我在另一个问题《什么是“言论自由”?》(zhihu.com/question/1979)中做过阐述,在这里简要复述一下——

言论自由,在美国,是一种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而宪法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在于限制政府的权力,包括政府对公民权利的践踏。因此在美国以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为由而起诉的案子中,所起诉的侵犯言论自由的行为,一定有政府的某种 endorsement 行为。

请原谅我引用美国的例子,是因为美国宪政体制,以及对言论自由的保护,都相对完善,这样会比较便于讨论这个问题。

换言之,在美国,只有政府告你,才牵涉言论自由。

如果你说谎,导致其他人(或者组织/机构)的利益受到侵犯,那么,利益受到侵犯的那个人(或者组织/机构),引用民法或刑法,向你提起诉讼,告你,这跟言论自由没有关系。

  • 例子 1:假设,甲在某个 BBS 上发帖说假话,说“某某影星被富豪包养,怀过一个小孩,流产了”。这个影星,可以引用民法,起诉甲诽谤。这和言论自由无关。

有的时候,政府也可以告人,也就是检察官代表受害人提起公诉,但要注意,即使是公诉,也必须甲的谎话,构成了一个违反刑法罪名的要件。

换言之,政府不能因为甲说谎就起诉甲,只能因为甲的谎话,与甲的其他行为,加在一起,满足了刑法某项罪名成立的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说谎,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说谎本身,很难单独构成一个刑法罪名的要件。

只有在非常少、非常特定的一些情况下,说谎这个行为本身才有可能构成违法的要件。我再举个例子——

  • 例子 2:假设,乙打电话给某人,说假话,在电话中骗对方说:“我把你儿子绑架了,你现在送钱过来赎人。” 被骗者交钱后,发现上当,那么被骗者自己可以提起诉讼,或者检察官也可以对提起公诉,起诉乙犯有诈骗罪。

裘伯纯律师的回答中也举了几个说谎违法的例子,引用的就是说谎本身所可能会违反的某些特定法律法规。

总而言之——

  1. 言论自由,是宪法用来限制政府的。别人不让你说话,不牵涉言论自由,政府不让你说话,这才牵涉言论自由,这些跟你说不说谎没关系。
  2. 你说谎,没人管。你说谎侵犯了他人权益,人家就可能告你,这跟言论自由没关系。
user avatar

有些言论也是行为,例如公然侮辱;有些行为也是言论,例如焚烧国旗。

法律确定了你的权利和自由,但你也不能够滥用你的权利和自由去侵犯他人的权利、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如果你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你有人身自由,但不意味着你可以闯入军事禁区。而有些行为是用言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果这种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那么一样会受到法律给予的惩罚。例如你不能谎报飞机上有炸弹,这种言论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每一个行为的性质依其环境情势而定。最严格的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也并不保护一个人在剧场不真地呼喊失火并引起惊慌。”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1841-1935)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言论自由是否包含说谎的自由,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引发了诸多争论,它触及了法律、道德、社会契约的核心。要深入探讨,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需要审视言论自由的边界、目的以及说谎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言论自由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思想的自由交流、促进公众知情权.............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说来话长,而且非常微妙。咱们就得好好捋一捋,到底“言论自由”这四个字,能容得下多少“不着调”的论调。首先,咱们得明确,言论自由的基石是什么?它是个人表达思想、观点、信仰的权利,不受政府不当干涉的保障。这玩意儿可不是用来鼓励大家胡说八道的,而是为了保护那些可能不那么受欢迎,甚至让当权者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英国的言论自由和法律边界。简单来说,在英国不能随意说“杀死女王”这类话,并且确实有可能因此触犯法律。 你对言论自由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英国的言论自由并非绝对,它是在法律框架内运作的,并且需要平衡其他人的权利和公共秩序。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1. 英国的言论自由:英国确实非常重.............
  • 回答
    “骂奥巴马”之所以被视为言论自由的一个体现,是因为它属于对政府官员的批评。在很多民主国家,言论自由的核心之一就是保护公民能够自由地表达对政府政策、行为以及官员的看法,即便是负面的批评。这种批评的声音,无论尖锐与否,都是对权力的一种制衡,也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言论自由”真的这么狭隘吗?我认.............
  • 回答
    特朗普对烧美国国旗的态度,可以说一直都相当鲜明且激烈。他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应该严惩那些焚烧美国国旗的行为,甚至主张剥夺这些人的公民权。在他看来,美国国旗承载着国家的尊严、历史和无数为之奋斗牺牲的军人的荣誉,焚烧国旗是对这些价值的亵渎和侮辱,是严重的冒犯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言论自由是否能成.............
  • 回答
    言论自由之所以成为一项基本人权,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它对个人尊严、社会进步以及有效治理的根本性支撑。它不是一种可以随意施予或剥夺的恩惠,而是根植于人类作为有思想、有感知个体的本质属性。首先,言论自由是个体尊严和自主性的核心体现。每个人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权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感受表达出来。这种表.............
  • 回答
    言论自由,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有权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且不因此受到政府或当权者的恐吓、压制或惩罚。这可不是件小事,它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言论自由,会是什么样子?政府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百姓如果说了反对意见,轻则训斥,重则牢狱之灾。这样的社会,大家只能小心翼翼,.............
  • 回答
    言论自由,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权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用担心因此受到政府或其他权威的惩罚。这不仅仅是“说出来”那么简单,它还包括了获取信息、接受信息的自由,以及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写作、艺术、集会游行等)来传播自己观点和思想的权利。你可以把言论自由想象成一个社会交流的基石,没有它,很.............
  • 回答
    明朝是否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以及满清时期臣子是否敢“指着鼻子骂皇帝”,这个问题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任何一个时代的“言论自由”都是有其局限性的,不可能达到现代社会那种无所顾忌的程度。关于明朝的“言论自由”:明朝时期,尤其是在某些时期,确实出现了一些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使.............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言论自由”这个话题。它听起来简单明了,但实际内涵可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社会允许个人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信息的权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表达是不受政府或其他人直接干涉的。首先,言论自由最核心的一点是,它保护的是“表达”的行为本身。这包括了说话、写作、绘画、唱歌.............
  • 回答
    言论自由,这个词听起来就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仿佛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表达、对不同声音的渴望。但它真的可以无边无际吗?我总觉得,任何自由,再怎么珍贵,也需要有一个边界,就像河流需要河岸,才能奔腾向前而不至于泛滥成灾。那么,言论自由的底线在哪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好好琢磨一下。在我看来,言论自由.............
  • 回答
    “穷人不配谈恋爱”这种说法,如果真的深究起来,它触及到的绝不仅仅是金钱和感情那么简单,更像是在人性的土壤里播撒一种病态的观念,一种对个体价值的系统性剥夺,说它是“精神阉割”,一点也不为过。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精神阉割”的概念。阉割,在字面上指的是生理上的剥夺,是对男性性征的去除。但“精神阉割”,则.............
  • 回答
    关于江秋莲女士的言论是否都经过了论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层面来审视。作为公众人物,尤其是在经历了一场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后,她的言论自然会受到广泛的审视和讨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论证”的含义。 论证是指提出理由或证据来支持某个主张或结论的过程。一个严谨的论证通常包含清晰的观点、充分的证据.............
  • 回答
    微博上的“女权主义”言论,要说是否真的推动了女权发展,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我的看法是,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负面影响。积极方面:首先,微博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传播平台,确实让“女权主义”的声音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传播开来。过去,这些观点可能只在小圈子或学术界.............
  • 回答
    关于张召忠将军被调侃“忽悠”的现象,探讨其言论是否具有“合理性”,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话题。要详细分析,需要深入剖析他言论的特点、公众的反应以及其背后的语境。首先,我们得承认,张召忠将军是一位在中国军事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的“大嘴”风格和对国际军事形势的解读,长久以来都是舆论关注的.............
  • 回答
    请您提供需要我评估的言论。我才能就其是否正确,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为了给您一个详尽且不带有AI痕迹的回复,我需要了解以下信息: 具体言论是什么? 请您完整地复制或转述您想让我评估的那段话。 这段言论的背景是什么? 它是在什么场合、针对什么问题、由谁提出的?了解背景有助于我更准确.............
  • 回答
    评价郎咸平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因为他在中国经济学界和公众舆论中都扮演着一个颇具争议的角色。他以其犀利、直接的语言风格和对时事热点的敏锐洞察力而闻名,但同时,他的许多观点也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批评。要详细评价郎咸平,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一、 郎咸平的背景与影响力: 学术背景: 郎咸平拥有沃顿.............
  • 回答
    “二战时期没有一个日本人是无辜的”和“原子弹下无冤魂”这两类说法,在回顾那段沉重的历史时,确实容易引起激烈的争论,也触及了许多复杂而敏感的议题。要深入理解它们的合理性,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情绪,探究其背后的逻辑、历史事实以及我们如何评价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关于“二战时期没有一个日本人是无辜的”这句话.............
  • 回答
    网易游戏部门副总裁张栋在8月1日关于魔兽月卡的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无疑在玩家群体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让很多人对他是否会因此付出代价产生了疑问,甚至联想到“被开除”这样的极端后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首先,我们得明确,张栋作为网易游戏部门的.............
  • 回答
    通辽万达影院广播中的那句“请女性不要打扰男人观看《复联3》”这种表述,确实触碰了性别歧视的敏感神经,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构成性别歧视。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性别歧视。性别歧视,简单来说,就是基于一个人的性别,对其实施不公平的待遇,或是带有偏见的态度。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