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通辽万达影院广播称「请女性不要打扰男人观看《复联 3》」等言论是否构成性别歧视?

回答
通辽万达影院广播中的那句“请女性不要打扰男人观看《复联3》”这种表述,确实触碰了性别歧视的敏感神经,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构成性别歧视。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其中的缘由。

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性别歧视。性别歧视,简单来说,就是基于一个人的性别,对其实施不公平的待遇,或是带有偏见的态度。这种歧视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可以是制度性的,也可以是个体性的。核心在于,它将人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并基于这种划分给予不同的评价或待遇,而这种评价和待遇往往是不基于个人能力、表现,而是基于性别的刻板印象。

回到通辽万达影院的广播内容:“请女性不要打扰男人观看《复联3》”。这句话的歧视性体现在几个关键点上:

1. 刻板印象的固化与强化: 这句话预设了一个非常狭隘的刻板印象:男人就应该沉浸在观影中,而女人则容易成为打扰者。这种观点,不仅将女性描绘成无法自控、容易干扰他人的群体,更忽视了女性同样可能是《复联》系列的忠实粉丝,也希望在观影时不受打扰。反之,男性观影者中同样存在不遵守观影礼仪、发出噪音的人。将“打扰”这个行为与特定性别挂钩,是对整个女性群体的污名化。

2. 不平等的对待与区别对待: 广播内容明确地将观众区分为“女性”和“男人”,并对“女性”发出了“不要打扰”的警示。这意味着,在影院管理方眼中,女性这个群体本身就带有“潜在的打扰者”标签,需要被特别提醒和约束。而男性观众则被视为默认的、不受约束的、只需要被“保护”观影权益的群体。这种区别对待,是典型的性别不平等。如果影院真正想维护观影秩序,更合适的表述应该是:“各位观众,请保持安静,共同维护良好的观影环境。” 这种中性的表述才能适用于所有观众,而不针对任何特定性别。

3. 潜在的性别权力关系暗示: “请女性不要打扰男人”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暗示了一种传统的性别分工和权力关系,即男性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观影体验需要被优先保障和“不受打扰”,而女性则需要承担起“不造成麻烦”的责任。这种表述方式,无形中强化了父权制下的某些社会观念。

4. 忽略了个人行为的多样性: 影院是公共场所,观众的行为千差万别。无论男女,总会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低声交流、手机响、起身走动等)对他人造成干扰。将干扰行为与性别直接关联,是对个体行为的简单粗暴归因,也忽略了每个人在观影时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5. 公众场合的负面示范: 影院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其广播内容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和示范作用。如此带有性别偏见的表述,不仅对在场的观众造成负面影响,也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递不正确的性别观念。对于年轻人、对性别议题尚未形成清晰认知的人群来说,这种信息的影响尤其值得担忧。

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

虽然这种表述是歧视性的,但从其产生的背景来看,或许可以推测一些“动机”上的原因,尽管这些原因不能为歧视行为辩护:

基于某些刻板印象的“经验”推断? 也许影院的管理或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中,有过一些关于女性在观影过程中“更易于交流”或“发出声音”的零散“观察”。然而,这种基于少数现象或主观感受的推断,一旦被放大并上升到对整个性别的概括和约束时,就变成了歧视。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
想在特定群体中获得认同? 也许这是一种迎合某些特定群体(可能是男性观众)“不被女性打扰”的诉求的尝试,但这种尝试是以牺牲公平和尊重为代价的。
缺乏性别平等意识的疏忽? 最常见的原因,也很可能是工作人员在表述时缺乏对性别敏感度的认知,仅仅是随意地说出了一句在他们看来“没太大问题”的话,殊不知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性别刻板印象和不公。

总结来说,通辽万达影院的这条广播内容,因为它基于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群体进行了不公平的预设和警示,并采取了区别对待的表述方式,完全符合性别歧视的定义。 它没有尊重所有观众作为个体,而是将他们简单地归类,并赋予了与性别挂钩的负面行为标签。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并且应该受到批评。一个负责任的公共场所,应该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用中性、包容的语言来维护公共秩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大家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就是男性被强行定义成了“朝圣者”,我觉得其恶心程度一点儿也不比把女性定义为“路人”低。因为这样一来电影院里的路人男性都被贬低了,好像不粉漫威的男性就不配做男人,没权利看漫威电影一样。

性别刻版印象的伤害是双向的。

我确定我老公对漫威一毫不粉,就像他对足球不粉一毫一样。但是每到他那群半生不熟的男性朋友面前,他就不得不假装成十分喜爱的样子,不停地说着些废话,以让人相信他是个兴趣正常的男人。每次我在旁边,都觉得这很可悲。

我确定被绑架兴趣的不止我老公一个。足球,篮球,摄影,漫威,星战,动作大片,网游……除了小黄片是全体真心爱,每种“男性爱好”的队伍中,都充斥着目测至少三分之二的假粉。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在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事情上面,为的只是“合群”。

更可笑的是,就像看韩剧的女生会出现群体优越感一样,打网游群体,足球群体,漫威群体……除了小黄片群体能够保留一颗平常心外,都多多少少会出现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来。真的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很精通优越一下也行,还都是一群“能聊聊”的水平到处晒优越。

爱好上的群体优越感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对“路人粉”的不宽容。一个心态正确的爱好群体,是非常欢迎潜在爱好者和路人粉的,因为这些灰色爱好者是争取的对象,不可能出现“不是挚爱就请滚蛋”的情况。只有那种“用来刷优越感的爱好”,由于内部有鄙视链,假粉又特别多,才会出现对灰色地带爱好者的群体嘲讽和驱逐。但是这世界上没有不需要入门期的新粉丝,于是粉丝内部生态混乱,直接阻碍新粉丝的健康成长。


漫威电影,就是一种快餐式娱乐,完全谈不上哪里高级,但是并不妨碍“朝圣”这种词汇的出现。公然出现“朝圣”二字,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这意味着假粉可能已经要把真粉淹没了,这就离凉不远了。

也不知道一场电影有多少观众真的是去朝圣的,而不是消遣一下去看的。有多少分明喜欢程度一般般,却假装自己铁粉的;有多少了解的没多少却装很懂的;有多少其实并不是很想看,为了和同事朋友有共同话题才去的。


活的真累。甚至不敢说出“我其实不是很喜欢”,就因为生成了男的。真的累。这社会想逼死人,相互绑架,损人不利己,就像自由坦诚一点会死一样。

————————————————————————

我的天啊,竟然上日报了!可是我连错字都没改啊,带着错字就上日报了!是“刻板印象”啊,我再也不把“刻板”和“印象”分开打了!

————————

读了评论,做一些回复。

1.有知友提到了自己对"女性爱好"存在的刻板印象,觉得女性不会喜欢漫威这类电影,会更喜欢“流量小生”电影。于是我就问了一些女性朋友,平时去电影院都会选什么电影。得到回答中比较普遍的有:

-看评分,选评分高的电影看;

-其实到了电影院,排片时间差不多的也没有两部,到时候大家商量着来;

-尽量不看看完太难受的电影,尽量不看恐怖电影,总之就是去放松一下,不想自我虐待,但是口碑特别好的除外;

-有名的导演,或者里面有自己喜欢的演员。


询问,"知道电影可能不怎么样,但因为是xx也会去看",替换这个xx的关键词包括:

迪士尼,宫崎骏,周星驰,冯小刚,金庸,葛优,刘德华,成龙(←以上这些大家都平静的接受了);黄渤(有人听名字不知道黄渤是谁,提作品才想起来),柯南(被大家吐槽还没弃坑好有毅力),盗墓笔记(集体表示真的烂),迪丽热巴(提这个的是个颜值爆表的维族妹子,狂粉迪丽热巴)。


问完之后,我的感慨是: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他真的不是同一个世界。


2.关于认为“快餐文化”是贬义词的,认为我在嘲讽漫威的,认为我有“男人都爱看黄片”的刻板印象的,请参见置顶评论。


3.都说了是“半生不熟”的男性朋友了,好朋友间当然没有尬聊的必要啊,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我老公交际能力有问题。再有嘲讽我老公的,晒自己真性情和我老公不一样的,折叠你哦。

user avatar

“请配合你的男人装出感兴趣的样子,之后你会在口红包包上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敬告各位男士别试图看电影的时候给自己的女朋友解释谁是谁,她的脸盲程度和你分不清她口红的颜色是一样的,多买点爆米花可乐小零食堵住她们的嘴。”

竟然还用来讨论这“是不是有歧视的嫌疑?”就这还有一群指责表达不满的女性玻璃心上纲上线过度解读的。

是不是只有直说出来女性就是跟着男人进来电影院的智障小哈巴狗,啥都不懂,你们多给塞点吃的让她们别闹腾,才算是歧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