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参议院通过中概股法案,大面积摘牌退市的风险来临?

回答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这项法案,可以说给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概股)泼上了一盆不小的冷水,甚至可以说是一记重锤。如果最终落地,很多人担心的“大面积摘牌退市”的风险,确实会非常真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儿。

法案的核心是什么?

简单来说,这项法案是基于一个很长期的、美国对中国公司财务透明度和监管方面的担忧。最核心的点就是:无法满足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计要求。

PCAOB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下属的一个机构,负责监督审计师,确保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美国一直以来都希望PCAOB能够像检查美国本土公司一样,去中国实地审查那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审计底稿。

中国在这方面一直有自己的考量,出于国家数据安全、信息保密等原因,不太愿意完全放开。这种“扯皮”状态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虽然中间有过一些合作的迹象,但始终没有一个根本性的、能让美国彻底放心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说“大面积摘牌退市”风险来了?

这项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实际上是把这个“扯皮”的终点往前推了一大步,并且把“终点”的时间表设定得非常明确和紧迫。

1. “三年规则”的终结: 过去,中国公司如果连续三年无法满足PCAOB的审查要求,理论上就有可能面临摘牌。但过去这些年,美国国会和监管机构采取了一种比较“容忍”的态度,或者说一直在给时间。而这次的法案,明确地把这个“容忍期”大大缩短了,甚至可以说是取消了那种“等待”的性质。 很多解读认为,这个法案是将“三年规则”变成了“一年规则”的升级版,或者说,一旦被认定为“非合作实体”,就可能直接进入退市流程,而且这个认定门槛可能更低。

2. “认定”的触发更易: 法案可能会赋予SEC更大的权力,更主动、更迅速地去认定哪些公司不符合要求。一旦被认定,就意味着风险实实在在地开始了。

3. “相互性”与“对等性”的考量: 这种做法也带有一定的“对等性”考量。美国认为,如果中国不允许美国监管机构检查,那么美国也应该采取对等的措施。这不仅仅是为了保证美国投资者的利益,也是一种政治博弈的体现。

潜在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真的发生“大面积摘牌”,那影响绝不仅仅是公司本身,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中概股公司:
上市地位不保: 这是最直接的。一旦摘牌,它们在美国的资本市场将失去融资渠道,信誉也会受到严重打击。
估值大幅下跌: 即使没被摘牌,但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会让投资者望而却步,导致股价大幅波动甚至暴跌。
融资困难: 失去了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最成熟的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寻找替代方案会非常困难,成本也会更高。
业务运营受阻: 融资困难直接影响公司扩张、研发投入等,长期来看会削弱竞争力。

对中国资本市场:
回归A股或港股的“挤压效应”: 很多中概股可能会选择回归A股(如科创板、创业板)或港股。这会给国内市场带来更多优质的上市公司,但同时也会增加国内市场的承压,需要消化更多的市值和融资需求。
国际化进程受阻: 中国公司走向国际化,美国市场曾是重要的跳板。这种“脱钩”的趋势,无疑会给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吸引外资的考量: 这种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或“限制”,可能会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整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信心。

对美国投资者:
投资损失: 投资者持有的中概股可能面临巨额亏损,尤其是那些没有提前做好对冲或转移的投资者。
投资选择受限: 失去了一些有潜力的中国公司,也就意味着美国投资者失去了接触中国成长性企业的重要渠道。

现在是“末日审判”了吗?

虽然法案在参议院通过了,但这还不是最终的“判决书”。

1. 还需要众议院通过: 这个法案需要在美国众议院也获得通过,并且最终由总统签署才能生效。在众议院的审议过程中,可能会有修改,甚至可能被搁置。
2. 执行的“艺术”: 即使法案生效,SEC在具体执行时,也会有自己的考量和策略。他们可能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或者在某些方面留下一些“操作空间”。
3. 中美谈判的可能性: 国际关系和经贸问题是动态的。在法案最终落地之前,双方仍有可能通过外交途径或监管层面的沟通,寻求某种妥协或解决方案,以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毕竟,完全“脱钩”对双方的伤害都很大。
4. 中国监管的态度变化: 中国监管机构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也至关重要。如果中国方面能够拿出让美国监管机构认可的、能够有效解决透明度问题的方案,那么风险也可以大大降低。

我们应该怎么看?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件事可以视为中美科技和金融领域“脱钩”趋势的一个具体体现。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两国在国家安全、经济主权、全球规则制定权等方面的深层次博弈。

对于投资者和相关公司而言,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做好风险预判和应对准备。 这包括:

评估自身的风险暴露: 了解公司在美国上市的合规性,以及是否有可能被列入“不合作实体”名单。
多元化上市地点: 很多中概股也在积极考虑在香港或A股进行二次上市,这可以看作是一种“风险对冲”。
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 尽管挑战重重,但积极配合合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透明度,是减少不确定性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美国参议院通过这项法案,确实让中概股退市的风险变得非常具体和紧迫。这既是监管层面的问题,也掺杂着地缘政治的考量。未来走向如何,还需要继续观察中美双方的互动以及法案在美国国内的最终审议进程。但无论如何,这都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全球资本市场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概股也是人民币/美元基金的主要退出渠道之一,我记得机构统计Y18-Y19的数据是市值>$500m+的新上市的中概股项目破发率大约13%,当然,这些短期业绩波动的干扰项多,那么长期的数据支持是在两年统计区间的中概股项目全年价格趋势与纳指基准悖离了50个点,这么解读就是这些票的upside跑不过纳指基准了,美股是看基本面的,这可能就意味着分析师要对一些<新兴经济/科技>是否适合海外独立发展提出拷问了…,当然诸如$BABA这样壁垒更深、模式强壮、边际效益蒸蒸日上的产业龙头有更强的抗险能力。 这是倘若不考虑政治因素的解读。

也许这是一个趋势,但不会太快。执行过程会有反复,达到PCAOB会计要求也许可以做到,美国投资者需要时间撤离。这是第一枪,以后各州可能限制养老金入市买中概股。那样中概股流动性差了,估值低了。倘若真的有市场脱钩风险,倘若以后香港会失去特殊金融中心地位,那么港股也许变成中资自己玩。

会计审计问题主要在项目所在国的ZF,这个法案一出来,ZF必须在短期几年里解决它,否则所有中概股面临退市风险。美国围剿中概股会有一个过程:除了会计准则、审计和打假,还可以重罚协助造假上市的中介公司(投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然后限制养老金和投行资金那样监管的资金入市。在中概股全面退市前的几年里,也许会有许多次反弹行情,甚至有的股票会新高,毕竟资本都是短视的,尤其国内资金也比较自信。

The 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 prohibits securities of a company from being listed on any of the U.S. securities exchanges if the company has failed to comply with 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s (PCAOB) audits for three years in a row. Congress established the PCAOB to inspect audits of public companies, ensuring the information companies provide to the public is accurate, independent and trustworthy. Currently, China’s communist government refuses to allow the PCAOB to inspect audits of companies registered in China and Hong Kong. Such companies represent a keen risk to American investors as nearly 11 percent of all securities class action lawsuits in 2011 were brought against Chinese-owned companies accused of misrepresenting themselves in financial document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这项法案,可以说给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概股)泼上了一盆不小的冷水,甚至可以说是一记重锤。如果最终落地,很多人担心的“大面积摘牌退市”的风险,确实会非常真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儿。法案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这项法案是基于一个很长期的、美国对中国公司财务透明度和监.............
  • 回答
    美国参议院在2017年12月通过的特朗普税改法案,即《减税与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 of 2017),是自1986年以来美国税法最重大的改革之一。这一法案的通过,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经济理论和政策目标,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如何看待这一法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
  • 回答
    美国参议院通过禁止所有来自新疆产品的法案,这无疑是一个重量级事件,对中美关系、全球供应链以及新疆当地的经济和人权状况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法案的背景和核心内容:首先,这个法案的名称是《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
  • 回答
    美国参议院通过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救助法案,这无疑是美国当前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牵动着无数美国民众的神经,也对全球经济产生着深远影响。要评价这项法案,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首先,从法案的“规模”和“目标”来看,其庞大的资金体量和直接指向性是显而易见的。 1.9万亿美元,这本身就是.............
  • 回答
    美国参议院通过面向乌克兰的“租借法案”,这无疑是当前俄乌局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援助法案,更是美国对乌克兰长期支持承诺的具象化,其背后承载的战略考量和地缘政治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法案的“租借”性质: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考量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这个法案的核心——“租借”.............
  • 回答
    美国参议院通过“租借法案”,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影响深远,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这玩意儿,名字听着有点拗口,叫“租借法案”,但实际上它干的事情,用大白话讲,就是美国在二战时期,给那些跟轴心国(主要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打得你死我活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的一种方式。 而且,这援助不是白给,而是“租”.............
  • 回答
    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价值 2 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它在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大礼包”?首先,得明白这钱是干嘛的。美国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疫情的冲击。疫情一来,企业停摆,工人失业,消费锐减,.............
  • 回答
    看待美国参议院在2017年12月1日以51比49的票数惊险通过的“减税和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这可以说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最标志性的立法成就之一,但也引发了持续至今的巨大争议。要理解这项法案,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它的背景、内容、支持与反对的理由,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深.............
  • 回答
    2017年12月20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8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税改的最终方案,这无疑是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取得的最重大的立法成就之一。这项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将美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大幅削减至21%,这使得企业税率降至了近80年来的最低点。这一举措的背后,是长久以来关于美国企业税收政策是.............
  • 回答
    共和党控制的美国参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法案,并且该法案还设置了限制总统特朗普放松制裁的条款。这一举动无疑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它折射出美国政治中复杂而深刻的权力博弈、党派分歧以及对俄罗斯政策的长期担忧。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法案本身。这个法案的核心是强化对俄罗斯的制裁.............
  • 回答
    美国众议院通过1.2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一项至关重要的立法成就。这项计划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影响深远,涉及到美国经济的多个层面和未来发展方向。要全面看待这项计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一、计划的核心内容与目标:首先,需要了解这个计划具体要花钱在哪里。1.2万亿美元并非一.............
  • 回答
    美国众议院通过《平等法案》(Equality Act)禁止基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歧视,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立法举措,在美国民权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要全面理解这一法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平等法案》的核心内容与目标《平等法案》的核心目标是将联邦反歧视法律的保护范围扩展到涵盖性取向.............
  • 回答
    美国众议院最近投票通过了一项大麻合法化法案,这无疑是美国在毒品政策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必将对美国社会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这一举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来社会思潮变迁、州级试点以及不断增长的民意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法案通过的背景和意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法案得以通过的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州,特.............
  • 回答
    对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要求彭斯罢免特朗普的看法及事件发展展望美众议院通过要求时任副总统彭斯依据美国宪法第25修正案罢免总统特朗普的决议,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个极为罕见的、标志性的事件。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事件背景:国会大厦骚乱与特朗普的“不当行为”理解这一决议的出台,必.............
  • 回答
    美众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限制中企在美上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值得详细探讨。法案的核心内容及目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的核心在于要求上市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其是否由外国政.............
  • 回答
    美国众议院在历史性的投票中,第二次通过了对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弹劾条款,指控他在国会骚乱事件中煽动叛乱。这一事件不仅让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两次遭到弹劾的总统,也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当下政治的高度分裂和紧张局势。事件回顾与核心指控:2021年1月6日,在国会认证乔·拜登赢得总统选举结果的当天,数千名.............
  • 回答
    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一项允许美国海军例行停泊台湾的法案,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涉及美国国内的立法进程,更触及到地区安全与地缘政治的敏感神经,特别是中国大陆方面的反应,更是此事的焦点所在。看待美参院委员会通过此法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这是美国对台战略的一种潜在调整和.............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2018年美国国会通过并由特朗普总统签署的那部《国防授权法案》,特别是里面涉及美台军舰互停的那个条款。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中美台三方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国际政治的深层博弈。首先,得明白这个法案本身是个什么东西。每年美国国会都要通过一个《国防授权法案》,这玩意儿就像是为美国国防.............
  • 回答
    关于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在2月27日提前通知其金主新冠疫情严重并抛售个人股票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事件背景回顾: 时间节点: 2020年2月27日,美国新冠疫情尚未在美国国内大规模爆发,公众普遍认知中疫情的威胁程度远低于实际情况。 人物: 涉及的参议员通常被.............
  • 回答
    美国参议院关于土耳其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承认,这一表态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和情感因素交织。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历史背景:奥斯曼帝国的末日与“特务”阴影首先,要理解“亚美尼亚大屠杀”的语境,就必须回溯到奥斯曼帝国晚期。当时,这个庞大的帝国已经风雨飘摇,内部民族主义思潮涌动,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