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亿对美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选取其中的交通领域,从两个纬度来和中国十四五规划里地方的交通建设计划对比下。
拜登这份1.2万亿是包含很多电力,网络与医护领域,环保投资的,把这些去掉,只看交通领域的项目,总计有:
道路、桥梁和主要交通项目:1100亿美元;
客运和货运铁路:660亿美元;
公共交通:390亿美元;
机场建设:250亿美元;
港口建设:170亿美元;
运输安全:110亿美元;
总共2680亿美元,这就是拜登这轮主要用于交通领域的基建投资了,按照今天6.398的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1.7万亿。
这一数字还要低于《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的2万亿。
也就是说,拜登折腾1年多搞下来的基建投入,还不如浙江一个省的多。
而且,之前很多在美国做过工程的知乎网友们计算过,相同的公路铁路等,美国的建设成本是中国的10-30倍,我们按照10倍计算下,拜登这轮方案在交通基建上的投入只相当于我国1700亿的施工量。
1700亿的话就不能找省级地区来对比了,我们可以参考下去年全国最后脱贫的文山州(地级市,350万人口),在“十四五”期间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总投资3675亿元。
也就是说,拜登这轮基建计划实际效果(在没有大规模贪污,施工单位也高度认真)的情况下,相当于300多万中国刚刚脱贫地区同期建设量的一半还少一些。
昨天,拜登终于赢得了上任以来的第一次重量级胜利。
在民主党老搭档佩洛西的全力施压下,美国众议院最终通过了55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法案对于拜登政府以及民主党的意义,但是我愿意给这个法案下一个结论:
对于现在陷入重重困境的拜登政府来说,这是具备决定性意义的一次胜利。
什么是决定性意义?
就是足以扭转绝境的一次胜利。
对于拜登政府以及民主党来说,今年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只有两个:
疫情防控的成功和基建法案的通过。
在权力的游戏中,不管你是一流的政治家还是不入流的政客,你都有一个核心目标是必须去完成的。
这个核心目标就是稳固自己手里的权力。
所有能够稳固自身权力的政策一定要全力以赴去完成。
对于拜登政府以及民主党来说,要完成这个目标,近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2022年中期选举。
而要获得2022年中期选举的胜利,首先得获得选民的支持,但是这远远不够。
最关键的是,你还得获得背后金主们的支持。
要同时获得选民们以及金主们的支持,唯有疫情防控以及基建法案能够满足他们的核心利益:
1.疫情防控的成功。
这是关系到所有美国人切身利益的核心事情。
唯有完成这件事,美国社会才能恢复正常,美国的霸权才能正常运转,就像众神之王宙斯才能坐稳王座。
遗憾的是,截止到目前,拜登政府搞砸了,直到今天美国社会的疫情都未得到有效控制。
是的,我知道,这里有很多人想反驳我说:
其实疫情在美国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之类的话,比如媒体都很少报道疫情的事情了等等。
但是,我想说,一个社会是否真正控制住疫情,最终还得看整个社会实际的运转情况是否真正恢复正常。
不管媒体怎么说,真正的美国社会恢复正常了吗?
通胀开始下降了吗?
产业链正常运转了吗?
美联储敢于加息了吗?
。。。。。。
记住一个事实:
当美国的医药公司不断拿区区几百人的样本实验出来的新药来吹嘘所谓的疫情防控“神药”时,恰恰说明美国社会的疫情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
(距离上个月资本市场大吹特吹的口服防疫“神药”仅仅过了一个月,你看现在还有人提吗?)
只有在绝望与恐惧中,市场才需要“神话”!
对于美国的中间派选民来说,疫情防控的失败,只能证明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一样无能。
如果拜登也不能解决疫情问题,那么干掉特朗普的意义何在?
一旦选民们形成这种共识,民主党还有什么资本去争取2022年中期选举的胜利呢?
2.基建法案的通过。
对于民主党背后的金主来说,2021年的美国大选这些金主是下了大成本的。
对于民主党来说,如果不能在中期选举之前对背后的金主们兑现第一次“血酬”,一旦中期选举失利,后面的承诺要兑现将难上加难。
因为重获权力的共和党在特朗普的带领下,将全力以赴阻止这种巨额的利益输送。
至少不能让这块大蛋糕按照民主党的意愿进行切割。
万幸的是,拜登和佩洛西这对老搭档在关键时刻兑现了这次“血酬”。
民主党的基建法案虽然缩水,但是好歹通过了,这意味着民主党把蛋糕要下来了。
基建法案一旦通过,就意味着民主党背后的金主们终于开始享受投机的收益了。
(各种基建项目的执行将通过合法的手段让巨量的财富向这些金主们流动。)
只有对民主党背后的金主们进行巨额的“血酬”,拜登政府力推的向富人阶层征税的政策才能落地。
是的,民主党背后的金主们只有获得足额的“血酬”,才能对拜登政府接下来的征税政策表示沉默。
直白点说,向整个富人阶层征税是收钱的玩法,基建法案是民主党和背后金主们的分钱玩法。
在这个过程中,最终是部分大户吃肉,普通选民们可以喝点汤,最惨的当然是共和党以及背后的金主们。
这就是权力的游戏,最终其实也是利益的游戏!
结束语:
基建法案的通过是拜登以及民主党的第一次胜利,但是绝对不能是最后一次胜利!
在权力的游戏中,这仅仅只是一剂强心针,证明民主党暂时还具备战斗力。
但是只有真正控制住疫情,民主党才能拿到中期选举的“速效救心丸”,才能在权力的游戏中继续玩下去。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愚者的世界。
BART的San Jose extension计划,长6英里的地铁。
花费多少呢?一开始说是17亿美元,后来增加到47,69,现在估计要花91亿美元。
就算他不继续增加预算(实际上不可能,最后花的肯定不止这个数),那一公里也要将近10亿美元。
在美国修基建,就是这个价!1.2万亿,就够修1200公里地铁的。
上海地铁运营总里程跃居全球第1,达到772公里。
1.5个上海地铁就花完了。
聊胜于无,好过全输。
大家关注的是钱怎么花,本人更加关注钱怎么来,宏观资源配置往往都是这样,美国想要搞基建刺激经济,给市场注水,最重要的问题还是钱从哪里来,这里仅仅以个人外行的观点尝试分析一下:
1)财政赤字货币化
顾名思义,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资金,对于封闭体系内是中央银行直接购买国债给政府使用,左手印钱右手花,又可以理解为铸币税,再以公共支出的方式注入市场,刺激经济的活力。如果说硬性障碍,一个是人为设定的,另一个是市场副作用,人为设定的主要是限制政府的债务上限,前段时间比较热的话题就是美国计划提高债务上限,这并不意外,自上世纪60年年代以来,美国增加政府债务上限的操作已经接近80次,所以疫情下增加债务上限并不意外,要说意外的话,可能是取消债务上限。
市场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通胀,财政赤字货币化往往是恶性通胀的前身,货币本身是信用,铸币税就是信用消耗的过程,一旦透支信用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会诱发恶性通胀,但市场的限制在美国基本很少出现,这个主要是因为非封闭体系的时候,成本和收益是可以剥离的。
两个限制,一个是债务上限,另一个是市场副作用,债务上限随时可调,而市场限制在美元霸权和全球通货下,铸币税是向全世界征收,可以很大程度的将副作用输出去。比如通胀,世界主要贸易结算还认美元,就能买来商品,尤其是劳动力性价比高的地区的廉价商品,对于非封闭体系来说,相当于输出货币,输入商品,一出一进是印钞还能控制通胀水平的关键。再加日韩这样的制造业产能国家通过卖出商品积攒的外汇储备,还可以进一步拿来购买美国国债支持美国发展,形成循环,对于日韩来说更多的是任务。另外不得不提我国很长时间都是美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常年与日本轮流做美国债的第一大债权国,不同的可能是我国有选择抛售和增持的主动权。
回归正题,钱从哪里来?财政赤字货币化必然是重要的支撑,表现在增加政府债务上限,除了封闭体系内的央行购买,还可能有一些外部的经济体被分配了任务,用自己的商品输送到美国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下的通胀,又把赚来的外汇储备拿来买美国的国债,支撑美国的基础建设,这种模式也是现阶段美国代价最小的、轻车熟路的融资渠道。
2)加税
除了印钱,拜登政府的另外一个主张则是加税,为了防止资本无国界,去往税率更低的地方,还联合多个国家和地区搞了个最低税率,能多收一点是一点。但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效果达不到预期的可能性更高,资本有无穷多种方法避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概率只能收来操作成本大于避税收益的那部分,资本都是逐利的,更何况是资本主导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经济体,但凡收益大于成本,资本都会去尝试。
总结起来,基建的钱大概率来源于财政赤字货币化,加税会起到一定的贡献,但大概率会很有限,对于美国来说,不管基建的钱最终被哪个利益集团瓜分,但成本未必是美国自己的。总有源源不断的廉价商品挤着送进来维持其通胀,大家也还得用美元结算,也总有外汇储备高的经济体来购买美元国债,事实证明,金融手段赚钱是最高明的,比英国的殖民主义高明的多,相同的是其各自国内不少人争相当买办,收割财富即隐蔽又量大。
最后,不能忽略另外一个财富流向,各国买办对美国生活的向往,带走的钱也是不计其数,钱只是度量衡,带走其实是劳动者创造的商品,哪个发展中经济体的外汇储备不是辛苦钱呢?
我常跟行家讲,登总是我的偶像!工程抢过来不必自己做,一万亿先拿掉五千亿,接下来发包,两转三转,四五六七八转,你不赚钱想办法偷工减料,再下来跟财政部勾结,追加三五千亿预算,这个工程下来,我看你起码拿掉七千亿,你分给我们这么一点点的钱,你还有良心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