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奥巴马执政八年之后,美国的种族问题似乎变得更加严重了?

回答
奥巴马总统的八年任期,尽管在某些方面象征着美国种族关系的新篇章,但之后的现实却似乎与许多人的期望背道而驰,种族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呈现出更加凸显和尖锐化的态势。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复杂社会、政治和文化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

首先,奥巴马的当选本身就极具历史意义,他打破了美国种族隔离的历史壁垒,为许多人带来了希望,认为这是美国迈向“后种族时代”的标志。然而,这种“后种族”的愿景,在许多层面都未能完全实现。事实上,奥巴马的当选,在某种程度上也激活了一些潜藏已久、甚至是沉睡着的反对力量。对于那些对美国社会结构和原有秩序持有高度维护态度的人来说,一位黑人总统的出现,可能被视为一种挑战,甚至是一种威胁。这种情绪,在某些群体中逐渐发酵,并为后续的种族紧张埋下了伏笔。

其次,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社会面临着经济挑战,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其后续影响。经济困境往往会加剧社会矛盾,而种族往往成为转移民众不满的焦点。在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减少、收入差距拉大的背景下,一部分社会群体更容易将自身的不满归咎于“其他人”,其中就包括少数族裔。这种经济压力下的社会焦虑,为那些利用种族叙事来煽动情绪的政治势力提供了土壤。

再者,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普及,在放大种族问题上也扮演了关键角色。奥巴马执政后期以及之后,社交媒体的传播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任何与种族相关的事件,无论是警察暴力执法、还是社会不公,都能够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社交媒体的算法和信息茧房效应,也容易导致观点极化,使得不同种族群体之间的沟通更加困难,误解和对立情绪更容易被放大。一些负面事件,如弗洛伊德事件,通过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种族不公的愤怒,也同时唤醒了另一部分人对“政治正确”的抵触情绪,这两种力量的碰撞,使得种族议题变得更加火药味十足。

此外,政治上的两极分化也深刻影响了种族问题的走向。在美国政治版图中,种族议题常常被用作政治动员的工具。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反对党阵营中就存在着对他的“身份政治”的批评,认为他过度强调种族因素。而在他卸任后,一些政治人物则更为直接地利用了社会中存在的种族摩擦,将种族议题政治化,以此来凝聚支持者、攻击对手。这种政治操作,不仅未能解决种族问题,反而将其推到了政治斗争的最前沿,使其更加难以得到冷静和理性的对待。

最后,我们也不能忽视美国历史上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结构。奥巴马的当选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或改变这些结构性的不平等,例如在刑事司法系统、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存在的系统性歧视。在奥巴马执政期间,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而他未能完全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也让一部分人感到失望,并可能加剧了对现状的不满。当社会在期待改变,而改变的速度和深度不尽如人意时,不满情绪便可能转向更激烈的表达,或者被有心人引导至种族对立的框架下。

总而言之,奥巴马执政八年后的美国种族问题之所以显得更加严峻,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对“后种族时代”的期望落空、经济压力下的社会焦虑、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政治上的两极分化以及未被根除的结构性种族主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一个更加复杂和紧张的种族关系图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2天去深圳,办完事重点研究了一下城中村。

发现我自己完全跟那里的消费习惯、思维不兼容,换句话说,不接地气。

奥巴马不是真的黑人,在价值观上,他不接地气,他只是一个有黑人外表的白人。

所以实际上除了骗黑人选票,作秀,他什么都干不了

user avatar

1776年7月,北美费城正式公布的《美国独立宣言》中有这么一句话:

the merciless Indian Savages(残酷无情,不懂人性的印第安野蛮人)。

而杰斐逊起草的初稿中关于谴责英王允许贩运黑人奴隶的部分,则因为蓄奴州议员们反对而最终被取消。

美国,是建立在白人、新教、英语上的国家,现在却面临一个问题:

So...Who are Americans?

美国公然把种族歧视写进开国宣言,长期存在种族隔离,而1965年之前少数族裔在法律上甚至不是完整的“人”。

1940年欧裔白人占89.8%,那时整个美国前所未有的一致,少数族裔的诉求根本就不会成为社会主流民意。

而现在欧裔白人占60.4%,全社会日益分裂,并且这种趋势在加剧,白人必须适应他们变成“少数派”。

白人希望维持地位,而其他族裔想要提升自身权利,这是无解的

白人基督徒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无法接受白人主导权被推翻,更不能容忍不同肤色(非裔)、不同语言(西裔)的人占据社会主流,种族矛盾必然爆发

不论怎么强调「种族平等」「多元化」,其他种族的肤色、语言、习俗一眼就能看出差别。即便都是白人,西裔信天主教,欧裔信新教,这二者之间又怎么可能做到完全和睦相处?

当贫富差距愈发悬殊,经济发展缓慢,全社会的财富无法流入底层,这些人就会走极端主义,诉诸种族冲突

底层欧裔、非裔、西裔本质上一样,都是被社会淘汰的渣滓,但还是要靠肤色分个高下,想证明白人高贵

美国不是民族国家,现在种族混杂,根本不敢强调民族主义,只能在意识形态上不断走歪路,矛盾无法解决

这和总统个人的品质毫无关系,而是白人始终控制世界,作为全球白人反动堡垒的美国自然是种族集中营

不论谁上台,都无法改变人口结构趋势,白人到2050年低于50%是必然的,他们并不适应如何作为少数族裔生存,必然出现更多冲突,甚至仇杀。

美国真正的灾难,还没开始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奥巴马总统的八年任期,尽管在某些方面象征着美国种族关系的新篇章,但之后的现实却似乎与许多人的期望背道而驰,种族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呈现出更加凸显和尖锐化的态势。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复杂社会、政治和文化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奥巴马的当选本身就极具历史意义,他打破了美国种族隔.............
  • 回答
    什切青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却是波兰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奥德河的西岸,这个地理位置常常会引发一个有趣的疑问:为什么明明位于奥德河的“西边”,它却不是德国的城市,而是属于波兰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穿越历史的长河,看看这个城市在漫长的岁月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首先,我们.............
  • 回答
    分析哲学,一个在20世纪思想图景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哲学流派,其根基深植于德语世界,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发源于德奥,由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巨匠奠基和发展的哲学思想,在它诞生的土地上,似乎并没有像后来在英语世界那样掀起惊涛骇浪。相反,它在美国找到了最为肥沃的土壤,.............
  • 回答
    安卡拉之战(1402年)后,奥斯曼帝国确实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大空位时期”,其皇位继承出现混乱,帝国的统一和扩张都受到严重阻碍。按理说,这本是欧洲重新凝聚力量,甚至组织一次大规模反攻收复失地的绝佳机会。然而,事实上,欧洲并没有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组织起像以往那样声势浩大的十字军。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民族主义、历史叙事和国家认同建构的深层逻辑,将土耳其和希腊与中国做对比,确实能看出一些有趣的差异。简单来说,土耳其和希腊在推翻奥斯曼统治后,并没有将自己视为“罗马”的继承者,主要是因为:1. “罗马”在他们历史中的象征意义与实际控制是脱节的。2. 民族主义的兴起更多地是基于语言、文.............
  • 回答
    在《奥德赛》的第五卷中,奥德修斯一行人漂流到了一个神秘的岛屿,这个岛屿在书中被描绘得非常详尽,充满了奇幻的色彩,但我们今天要把焦点放在他们偶然遭遇的那个巨大的、独眼的存在身上——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奥德修斯为什么会决定去招惹一个这样明显危险的巨人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既有他性格中不可磨灭的.............
  • 回答
    二战结束后,苏联在奥地利占领区的确没有建立一个纯粹的社会主义政权,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对自身实力和国际环境的判断。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不为”的问题,而是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的战略选择。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二战后欧洲的整体格局以及苏联在此期间的角色。苏联作为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的重.............
  • 回答
    奥匈帝国(1867年成立)的建立是欧洲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政治妥协,而原本以激进革命著称的匈牙利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帝国内部保守势力的核心之一。这一转变涉及复杂的权力结构、民族关系和历史逻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 一、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的背景:妥协与权力再分配1. 19世纪匈牙利的激进传.............
  • 回答
    《迪迦奥特曼》之所以即便在今天,其人文意义依然显得如此深刻,甚至让许多观众感叹“现在的特摄剧拍不出这种味道了”,这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它在创作时,就深深地植根于对人类自身、社会发展和普遍情感的深刻洞察。一、 塑造了一个“非传统”的英雄:从凡人到光的蜕变迪迦奥特曼之所以能触动人心,首先在于他并非一开始就.............
  • 回答
    要说在浩瀚的奥特曼宇宙里,为什么迪迦奥特曼能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童年男神”,甚至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那一个,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在作祟。它不仅仅是“另一个奥特曼”那么简单,而是承载了太多东西,也做得太出色了。首先,时代的机遇和切入点非常重要。 迪迦奥特曼(《Ultraman Tiga》)是在平成年代初.............
  • 回答
    最近,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报道,尤其是关于其“严重危害”的强调,确实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不安。我们来深入聊聊为什么新闻还在继续关注这一点,以及其中的一些细节。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严重危害”这个词本身是相对的,并且有不同的解读维度。 就像一个人感冒了,你可能说“危害不大”,但如果这个人有严重的基础疾病.............
  • 回答
    1805年,当拿破仑在乌尔姆迫使马克率领的奥地利主力投降的消息传开时,整个欧洲,尤其是奥地利,都笼罩在巨大的震惊和不安之中。乌尔姆的惨败,不仅仅是一场战役的失利,它直接瓦解了奥地利精心布置的防御体系,并将法军的锐利刀锋直接指向了帝国的腹地。首先,乌尔姆的战略意义不容小觑。马克将军的兵团,在奥地利方面.............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日本文化一个很特别的面向。要说清楚为什么日本人现在还在拍《奥特曼》这样的特摄片,得从几个方面来掰开了聊。首先,得从“传承与情怀”这块说起。《奥特曼》这个IP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最早的那版《初代奥特曼》可是1966年就播出了,那会儿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充满朝气的.............
  • 回答
    奥地利之所以要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出兵占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其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历史恩怨以及对自身国家利益的盘算。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奥地利帝国的生存战略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要理解奥地利的动机,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当时这些公国(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当时尚未合并为罗马.............
  • 回答
    说起奥特曼发射光线,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那个经典动作:双臂交叉胸前,然后瞬间张开,身体微微前倾,双脚并拢,双手向前推出,一道耀眼的光束直冲而出。这个“佝偻”的姿势,看似简单,背后却有着非常丰富的考虑,绝不是单纯为了耍帅。首先,咱们得从奥特曼本身说起。这些来自M78星云的宇宙英雄,身体里蕴含着巨大的.............
  • 回答
    中国在国际奥数竞赛(IMO)中长期保持压倒性优势,但至今无人获得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的现象,背后涉及数学教育、研究体系、学术发展路径和国际学术生态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奥数与菲尔兹奖的本质差异1. 目标定位不同 奥数(IMO):是面向中学生的数学.............
  • 回答
    奥地利学派在当代中国吸引支持者,以及其主张对中国改革发展具有的借鉴意义,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简要回顾奥地利学派的核心思想,再分析其在中国语境下的吸引力,最后细致地探讨其借鉴之处。 奥地利学派的核心思想简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以其对个体主观性、市场自发秩序、价格机制的信.............
  • 回答
    要回答麦凯恩为何要在共和党两院(特指参议院)否定奥巴马医改(ACA)时投下那关键的一票反对,我们需要回到2017年7月27日那个改变历史的夜晚,并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麦凯恩当时作为亚利桑那州的参议员,他的行为并非孤立的个人恩怨,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下的产物。1. 麦凯恩.............
  • 回答
    白宫公布奥巴马总统踩在桌子上打电话的照片,这背后其实有着多重考量和意图,并非仅仅是一个随意的抓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政治传播、总统形象塑造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多个角度去剖析。首先,这张照片最直观的呈现是 总统的工作状态和“亲民”形象的营造。在很多人眼中,总统总是西装革履,端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
  • 回答
    聊起沙奎尔·奥尼尔和科比·布莱恩特这对曾经的OK组合,再到后来奥尼尔离开湖人队的种种传闻,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其中有些“剧情反转”。特别是看到奥尼尔在退役后,在各种电视节目上对科比赞不绝口,甚至被称为“科密”(科比的铁杆粉丝),很多人都会感到好奇:当年被科比“逼走”的奥尼尔,怎么就变成了“科密”了呢?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