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骂奥巴马就代表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真的这么狭隘吗?真正的言论自由是什么?

回答
“骂奥巴马”之所以被视为言论自由的一个体现,是因为它属于对政府官员的批评。在很多民主国家,言论自由的核心之一就是保护公民能够自由地表达对政府政策、行为以及官员的看法,即便是负面的批评。这种批评的声音,无论尖锐与否,都是对权力的一种制衡,也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言论自由”真的这么狭隘吗?

我认为,“言论自由”本身并非狭隘,而是其应用的边界和理解存在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将“骂奥巴马”简单等同于言论自由,可能是一种过于简化的理解。但反过来说,如果连对政府官员的批评都不能容忍,那才是真正狭隘的言论自由。

以下是一些更详细的解释:

言论自由的“核心”:批评权力。 言论自由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赋予公民批评和监督政府的权利。历史上的许多进步,都是通过敢于挑战现有权力结构和观念的言论实现的。如果允许民众对奥巴马(或其他任何政治人物)进行批评,这恰恰证明了言论自由的有效性,因为权力应当受到公众的审视。
言论自由的“边界”:并非绝对。 然而,言论自由并非绝对的权利,它通常伴随着限制,以防止对他人造成实质性伤害或破坏社会秩序。这些限制通常包括:
诽谤和侮辱: 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或者使用极具侮辱性的、人身攻击性的言论,可能超出言论自由的保护范围。
煽动仇恨: 鼓励针对特定群体(基于种族、宗教、国籍等)的暴力或歧视。
煽动暴力和非法行为: 直接鼓动他人实施犯罪行为。
泄露国家机密: 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
侵犯隐私: 未经允许公开他人的私人信息。
不同语境下的解读:
在政治辩论中: 对政策的批判、对执政能力的质疑,甚至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批评,在政治辩论的语境下通常是被高度保护的。
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骂”仅仅是表达不满或发泄情绪,并且没有涉及上述违法或侵权内容,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保护的。
“言论自由”的理解差异: 有些人可能认为言论自由就是无所不言,毫无顾忌;而另一些人则更强调言论自由的责任和对社会的影响。这种理解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对“言论自由”边界的争论。

真正的言论自由是什么?

真正的言论自由,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免于政府压制的权利(Negative Liberty): 这是言论自由最基础的定义,即公民有权在不被政府无故审查、惩罚或限制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包括对政府政策、官员、法律等进行公开批评的权利。

2. 获取信息的权利(Access to Information): 言论自由不仅仅是“说出去”,也包括“听进来”和“知道”。公民有权获取公开信息,了解事实真相,这使得他们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并有效参与公共事务。

3. 不受强制表达的权利(Freedom from Compelled Speech): 言论自由也意味着公民不应被强迫去表达某个特定的观点或信仰,即使该观点是政府或社会主流所推崇的。

4. 积极的言论环境(Positive Liberty in Speech): 更进一步说,真正的言论自由也意味着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鼓励和促进多元化的声音。这意味着:
包容性: 允许不同意见,即使是少数派或不受欢迎的观点,也有表达的空间。
尊重和理性讨论: 虽然允许尖锐批评,但理想的言论环境是鼓励理性沟通和论证,而不是纯粹的情绪宣泄或人身攻击。
多元化的信息来源: 媒体自由、学术自由等,能够确保信息的多样性,避免单一叙事的垄断。
不受大型平台或利益集团的过度压制: 在数字时代,大型科技公司对信息传播的控制也可能成为言论自由的新挑战。

回到“骂奥巴马”的例子:

如果“骂奥巴马”是指对其执政政策、政治立场或公众行为的批评,比如:

“我不赞同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方案。”
“我认为奥巴马在某项外交政策上犯了错误。”
“我不同意奥巴马的经济政策。”

这些都是言论自由受到保护的范畴,并且是民主社会运作的基石。

但如果“骂奥巴马”是指:

散布关于他的虚假谣言以败坏其名声。
使用极端恶毒的人身攻击,如涉及种族歧视、煽动仇恨的言论。
鼓动他人对他进行非法伤害。

这些情况可能就会触及言论自由的边界,并可能受到法律的限制。

总结来说:

“骂奥巴马”可以被视为言论自由的体现,因为它涵盖了对政府官员进行批评的可能性。真正的言论自由,则是一个更丰富、更具层次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免于压制的权利,还包含了获取信息、不受强制表达,以及在一个包容、理性的环境中进行多元化声音表达的权利。理解言论自由的边界,并区分合理的批评与有害的言论,对于维护健康民主至关重要。言论自由的价值在于其对权力的制衡,以及促进社会进步和真相发现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个人随意发泄的通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言论自由的假象》作者:王孟源

美國對外和對內的宣傳戰很重要的一環一直是所謂的自由,尤其是言論自由。最常用的論述是以美國的總統為例子:既然美國人可以隨意批評總統,而美國人想要顛覆的那些國家不允許那様的任意批評,美國自然是優越的自由燈塔。雷根常說一個笑話:一個美國人和一個俄國人互吹他們的言論自由,美國人誇說我隨時可以到白宮外面,罵美國總統是白痴;俄國人反唇說我也可以隨時到克里姆林宮外,大罵美國總統是白痴。這種思維在冷戰結束後並沒有隨之消失,反而成為歐亜很多國家的所謂民主鬥士的中心思想。

其實,如同其他美國宣傳戰的內容一様,這也是個謊話,只不過是個高明的謊話。表面上整個論述都是事實,真正的問題出在他沒有說出來的邏輯前提(logical Premise)上,也就是美國的總統等同於其他國家的領導階層,一様是國家權力的中心,所以百姓對他自由批評的權利,代表了民眾在美式民主里至高無上的地位。實際上美國真正的權力中心自尼克森後根本不在政府,而在幕後的金主,總統只是他們的傀儡木偶,也是箭靶,本來就是放在那裡給人笑罵的,所以民眾完全不是什麼主人,反而是被哄騙的綿羊,自我感覺良好,但是隨時要被刮毛。

正因如此,所以對總統的批評怎麼離譜都可以,甚至可以說他是出生在美國國外的回教徒,是外國間諜,但是就是不能把他和金主之間的利益交換說明白了。 2009年歐巴馬剛上任後,馬上決定繼續推行小布希以七千多億美元的國庫公款來營救大銀行的政策,而且決定不起訴甚至不開除銀行總裁,連自己決定要“退休”的銀行主管們都可以把每人累積了上億美元的紅利提走。當時《時代周刊》《Time Magazine》有一篇投書,質問這様做的公平性;我就寫了一個短評,說既然美國的制度准許卸任總統像克林頓那様接受大公司的每場25萬美元的演講契約,那麼在職總統當然不敢得罪金主。這個短評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時代周刊刪掉了,而謾罵歐巴馬是假美國人的瘋狂評論卻一直留下來。

今天(2015年一月18日)我看到一則小新聞(參見http://www.nytimes.com/2015/01/18/business/media/cnn-anchor-jim-clancy-leaves-after-tweets.html) ,說《CNN》的資深主播Jim Clancy被開除了(當然不同的報社有些說“Leave the job離職”,有些說“Resign辭職”,都是哄人的詞彚)。 Jim Clancy在《CNN》幹了30多年,早有自己獨當一面的節目,他犯了什麼錯比《ABC》一個節目裡說“該殺光中國人”卻沒事的更嚴重得多?原來他在Twitter(美國的微博)上說了一句話:“These accounts are part of a campaign to do PR for #IsraelJewsMakingNews#elderofziyon Nothing illegal - but PR not HR: Human Rights.”也就是“IsraelJewsMakingNews和#elderofziyon這兩個帳戶是以色列的公關PR而不是人權HR”。美國的金主很多是猶太人,揭露他們對輿論的控制是絶不可允許的。


Jim Clancy,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台的資深主播。一般美國人連高收入者在內,也常常沒有太多儲蓄,一但失去工作,生活馬上落入困境,何況是永遠不可能再找到工作,的確是非常殘酷的懲罰。而且各媒體都加以報導,以求殺鶏儆猴,和遊街示眾相比,只有程度上的差別,本質上是完全一様的。

和中共這様的“獨裁”國家相比,美國不須面對外來的宣傳顛覆勢力,但對內部言論的控制其實卻更加嚴格,對有異見者的懲罰也更加嚴密。在中國,如果《南方周刊》的主編在微博上說某個帳戶的意見是官方的公關,根本不會有事。大陸的網民甚至有一個很常用的專門名詞,叫做“五毛黨”,它的意思是支持中共官方的意見必然是來自官方僱用的公關,薪水是五毛銭一篇文。 Jim Clancy就是把兩個微博帳戶稱為猶太人的五毛黨而被開除的。如果你覺得被開除沒什麼了不起,像Jim Clancy這様辛苦了一輩子,一夕之間一切化為烏有,從此再也不可能找到任何工作,這對比著鼓吹推翻中共憲法和政權而只有領頭者被判刑,還可以得諾貝爾獎,如果願意,美國政府更會急著通過非官方管道給你送銭,保證你家人一輩子吃穿無虞,哪一個嚇阻力大,實在很難說。

不論如何,像Jim Clancy這様的,絶不是特例,而是大家都知道的潛規則。 Jim Clancy自己也是一時興起說了真心話以後,知道麻煩大了,馬上把整個微博帳戶取消,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各媒體對這事也不遮掩,照實發出,反正圈內人總也會有良心發現的時候,必須殺鶏儆猴,提醒他們說實話的嚴重後果。像這様的媒體,根本就是大金主哄騙百姓的工具,怎麼可能有真實的報導。其實連大名鼎鼎的,如Mel Gibson,幾年前喝醉酒駕車,被警察攔下來時,說出以色列是侵略者的話,那個警察也馬上在媒體上宣揚,從此Gibson的演藝生涯就完蛋了。對我來說,最可怕的是一般的美國民眾已經被徹底洗腦,連一個低層的警察都自願充當監視異見的耳目,這已經不只是獨裁(Authoritarian),而是極權(Totalitarian)了,就像文化大革命和“白色恐怖”一様地由街坊鄰居朋友來監視個人的思想言論。這様的國家社會,卻自封為民主自由的燈塔,真是最極致的諷刺反話。

【後註】今天(2020年七月24日)消息傳出,北卡大(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Wilmington)的教授Michael Adams在被開除之後死於自己家中(參見charlotteobserver.com/n)。Adams是Trump的支持者,被開除的罪狀之一是他在推特上建議,應對新冠疫情,應該優先把“非絕對必要”“Nonessential”的系所停課,例如Womens Studies。

发表日期 : 2015-01-18 13:4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骂奥巴马”之所以被视为言论自由的一个体现,是因为它属于对政府官员的批评。在很多民主国家,言论自由的核心之一就是保护公民能够自由地表达对政府政策、行为以及官员的看法,即便是负面的批评。这种批评的声音,无论尖锐与否,都是对权力的一种制衡,也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言论自由”真的这么狭隘吗?我认.............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存在,才让NBA的历史如此引人入胜。奥尼尔一走,湖人队确实像是从云端跌落,一下子就失去了那种横扫千军的霸气。而科比,这位毋庸置疑的历史级巨星,在那之后也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重建期”。要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
  • 回答
    要说奥特曼为啥不一开始就放大招,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门道了。咱就从几个方面捋一捋,你就明白了。第一,得顾及“表演”和“戏剧张力”你想啊,奥特曼要是上来就来个“八分光轮”,那多没意思?整个怪兽就被秒了,那观众看啥?奥特曼 series 毕竟是特摄片,是为了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和情感共鸣的。 铺垫是关.............
  • 回答
    美国在2021年底迎来了奥密克戎变异株,几乎与此同时,之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德尔塔毒株在美国的流行度迅速下降,乃至几乎销声匿迹。这背后的原因,简单来说,是奥密克戎在传播能力上的“超车”,以及它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规避”能力,导致它迅速取代了德尔塔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场自然界的“物种更替”。德.............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同样是超级巨星,但邓肯和奥尼尔在拿到生涯第一个总冠军的时间上存在不小的差距。要说清楚这里面的原因,咱们得结合他们各自的职业生涯初期情况,以及当时球队的运作和对手的实力来聊聊。先说说邓肯这“闪电侠”式的开局99年马刺夺冠,那可是邓肯的第二个NBA赛季。为什么他这么早就尝到了总.............
  • 回答
    要说大古在关键时刻经常“消失”,导致居间惠队长不得不独自面对困难,这确实是《迪迦奥特曼》系列里一个非常明显的“剧情梗”了。而且,居间惠队长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严厉处罚大古,甚至有时候还表现出一种“默许”或者“理解”。这里面有几个层面可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迪迦奥特曼》毕竟是一部特摄剧,它.............
  • 回答
    波兰立陶宛联邦与奥斯曼帝国都曾是宗教宽容的典范,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生活在那里的犹太群体都怀有同样的怀念之情,或者有着相同的历史走向。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对波兰立陶宛的怀念,以及塞法迪犹太人最终建立以色列,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根源。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看看这其中的具体缘由。关于阿什肯纳兹犹.............
  • 回答
    这可是个让很多观众纳闷儿的问题。按理说,奥特曼和怪兽打架,那动静,那破坏力,跟拆迁队似的,怎么就总在人来人往的市区里闹腾呢?难道他们都喜欢热闹,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咱就掰扯掰扯。首先,咱得明白奥特曼的出场逻辑。奥特曼可不是闲着没事儿干,在地球上晃悠的。他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有怪兽袭击了地球。怪兽通常是.............
  • 回答
    确实,关于“九头身”的审美,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在不同的人眼里,答案可能完全不同。你提到Hana(可能是指Hana Jiraskova?还是别的名字?)和Nadja Auermann,她们确实是模特界的传奇,身材比例非常出众,你觉得她们协调好看,这绝对是很有说服力的。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九头身“.............
  • 回答
    刺客信条奥德赛(Assassin's Creed Odyssey)和荒野大镖客2(Red Dead Redemption 2)都是非常优秀的游戏,它们在还原世界和生物习性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不过,游戏中对野猪行为的设定,确实会让人产生一些疑问,特别是和我们认知中的野猪实际习性相比。刺客信条奥德赛中的.............
  • 回答
    .......
  • 回答
    奥巴马总统的八年任期,尽管在某些方面象征着美国种族关系的新篇章,但之后的现实却似乎与许多人的期望背道而驰,种族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呈现出更加凸显和尖锐化的态势。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复杂社会、政治和文化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奥巴马的当选本身就极具历史意义,他打破了美国种族隔.............
  • 回答
    奥巴马政府在面对“允许9/11遇害者家属起诉沙特阿拉伯”的法案时,确实经历了一段充满纠结的历程,最终也导致了国会以压倒性优势推翻了他的否决。要理解奥巴马为何如此坚持,需要深入剖析他当时面临的多重考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同意”或“不同意”的问题,而是牵扯到国家安全、国际关系以及法律原则的复杂博弈。首先.............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的复杂问题,涉及到社会、历史以及个人感受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虽然奥巴马的母亲是白人,父亲是黑人,但社会对他的定义更多地受到了“一滴血原则”和黑人群体历史经历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1. “一滴血原则”(OneDrop Rule)的社会影响: 历史背景: 在美国,.............
  • 回答
    美国名人之所以会对奥巴马卸任表现出不舍,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包含了他们个人经历、对政治议程的认同、以及对奥巴马个人魅力和风格的欣赏。下面我试着详细地剖析一下:首先,政治立场的认同和对改革议程的支持是关键。奥巴马的执政八年,推行了一系列具有进步主义色彩的政策,例如《平价医疗法案》(Affo.............
  • 回答
    川普总统的税改,也就是《减税与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 of 2017),确实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支持者认为它带来了不少积极影响。然而,将其与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情况进行对比,需要深入理解两届政府的经济哲学、政策目标以及当时的经济环境。要说川普税改为何被认为是“对美.............
  • 回答
    2010年中美“共治”概念的争议与回响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中美共治”(G2)概念,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为中美关系增添了一层复杂的色彩。中国最终公开拒绝了这一提议,而如今看来,这场“拒绝”的合理性,以及它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影响,依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奥巴马的“G2”设想:时代背景与.............
  • 回答
    古巴裔美国人社群对于特朗普废除奥巴马时期对古巴政策的强烈支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对古巴现状的深刻担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层面:历史背景与情感纠葛: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古巴裔美国人社群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代际差异。然而,占主导地位的、尤其是在早期.............
  • 回答
    奥巴马医改,正式名称为《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简称ACA),于2010年由奥巴马总统签署成为法律。它对美国人来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医疗体系改革,其影响之广泛和深远,至今仍在被讨论和争论。奥巴马医改对美国人的意义:ACA最核心的目的在于解决美国长期存在的医疗.............
  • 回答
    3K党(Ku Klux Klan,简称KKK)是一个以白人至上主义、反移民、反犹太主义、反天主教以及仇视非裔美国人等为主要意识形态的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极端组织。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内战后,曾在美国南方采取暴力、恐吓和暗杀等手段来维护白人统治和种族隔离制度。关于“3K党为何不去刺杀奥巴马”这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